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动物世界里面水牛和鹿等动物看到科莫多龙根本就不逃跑还任由它咬?

科莫多龙是现存最恐怖的蜥蜴,同时也是体型最大的蜥蜴,在其生活的环境中,除了人类能够给它造成威胁外,它没有天敌,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在它们的食谱中,小到无脊椎动物、鸟蛋,大到野猪、野鹿,甚至是水牛都是它的猎物。仅从猎物的种类和体型的角度看,科莫多龙已经和凶猛的老虎一样了,可见其凶猛程度。

在一些野生动物纪录片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科莫多龙捕猎野鹿、水牛等大型动物的场景,而且奇怪的是,在科莫多龙捕猎时,这些动物甚至连跑都没跑就被它咬住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吓破了胆呢?我们简单的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简单的来了解一下科莫多龙

01 谁才是真正的蜥蜴王?

科莫多龙学名科莫多巨蜥,它是现存蜥蜴亚目下体型最大的存在,属于巨蜥科巨蜥属下的物种。巨蜥科是一个古老的蜥蜴科,它们最早在白垩纪晚期(距今约80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了地球上,到了现代,巨蜥科下仍然有30种不同的物种存活于世。

一直以来,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南方沿海地区的萨氏巨蜥被认为是巨蜥科下最长的巨蜥,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萨氏巨蜥的平均体长在2.5米左右,最大个体体长2.8米,而科莫多龙的平均体长虽然也在2.5米左右,但是最大个体的科莫多龙体长可达4米,况且,一只平均2.5米的萨氏巨蜥仅有平均30公斤左右的体重,而一只2.5米长的科莫多龙平均就有80公斤左右的体重。

因此,现存无论是最长还是最大的蜥蜴都是科莫多龙,而不是萨氏巨蜥。

萨氏巨蜥

02 科莫多龙的习性和实力

目前世界范围内,科莫多龙仅分布于印尼的小巽(xun)他群岛上(由多个海岛组成),数量约有6000头左右,其中以弗罗雷斯岛上的数量最多,科莫多岛上的数量位居第二,这两个岛上就有超过一半数量的科莫多龙。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它们在这片岛屿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直到它们在20世纪初被人们发现后才公诸于世。

科莫多龙是群岛上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它们是凶猛的食肉动物,无论是活物还是腐肉,它们统统来者不拒,即使是小如鸟蛋,在它们眼中都如珍馐一般。

科莫多龙可以说是一种“攻防兼备”的猛兽,因为它们身上布满了粗厚且坚硬的皮肤,这些皮肤能够挡住毒蛇毒牙的攻击,而且它们的“武器”也非常的厉害,首先是一条粗壮的尾巴,科莫多龙有一条占了体长约1/3的粗壮的尾巴,这条尾巴不但能够结合两条后肢让科莫多龙站起来搏斗,还能够当作武器扫击对手。

除了尾巴外,科莫多龙还有两个致命“武器”:一个是爪子,另一个是大嘴。科莫多龙有着坚硬且锋利的爪子,这些爪子仅仅是长就有5公分左右,可以轻松的撕开猎物的皮毛,而且最关键的是它的大嘴。科莫多龙的大嘴有两个能力:第一是可以获取信息,科莫多龙大嘴中有一条末端分叉的舌头,这条舌头与蛇的蛇信是一样的,可以收集空气中的信息,这让科莫多龙在原地可以准确的发现1公里范围内猎物的具体位置,也就是说,想要偷袭科莫多龙是不可能的。

第二是科莫多龙的大嘴里除了有多种细菌外,还有对条毒腺,这些毒腺具有抗血凝的作用,一旦被它咬伤,伤口的血管会持续扩张,流血不止,再配合上细菌的侵袭,科莫多龙对付大型猎物时,只要咬上一口,然后慢悠悠的顺着血迹就能找到因失血过多倒地不起的猎物。这也是科莫多龙能够捕猎野鹿、野猪、水牛等大型动物的主要原因。

猎物见到科莫多龙真的不跑吗?

在自然界中,无论是多么强大的食肉动物,在食草动物发现它们的前提下,食草动物从来不会因为害怕而停止逃生,因为这是动物的本能。那么,为什么在许多纪录片中看到科莫多龙捕猎的猎物大都不跑呢?原因很简单,问题就出在科莫多龙的捕猎习性上。

科莫多龙的身体整个呈黑褐色,这种体色在科莫多龙生存的环境中本身就是一种保护色,科莫多龙凭借着自己良好的发现猎物的能力,在靠近猎物时,会突然变慢,一点点的靠近猎物,在此期间,它会一直观察着猎物的反应,如果猎物正朝这边看,它会停止移动,一动不动的趴在原地,等到猎物放松警惕后继续前进。

当到达离猎物3-5米的范围内后,科莫多龙会瞬间8米每秒的速度冲向猎物,往往此时的猎物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咬住四肢了。如果是体型较小的猎物,它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力气挣脱科莫多龙的撕咬,这样科莫多龙就会将猎物放倒,然后杀死,再吃掉。

如果遇到很大的猎物,比如水牛(小巽他群岛上的水牛是由布吉人带上岛,自己野化繁育的),它只是咬一口就会松口,因为水牛的体型太大,一旦反扑,科莫多龙有受伤的危险。之后,它就可以顺着水牛留下的血迹找到因为毒液和细菌的侵蚀变得奄奄一息的水牛了。

总结

科莫多龙捕猎鹿、水牛等动物时,这些猎物之所以很少有逃跑的迹象是因为科莫多龙太善于隐藏自己,而且它在靠近猎物时,突然爆发的速度极快,而且它的捕猎并不像其他食肉动物那样要把猎物咬死,它因为有毒腺的存在所以只需要咬一口就足以导致猎物毙命。

当然,如果科莫多龙被猎物发现,猎物是一定会跑的,而且以它最高30公里每小时的奔跑速度,显然是追不上大多数食草动物的。

为什么动物世界里面水牛和鹿等动物看到科莫多龙根本就不逃跑还任由它咬?

为什么动物世界里面水牛和鹿等动物看到科莫多龙根本就不逃跑还任由它咬?

科莫多龙其实就是科莫多巨蜥,它是世界上4000多种蜥蜴中体型最大的一类,主要栖息在印度尼西亚小巽群岛特别是科莫多岛之上的茂密森林中。由于科莫多龙的性情十分凶猛,体型又十分巨大,无论是昆虫、小鸟、无脊椎动物、蛇等体型较小的动物,还是猴子、野鹿、野羊、野猪等体型较大的动物,都会成为它们的食物,而且它们还经常吃腐食,有时甚至还攻击人类,所以在所生活的群岛环境下,没有什么天敌的存在。

我们在电视或者网络上看到有关科莫多龙捕食的视频时,会发现无论被捕食的动物体型是大还是小,根本不会跑而像是愣在那里一样,活生生地被科莫多龙吃掉,难道是因为它们没有发现,还是它们被吓懵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而是根本没有来得及反应。

科莫多龙隶属于爬行纲有鳞目巨蜥科巨蜥属科莫多巨蜥种,平均身长可以达到2米以上,有的个体甚至能突破3米,体重在50-85公斤之间,在科莫多岛等岛屿上已经存在上百万年之久,近100年来,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被人类发现后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甚至捕杀,野生种群的数量逐渐下降,目前仅有3000只左右。

科莫多龙拥有很强的进攻和防御能力,可以说“攻守兼备”。从进攻手段上来看,第一它们拥有尖锐的脚爪和牙齿,爪子前端的“骨质甲”长度在5公分以上,弯曲且尖锐;牙齿数量高达60多颗,每颗的长度在4-6公分。

第二,它们嘴巴的咬合力较大,根据模拟的结果大约为500磅左右,虽然比不上老虎、狮子和河马,但是配合数量多且尖锐的牙齿,撕咬能力也非常出众,有人目睹过一只成年科莫多龙,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内,就完全吃掉了重达30多公斤的野猪肉。

第三,它们拥有粗壮的尾巴,一旦尾部甩起来,可以直接对目标动物造成严重冲击,即使目标比自己体型还大也没有关系。

第四,它们的口腔中可以分泌毒液。“放毒”是它们制服猎物常用的手段,毒液来源于它们口腔中的毒腺,与有些毒蛇一样,所分泌的毒液含有多种毒性成分,比如血液和神经毒素,一方面既能极大扩张血管,阻止血液凝固,使猎物伤口一直血流不停;另一方面,能够麻痹神经,致使肌肉麻痹。在这些毒素的作用下,猎物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有可能会失去意识、甚至休克死亡。

从防御能力来看,科莫多龙的皮肤非常粗糙,上面布满了许多隆起的疙瘩,而且皮肤的韧性很强,再加上厚度在4厘米左右,即使是岛屿上其它拥有一定杀伤力的动物,比如野猪、蛇等,在面对如此巨大身型、拥有厚且皮实的皮肤的科莫多龙,也无从下嘴,更谈不上伤害了。

那么,岛上野生的鹿、人工驯养带上岛的水牛这样的大型食草动物,为何在科莫多巨蜥来袭时不跑掉呢?主要原因在于科莫多龙拥有极强的爆发力。虽然看上去科莫多龙身体比较笨重,平时运动的速度也比较缓慢,但这一切都是假象。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1公里以外的微弱气味都可以高效地辨别出来,然后在气味的指引下逐渐靠近目标,当快接近猎物时,会放缓前进的步伐,仔细而有耐心地观察猎物的反应,当猎物没有发觉时,会突然发起冲锋,以每秒接近10米的超高速度迅速来到猎物面前,也就是说,给猎物的反应时间只有0.5秒左右。

对于体型较小的猎物,被科莫多龙一口咬下去,有可能短时间内就会休克甚至毙命,根本来不及反应就一命呜呼了。而对于像野鹿、水牛这样非常机灵的动物当然也反应不过来,被咬住之后还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我们在电视和网络上看到的画面恰恰就是这个时刻,还没有来得及跑去被咬住了,反抗能力差的猎物,就这样一点点被科莫多龙啃噬,加上毒液的作用和伤口一直流血,随着时间的推移更跑不动了。而如果猎物的反抗能力较强,有可能在被咬住之后还能挣脱,然而由于伤口不愈合,毒素再一扩散,跑不出去多远身体就越来越虚弱,科莫多龙顺着滴落血液散发出来的味道,很容易找到受伤的猎物,此时猎物一点反抗能力也没有了。

作为食草动物来说,遇到危险逃跑是天性使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没有跑,只能说明它们还没有感觉到危险,或者感觉到危险时已经来不及了。科莫多龙的生活习性、身体素质和捕食特征,决定了多数猎物在被咬到之前,是来不及做出什么有效反应的,况且一旦被咬住,最终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为什么动物世界里面水牛和鹿等动物看到科莫多龙根本就不逃跑还任由它咬?

科莫多巨蜥是现存最大的蜥蜴,1910年被人类发现的时候,它还被称为“旱鳄”或者是活着的恐龙,因此科莫多巨蜥也有了科莫多龙的称号。

科莫多巨蜥目前仅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科莫多岛以及周围三个小岛上,在地球上其它区域并没有分布,在这些小岛上科莫多龙就是顶级猎食者,食物范围非常广泛,凡是能捕猎到的动物,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有的时候还会经常食腐肉。

科莫多巨蜥的嗅觉非常敏锐,可以靠着舌头探测到数公里以外的腐肉。这一点跟蛇比较类似,可以直接接收空气中的气味分子进行分辨。

在它们生存的范围内野猪、水牛等大型生物都可以成为它们的猎物,不仅仅战斗力强,还拥有特别强大的胃,首先是消化能力特别强,其次是每次进食特别多。科莫多龙种群的平均体重在30公斤左右,稍微大一点的雄性科莫多龙可以长到60公斤,而科学家曾记录过它们不到半个小时内吃掉一头60斤以上的野猪,食物量几乎达到了自身重量的二分之一。

科莫多巨蜥有几种重要的攻击武器,首先是长长的尾巴可以作为攻击武器、其次是尖牙利爪、最后就是细菌唾液、毒牙毒腺等。

科莫多巨蜥的捕猎方式比较特殊,如果比长途奔跑的能力,它们可能比不上水牛和鹿等,耐力比不上速度也比不上。但是科莫多巨蜥比较喜欢伏击猎物,例如捕猎大型水牛的时候,它们攻击范围以及角度也就是在水牛的四肢上。科莫多巨蜥会小心翼翼的凑上去,咬到水牛四肢上,之后也不去追赶。

普遍认为科莫多巨蜥唾液里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对于猎物有致命伤害,因为科莫多巨蜥是专门吃腐肉的。

但是后来科学家发现,科莫多巨蜥毒杀猎物靠的并不是唾液里的细菌,而是真正的像毒蛇一样拥有毒腺。在科莫多龙的下颚处拥有两个毒腺,可以分泌毒性蛋白。这是一种血液毒素可以抑制血液的凝结,如果猎物被科莫多龙咬伤后,在一段时间内会因为流血不止而死亡。而科莫多巨蜥会靠着敏锐的嗅觉一直跟踪,最后就会找到已经死亡的猎物,最后就是大快朵颐了。

当然这是面对大型的猎物常用的办法,如果猎物较小科莫多巨蜥会当场猎杀吃掉。

科莫多巨蜥在生活区域内属于顶级掠食者,没有天敌的存在,但是要十分小心同类的威胁,因为它们属于冷血动物对于同类也毫不留情,尤其是生长阶段的小科莫多巨蜥,经常受到同类的猎杀。

这也逼迫它们小的时候都选择在树上栖息生活,只有长大了身体强壮不怕同类的猎杀,才从树上下来。

因此可以看到并非是水牛和鹿等看到科莫多巨蜥不怕,而是被偷袭之后难以跑掉,即使最终逃脱也会因毒而死。再有就是面对天敌的猎杀,如果被咬到,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压制,即使没有毙命也很难再挣扎,只能等待死亡的到来。

科莫多巨蜥很强大,如果没有雄性的参与,到了繁殖季它们还会进行孤雌生殖。据外媒的报道,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动物园,一条雌性的科莫多巨蜥在没有伴侣的前提下生了三只小科莫多巨蜥。后来科学家对这三只小家伙进行DNA检测,发现并没有父亲。由于雌性科莫多巨蜥体内拥有两种染色体W和Z,在没有雄性的前提下,它们可以直接让胚胎发育,最终长大成为新的个体。

当然这种情况也并不会经常发生,属于一种特例。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动物世界里面水牛和鹿等动物看到科莫多龙根本就不逃跑还任由它咬?

科莫多龙捕猎鹿、水牛等动物时,这些猎物之所以很少有逃跑的迹象是因为科莫多龙太善于隐藏自己,而且它在靠近猎物时,突然爆发的速度极快,而且它的捕猎并不像其他食肉动物那样要把猎物咬死,它因为有毒腺的存在所以只需要咬一口就足以导致猎物毙命。

当然,如果科莫多龙被猎物发现,猎物是一定会跑的,而且以它最高30公里每小时的奔跑速度,显然是追不上大多数食草动物的。

为什么动物世界里面水牛和鹿等动物看到科莫多龙根本就不逃跑还任由它咬?

怕判“打架斗殴”,静静就没罪

为什么动物世界里面水牛和鹿等动物看到科莫多龙根本就不逃跑还任由它咬?

科莫多龙是世界上最大的蜥蜴,也是它们居住的印度尼西亚偏远岛屿上的顶级捕食者。它们的感觉系统可以让它们在十公里外探测大型猎物,如鹿或牛。虽然科莫多巨蜥是冷血爬行动物,但它们可以迅速将新陈代谢提高到接近哺乳动物的水平,以实现惊人的速度爆发,甚至长时间剧烈奔跑。由于它们剧毒的咬伤,它们只需要在受害者的腿上或脚上狠狠咬一口,中毒的猎物很快就会成为它们的食物。

科莫多巨蜥是一种巨大而可怕的蜥蜴,它们是食肉动物。它们胃口很大,捕食大型动物,例如:鹿、水牛、野猪、羊、腐肉(如道路边被撞死的动物尸体)等。 它们的食欲非常之大,它们甚至可以一次吃掉相当于自己体重80%的猎物。 科莫多巨蜥使用一种简单的技术击倒它的猎物,并使用它巨大的锯齿状牙齿,这种牙齿与鲨鱼的牙齿非常相似,几乎像剃刀刀片。然后撕碎它们的猎物并造成可怕的伤害。

如果它们的猎物没有立即被这次攻击杀死,预计它们将在24小时内死于科莫多巨蜥的咬伤。 科莫多巨蜥唾液中含有50种细菌。牛或者鹿的血液将被感染败血症,并因此而死亡。科莫多巨蜥稍后会用它对血液非常敏锐的嗅觉找到它们。它会找到这些牛或鹿并吞噬他们。这就是通常看到牛或鹿不反抗的原因。

它们是非常凶残的动物,被它们咬一口就会导致人或动物的死亡。 科莫多巨蜥,是非常快的蜥蜴。你可能会看着它们巨大的尺寸,认为它们很慢。然而,在现实中,它们可以在短距离中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奔跑。 这并不意味着它们能够在任何长时间内保持这种速度,但这足以让它们冲向猎物并对付它们。 它们水性也很好,可以潜到5米深。

科莫多巨蜥的嗅觉是它的主要食物探测器。它用它又长又黄的分叉舌头来对空气采样。然后,它将分叉的舌尖移动到上颚,在那里与雅各布森的器官接触。这些化学分析仪通过识别空气中的分子来“嗅”猎物,如鹿。如果存在于舌尖左侧的分子浓度大于右侧的样本,科莫多巨蜥就知道鹿是从左侧靠近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