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兔子泛滥成灾,为何不引入猫科中最爱吃兔子的猞猁?
澳大利亚的兔子泛滥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在这场持续百年的“人兔大战”中,澳大利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想尽了办法,但是只能把兔子的数量控制在6亿只左右,这依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那么,澳大利亚为什么没有想到引入一些兔子的天敌,比如猞猁,来控制兔子的数量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持续百年的“人兔大战”兔子的“魔术表演”:从17到100亿
在我国,大多数的动物都会沦为人们的口中餐,因此,像兔子这种“野味”如果不是受保护,早已经被吃灭绝了。但是,在澳大利亚,兔子却能泛滥成灾,这样许多吃货小伙伴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兔肉不香吗?
澳大利亚是一个具有物种独特性的国家,这是因为早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澳大利亚就与其他的大陆分开了,这使得澳大利亚的本土物种无法与其他大陆进行交流,形成了以有袋类动物为主的独特生物多样性。不过,尽管澳大利亚有多种有袋类动物,但是早在19世纪50年代末以前,这里是连个兔子毛都没有的。此时的澳大利亚早已经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由于当时的英国人喜欢打猎,所以在众多的殖民者中,有一位叫托马斯·奥斯丁的人在1859年就委托自己远在英国的侄子从英国带来了17只兔子,起初他是想放在自己的农场里,供自己打猎使用。
在这17只兔子中,有12只是家兔、5只是欧洲穴兔,由于家兔是由穴兔驯化而来的,所以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就这样这17只兔子还没有放生就自由繁殖变成了24只。之后,托马斯·奥斯丁将这24只兔子全部放入了农场中。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打猎并没有将这区区24只兔子消灭,反而在6年后,也就是1865年,这24只兔子疯狂的繁殖成为了几万只大军。
这些穴兔本就擅长挖洞(我国的野兔大都没有挖洞的习惯),所以轻松的就越过了农场的围栏,进入了野生环境下。在澳大利亚,当时只有少量的袋狼以及澳洲野狗,它们早已经在澳大利亚有了稳定的食谱,所以在缺少天敌和约束下,这些兔子再次疯狂的繁殖。再加上一些殖民者的效仿,野外的兔子越来越多,到了19世纪末,澳大利亚的兔子数量就达到了3500万只。到了20世纪20年代,兔子的数量更是膨胀到了100亿只。
至此,澳大利亚的兔子彻底泛滥且失控。
“人兔大战”
兔子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原本的生态带来了致命的打击,穴兔打洞以及疯狂的进食,让本土的食草动物苦不堪言。所以,从1870年开始,兔子泛滥的起初,澳大利亚就采取了措施,包括奖励性的猎杀和投毒,但是,在确实天敌以及强大的繁殖能力下,并没有遏制住兔子泛滥的脚步。
之后,为了将这些兔子控制在一个区域,澳大利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修建用于防止穴兔扩张的隔离篱笆。但是,当时低估了穴兔的挖洞能力,这片长达上千公里的篱笆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到了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从欧洲引入了穴兔的“天敌”-粘液瘤病毒。这是一种可以在穴兔中快速传播且仅在穴兔中传播的高致死率病毒。当时的澳大利亚引入病毒后利用蚊子疯狂的传播给兔子,仅仅两年的时间内,有超过90%的兔子因为感染病毒死亡。
但是,久而久之,那些幸存的兔子逐渐的对病毒产生了抗体,这让这场眼看就要胜利的战役,再次戛然而止,而兔子的数量也定格在了约6亿只左右。当年的二十多只兔子就能发展成后来的上百亿大军,所以,澳大利亚并没有松懈,每年仍然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控制兔子的数量。
至此,一场持续了100多年的人兔大战还未停止,而且似乎很难停止。
为什么不用引入天敌猞猁的方法来消灭泛滥的兔子?在自然界中,兔子有许多天敌,正是因为这样,在原生环境中,兔子虽然繁殖能力也很强,但是想要泛滥是非常困难的。在兔子的众多天敌中,欧亚猞猁绝对算是最大的天敌之一,因为欧亚猞猁的食谱中,有超过80%的是各种兔子。据统计,在欧亚猞猁的分布区内,它们能够消化掉最多约40%的兔子种群数量,堪称“兔子杀手”。从这个角度看,引入猞猁去消灭泛滥的兔子是有戏的。但是,为什么澳大利亚人没有这么做呢?原因就出在:他们不想重蹈覆辙。
引入天敌抑制兔子的泛滥,这个方法澳大利亚早在1885年就已经想到并且实施了。在1885年,此时澳大利亚的兔子数量早已经突破了千万大关,为了遏制住兔子泛滥的态势,澳大利亚引入了狐狸这种兔子的天敌,首次引入时,投放的区域为维多利亚州和澳洲南部的大部分地区。
起初,投入了狐狸积极地捕杀兔子,毕竟在狐狸的原生环境中,食物占比较大的就是兔子。但是,过了没多久,问题出现了:狐狸发现了澳洲本土有许多中小型的有袋类动物,它们长期处于缺少天敌的环境下,几乎没有警惕性,呆头呆脑,非常的好捕杀。因此,狐狸矛头一转指向了澳洲本土的有袋类动物。一时间,哀嚎一片,大量的有袋类动物被狐狸捕杀,而擅长打洞又警惕的穴兔让狐狸逐渐的熟视无睹。
最终,狐狸不但没有治理了兔子泛滥的问题,反而自己却泛滥成灾,澳大利亚不得不再次启用悬赏(每条狐狸尾巴50元)才将狐狸给控制住。
而欧亚猞猁从体型上看,要比狐狸大(赤狐的平均体重仅有6公斤左右,而欧亚猞猁的平均体重可达30公斤),从攻击性上看,猫科动物本身的攻击性和猎杀能力就强于犬科动物,所以,放入猞猁后,猞猁发现这些呆头呆脑的有袋类动物好捕杀,依然会放弃兔子选择本土物种,这样猞猁依然会泛滥,同时也无法解决兔子泛滥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捕杀猞猁要比捕杀狐狸难的多。
总结澳大利亚的兔子泛滥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而且在此期间,澳大利亚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包括吃、投毒(病毒)、集中捕杀以及投放天敌,都没能让兔子从澳大利亚消失。最关键的是引入天敌的方法不但无法解决兔子泛滥的问题,还会造成引入物种的泛滥,对本土物种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澳大利亚不是不引入猞猁治理兔子,是不敢再引入了。
澳大利亚兔子泛滥成灾,为何不引入猫科中最爱吃兔子的猞猁?
以前澳大利亚引入过狐狸等兔子的天敌,结果这些兔子猎手来到澳大利亚,发现与其累死累活追逐灵活的兔子,远不如捕杀那些有袋子的动物轻松,纷纷放弃了安排好的杀兔工作
澳大利亚兔子泛滥成灾,为何不引入猫科中最爱吃兔子的猞猁?
兔子在澳大利亚并不是原有物种,事实上是在19世纪的时候才被一名狩猎爱好者引进,那位狩猎者从英国带来24只兔子,想必那个人也是万万没想到,也就是这24只兔子将会发展成为今天这般肆虐猖狂。对于兔子们来说,澳大利亚的草原对于它们来说就像是天堂,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生存环境,食物充沛并且缺乏天敌的捕杀威胁。
曾经就有数据统计,早在1926年的时候,整个澳洲野兔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了100亿只。数量剧增的野兔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他们不仅啃食光了大片的草坪,影响了澳大利亚整体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关键还造成了澳洲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除此之外,野兔的泛滥成灾也是对澳大利亚当地的野生动物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原本澳大利亚的生态圈是平衡发展的,野兔的介入导致竞争压力的增强,很多物种在野兔的“排挤”下消失匿迹了。
人兔大战中人类采取的措施:
一、悬赏猎杀野兔鼓励大家捕杀野兔。连续军队也参加了猎捕行动,也依旧没能抑制野兔的种群发展趋势。
二、篱笆阻隔野兔
当野兔的肆虐泛滥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愈发严重的时候,澳大利亚人转变了想法,既然杀不完,那就先想办法减少损失,是否可以修建一条篱笆,让兔子无法侵入西部肥沃的农业区。但很快第一条篱笆就被攻破了,于是又修建了第二条,好景不长,第二条篱笆也难逃被攻破的厄运,于是修建第三条篱笆的工程又提上了日程。
三、生物防治野兔
尝试用生物防治的方式:靠蚊子传播“粘液瘤病毒”给兔子。这种病毒一旦释放,会快速在兔子种群中传播,凭借这种方法,大量的兔子死亡,数量下降到1亿只。终于,这场持续了近百年的人兔大战,几经波折,还是以人类的胜利暂时告一段落。
四、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野兔泛滥问题现在仍在澳大利亚发生着,而造成泛滥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在澳大利亚,野兔缺乏天敌的捕杀和抑制……引入狼和猞猁行吗?他们敢吗?
另外,野兔的繁衍能力真的是很强,一只母野兔每胎能够繁殖2~4只,并且每个月繁殖一次,一年就能够繁殖24~48只。
澳洲前车之鉴我们应该重视,我国有比兔灾更可怕的狗灾隐患存在!如今广受爱狗人士喜欢的宠物狗全是国外引进的外来物种,即人工大量繁殖的洋狗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宠物狗巳多达上亿条!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人还在鼓动立法保护宠物狗、立法禁止食狗肉!这就与澳洲兔子一样失去制约,海量地人工繁殖和无序养殖,使宠物狗和流浪狗成为无天敌泛滥成灾的物种!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国狗灾将可能超越澳州兔灾,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澳大利亚兔子泛滥成灾,为何不引入猫科中最爱吃兔子的猞猁?
将来在引进吃猞猁的物种!
澳大利亚兔子泛滥成灾,为何不引入猫科中最爱吃兔子的猞猁?
洋面包奶油吃多了不开窍。以我看:澳完全可以不收钱,提供方便请我们中国人来帮助捕捉。
澳大利亚兔子泛滥成灾,为何不引入猫科中最爱吃兔子的猞猁?
没蛋用!这玩意儿想要解决问题就得引入一整套的食物链,不然猞猁一旦找到比兔子更合适的食物替代品那就又是一个生态灾难。最好的办法是开发问题,靠开发问题来解决问题,以达到把灾难变资源的目的,这一点上中国自古以来都做的很好,这和我们这个人种聪明的基因密不可分,西方人应该多学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