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睾丸为什么会长在体外呢?

如果睾丸长在体内,那不是会更好吗?这样应该就不会出现蛋疼这个词了吧。

在“女性防狼招数”中,最狠且最有效的一招当属“踢裆”了,因为这里有睾丸,而睾丸是男性防御最薄弱,最致命的位置,即使用很小的力,这个位置也相当于遭受了“暴击”。但是,在自然界中许多哺乳动物的睾丸是藏在身体内的,而藏在体内,显然受伤的几率就小,而且也成为不了致命的弱点了,既然这样,人类的睾丸为什么要长在体外呢?

其实,睾丸长在体外并非人类独有的特征,像我们常见的动物中,狗、猫、猪、羊等动物的睾丸都在体外。不过,这些动物与人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它们都是四足行走的,而人是两足行走的。这个差异非常的关键,因为四足行走,会将睾丸夹在两条后肢里面,也算是一种保护,而人两足行走,门户大开,毫无保护可言,可以说是任人宰割,所以,“蛋疼”这个词貌似只适用于人类。从我们的角度看,这个特征对于男性是没有什么好处的,反而成为了弱点,但是为何在漫长的演化中,这一不利的特征没有被改变呢?答案只有一个,这样的特征对男性是最有利的,因此,才有了4个关于睾丸“外挂”的假说。

温度说

众所周知,人体的正常温度在36-37℃之间,当然这个温度是通过测量腋窝、耳朵得来的,实际上我们体内的温度要维持在37℃左右,略高于体表的温度。但是精子最喜欢的温度,或者说是最活跃的温度是35℃,那么如何摆脱37℃,保持35℃呢?显然睾丸不在体内,它的温度就不会维持在37℃,所以此时就需要“外挂”了。挂于体表之上,血液循环既能保证睾丸的温度,而大部分脱离体表又有利于散热,此时,睾丸的温度就来到了精子最喜欢的35℃了。

我们从实际出发,相信许多小伙伴都有过经历,那就是当外界气温骤降时,包裹睾丸的阴囊是向体内回缩的,但是当外界温度很高时,阴囊会变得松弛,这就是睾丸维持35℃的一种应激反应,阴囊的回缩意味着减少热量的损耗,放出意味着增加了散热面积。

增加活性说

上面我们说精子最喜欢的温度是35℃,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精子的生存,那么,增加活性又是什么意思呢?众所周知,男性和女性的体温基本相似,而睾丸外挂后其内部精子所处的温度是低于正常体温的。但是,在繁殖时,精细胞会进入温度更高的体内,此时精子的活性会增加,当然这个活性增加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精子的寿命变短(通常只有1-3个小时)。虽然精子进入体内后寿命变短了,但是它们的活性增强,更有利于快速地与卵子结合,而它的寿命足以支撑到结合的时间了,所以,这是一种激活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温度的突然增加,让精子的活跃性突然增强,而此时它们确实也需要增强活性,才能成功地到达卵子的位置,并且成功结合。

如果不是睾丸“外挂”产生了温度差,精子在睾丸中和体内就没有了差异,这会大大降低受孕的几率。

不过,这个假说有一定的缺陷,因为大象的睾丸就在体内,而它的体温虽然是35℃左右适合精子生存,但是当两头大象结合时,精子所处的环境是没有温差的,因此,也就不存在温度增加,增加了精子活性的说法。不过,考虑到不同的动物的差异性,这个假说对于人类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减少压迫说

人类是两足站立行走的动物,最关键的是人是非常喜欢坐着的动物,如果此时睾丸在体内,当坐下时,压力向下,对于脆弱的精子来说很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而对于其他动物而言,它们四足行走,而且睾丸位置在偏尾部的位置,且不说大多数动物都站着休息,即使是趴着休息,给睾丸的压力也很小,不会对其中的精子产生什么影响。

当“外挂”后,人在坐下时,睾丸位于两腿之间,与屁股恰好在一个平面上,没有任何的压力,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这有利于保护精子。

缓冲说

所以睾丸内置的动物,它们都没有阴囊这个器官,此时在频繁的奔跑中,精子必然会有损耗,而“外挂”后,富有弹性的阴囊成为了睾丸的“保护伞”,起到了极好的缓冲作用。从人类演化之处,人类祖先的生态位是极低的,他们没有什么工具、火也不会使用,正是靠着超强的耐力奔跑才生存了下来,所以奔跑对于人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于是人的体毛开始退化,为了更好的散热。

频繁和长距离的奔跑,如果睾丸内置,没有任何的缓冲,势必会减少精子,但是人不像其他动物有着固定的发情期,换句话说人随时都可以繁殖,这使得人对精子的活性、数量、质量等有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外挂的睾丸既保证了适宜的温度,阴囊的缓冲又保护了精子,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总结

任何动物的某一个特征都是经过了自然选择后留下来的最适合动物本身生存的,人类男性睾丸的“外挂”也是如此,虽然到目前为止,关于睾丸“外挂”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但是以上四个假说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以猎奇君的视角看,温度说是相对靠谱的,因为正常人到13-15岁才有精子产生,但是从小,阴囊对于温度的敏感(收缩和扩大)是与生俱来的。当然了,凡事都有利有弊,男人睾丸外挂最明显的弊端就是成为了“软肋”和“死穴”。

人类的睾丸为什么会长在体外呢?

人类身上有哪些极其明显的缺陷,如果我们说女性会出现的痛经算是其中一种的话,那么相对于男性而言,睾丸外挂也算是其中之一了吧。

唯一能让我们人类称霸世界的大脑有头骨保护着,能为全身输血的心脏也有胸腔保护着,可为什么事关到祖传大业的睾丸却要被外挂出来呢?

睾丸的这一外挂,看起来就好像是大自然故意对男性做了个弱化处理一样,硬生生的给男性给设计出了一个最为脆弱的死穴。

那么这个死穴到底可以有多死呢?打个比方说,我们用手指将一块硬币弹向空中的力度去弹睾丸,那么这就足以让男性蛋疼半天的了。

这个比方对很多女性来说可能会很难理解,但对于男性来说,那应该是被默认的痛点了吧。

睾丸容易蛋疼,这根本的原因无非就是它集成的神经太多所导致的,而集成的神经所容易引起的疼,其实也算是对睾丸外挂所产生的弊端的一种保护吧,毕竟如果睾丸所能产生的痛觉不够明显,男性自主防护的力度不够,那么蛋碎或者被阉割的意外也就容易发生了。

既然睾丸那么脆弱,为什么还要将它外挂出来,而又要男性以容易蛋疼的方式去守护它呢?为什么在男性逐步进化的过程中没有被修正过来?将它像大象或者鸡鸭的一样的收入体内不好吗?难道这有悖于常理的设计真的是被大自然故意安排的?

其实大自然对于物种的每一套设计通常都是会有一种恰到好处的道理的,而男性的睾丸也不例外。

实际上,在胎儿早期,人类的睾丸是处于腹腔内的,直到28周以后,它才慢慢的下移出体外,可假如说胎儿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睾丸无法下移,或者是下移不完全,那就会形成隐睾,而隐睾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就是生育能力的下降,甚至是不育。

睾丸藏在腹中跟挂在外面这两种不同的位置就能产生这样的变化,其实那是温度差异所导致的一种结果,因为实验证明,人类精子最佳的生存温度是35℃,而大自然将男性的睾丸外挂于腹下就恰好能处于这样的温度。

别看这2℃的温差感觉差别不大,但对生物酶有所了解的人应该知道,生命物质的活性对温度的敏感度是非常高的。

所以睾丸外挂被认为的最大原因就是温度,在外部环境比较炎热的情况下,包裹着睾丸的阴囊会很明显的下垂,从而使得它可以更加的远离37℃的体温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散热的面积,最终保持在35℃的环境中,而当天气寒冷时,阴囊会往腹部收缩,靠近37℃的体温,从而使得温度继续维持在35℃左右。

既然男性睾丸最喜欢的温度是35℃,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睾丸或者说是精子不再进化中进行修正,从而使得它们的最适温度提高到37℃呢?这样不就可以隐藏在腹部,避免蛋疼的危机了吗?

每一种客观的存在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比如说激活假说,动物生殖构造需要两性有较高的匹配度才有意义,而对于人类,男性的必然也需要与女性生殖构造的相吻合才行。

激活假说的关键之处在于,当精子进入了女性的生殖道后,其所处的环境骤然升高了两度,从而使得精子被激活,然后进入短暂的狂热状态,进而才有能力开启一段抢夺卵子的长征之路。

如果睾丸一直处在腹部37℃的环境中,那精子该由什么来激活呢?毕竟在生殖道内还有那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如果这激活假说的思路是对的,那么大自然设计出让女性分泌出一种可激活精子活力的激素出来岂不是更好?这样的话,精子就可以被修正到37℃的最佳存活温度了,同时睾丸也就不用外挂出来了吧。

可大自然的想法,谁能懂呢?而我们对自己的本身,那又了解了多少呢?

其实关于人体的未解之谜,还有很多很多,而这里的内容主要是从《够笑一年的奇葩人体冷知识》中获取而来的。

这里的知识够冷,够有趣,够奇葩,也够科学。

人类的睾丸为什么会长在体外呢?

长在体外有好处,一是散热,二是万一有什么情况,可以及时根除。长在体内,万一要手术起来不容易。😃😃😃

人类的睾丸为什么会长在体外呢?

睾丸,每秒产生大约1500个精子,也就是每分钟约9万个精子,每小时540万个,每天1.3亿个。每个人都不一样,精子数量也不一样,只需一个精子就能使一个女人的卵子受精,但平均射精量(约为一半至一茶匙精液)包含4000万至1.3亿个精子。如果精子没有通过射精释放出来,它会被重新吸收回体内。

女性也有性腺,卵巢,但是为什么当男性的性腺在体内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为什么在体外变得更脆弱呢?答案是睾丸温度必须比身体其他部位低5度左右,才能适当保存精子。阴囊(容纳睾丸的皱皮囊)约为34摄氏度,而身体通常为37摄氏度。

随着气温变暖或变冷,阴囊中的肌肉实际上通过将睾丸移近或远离身体来控制睾丸的温度。例如,当变得有点冷时,阴囊会收缩,将它们拉得更靠近身体以获得温暖。如果不能承受热量,阴囊就会放松,让睾丸下垂。

左边的睾丸一般比右边的低一点,也不是偶然。这使得一个睾丸的温度发生变化,而能量不会被输送到另一个睾丸,就像它们相邻或接触时一样。这样,身体可以在不影响另一个睾丸温度的情况下升高或降低一个睾丸的温度。

一个比另一个大一点也很正常。就像胸部一样,右边往往比左边大。睾丸对生殖至关重要,但与卵巢不同,它们超级脆弱,因为悬挂在身体外面。那么大自然是如何保护它们的呢?睾丸进化成了对疼痛非常敏感的大量神经,因为这使得男人在危险的情况下更有可能保护他们。

如果睾丸感觉到任何危险,阴囊内的肌肉也会将睾丸拉近身体,即使并不总是真正的危险。如果一个男人感到威胁或恐惧,肌肉会收缩,而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人类的睾丸为什么会长在体外呢?

人类的睾丸为啥长在体外,它就是一种人体结构,哪有长在内部的,上帝的创造了人,如果没有长在外面就没有凸显出男人的帅,所以设计在外面才能吸引异性朋友。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地方,比人体体温要低2度,这可能是它长在体外的原因吧,睾丸的这一外挂,看起来就好像是上帝故意对男性做了个薄弱点,硬生生的给男性给设计出了一个最为脆弱的物件,你可千万别碰它,碰它一下那滋味你是知道的。

人类的睾丸为什么会长在体外呢?

热涨冷缩,让睾丸基本保持恒温,利于精子的生存发展。另外:外为阳,内为阴,造物主设计精妙的,人类好好珍惜就是,千万不要做没保护的激烈运动。不过,当睾丸在遇到恶劣环境或冲击时会像刺猬一样收缩,避免伤害。总的来说发生意外的情况是很少的,碰掽磕磕的无伤大雅。如果受到严重伤害,不得已割了,那一生都会彻底被改变了,声音变得尖细娘娘腔,性情也会改变,结不了婚,也会失去社交能力。所以,说是小事实则大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