鄂西北山区,有哪些蛇类,农民该怎么区分毒蛇?

鄂西北、鄂西南、鄂东北、鄂东南都是湖北省的一部分,其中鄂西北主要是指汉江中游地区,主要包括湖北襄阳、十堰以及神农架林区,这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素有“四省通衢”的美誉。而且神农架林区原本就是我国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其植被覆盖率高达69.5%,襄阳市以及十堰市的自然环境也非常的优越,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了40.18%和64.72%。

在如此好的自然环境下,这些地区自然也孕育了许多野生动物,其中让人比较害怕的就属毒蛇了。那么,鄂西北地区有哪些毒蛇分布呢?该如何区分毒蛇和无毒蛇类呢?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

鄂西北的蛇类

蛇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世界上仅仅是已知的蛇种类就超过了3000种,在我国约有220种不同的蛇类,其中无毒蛇类占大多数,约有155种,毒蛇约有65种,其中在湖北有48种蛇类分布,毒蛇约有11种,由于种类比较多,所以下面我们选几种比较常见且有代表性的蛇简单的介绍一下。

钩盲蛇:钩盲蛇无毒,是现存最小的蛇,它们成年后的平均体长只有12厘米左右。这是一种我们很难分辨它首尾的蛇,因为它的身体非常的均匀,头部的眼睛高度退化,只留下了两个很小的黑点。这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蛇,在我国它们广泛的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各大省份内,喜欢栖息在市区和农田之中,由于它们身体细小,而且喜欢洞栖,所以许多人会把它们当成蚯蚓,在我国它有着“铁丝蛇”、“地鳝”等俗称。

翠青蛇:翠青蛇是游蛇科下的蛇类,无毒。从外观上看,它的体背呈鲜绿色,腹面呈黄绿色,体长平均在85厘米左右。喜欢栖息在潮湿的森林和农田之中,习性偏树栖,经常在树木上捕食昆虫。从分布上看,翠青蛇在我国的分布也很广,北至河南、南至海南,在湖北全省内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

既然说到了翠青蛇,就不得不提一下竹叶青蛇了,因为翠青蛇总是让人误以为是竹叶青蛇,而竹叶青蛇有剧毒,恰好在湖北也有竹叶青蛇的分布,所以,我们一块介绍一下竹叶青蛇。竹叶青蛇是蝰蛇科下的毒蛇,从外观上看,它们与翠青蛇都是绿色的,但其实它们是有一定区别的。首先,竹叶青蛇的体型要比翠青蛇小,平均体长在70厘米左右,最大的雄性体长仅为77厘米。其次,竹叶青蛇的背面虽然是绿色的,但是其腹面为黄白色,而且在体侧有明显的红白侧纵线,尾巴呈焦红色。

因此,在我们遇到翠青蛇和竹叶青蛇时,只需要看尾巴就能一眼分辨,通体绿色的为翠青蛇,尾巴焦红色的为竹叶青蛇。(下图为竹叶青蛇的尾部以及部分腹部)

尖吻蝮:尖吻蝮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五步蛇”,它与竹叶青蛇一样,都属于蝰蛇科,最关键的是根据一些科考资料显示,尖吻蝮的标准产地就很有可能是湖北。作为我国常见的毒蛇之一,尖吻蝮广泛的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大部分省份,它们喜欢栖息在低海拔的混交林中,夏季喜欢靠近农田、茶园等人类活动的地区。

虽然尖吻蝮有着五步蛇之称,但是被咬伤后绝对不是只能走五步,相反的,它的LD50(半数致死量)只有9.2mg/kg,这个毒性远比眼镜蛇、圆斑蝰蛇等毒蛇要低很多。不过,它的杀伤力确实很强,这是因为它有着血循毒素(俗称烂肉毒素)以及强大的排毒量(单次210毫克,最大400毫克,接近于排毒量之王眼镜王蛇)

王锦蛇:王锦蛇俗称菜花蛇,在民间有“一里有菜花,十里无毒蛇”的说法,这个说法意思是只要有菜花蛇(王锦蛇)出没的地方,几乎没有毒蛇生存,这是因为菜花蛇虽然是无毒蛇类,但是它身体粗壮(平均2.5米以上,体重3公斤左右),而且对毒蛇的蛇毒有一定的免疫能力,最关键的是王锦蛇特别的喜欢吃其他蛇类,这就造成了“十里无毒蛇”的结果。

从外观上看,王锦蛇的背面呈暗黄绿色,身体前半部分有30条左右的黄色斜纹,最明显的特点还得属粗壮。王锦蛇属于一种性情凶猛的无毒蛇类,它们的主动攻击性非常的强。

银环蛇:银环蛇是我国比较有名的一种蛇,它的特点非常的鲜明:身上由黑白的圆环组成,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是亚洲毒性最强的蛇类,其LD50达到了0.08mg/kg,是剧毒的中华眼睛蛇毒性的约7倍(LD50为0.53mg/kg)。

不过,银环蛇毒性虽强,但它生性胆小害羞,所以很少主动的攻击人,许多南方的小伙伴在夜钓时,可能与它擦肩而过。

如何分辨毒蛇和无毒蛇?

人对蛇的恐惧是本能的,这种本能可能会使得人伤害蛇,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白两个事实:第一,蛇很少主动伤人,它们对人是恐惧的;第二,现存的所有野生蛇类,在我国均为保护动物,严禁私自捕杀。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分辨毒蛇和无毒蛇就比较的有必要了,因为如果是毒蛇的话,我们在户外要主动的远离它们,如果是无毒蛇类,该干嘛就干嘛就行了。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异呢?我们可以通过这三个特征来分辨:

第一:头部特征。毒蛇与无毒蛇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无毒腺,而毒蛇的毒腺都在头部,而且通常在上颚的两侧,这使得它的头部大都呈三角形且头部后端比较宽,而无毒蛇由于没有毒腺鼓起来,所以它们的头大都呈椭圆形。因此,在遇到蛇时,通常通过头部的特征,我们就能分辨出它们有毒与否。

当然了,这个方法只是适用于大多数的蛇,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蛇,比如银环蛇的头部就比较圆。

第二:身体特征。通过头部特征,我们能够辨认出大多数的毒蛇,但是像银环蛇这种头部特征不太明显的毒蛇,就要通过身体特征去辨认了。银环蛇以及一些偏椭圆形头的毒蛇,大都是眼镜蛇科下的蛇类,该科下的蛇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颈部都可以膨起,这也是该科下的蛇类又被称为膨头蛇的原因。在它们警戒时,会直立起身体的1/3来,然后颈部开始膨胀。有了这一特征,必然是毒蛇,赶紧溜。

第三:伤口。这是不到万不得已不用的方法,假设人已经被蛇咬伤,又不知道是不是毒蛇的情况,只需要观察一下伤口就能判断出是否是毒蛇。由于毒蛇都有毒牙(即便是后沟牙也有),所以它们咬伤后的伤口是两个对称的孔,而无毒蛇类只有密集的细牙,没有毒牙,所以被其咬伤后的伤口是两排密集的齿痕。

总结

鄂西北是湖北省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所以在湖北省内分布的48种蛇几乎在鄂西北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比如舟山眼镜蛇、银环蛇、竹叶青蛇、翠青蛇、钩盲蛇、乌梢蛇、王锦蛇等等。

这些蛇既有毒蛇又有无毒蛇,想要区分它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看头部,再看颈部,如果头部椭圆且颈部不膨起,那么大概率是无毒蛇,如果头部三角,大概率是毒蛇,至于最后一种看伤口的方法,能不用到就不用吧。

鄂西北山区,有哪些蛇类,农民该怎么区分毒蛇?

感谢邀请,孤舟谈谈鄂西北山区有哪些蛇类,怎么区分毒蛇的方法。

本人出生在鄂西北秦岭腹地,竹山县宝丰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家的蛇的确很多,在此列举一二希望能帮助您。

鄂西北毒蛇的品种分别是一下几种。

1.土布袋,又名短尾蝮蛇,体型短小外表看起来像泥巴的颜色,这种蛇毒性极强,经常藏身于捆扎好的玉米秸秆下,从我记事的时候起,被这种蛇咬伤过的村民有十几人。基本都是受到了重创,关节神经麻痹的,半身不遂的有好几个,我的邻居有次去地里收烤烟,被它袭击了,咬到了虎口,到现在还是胳膊僵硬,十几年了也好不了。

2.桑树根.又名赤练蛇,外形像桑树农村老一辈给取的名字,很多人觉得赤练蛇没有毒,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它们没有毒牙,也没有毒囊、毒腺,但是有一种类似毒腺的,在口腔深处,喉底部,当咬的比较浅、如果蛇嘴巴张的比较大,咬伤的比较深,这样后面的牙齿就会咬伤肌肤,毒液就会顺着咬伤的伤口渗入到伤口里流入血液,出现中毒反应。光看它的外表也绝非善类,还是小心为妙。

3.青竹飙,又名竹叶青,外形和竹叶颜色很相似。此类蛇体型较小,移动速度很快,它的毒性不容小视,被列为世界十大致命生物之一。竹叶青的毒性是血液循环毒,排毒量不是太大,如果被咬到不死即残。

无毒蛇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1.黑蛇飚,又名乌梢蛇,这种蛇行动速度超快,爆发力强,是鄂西北体型较大的无毒蛇,身体黝黑看起来害怕,不会主动攻击体型大的动物,见到人就会溜走,主要以老鼠,青蛙为食。

2.懒黄憨.黄安蛇,又名王锦蛇,它虽然无毒,但是性情暴躁,山里老一辈人说,有菜花蛇的地方就没有毒蛇,因为无毒蛇都会有抗体,被毒蛇咬了也没事,反而会把毒蛇吃掉。菜花蛇的肛腺能分泌一种恶臭的气味,主要作用是捍卫领地,震慑入侵者,配偶散发信号,迷惑天敌等作用,属于蛇类的大佬。

3.菜花蛇,又名黑眉锦蛇,是大型无毒蛇,眼圈周围是一圈黑色,像眉毛一样,也叫家蛇,常常跑农村土屋里抓老鼠,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区分毒蛇的方法是:毒蛇的头部是三角形,无毒蛇是椭圆形,以上是个人见到过的种类,可能还有其他种类没有被发现,欢迎大家补充。

鄂西北山区,有哪些蛇类,农民该怎么区分毒蛇?

五妹看农事—— 鄂西北山区,有哪些蛇类,农民该怎么区分毒蛇?

鄂西北属于汉江中游地区,汉江贯穿整个区域。鄂西北主要是指湖北省的十堰及襄阳两市,斜倚于大巴山的余脉。说到山脉,山区那肯定少不了的就是剧毒的蛇,而在鄂西北山区都有哪些蛇呢,下面大概的分析了有毒的蛇和无毒的蛇的形态特征以及除了在鄂西北地区会有还有哪些地区有呢?

毒蛇

在鄂西北地区常见的毒蛇有:乌梢蛇、王锦蛇、黑眉锦蛇、滑鼠蛇、尖吻蝮蛇和竹叶青蛇、中华珊瑚蛇,银环蛇,眼镜蛇。听到这蛇的名字整个人就会颤抖一下,都是剧毒无比的,下面就拿中华珊瑚蛇、尖吻蝮蛇、竹叶青蛇举例说明一下。

①中华珊瑚蛇

  • 珊瑚蛇也叫丽纹蛇,它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性格温顺,体型不是很大,最大的也不超过一米。它是

  • 非常漂亮的剧毒蛇,本属蛇类含神经毒,导致反射失调、痉挛、惊厥、麻痹,最后死亡。身上几乎都是红色,棕红色并且有黑色的环带缠绕,头部后方有明星的白色环纹。

  • 隐蔽性强,喜欢在山区落叶堆里趴着,一般都是夜间行动,主要以小型蛇和蜥蜴为食。

  • 主要生长在海南和台湾地区,陆地很多深山老林也都有发现,但是现在越来越少了。

②尖吻蝮蛇

  • 尖吻蝮蛇学名Deinagkistrodon,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百花蛇、中画蝮。长度一般全长1.2米左右,最大的可以达到2米以上。

  • 头呈三角形,头部颜色为土黄色,与颈部有明显的区分,身体背部为总黑色,腹部乳白色。

  • 尖吻蝮夏天喜欢在阴凉的树上和水里活动,也有在茶园、农田、柴堆里活动。冬天喜欢在蛇洞里或者树洞里过冬。

  • 小时候也经常听老人家说到过这样的蛇,说这蛇的毒性和“三步倒”的毒性一样。

  • 分布地区:安徽、重庆、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台湾等。

③竹叶青蛇

竹叶青蛇学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头大颈细尾巴短,头颈区分很明显,头背均有小鳞片,背面通身全是绿,腹部却是黄白色,全长雄性不超过77cm,雌性不超过98.1cm。

喜欢在傍晚和阴雨天出行活动,生活在梳理中,阴湿的杂草中、竹林中,岩石上,稻田埂、瓜棚、菜园,只要是绿色的地方都很有可能出现。主要以蛙、蝌蚪、蜥蜴、鸟以及小型动物。

分布地区: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云南、浙江、台湾等。

无毒蛇

其实无毒蛇那太多太多了,有很多我们听都没有听过的蛇,也有我们小时候见过的蛇。有的蛇看起来很吓人,块状很大。比如我小时候看到的蛇,身体有达人的胳膊那么粗,我不知道叫啥名字,反正全是都是乌黑乌黑的。这种蛇看到我们就跑,那个时候大人还带着我们在田地、草堆里、树林里抓这些蛇。以下就是列举了一些无毒蛇的名称。

钩盲蛇;白头蝰,黑脊蛇,锈链腹链蛇、丽纹腹链蛇、棕黑腹链蛇、草腹链蛇,钝尾两头蛇,翠青蛇,黄链蛇、赤链蛇,赤峰锦蛇、双斑锦蛇、王锦蛇、白条锦蛇,玉斑丽蛇,红纹滞卵蛇,紫灰山蛇,黑眉曙蛇,绿蛇,中国水蛇,双全白环蛇、黑背白环蛇,中国小头蛇,山溪后棱蛇,平鳞钝头蛇、台湾钝头蛇,福建颈斑蛇,横纹斜鳞蛇、崇安斜鳞蛇、大眼斜鳞蛇、纹尾斜鳞蛇,滑鼠蛇,湖北颈槽蛇、虎斑颈槽蛇,黑头剑蛇,赤链华游蛇、乌华游蛇,渔游蛇,乌梢蛇;怎么区分毒蛇

蛇大部分都是很怕人类的,因为人类的块头比蛇类大,蛇一般不会攻击人类,但是蛇确实很吓人,毕竟万一被咬了就不好了,所以也是想区分一下那些是毒蛇。你驱赶它立马跑的几乎是没毒的,怎么都赶不走的,甚至还想追你的,那就是有毒的。不过建议大家对下图具体区分毒蛇的方法可以相信的看看。

谢谢大家耐心的阅读,期待你的点评,我是五妹。

鄂西北山区,有哪些蛇类,农民该怎么区分毒蛇?

不请自来!

这个问题,本人以一个老农民的身份来回答一下。

本人从二十岁的时候,白天工作,晚上就喜欢抓上手电筒和自制的钢丝叉,去沟边叉鱼,生活在农村的老农民们都知道,蛇类都是昼伏夜出的冷血动物。无论是毒蛇还是无毒蛇都是如此!

当时听老辈人说,打死一条毒蛇,胜造七级浮屠,于是我见到毒蛇直接就用小钢叉将其叉死,因我们江苏南京地区的毒蛇只有腹蛇“土布袋,所以几十年来,我打死的土布袋(腹蛇)不下千条!叉到后来,只要我抓着小叉一到,就算土布袋正打着盘在狩猎,也会迅速逃走,也许是闻到我那小钢叉上所留下的气味吧!

其实关于题主所题的问题,蛇类根本不分地区!生活在全球的蛇类有三千多种,有毒蛇只有五十多种!而生活在我们国家的毒蛇大至为:眼睛王蛇,眼睛蛇,金环蛇,银环蛇,烙铁头,竹叶青,鸡冠蛇,五步蛇,腹蛇土布袋等等等等。

那么农民们该怎么区分毒蛇?

根据本人对土布袋腹蛇的了解,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从头型上来判断。

但凡有毒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的头,呈典型的三角型!反过来说,凡是头呈三角形的蛇,它们都含有剧毒。而无毒蛇的头呈椭圆形。

二、从身形上判断。

无毒蛇休息的时候,它们的身子大多数是直的,就算有像水蛇那样,将身体打着盘,但是它们的头则在盘的边缘位置。

而有毒蛇,如土布袋将身体盘着的时候,它们的头则架在身体的中间位置,头朝上,为的就是在发现有猎物经过的时候,以闪电般的速度扑向猎物。

结语: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分辨毒蛇于无毒蛇的方法,就是一看头型。二看身体的动态!

而为了更好地避免于毒蛇的接触,尽量晚上少出门,更不要在晚上到田野里去玩,特别是在雷雨天气之前,更是所有毒蛇都出没的节奏……!

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鄂西北山区,有哪些蛇类,农民该怎么区分毒蛇?

鄂西北山区,这得是湖北十堰一带了吧。

以下是该地常见危险性高的毒蛇:

1、五步蛇

危险等级:非常危险

一般五步蛇体型较大,注射毒液量多,很容易造成大面积肢体溃烂截肢,致死率较高。最佳急救时间4小时内。急救方法:以手为例,手指被咬,第一阶段捆手腕,半小时后松开,然后第二阶段捆小臂,半小时后松开。第三阶段捆肩膀。半小时后松开(主要血液不流通防止坏死)。切勿将伤口划开排毒!不要划开!因为五步蛇毒会破坏凝血机制,划开伤口很容易造成失血不止休克死亡。可轻微按压排毒,赶快前往医院才是最重要的。

2、短尾蝮

危险等级:危险

短尾蝮是我国分布最广最多的毒蛇(如果看到十条毒蛇,估计一半是短尾蝮),因数量众多,所以将其列为第二。短尾蝮毒性中等,一般不会造成死亡。只要及时注射血清,就不用再担心。急救时间:越早越好。

3、原矛头蝮蛇

危险等级:非常危险

百度贴吧在一段时间内认为原矛头蝮是造成肢体溃烂最严重的蛇,后来经过数据比较之后,只在五步蛇之下。可见其毒性也不容小觑。其咬伤救治不及时很可能造成大面积溃烂截肢,有一定的致命危险。最佳急救时间:4小时内。

4、竹叶青蛇

危险程度:危险

竹叶青在我国分布也比较广泛,其毒性还是比较强烈的,被咬后剧痛难忍,少有致命危险,被咬后及时注射血清能有效缓解肌肉溃烂。急救时间:越早越好

5、山烙铁头

危险等级:有点危险

毒性一般,不过还是得尽快注射抗蛇毒血清。一般情况下没有致命危险。但毕竟是蝰科毒蛇,尽快前往医院较好。

6、菜花原矛头蝮

危险等级:非常危险。

对抓蛇人危险等级: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危险

其毒性和原矛头蝮蛇相当,严重都会造成烂肉截肢,甚至是死亡。急救和原矛头蝮一致。其危险在于,非常非常容易和无毒的菜花蛇混淆,很多当地人无法辨认以为是菜花蛇从而被咬。以下为菜花原矛头蝮。

鄂西北山区,有哪些蛇类,农民该怎么区分毒蛇?

本人湖北宜昌,在本地见过的剧毒蛇有银环,短尾蝮,五步蛇,菜花原矛头蝮,虎斑,无毒的比较多有赤练,白条锦蛇,三线锦蛇,王锦,乌梢,黑眉,顿尾两头,翠青,黑头剑,环纹华游,崇安斜鳞,记忆中好像就这些了,毒蛇还是比较好辨认的,就银环和蝮亚科的几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