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为什么不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

狗、猫、马等动物都强调血统的纯正,越纯正越好,为什么它们不会存在近亲繁殖的缺陷呢?

在人类饲养的动物中,最受人追捧,也是最昂贵的就是“纯种”的动物。就拿藏獒和马两种动物来说吧,在藏獒“神话”没有破灭以前,最贵的藏獒的价格被炒到了5000万人民币,而最贵的藏獒必备的条件就是必须是“纯种”的。而马更加离谱,早在19世纪的欧洲,一匹纯种的马标价都在十万美金以上,而到了现在,十万美金的价格只能买到一个马蹄,因为现在最贵的纯种马价格已经到了6400万美金(血马)。看到这里,许多小伙伴可能会问:纯种的动物是不是近亲繁殖的结果呢?它们为什么不存在近亲繁殖的缺陷呢?下面我们就“纯种”的问题以及近亲繁殖的问题,简单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纯种”的问题

许多小伙伴认为,“纯种”的动物一定是近亲繁殖来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哈。首先,纯种的动物一定是同科同种同亚种的动物之间的后代,绝对不存在杂交的可能性。因此,在自然界中,所有自然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纯种”。

而在人工饲养下就不同了,在人工饲养下“纯种”的动物分为两种。

一种是人为的在一个种群中找到基因最好的两只异性动物,而这两只动物大都是血缘关系较远的,然后将它们在发情期放在一起,这样它们的后代就是纯种的,而且这样大概率能够产生基因更加优良的后代。比如藏獒,最贵的纯种藏獒一定是一个藏獒群中,最厉害的雄性与雌性结合的后代。

第二种就是“回交”。回交是人为干预下的结果,这种做法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纯种性状。而回交简单来说就是让子一代与亲一代繁殖。比如一头公牛与一头花母牛都是非常强壮的,它们产生的后代B为公牛,作为人来讲,更想要子一代继承花母牛身上的花纹,但是,B生下来后没有花纹,于是认为的再让B去与亲一代的母牛结合,为的就是得到花纹这一性状。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而不同的动物回交,对于人来说想要得到的纯种性状不同。

综上,无论是两种同样的动物(非近亲)自然结合还是人为干预,它们的后代都是纯种的,只不过,纯种的动物间也有很大的差别而已

近亲繁殖

通过上面育种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自然环境下还是人为因素下,都刻意的避开“近亲繁殖”,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近亲繁殖是能够得到最纯正的物种的直接手段。但是,近亲繁殖的弊大于利,第一就是近亲繁殖会大大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这个缺点无论是人还是其他动物都是存在的。

当然,在自然界中,近亲繁殖也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作为群居动物,比如非洲狮,非洲狮是群居动物,而一个狮群中通常有1-2头雄狮,剩下的成员都是母狮和幼狮。当幼狮2岁成年后,雄性幼狮会被驱逐出族群。而正是这个举动,大大降低了近亲繁殖的可能性。但是由于雌性幼狮成年后也会一直待在族群中,如果这个狮群的“狮王”没有发生更替的话,这些成年的雌性幼狮也会会与雄狮近亲繁殖的。只不过,在“狮王”更替下,这个几率发生的稍微小一些而已。

近亲繁殖动物会出现缺陷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是近亲繁殖不可避免的问题。当然在自然界中,这些有着先天缺陷的近亲繁殖的后代会迅速的被“优胜劣汰”掉。即使存在没有表现出缺陷来的后代,它们由于亲一代的新老更替和族群成员的新老更替,亲缘关系会越来越远,因此,即使一个族群中有近亲繁殖的后代,它最多也只能影响一代,对整个种群的长远发展是没有太大威胁 的,而且在动物本能的规避近亲繁殖下,动物种群也一直处于一个良性的发展。

而且即使存在较为严重的近亲繁殖,这个物种也不一定会因此灭绝。这一点从亚洲狮和山地大猩猩就能看出。

现存的亚洲狮都是1907年那13头亚洲狮的后代,它们存在着严重的近亲繁殖问题,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亚洲狮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50头。其次是山地大猩猩,根据调查显示,山地大猩猩的数量维持在几百只已经有上千年了,但是,它们仍然没有因为近亲繁殖而灭绝。研究人员表示,这与它们长期小种群生存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很可能将大多数隐性有害的基因淘汰掉了。

总结

无论是人为育种还是自然繁殖,动物们都在极力的避免近亲繁殖的发生,这表示动物们在漫长的进化中,已经了解到了近亲繁殖的危害。而我们说的“纯种”动物,大都是同一种动物中血缘关系相差较远且基因最优的两只异性动物的后代。

动物为什么不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

动物也是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的。

你所提到的猫狗之类的宠物,所提及的血统纯正,首先也是在有比较大的种群情况下的繁殖,这样的繁殖保证了血统的同时又不会让繁殖双发的亲缘关系太近,所以并没有太过于明显的近亲问题,但是即便如此,其实纯种的猫狗还是有着非常严重的缺陷的。

每个狗的品种别选育出来都是经过严格的特化的,所以即便拥有比较大的种群,但是依然会有亲缘关系比较近的情况出现,比如,那些农村的土狗或者流浪狗,小狗出生之后,除了喝奶,有什么吃什么,残羹剩饭有口吃的就是不错的了,但是纯种的狗,除了宠物食品,几乎不能吃人和其他东西,吃了就很可能生病危及生命,这也是在近交关系中出现的缺陷,只不过并不表现在智力或者长相方面,同时又在优越的人工饲养条件下弥补了生理上的缺陷。

当然也有长相方面就已经显而易见的,比如白虎,我看也有别的回答中提到了白虎,确实,这是个典型的案例,因为全世界动物园中展示的所有白虎的基因都是来自于那几个个基因突变的白体色个体,所以所有白虎都是种群很小的近亲繁殖的结果,所以,现在看来,每一只白虎都长得相当难看,并且它们的生存能力肯定比起野生白虎差了很多。

另外,我们熟悉的小白鼠,为了遗传背景单一也都是近亲繁殖的结果。但也有不同类型,比如近交系和封闭群,简单点说就是近交系是兄弟姐妹互相繁殖最后得到的一个品系,而封闭群是大群体互相繁殖得到的品系,虽然都是亲缘关系近遗传背景单一,但是一个来自小群体一个来自大群体,相比较,小群体近交系的小鼠,个体小,生的少,对饲养环境要求高。大群体封闭群小鼠,个体大,生的多,对环境要求低。这也是从一个角度反映出近亲繁殖对于动物也是存在影响的。

动物为什么不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

说起宠物,相信很多朋友说起来都头头是道,什么血统啊、纯种啊都一套接一套,但各位爱宠物人士必须要知道一个事实,纯种狗和纯种猫的培养,无不充斥着血腥的近亲的杂交和回交!人类最讲究伦理道德,甚至因此严禁人猿或者任何动物哪怕是细胞级融合的试验,那么为什么又要纵容宠物培养呢?

纯种狗和纯种猫都是怎么培育出来的?

人类驯化狗大约是在1.5万年前,从此之后狗就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无论是看家护院还是帮助狩猎,狗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一直来狗和人类一样,有着交配的自由意志!但这一切在100多年前被打破了!

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富裕的中产阶级和贵族们寻求一些新奇的东西,而狗这个和人类最亲密的伙伴身上的一些特征就成了他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为了迎合他们的爱好,当然也是为了这些爱好带来的巨额利益,欧洲各国都出现培养宠物狗的组织!

他们尝试了各种繁育狗的方式,将最有特色的犬种保留下来,这相当于一个人工优选的过程,将自然界演化的速度增加了百万倍,甚至将不可能的方式也展现了出来,因为人类可以让狗狗们跨越地域和伦理的限制实现繁育。

杂交和回交

杂交和回交在植物界非常普遍,听上去有些惊悚的名词,其实没有任何伦理问题,杂交从字面上理解比较简单,将两株性状各具特色的植物比如小麦杂交,新品种继承两边都有的优点,当然这是在非常理想的状态下,而实际操作却要经过N次优选并经过多次回交保持性状!

回交就是子代和任意一个亲本(父系)进行杂交的方法,当然由于植物众多,和亲本那一代杂交并没有伦理问题,其实也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小麦都是当年生的禾本植物,想要实现也不可能!

但在宠物培养上就不一样了,有时候这种性状是因为基因突变突然产生的,比如子代突然变异出一种无毛或者眼睛非常特殊的品种,那么要保持性状,必须和父系回交保持性状,因为基因中的无毛或者特殊的眼睛这是隐性基因,只有当两者杂交品种都具备这个缺陷时才会成为显性基因,所以在这个时候,伦理问题就出现了!

这个品种的宠物可能会带来巨额利益,但前提是必须让这宠物和父系回交,请问你会如何选择?答案很简单,宠物培养者对于这种完全属于常规操作,根本不会考虑宠物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作为宠物爱好者,他们根本就没有兴趣去了解宠物培育背后的血腥伦理问题!

动物没有伦理观念,但它们会承受人类施加的不可承受之痛

人类为了纯种或者保持宠物有价值的特征,可以越过一切伦理,当然最后培育出来的宠物也是时人见人爱,比如吉娃娃、蝴蝶犬、博美以及宠物猫中的无毛猫等等,这些宠物价值从数百到数千甚至数万数十万不等,但各位所不知道的是,它们都有着近亲繁衍所带来的各种先天性疾病,这些疾病甚至能危及它们的生命!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动物和人一样,非近亲基因可以相互弥补,但为了保持宠物的性状,选择的都是近亲繁育,因此各种缺陷也会变成显性,据科学家研究发现,纯种狗身上发现的基因缺陷高达500多种!

因此很多纯种狗都终身都被疾病所困扰,2008年BBC发行过一部名为《纯种狗的悲哀》纪录片,介绍了人类培育纯种狗的过程,全英有上万只哈巴狗,但它们都是50只纯种犬的后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比人类高10-100倍,是不是非常夸张?

《纯种狗的悲哀》介绍了一只查理士王猎犬,只要有人要摸它的头,就会恐惧的向后退缩,并不是它不喜欢主人的抚摸,而是它的颅骨缺陷偏小,根本就装不下它发育的大脑,因此任何触碰都会让它痛苦万分!

还有八哥犬乔治则身患后腿膝关节习惯性脱位,食管裂孔疝、鼻咽坍塌和软腭变长导致呼吸困难等疾病

除了宠物狗,还有宠物猫,1966年培育的斯芬克斯无毛猫,这种看起来像丑陋的外星猫却有很多人追捧,但它非常容易得皮肤病,而且白皮蓝眼的斯芬克斯有50%-70%的概率是先天性耳聋,因为白皮蓝眼白化病引起,这种基因会引起先天耳道关闭!

可爱的折耳猫有时候会像人一样坐着,但它并不是卖萌,而是关节变形导致的,还会让折耳猫走路蹦蹦跳跳!折耳猫耳朵折叠的原因是因为软骨发育不良,因此受此影响全身软骨相关都会存在各种问题,这是基因中的问题带来的,无法根治!

各种宠物猫的先天性遗传疾病

所以人类为了一己私利,宠物将为此付出世世代代!很多爱狗人士、爱猫人士都喜欢养狗养猫,但各位必须要了解的是,正是人类对于宠物病态美的爱好,促使了畸形宠物市场的形成!尽管这也有历史原因,但无论如何,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是脱不了干系的。

动物为什么不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

其实是存在的。

自然界中的动物会有各种各样的自然规则来规避近亲繁殖的。

例如狮子。狮子成年后最强壮的狮子会成为一个狮群的首领。这个最强大的首领拥有交配权,会赶走其他成年狮子。扶养自己的幼年狮子。当幼狮长大以后,雄性狮子都会被赶出家族。而小母狮子则会留在狮群当中。但是当小母狮子长大以后,狮群首领年龄也大了,这个时候雄狮首领会被其他外来的年轻雄狮打败成为这个新的狮群首领。这样小母狮子和原来的老雄狮就不会产生交集。而小雄狮在成年后被赶出去也不会和家族血亲产生交集。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近亲繁殖。

但是血统这个东西其实是人类发明的。

尤其是在宠物狗,宠物猫身上是最为明显的。当经过人类故意培育育种之后,通过近亲繁殖达到自己想要的所谓纯种血统。彰显高贵。

但是现在所谓的那些纯种犬。大部分都是身体有问题的。例如吉娃娃这种体型的小型犬,这种犬基本上无法做到自然分娩。必须由人类接生否则必然会难产死亡。是因为人类想要小型犬,故意进行定向人工培育。导致出现了问题。但是由于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干预,所以得以繁衍。但是如果人类放弃的话,那么这种小型犬会快速灭亡。

其次,很多大型犬其实也有着类似的问题。很多动物必须要做绝育手术,有的要进行毛发梳理,定期体检。各种高血压高血脂,白化病等各种疾病也是非常容易高发。本身这种疾病虽然也存在于动物身上但是现在经过培育的物种,身上这种疾病变成了高发病。遗传病,常见病。

其实最健康,活的最自在的往往是农村的土狗。这种狗狗大部分都不是经过人工培育,都是外面野回来之后自己产子。都是所谓的串。但是正是这种所谓的串,聪明,强壮,身体健康。只不过没有人类特别喜欢的所谓纯血而已。

在人类身上的禁忌,其实在动物身上也是一样。不过由于他们和人类不是同样的物种,人类完全不会拿自己的道德观念去约束动物而已。

动物为什么不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

动物之间是存在近亲繁殖的!对于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来说,近亲繁殖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或许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而为,或许是在种群数量特别少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但是近亲繁殖大部分时候无不例外的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各种隐性基因疾病都会接踵而来。

比如我们人类中的白化病,很多时候就是近亲繁殖所导致的!而动物中间,猫猫狗狗是最常见的,因为它们的行为很多时候都会受到我们人为的控制,从而去得到某种特征的宠物,比如无毛猫。这种猫你把它丢在自然界是无法生存的!它们完全离不开人类!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动物到底存不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

动物都会有意去避免近亲繁殖!

在自然界中,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会自己有意的去避免近亲繁殖。人类是在生理和心理上双重避开,不过动物一般都只存在于生理上的避免近亲繁殖,其本身并不会产生心理上的负罪感!

比如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狮子,为了避免种族间的近亲繁殖,通常它们家族里面的雄性一到成年就会被赶出家族,让它们去别的地方自行生活,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地!而雌性则可以一直留下来,直到有一天老狮王不行了,被来自其它种族的雄狮打败,它们的丈夫也就换了,基因也就不同了,所以雄狮间的斗争是它们避免近亲繁殖必不可少的!

当然鬣狗也是一样,只不过鬣狗是雌性当家的动物,在家族中,雌鬣狗拥有很高的地位,可以说拥有绝对支配权,而雄性鬣狗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讨好它们的女王!其次,地位第二高的就是幼崽了,因为幼崽是种族的希望也是母亲的宝贝,所以它们自然也就比成年雄性鬣狗地位要高,因此成年雄性鬣狗是很惨的!当然,当幼崽长大了,雌性还好,雄性也就要面临这些问题了,它们必须离开自己的家族外出谋生,因为继续呆在这里,虽然并不会遭到严重的排挤,但是不会有任何家族的雌性会和它们交配!它们只能选择离开去从别的家族的最底层奴隶做起,然后就看它们自己的智慧了!

动物的近亲繁殖带来的危害!

但是,当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或者被某些因素隔离开时,动物间的近亲繁殖也就会出现了,这也是产生近亲繁殖的主要原因!比如处在东非大峡谷地带的塞伦盖亚和阿鲁沙中间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的狮子曾经就面临了这样的问题!虽然这里是世界最完美的火山口,完备的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可以说是非洲的“伊甸园”!但是正是这种环境,导致了该地区的家族性雄狮常年霸占着火山口,从塞伦盖亚过来的雄狮根本没有机会!以至于这里的雄狮的种族未来很堪忧!

据调查显示,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这个地区的狮子,5代以前的共同祖先都是相同的7只雌狮和8只雄狮。其中这7只雌狮则是当初挺过60年代一场瘟疫(60年代时可能也因为近亲繁殖导致狮群对螫蝇传播的疾病毫无抵抗力)的两组姐妹!而这8只雄狮则是从塞伦盖亚外来的,因为据证据显示60年代的火山口仅有一只雄狮活了下来,最终寡不敌众无力阻挡外来入侵者!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场病和这些外来者,火山口的狮群又繁荣昌盛了30年,只是到了90年代它们的后代又走上了它们父亲的旧路!

因为到了90年代的火山口,主要的6个狮群中的5个都是由先前发现的7只雌狮中的4只雌狮的后代组成!并且它们中间的雄狮还组成了雄狮联盟,最终成功入主了火山口的每个狮群,并阻挡了外来雄狮的入侵。也就是说,狮群里的可交配雌狮不是雄狮的亲姐妹就是堂姐表姐,而且这些雌狮不会有和外界雄狮基因交流的机会!而它们的孙辈们长大后也组成了雄狮联盟,这样就导致狮群的基因多样性就更低了,以至于最后雄狮的精子都不正常了,如下图,最左边是塞伦盖亚大草原正常雄狮的,右边两个是火山口狮子的!而这也就是为什么60年代会出现造成大规模死亡的螫蝇传播的疾病,因为它们的后代因为近亲繁殖出现了体质减弱和各种基因疾病。所以近亲繁殖危害是很大的!

家养动物是最多近亲繁殖的动物!

既然动物是会认识自己的父母亲人的,而且近亲繁殖还会带来很大的隐性基因疾病的危害!为什么家养动物却成了近亲繁殖的泛滥地呢?这是因为我们人类为了自己的爱好,为了所谓的动物的纯正血统导致的!当然我也并不是说纯正血统的不好,纯正血统的宠物一般都会比较漂亮而且性格稳定一点。但是坏处也很明显,在商业价值面前,很多商家为了买家的喜好都会严格挑选和选育某个品种的宠物,这样的话,即使本身这个种群的基数也挺大的,但是还是会出现亲缘关系较近的情况,甚至就是不断的回交,这样就会导致宠物或多或少都会有很多基因遗传病!

比如说无毛猫,这完全是商业价值驱动的,这种猫的产生本来只是一个意外,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发展了起来!1966年,一位养猫人在自家一窝猫中发现了一只毛发稀疏的小猫,虽然很奇怪,但是她很快便意识到这可以作为一种新品种培养,于是她便将这只猫和它的母亲进行回交,然后就真的产生了自然基因突变的无毛猫。并且在各种回交和近亲繁殖后发展壮大到了全世界!在此,我只想问,没毛的猫怎么在大自然中独自生存呢?

当然,还有我家那只纯种雪纳瑞,应该就是近亲繁殖的后果,后腿天生就有点骨骼移位,只是买的时候只注重外表去了,没有发现,而且像这种小型宠物犬,还不能吃骨头,怕把它们的肠子刮破,不像农村的随便交配的狗狗,吃起来很随便,而且不洗澡还不会有很大的臭味!当然还有小短腿柯基,虽然可爱,但是天生就肠胃功能不好,折耳猫则天生就有很多遗传病,并且不能繁育后代!这些疾病对于宠物来说都是终身的,但是在商业价值面前,宠物的近亲繁殖或回交是不能避免的!

总之,动物之间是存在近亲繁殖问题的,只是我们可能有意无意的去忽略了那些问题,以为它们天生就有,其实很多时候它们的那些疾病或者症状可能是近亲繁殖或者回交导致的!当然这些在人类的喜好和商业价值面前也算不得什么!毕竟受伤的不是我们自己!可以说每一部宠物的育种史也是宠物的血泪史。而且过于亲近的近亲繁殖终究会毁了种族的未来!

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动物为什么不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

家族内通婚的蓝皮肤家族

表哥表妹,亲上加亲的习俗之所以被摒弃,就是为了避免近亲婚配带来的基因缺陷,欧洲皇室哈布斯堡家族标志性的“鞋拔子”脸,就是近亲结婚导致的。

哈布斯堡家族标志性脸

然而在动物中,尤其是一些宠物,众所周知,品种越纯价格越高,串儿一般都不值钱。

为了能卖个好价钱,人们常常会让宠物近亲繁殖,来保证宠物品种的纯正。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动物的近亲繁殖并没有给它们带来多大的烦恼,难道动物不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吗?

显然不是。近亲繁殖是双刃剑,结果有好有坏,好的更纯正,坏的也更容易。

首先来说说,为什么近亲繁殖会地带来基因缺陷?

众所周知,人类和大部分的动物都是有性生殖的,下一代的基因,一部分来自父本,一部分来自母本。

就以人体为例,正常情况下,总共有46条(23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人体并不完美,每一个个体都存在很多“坏基因”,会带来健康问题和身体缺陷。

有性生殖的好处就是,下一代的基因是父母双方“杂糅”在一起的,即使父本基因中存在“坏基因”,母本基因中也会提供一些“好基因”来修饰“坏基因”,以保证下一代个体的健康。

比较典型的就是一些隐性疾病,例如白化病,只有当两个隐性基因结合的时候,才有可能表现出疾病,假设基因型为aa,它的基因携带就有以下几种情况:

1、父母基因:AA和Aa,孩子基因:1/2的AA和1/2的Aa

2、父母基因:Aa和Aa,孩子基因:1/4的AA、1/2的Aa和1/4的aa

3、父母基因:AA和AA,孩子基因:AA

4、父母基因:aa和aa,孩子基因:aa

近亲繁殖,一般来说父本母本的基因型相同概率很大,更有可能出现第2第3第4三种情况,由此可以得出:

近亲繁殖产生的个体中,基因缺陷的概率会比正常情况大得多,即使外表看起来很正常,基因中也会携带坏基因,若近亲繁殖多代,坏基因会一直在家族基因库中,结局一定会产生基因缺陷个体。

但这并不意味着近亲繁殖产生的个体一定是患有疾病的。

第2和第3种情况,产生患病个体aa的概率就很小,尤其是第3种情况,简直就是优良基因的延续。

总的来说,近亲繁殖,由于基因型相似,更容易出现基因缺陷个体,但若利用得当,也更有利于巩固和保持优良基因,这也是宠物近亲繁殖保证血统纯正的原因。

其次,有的选,动物也会避免近亲繁殖;

动物虽然没有人这么“精明”,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的方式去识别自己的“家人”,避免近亲繁殖。

一些动物会通过气味来识别,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会优先选择亲缘关系远一点的个体繁育后代。

然而动物的生存环境是比较残酷的,很多时候,它们没得选。

尤其是人们圈养的动物,没有机会认识其他同类,到了繁殖期,只能就近选择,就会出现近亲繁殖。

更为甚者,同一个圈养环境,若没有同类,也有可能发生“跨物种”恋爱的。

没得选,狼爱上羊也是有可能的。

动物近亲繁殖也会出现问题,只是我们没有太注意;

在野外,一般很难观察到动物的繁殖情况,野外情况复杂,近亲繁殖产生的后代,一般个体寿命不长,有时还没长大,就已经死亡。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自然是最好的“清道夫”,不健康的个体总是会被“优胜劣汰”的。

在圈养环境中,近亲繁殖比较普遍,但并不是每一个近亲繁殖的后代都会出现问题,存在一个概率问题。久而久之,会让人误解近亲繁殖对动物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肌肉极其夸张的比利时蓝牛

最为重要的是,人类变态的审美正在忽略动物的“感受”。

人类奇特的审美,已经改变了很多宠物的命运。

为了追求浑圆的臀部,人们剪掉了柯基的大尾巴,很多人就误认为柯基天生没有尾巴;

为了保持斗牛犬蠢萌的面部,人们进行选择性繁育,斗牛犬面部越来越短,甚至影响了它的呼吸;

为了保证肉的口感,比利时蓝牛的肌肉越来越夸张。

近亲繁殖获得的纯种基因,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是好基因,但对于动物来说,未必是。

所以,不是动物不受近亲繁殖的影响,一方面是我们没太注意,另一方面,是我们追求利益,选择“视而不见”,主动忽略动物的感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