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群居动物有狮王、猴王有特权,但是没有羊王、牛王、象王?
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群居哺乳动物中都是“王”的存在的,不过,“狮王”和“猴王”往往都“三妻四妾”,拥有着绝对的交配权,而“牛王”、“羊王”、“象王”就没有这种“特权”,同样都是群居动物,为什么“王”的权利各有不同呢?这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我们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角度一:族群成员数量群居动物大都是有首领的,而首领的“特权”中是否包含绝对的交配权,很大程度取决于族群成员的数量。我们以狮子和非洲水牛为例,来简单说一下。
在一个狮群中,拥有一头雄狮的狮群,其成员数量通常都在3-5头母狮左右(不包含未成年的狮子),而当母狮的数量继续增多,这就意味着它们需要的领地范围更广,雄性守卫领地的能力更强,所以此时狮群中会出现多头雄狮的情况,比如非洲大草原上著名的“坏男孩联盟”就是由6头成年雄狮组成的,它们的鼎峰时期就控制了7个狮群。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狮群中只有一头雄狮,其成员数量也相对较少。此时在资源分配时,雄性既能够将自己的优质基因传承下去,又不会因为过度繁殖导致自己的巡视领地的能力减弱。(雄狮在繁殖期一天要交配50次以上,而且为了保证受孕成功,一头母狮就要交配4天左右,想象一下,如果是一大群母狮呢?)
非洲水牛是非洲的五大兽之一,它们也是典型的群居动物,同样在一个水牛群中只有一个雄性首领,但是问题来了,一个水牛群的成员少则几十头,多则几百头,如果此时水牛“王”像“狮王”那样,将所有的成年雌性据为己有,那么不需要一个繁殖期,这个“王位”就要拱手相让了。
因此,群居动物中群成员的数量一定程度地决定了“王”是否有绝对的交配权,如果数量较少,“王”可以雨露均沾,但是数量庞大时,“王”就只能对繁殖这件事放任不管了。
角度二:食性同样是群居动物,食性的不同往往也决定了“王”对交配权的支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对交配权的支配更加的明显。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食物获取难易度。
对于食草动物来说,它们低头就能吃到食物,而且群体中的个体之间获取的食物差异不大,这就使得食草动物群的生存成本要低很多。而且即便是全员参与繁殖,它们也有足够的食物来保障自己和后代的存活率。
但是,食肉动物就不同了,它们想要获取食物,就必须通过危险重重的捕猎行为,而对于群居食肉动物来说,它们只有捕猎更大的猎物才能满足族群的所需。但是,食肉动物本身的捕猎成功率较低(大多数在20-30%),这也就意味着食肉动物通常是饥肠辘辘的,这样必然需要一位具有绝对的控制权的同类存在,这样才能避免因为因为食物自相残杀的事情发生。我们以狼群为例,狼群中一对原始的狼夫妇是狼群的首领,它们严格的控制着食物的分配,并且不允许其他成年狼参与繁殖,这样的好处就是在繁殖期,也不会因为怀孕个体过多,而减弱整体的实力,同时也能保证在食物匮乏时,不会因为过多地增加后代,而减少后代存活的几率。
因此,食性不同(食物获取难易度),也是决定“王”对于族群中交配权支配的关键因素。
第三:族群结构不同
虽然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群居动物,但是不同动物的族群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以狼、羊为例来对比一下。首先,狼群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化的群体,它们是以家庭为单位组建的,一对成年狼组合后,逐渐地繁育后代,从而壮大族群,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孩子和父母共同组建了家庭,而在家庭中,父母占有主导地位。虽然狼群也会接纳孤狼,但是其考核机制非常的严谨,而且通常只有2岁以下的孤狼才会被接纳,在接纳后,它们也只能处于狼群等级的最底端。这样“狼王”(一对原始狼夫妇)很容易就能控制整个狼群。
而羊群(野山羊)就不同了,它们是由若干个完全不相干的成年个体自发组成的一个群体,而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毕竟孤独的羊作为食物链底端的动物,极容易被食肉动物捕获,但是一旦有了族群,食肉动物自己被吃掉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彼此间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导致了食草动物的族群稳定性极差,尤其是在繁殖期,在成年雌雄比例失衡的群体中,经常有未参与繁殖的个体离开族群,寻找新的族群加入。对于新族群来说,吸纳成员能够壮大族群,而且也不存在食物争夺的问题,所以它们可以自由地“跳槽“。
正是这种族群的构成方式,让“王”也没有了实际控制权,它除了能够在觅食时,仗着自己更加强壮,吃一些稍微好一些的草外,没有其他的实权。
猴子是例外吗?看到这里,许多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猴子并非食肉动物,而且它们族群数量最多可达600只,为什么它们的“王”依然具有严格的交配权呢?
确实,猴子属于群居动物,而且是杂食性动物,并且像金丝猴最大的族群成员可达600只,它们与我们上面分析的角度确实有些冲突。但其实,弄清楚猴群的结构,我们就不这么认为了,我们以金丝猴为例。虽然金丝猴的族群可能很大,但是再大也是多个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的小群体共同构成的。它们中有若干个“王”,只不过,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家庭会组成一个小家族,而每个小家族都有一个真正的“大王”。由于它们的族群结构是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的,所以“小王”(原始的成年雄性)对家庭有绝对的控制权,而多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的家族中,成员大都是最原始的雄性的后代,所以它们也会听“大王”的,但是“大王”不会干预其他家庭的繁殖行为。
因此,猴子看起来是“王”拥有绝对的交配权,但其实,猴群是由多个“家族”组成的大集体,不同家族的“王”都可以参与繁殖。不然只有一个“王”,剩下的几百只雄性,显然无法将繁殖最大化。
总结同样是群居动物,有的首领对交配权有着绝对的支配权,有的却没有,这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主要是由食性、族群成员数量、族群结构三个因素。因为食性决定了食物的获取难易度,成员数量决定了可参与繁殖的个体数量、族群结构决定了“王”位置的稳固性。
为什么群居动物有狮王、猴王有特权,但是没有羊王、牛王、象王?
在这个地球上,只要是群居动物,基本上都有‘王’的存在,比如狮王、猴王、狼王、狗王(鬣狗、野狗)等等。
可是除了他们还有没有一些其他什么王呢。
比如羊王、牛王、象王?
答应肯定是有的,而且有的物种还是以雌性为王,并不止就这些,下面欣城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动物界究竟还有什么物种首领。
蜂王。其实也可以叫它们蜂后,因为蜂王是生殖器发育完全的雌性,主要作用是负责产卵,大部分工蜂都是它的后代,和其他动物一样,蜂群只有一只蜂王,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如果蜂王不在,那工蜂就会产生失王情绪,表现出骚动不安、采集力下降等,如快速培育出蜂王,少数工蜂就会在巢房内产下未受精卵,全部发育为雄蜂,最终使蜂群灭亡,可见蜂王的作用对一窝蜜蜂的重要性。
小丑鱼王。这是一个由雌性首领领导雄性和的鱼类物种,也就是说,小丑鱼的王是一只雌性,通常是体格最大的那只,而副首领则是它下面一只体型小于它的雄性,如果雌性首领出了意外(被吃掉什么的),那这只雄性就会进化成雌性,接着掌管小丑鱼群,小丑鱼是雌雄双体的,他们一出生就是雄性,只有在成为首领或者交配时,占据优势的一只雄性小丑鱼会进化成雌性,从而完成交配。
象王。和上面一样,象群其实也是雌性为王,象王通常是家庭中最年长和最大的成年女性成员。
成功的女族长不是自封的家庭领袖;他们是领导者,因为他们的家人尊重他们,他们受到尊重,因为他们多年来证明,他们可以在危机时刻做出明智的决定。老年雌性大象成为象群经验和生存的“宝库”。
一只优秀的象王是象群生存的关键,因为大象家族由一只或多只通常有亲缘关系的成年雌性及其未成熟的后代组成,它们以协调的方式进食、休息、移动和互动,并具有密切友好的联系。家庭成员表现出非凡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群体防御、资源获取、后代照顾和决策方面高度合作。
这些全归功于象王的领导,大象通常会根据象王的指示行动,即使前方是悬崖峭壁,只要象王说可以通过,他们将会义无反顾,前段时间15头野生大象一路向北挺进,他们跟着象王的领路从熟悉的环境走到陌生的环境,就是如此的信赖象王。
棉羊王。羊王这个称呼好像不太准确,因为它们不能算是王,而是领路羊,通常领路羊都由雌性绵羊担任,而公羊则承担保镖的作用,别看电视里羊都是束手就擒被狼杀掉,其实呢,一旦有了危险,母绵羊和幼崽会退到公羊身后或者包围圈里面。
有人要说了,就领个路算哪门子王啊,其实大家想想,领路母绵羊可以第一个吃到最新鲜的草,然后一呼百应的效果不是很威风吗?
虎鲸王。他们的生存模式和大象几乎一模一样,也是由一头年长的雌性领导,虎鲸可谓是‘大家族’,大的虎鲸群可以达到100只以上,因为他们的孩子出生后就跟随者母亲,即使母亲死后,他们依旧选择壮大种群,而不是分道扬镳。
雌性虎鲸可以活到90岁,所以他们的生存经验相当丰富,为家族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并教授自己后代更多的技巧,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另外有人要说,那他们都有什么特权呢,像狮王狼王的话,一般都有优先享用食物的特权,欣城说的几个王好像没有所谓特权,这里要统一说一下,狮子优先享用食物并不算特权,而是规矩,要让其他同类明白自己才是老大,而不是所谓的特权,只有自己先吃饱喝足你们才可以享用,这叫规矩。
说了这么多,怎么都是说雌性,难道没有其他王了吗。
其实说来说去,狮子也算是母系社会,通常是一只最有经验和年长的雌性狮子带领大家,而雄狮则什么都不管,只管巡视领地,看看有没有哪个不长眼的狮子闯入,如果有,就会爆发一场大战,保卫自己的领地和妻儿老小,这才是雄狮的作用。
最后:我是欣城,只说重点不讲废话,群居动物都会有一个领袖,也就是所谓的王,他们的职责通常是让自己的种群发展壮大,另外就是保卫领地和食物,身兼数职也是够忙的。
为什么群居动物有狮王、猴王有特权,但是没有羊王、牛王、象王?
在动物界,不仅有虎王,狮王,猴王,而且养殖的动物也有王 ,我小时候给生产队放羊,放牛,通过仔细的观察,我终于找到了羊王,在日后的日子里,我只需要管理好羊王,其他的羊就会乖乖听话,我是如何发现羊王的,且听我细细道来:
我管理的羊群大概有70多只,这些羊有的是生产队的,也有几只是个人寄养在这里,放羊的职责就是看护羊群,不让它跑到地里糟蹋庄稼,可我那个时候还是个半大小子,这群羊真不听话,我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一天下来,累个半死,可是羊还是趁我不注意,糟蹋了庄稼, 回到家里总是被大人说不负责任。
天天累死,天天挨骂,我就有点恨这群羊了,我总是在想,这群羊一定有一只领头羊,我要把这只领头羊找出来,揍他一顿,以解我心头之气,通过观察,我盯上了一只大角的黑羊,每次糟蹋庄稼,大角黑羊总是冲在前头,但是我还不敢确定领头的是不是这家伙,又观察了几天,我又发现,早晨我把羊从羊圈里放出来的时候,黑羊总是第一个冲出来,最可恨的是,黑羊还会组织越狱,有一天早晨我起来的晚一点,我来到羊圈,发现大黑羊正试图打开羊圈的栅栏门,多亏我发现及时,才阻止了一次有预谋的越狱。
找到了领头羊,我的工作就轻松了,每次我只要看住大黑养,其他的羊就不敢乱动,中午我把大黑羊拴在树下,其它的羊绝不敢到处跑,这样我就可以偷懒睡觉了。
动物界只要有动物群居,基本会会有王,比如蚂蚁,飞鸟,野兔,蛇,老鼠等等。但是也有例外的,比喻苍蝇,蚊子,乃至蜗牛,这些低等的动物不知道有没有王,我想他们应该是自由派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必删)
为什么群居动物有狮王、猴王有特权,但是没有羊王、牛王、象王?
有羊王,羊王有优先交配权,放羊时候最前边的就是羊王,也叫“领头羊”、“拐头儿(山西)”等,羊王吃最新鲜的最前面的草,羊王确认没毒,后面的羊就会跟着吃。
“牛王”也有啊,和“羊王”性质差不多,而且很多地方都有斗牛习俗,“牛王”最强。
“象王”你多看看动物世界或者纪录片,真的也有,一般是最年长最智慧的大象担任,或者就是最年轻力壮的担任。
这些问题多看看就知道了
为什么群居动物有狮王、猴王有特权,但是没有羊王、牛王、象王?
除了狮王和猴王,还有狗王。狗王就是城市里的宠物狗。
宠物狗吃的食物任何动物都比不了。宠物狗在大街小巷、公共场所随地拉屎撤尿,没人管得了!宠物狗惊扰老人追咬小孩,“狗比你娃金贵”!宠物狗在城市里是名副其实的狗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