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生物入侵的失败案例?

“入侵物种”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比如澳大利亚的穴兔、我国的福寿螺、德国的大闸蟹、英国的小龙虾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入侵物种。尤其是澳大利亚的穴兔泛滥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了,尽管澳大利亚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灭杀穴兔,但是穴兔的数量依然维持在100亿只左右,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那么,什么是入侵物种呢?所有的入侵物种都是成功的吗?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入侵物种”?

简单来说,入侵物种就是一个物种从原生环境到了一个完全没有该物种存在的新环境中,并且由于种种原因,该物种在新环境下成功的生存了下来。在其中有几个关键的点,第一个就是并不是国外的物种来到我国才算入侵物种,即使在同一国家内,一些区域性分布的物种去到新的野生环境中,并且成功的存活下来,就算是入侵物种。第二个就是入侵物种不一定是人为的,有些自然现象也会推动物种的入侵,比如鸟可以将一些区域性分布的鱼的卵带到新的野生环境下,风也可以把一些区域性分布的植物种子带到其他没有分布的地区等等。

关于同一个国家内的“入侵物种”,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生活着一种可爱的蛙类非洲爪蛙,非洲爪蛙与我们常见的蛙类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是用舌头捕猎的,而是用自己的前肢,由于非洲爪蛙的前肢以及异化为尖利的爪子(每条前肢上有三根尖利的爪),所以这成为了它的捕猎“利器”。非洲爪蛙的皮肤大都呈淡黄色,从外观上看非常的漂亮,因此在非洲,它成为了许多人的宠物。但是就是因为如此,它们被成功的带到了南非,进而进入了野生环境中。一般来说,蛙类大都以昆虫为食,即使将非洲爪蛙放到没有分布的南非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南非的一些水域中,只要有非洲爪蛙的地方,其他的蛙类大幅度的减少。经过研究发现,非洲爪蛙竟然有捕猎其他蛙类蝌蚪以及进食其他蛙类的卵的习性。所以,到现在,南非已经将非洲爪蛙列入了禁养名单中,并且严禁放生。

因此,严格意义上说,所有有明显区域性分布的物种都有可能会成为其他地区的入侵物种,而想要成为真正的入侵物种,就必须在新环境下扎根。

(上图为非洲爪蛙)

“入侵物种”影响

上面我们说了,入侵物种必须要在新环境中“扎根”,而扎根的意思就是适应了新环境并且能够很好的繁衍生息。众所周知,无论是整个大自然还是一个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都是不同的物种经过长期的磨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物种的进入势必会打破这个平衡,而且大多数的入侵物种由于新环境中缺乏制约它们的天敌,会导致迅速的泛滥成灾,对本土的相近物种造成灭顶之灾。比穴兔进入澳大利亚后就是因为缺乏天敌,再加上自身的超强的繁殖能力,才膨胀到上百亿只,如此庞大数量的穴兔除了给植物造成了过量的消耗,还因为过多的洞穴造成了土地的贫瘠,植物的减少进而影响到了本土食草动物的发展。

所以,入侵物种一旦在新环境中形成气候,就会对生态带来严重的影响。

有没有入侵失败的物种?

随着人类的进步,交通的便利,这让动物跟随人到达它们从未去过的地方成为了可能,所以物种的入侵的几率也大大的增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种都能够成功入侵,下面我们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01 小龙虾

小龙虾的原产地是美洲,它们来到亚洲已经有100多年了。最初,小龙虾是在1918年由日本从美国引入了本土的,引入的目的比较的简单,就是养来吃。到了1929年,又由日本带入到我国。起初,小龙虾作为一种我国从未见过的物种,没有人把它跟吃联系到一起,在加上小龙虾超强的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迅速的在我国泛滥成灾。但是,在我国博大精深的烹饪文化下,小龙虾被研究出来N种吃法,到现在小龙虾在我国已经成为需要大量的人工养殖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存在了。

02 牛蛙

牛蛙与小龙虾一样都是来自于美洲的物种,作为整个北美洲最大的蛙类,牛蛙有着平均20公分的体长。与其他的蛙类不同的是,牛蛙非常的凶猛,它的主要食物不仅仅是昆虫、还包括其他蛙类,因此,牛蛙被称为蛙类的天敌。

正是因为如此凶猛的性格,牛蛙早就被世界动物保护联盟列入了全球100大最具危害的入侵物种中。尽管如此,牛蛙还是早在20世纪的50年代就被引入了我国,但是如今60多年过去了,牛蛙依然没有威胁到我国的生态,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在许多人眼中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总结

除了以上两个物种外,还有很多入侵失败的物种,它们大都是因为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所以没有形成气候,但是,这些入侵失败的物种在我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大都是被吃的。

当然,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解决物种泛滥的问题,但是也有着较大的局限性,比如澳大利亚已经泛滥到上百亿只的穴兔,并不是靠吃就能解决的了。其次,在我国也不是没有成功入侵的物种,比如清道夫、福寿螺等等,这些物种都是我国原本没有,而且在当下已经呈泛滥趋势的物种。

有哪些生物入侵的失败案例?

第一种就是生蚝了,生蚝这一种海鲜大家都不陌生。实际上它是一种入侵物种,后来被做成盘中美食后就解决了泛滥成灾的情况,现如今的生蚝大多数也都是人工养殖的。

再有就是牛蛙,说到牛蛙,喜欢吃牛蛙的朋友估计都流口水了。很多人以为这是国内原有的生物,实际上却是入侵物种。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它的肉质鲜美,口感好。

而且现如今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牛蛙美食,不少朋友也是十分喜欢这一种牛蛙美食的呢。看到这里,大家才知道原来牛蛙是一种入侵物种呢,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最后就是小龙虾,想必这一种入侵物种不用小优多说大家都是知道它是入侵物种的。这几年在市面上卖掉的小龙虾数量不在少数,而且如今的小龙虾都是靠人工养殖的呢。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就知道以上这几种野味都是入侵物种来着。自从入侵到中国来后,它就被中国吃货吃个精光

有哪些生物入侵的失败案例?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看了一下作者的提问,有瑕疵。我想说,没有入侵失败,只有防治成功,生物都入侵进来了,还能叫入侵失败吗?

说起外来生物物种,能够适应当地环境并对当地环境不构成灾害的叫做归化物种。对当地环境构成灾害的,我们叫它入侵物种。所以,我想,你的问题应该是问归化物种有哪些和防治成功(防治成功显然就是入侵失败了)的有哪些。

归化物种:番茄(西红柿)、葡萄、胡椒、辣椒、菠菜、黄瓜、甜菜等等,这些生物物种都对当地环境没有构成灾害,还成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些熟菜。

入侵失败(防治成功):小龙虾,小龙虾对环境是有破坏的,但是小龙虾现在在中国已经被吃到需要人工养殖了。说起小龙虾入侵失败原因,我总结了一下:蒜蓉、爆炒、麻辣、甜辣、香辣、五香、卤味等。

牛蛙,牛蛙是来自美洲的物种,同样也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只不过在中国嘛,它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总结一下,它的入侵失败原因:干锅、红烧、爆炒、汤锅、椒盐、碳烤等。

罗非鱼,罗非鱼也称非洲鲫鱼,因为个头大,还容易捕捉,于是吃货们将它端上了餐桌,成了一道非常实惠的美食。它的入侵失败原因:煎炸、红烧、清蒸、油焖、煲汤等

当然,还有好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哪些生物入侵的失败案例?

小龙虾

有哪些生物入侵的失败案例?

中国的小龙虾和牛蛙泪流满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