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是怎样从鬣狗群中识别头狗的?

雄狮是非洲大草原上,鬣狗群少有的不敢招惹的动物之一,而最主流的说法就是:雄狮总是能在鬣狗群中准确的找到鬣狗首领。雄狮一旦找到了鬣狗群的首领,如论将首领击杀,还是追赶,此时的鬣狗群对雄狮都会瞬间失去了威胁。

那么,雄狮能在众多鬣狗中准确的找到鬣狗首领,是真的吗?它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鬣狗与狮子的冲突

在非洲大草原上,能够嘴里叼着鬣狗的动物并不多,而雄狮正是那少有的且频率较高的动物。这是因为鬣狗与狮子是同一生态位的竞争者,确切的说是斑鬣狗(只有斑鬣狗才有能力与狮子相提并论,其他的鬣狗要么数量较少,要么体型较小)。

首先,斑鬣狗大都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阔地带,这与非洲狮的多个亚种的分布是有高度重合的;其次,斑鬣狗与非洲狮一样都是群居的食肉动物,而且斑鬣狗的猎物并不固定,它们会根据族群中成员的数量来决定捕杀的猎物,比如10只左右的鬣狗群会选择捕猎斑马、角马、羚羊,20只以上的鬣狗群则会选择捕猎非洲水牛、甚至是河马。也就是说斑鬣狗的猎物几乎囊括了非洲大草原上所有的大型食草动物,这一点与非洲狮的猎物高度重合。

最后就是狮子和鬣狗都有偷猎对方幼崽的行为,并且斑鬣狗还有抢夺雌狮猎物甚至是围攻雌狮的行为。以上这三个主要原因,让斑鬣狗和狮子成为了“分外眼红”的“世仇”。

斑鬣狗群与雄狮冲突最多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斑鬣狗与雄狮相遇的机会

第一是有狮群的雄狮,有狮群的雄狮就证明它有固定的领地,而它标注领地的方法也很简单,从自己的大小便,这样其他动物在闻到气味后都会避而远之,因此,党鬣狗群靠近狮子的领地时通常会选择绕道而行。

其次是外出狩猎时。雄狮在狮群中的主要职责是巡视领地,母狮们的主要职责则是捕猎猎物,所以,雄狮很少会参与捕猎。一般情况下,狮群外出捕猎10次,雄狮最多也就参与1-2次。这也就大大减少了雄狮与斑鬣狗碰面的机会。

因此,有固定狮群的雄狮与斑鬣狗的冲突较少,而能够发生猎杀的情况就是落单的斑鬣狗路过狮子的领地或者被雄狮发现的。

第二种就是没有固定狮群的雄狮,也就是流浪雄狮。流浪雄狮有两个构成部分:第一个是2岁之后被狮群驱逐出来的雄狮,这种占比较大;第二个是有固定的狮群的雄狮被其他雄狮挑战后战败的,这种占比较小,且大都年老体衰。

流浪雄狮与斑鬣狗的冲突是最多的。因为流浪雄狮没有领地,居无定所,而且流浪雄狮大都只有1-2头,符合鬣狗群以多欺少的条件,并且流浪雄狮要么比较年轻缺乏经验,要么是老态龙钟已经无力与鬣狗群抗衡。当然从生物学家观测的数据来看,鬣狗群如果是抢夺猎物或者围攻流浪雄狮的话,只在流浪雄狮只有1头的情况下。而交战的结果并不乐观,通常是流浪雄狮寡不敌众。

所以与斑鬣狗冲突最多的雄狮就是没有固定狮群的雄狮,也就是流浪雄狮,而且还是落单的流浪雄狮,并且还是刚刚完成捕猎的,因为斑鬣狗如果围攻雄狮,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抢夺猎物。

面对鬣狗群围攻时,雄狮的解决方案

在一头雄狮面对一个鬣狗群时,雄狮大都是以驱逐为主,但是作为机会主义者的斑鬣狗是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进食机会的。所以,两者大概率会爆发大战。在大战中,雄狮并不是用“擒贼先擒王”的方式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斑鬣狗的首领是体型最大的雌性斑鬣狗,在围攻时,通常斑鬣狗的首领会在包围圈的外围指挥,而雄狮想要杀死鬣狗首领首先就要突破重围,显然这样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所以,雄狮通常会选择就近猎杀的原则。

在对决中,雄狮往往会选择最靠近自己的斑鬣狗进行猎杀,如果猎杀成功,无论这只斑鬣狗是不是首领,鬣狗群都会被击退。这是动物的本能,况且斑鬣狗只是想抢夺猎物,一旦对手的实力足够秒杀它们的个体,它们就会放弃抢夺,毕竟肉和命比起来,显然是命更重要。

而母狮被围攻时,通常无法杀出重围的原因就是母狮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杀死鬣狗。

总结

雄狮被鬣狗群围攻并不是找到鬣狗首领猎杀,而是就近猎杀,而且作为一个鬣狗群的首领,它们是族群中体型最大的存在,在猎杀时,鬣狗首领显然没有普通的鬣狗好捕杀。所以,当我们在一些纪录片中看到雄狮咬死鬣狗时,要么是落单的鬣狗,要么是鬣狗群中相对弱小的存在,因为在突围时,无论杀死什么样的鬣狗,鬣狗群都会选择逃走。

雄狮是怎样从鬣狗群中识别头狗的?

雄狮是怎样从鬣狗群中识别头狗的?

这个呀,俗话说,会者不难,难的不会

先了解一下鬣狗的平时生活。

鬣狗主要生活在非洲的稀树草原上。在这里,像鬣狗这种动物,为了能够捕食到猎物,就被迫以群居的方式生活。群居的生活方式,让鬣狗群必须得有一个领导才能产生凝聚力,否则一盘散沙,仍然不能够在自然界中立足脚跟。而鬣狗是母系社会,会有一头雌性鬣狗成为家族的首领。

既然鬣狗群有自己的家长,在平时狩猎的时候就不会蛮干了,必须要听从家长的安排,一致行动。

但是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非常大的弱点,那就是所有的鬣狗都要将注意力放到自己的族长身上,以此来确认下一步行动的方向。

狮子也是群居性的动物,和鬣狗正好相反,它们是以雄性为自己的首领。大部分情况下,雄性并不出来狩猎,它们主要的任务是保护自己的领地,驱逐不速之客。

所以当鬣狗群与雌狮们发生争斗时,雄狮就要出场将这群敌人打败!

作为狮群的首领,它当然也了解到鬣狗首领对整个鬣狗群的意义。所以,一般的时候雄狮出马,主要的目标就是那个发号施令的雌性鬣狗。

每一头雄狮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士,非常容易就能发现首领与其它鬣狗的不同。因为,它在安排鬣狗的行动,而其他鬣狗总是在它发送完指令后,进行统一行动。正所谓擒贼先擒王,雄狮自然就向这个发号施令的,喋喋不休的鬣狗发起了攻击!

就是这样

雄狮是怎样从鬣狗群中识别头狗的?

狮子又不瞎,鬣狗头领必定是体型最大进攻欲望最强的雌性鬣狗。但是并不代表狮子可以百分之百判断谁是头领。因为除了头领还有群体内的头目级领导者,它们的体型并不比头领小很多,在进攻上也是比较积极的。

鬣狗群体内等级分明谁能先吃,能吃什么地方,能吃多少都是按照等级秩序来分配的。

狮子能抓到鬣狗的情况大多是母狮捕到猎物被鬣狗发现,或者鬣狗捕到猎物或者捡到尸体被狮子发现。

围绕着尸体双方展开争夺,并且呼叫附近的同伴前来助战。雄狮不捕猎除了必要的巡视领地就是跟着母狮子屁股后面抢夺母狮子猎物。在捕杀大型猎物比如水牛和长颈鹿时雄狮偶尔也会帮忙。而且狮子低吼传递距离非常远,比较鬣狗可以更容易呼叫同伴。

而鬣狗出行捕猎有区别于狮子,鬣狗群是分出多个队伍分散在领地内的。有单只的也有三四只一起的。像鬣狗群能聚集一起的时候一般都是夜间团体捕猎,在遇到母狮捕获猎物后一旦确定己方处于优势由头领或者头目率先发起攻击,地位低的鬣狗尤其是雄鬣狗基本都是在靠外围地方游走并且乱叫助威。主力还是群体内的几只地位高的鬣狗。因为地位低的鬣狗就算抢到猎物也不一定能吃的到。这也是为什么鬣狗明明数量多于狮子也不会一拥而上发起攻击的一个原因。

在母狮呼唤来雄狮后,雄狮到达战场肯定优先攻击那几个离母狮和猎物近的鬣狗,雄狮发起攻击肯定是奔着攻击行为最多的最强壮的哪个去,就算有误判也能咬死一只地位高的鬣狗头目。

而且在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这些科教栏目里也只有很少片段是狮子杀死鬣狗头领的,动物世界里有个鬣狗女王那集就是狮子杀死鬣狗头领然后它的女儿地位一落千丈,其他鬣狗头目上位成为新的头领。

总之被咬死的基本都是鬣狗群的高等级鬣狗,而且就算咬死头领鬣狗群也不会解散。因为其他鬣狗头目会迅速填补头领空白。

中国古代亲兵制度差不多,一个将军上战场有一万人马,但是主力就是他手下的千八百号亲兵。因为所有补给好处都是优先供应亲兵,加上大都是族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下战斗力确实比较强,但是亲兵如果打没了这支军队基本就崩溃了。

雄狮是怎样从鬣狗群中识别头狗的?

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狮子能认出斑鬣狗女王。国家地理的纪录片《永恒的敌人》中,有两段狮子杀死鬣狗女王的镜头,但片里从没说狮子是认出了鬣狗女王才捕杀的,这说法是一些网友的脑补。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纪录片里的这两段镜头。

第一段,在41分45秒以后。鬣狗女王和另外两只鬣狗捕杀了一只斑马,正在享用。这时,狮群的二号头领瓦德杜米拉巡视领地正好遇到。瓦德杜米拉是著名的鬣狗杀手,它立即就冲了上去,鬣狗四散而逃。瓦德杜米拉追上鬣狗女王,咬住了女王脊背。尽管后来有几只鬣狗赶来营救,但已经来不及了,雄狮松口后,女王已经站不起来了,很快伤重而亡。

第二段,从51分开始。狮群与鬣狗群对峙,新任鬣狗女王频繁挑衅狮王,这个狮王就是瓦德杜米拉的大哥。老大性格和老二不一样,它很少攻击鬣狗,因此鬣狗们也不怕它,狮王也确实没把鬣狗们怎么样。

鬣狗女王尾巴高高翘起,并发出“唩唩”的吼叫声;我专门查了著名鬣狗专家克鲁克的名著《斑鬣狗:掠食和社会行为研究》,这是示威的举动。新任女王的这个举动获得了鬣狗群的赞誉,为它赢得了威信。

鬣狗的频繁挑衅激怒了狮群,雌狮和鬣狗们相互追逐、混战起来,有只雌狮开始追赶新任女王。正在这时,二头领瓦德杜米拉忽然回来了,它加入了追捕,并在雌狮停下后继续接力追捕。瓦德杜米拉最后追上了鬣狗女王,一口咬住了脖子,不多久女王就咽气了。

我们分析来一下两任女王为什么被干掉。

前任女王是在与同伴一同吃食时遭袭击的。作为女王,它处在最佳进食位置,而且吃的最投入,丧失了警惕性;而另外两只鬣狗则在兽尸的外围位置,还得时不时地挪地方。因此,当雄狮出现,女王最后发现雄狮,逃跑就比两名同伴慢了几步。

继任女王是多次主动挑衅狮子,它站在鬣狗群最前边,离狮子最近,因此逃跑的时候自然也就落在了最后。所以说,这个继任女王是自己作死的。

这两段视频里,雄狮都只是咬了落在最后的那个鬣狗,仅此而已,并没有刻意选择女王。那么,狮子对鬣狗的攻击到底与鬣狗的社会地位有没有关系呢?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鬣狗是不是容易遭到狮子攻击,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鬣狗离狮子的距离,另一个是它的警惕性。距离狮子越近,警惕性越低,就越容易在逃跑时落在最后,被狮子干掉。

动物学家在东非对17只鬣狗进行了观察。发现在与狮子的冲突中,通常是低等雌鬣狗离狮子最近,在40米以内;然后是高等雌鬣狗(最高等的就是女王),在45~55米之间;而中等雌鬣狗离得最远,在45~70米。雄鬣狗(比最低等的雌鬣狗地位还要低),距离狮子30~60米远。

而对狮子的警惕性(通过对狮子吼声的反应来判断的),任何等级的雌鬣狗都是相同的,但雌鬣狗要高于雄鬣狗。

从这份研究来看,雌鬣狗易受狮子伤害的可能性,从高到低依次是:低等>高等(含女王)>中等;而距离狮子一样远的情况下,雄鬣狗比雌鬣狗容易被杀。

鬣狗应该怎么样对抗狮子呢?正确的做法是“列阵”,就像下图的做法,站成一排,肩并着肩、共进退,在有一定数量优势的情况下,这样能抵挡住狮子的进攻。一旦鬣狗开始四散溃逃,落在最后的鬣狗就很危险。尽管鬣狗速度比狮子快(鬣狗每小时65,狮子是59公里),耐力也更强,但狮子加速度快,能凭借启动优势追上鬣狗。

狮子是自然界中对鬣狗最大的威胁了。在纳米比亚的埃托沙公园,鬣狗的死亡有71%是狮子造成的,研究人员在为期1年的研究中,就发现了四只幼崽和一只成年雌性鬣狗被狮子杀死。而在东非,根据克鲁克的研究,死亡的鬣狗中有55%是被狮子杀死。

尽管狮子捕杀是鬣狗最常见的自然死亡原因,但考虑到成年(2岁以上)鬣狗总死亡率非常低,被狮子杀死依然是件很罕见的事,多数成年鬣狗能在与狮子的冲突中全身而退。狮子和鬣狗竞争的主要形式是食物争夺,而非直接杀戮。狮子杀死的鬣狗最多的还是两岁以下的未成年个体。

综上所述,尽管狮子和鬣狗是永恒的敌人,但狮子对鬣狗的杀戮并不算特别严重,更没有专杀女王这种说法。杀的未成年多于成年,而在成年个体中,低等鬣狗更容易被狮子杀。

很多人喜欢边看视频边乱脑补,作为娱乐也无伤大雅,但科学解读动物行为是要讲逻辑、讲证据的,普通观众并不具备这个学术功底。

雄狮是怎样从鬣狗群中识别头狗的?

首先,雄狮是无法识别头狗的,而且它甚至连公狗和母狗 都不能够区分清楚。

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到的是,能够出现在食物旁边的狗,一般是头狗。而愿意为了食物冒险与狮子战斗的,也只能是头狗。

普通狗为什么不愿意与狮子战斗呢?因为它们既没有争夺食物的资格,也没有争夺食物的必要。在狗的世界里,讲究的是弱肉强食。在头狗没有吃饱的时候 其他狗是不可以靠近食物的,只有等头狗吃饱离开后,强壮一些的狗才可以开始享用食物。而最边缘的狗,往往要在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全部吃饱喝足以后,才可以上前捡食一些剩肉乃至是残渣。

狗群为什么不可以团结起来对抗狮子呢?因为狗这种生物毕竟只是普通动物,它们没有那么强的组织能力。头狗不可能懂得如此恩威并施,制定规章制度,让其他狗来为自己卖命,与狮子争夺食物。另一方面狗头也不可能压抑的住自己对于食物的贪婪,把到嘴的肉吐出来让给其他团队成员,它总是执着的从其它狗的嘴里抢夺食物,增加它们对自己的仇恨。所以狗群在分享食物的时候其实是各自为战的,它们的团队协作只能出现在捕食的时候。在分享食物,并且面对狮子这样的强悍对手的时候,它们各自的利益完全不同,更难以团结在一起对抗狮群了。

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被雄狮咬死的常常是头狗呢?

也许对狮子来说,它就是那么冲上去,咬死了那只护食最凶的狗。是的,它正好是一只头狗!这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必然。

雄狮是怎样从鬣狗群中识别头狗的?

雄狮制服鬣狗女王,几乎就战胜了整个鬣狗群,这是最简单直入的方式。雄狮辨别鬣狗群中的领导者并没有现象中的那么难!

草原上的“街溜子”,是名副其实的非洲二哥

在东北有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那些整日无所事事在大街上闲逛的年轻人,就是“街溜子”。而在非洲的大草原上也有一种类似的动物就是鬣狗,它们是名副其实的非洲二哥,整天在草原上闲逛找食物、抢食物以及捡食物。

鬣狗在生物学分类上有自己单独的一科,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犬科动物,虽然长得像狗但是人家真的不是狗,从亲缘关系上来看鬣狗跟猫科动物更接近一些。

鬣狗科下共有四属四种分别是斑鬣狗、棕鬣狗、条纹鬣狗以及土狼,其中前三种是鬣狗科-鬣狗亚科下的,而土狼是鬣狗科土狼亚科下的唯一成员。最常被提及的就是斑鬣狗,它也是四种鬣狗中体型最大的成员,被称为非洲二哥。

非洲大哥和二哥之间的爱恨情仇

非洲草原是动物的天堂,不得不提到的动物就是狮子和斑鬣狗,它们就像是一对冤家,相互打斗抢夺猎物是常有的事情。在大家的印象中经常是鬣狗成群结队的抢走狮子的猎物,这给斑鬣狗造成了一种流氓强盗的形象。但实际上科学家统计狮子抢夺鬣狗食物的次数并不少,甚至是有过之无不及,这可能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狮子是猫科动物中唯一群居的成员,这也跟来自鬣狗的压力有直接关系,因为鬣狗就是成群结队的生活,在一个鬣狗群中通常都是雌性作为首领,带领着整个团队在草原上驰骋。面对最多的对手可能就是狮子,当然有的时候它们也会抢夺花豹的猎物。为了防止猎物被抢,豹子狩猎后会率先把猎物拖上树搁置,因为鬣狗不会爬树。

狮子和鬣狗如果单打独斗,斑鬣狗必然不是狮子的对手,但如果是成群结队的那么狮子可能就要稍逊一筹,因为狮群成员数量比鬣狗要少,尤其是雄狮没有在场的时候,那么少数的雌狮就更要受欺负。但如果雄狮在的话斑鬣狗就要特别小心了,尤其是鬣狗群的首领斑鬣狗女王。

鬣狗女王很容易辨认吗?

有的朋友就很疑问,雄狮到底是靠着什么来辨认斑鬣狗女王的,在纪录片中曾多次提到雄狮的凶猛,它到来后会迅速制服斑鬣狗女王,从而让整个鬣狗群散开。

首先斑鬣狗比较特殊,都是雌性比雄性体型要大,并且在鬣狗家族中社会地位最高,其次是小斑鬣狗,而雄性斑鬣狗的地位最低,体型也相对较小。斑鬣狗的体重在45-80千克之间,南非的斑鬣狗体型较大,雌性平均体重可以达到70公斤,最大的斑鬣狗女王体重会超过90公斤,相对而言雄性要更小一些。

因此从体型体重上可以初步判断出鬣狗女王,但我很怀疑雄狮真的会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辨别斑鬣狗女王吗?

其实要知道,它们之间的斗争都是明枪没有暗箭,都是围绕着猎物在你争我抢,没有那个时间和机会去观察哪只斑鬣狗体型大。而斑鬣狗女王被雄狮猎杀也并非是特定事件,应该算是偶然,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它自己。因为斑鬣狗社会等级非常严格,即使在狩猎的时候斑鬣狗女王也会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而进食的时候更是如此。

因此说狮子面对眼前的敌人,首要攻击的可能就是离自己最近的,同时低头进食的,这两点让鬣狗女王殒命的几率要比其它成员略高一些。

总结

对于狮子而言,每一只鬣狗都是它们的敌人,因为斑鬣狗会抢夺狮子的劳动果实,同时还会杀死雌狮,因此它们之间是死敌。其实和大部分动物一样,还是那些老弱病残被猎杀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