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杨树为什么木有絮?

每年立夏以后,是我媳妇最烦的季节,原因就是杨树的杨絮。记得我俩认识时的第一个夏天,那一年,她杨絮过敏严重,脸上身上都是过敏起的包,那个时候,我陪她在诊所里打了4天的吊针,,而正是这次严重的过敏,让我们走到了一起。说起来还要感谢杨絮呢。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河两边都是两人才能抱过来的大杨树,但是,从来没有见到杨絮纷飞,但是,前几天会农村老家,看到遍地都是杨絮,而且有些离杨树比较近的麦田上都裹上了一层白纱,远远看上去好像是盖了一层雪一样。那么,为什么以前的杨树没有杨絮而现在的杨树有如此多的杨絮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杨絮的危害

每年的5月份开始,城市里会“下雪”,这里的雪当然就是指杨絮了,这种现象不仅是在城市里,在农村更加严重,街道上,田野里,甚至是屋里都是杨絮,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群,即使出门带着口罩,只要裸露在外面的皮肤接触到它,就会过敏。

除此之外,杨絮是高易燃物,它的质地与弹好的棉花接近,而且由于杨絮是先在杨树上开放,等完全被太阳和风吹干后才会飘落下来,所以,杨絮见火就燃。这一点,我会农村老家时,也在自家的院子里试过了,而且一旦点燃杨絮,它的燃烧速度会很快,如果没有隔离带,它会一直燃烧到没有杨絮了为止。这显然就增加了火灾的隐患。

杨絮的产生

杨絮其实就是杨树的种子,确切的说是雌杨树的果实。对,你没有看错,杨树也是分雌雄的,每年的4-5月份,雌雄杨树完成了授粉,雌杨树的结出了果实。当气温升高,果实逐渐的成熟,之后,果实会破裂开来,这一点类似于棉花,白色的果肉带着杨树的种子一起随风飘扬,去寻找适合自己生根发芽的地方,这一点又类似于蒲公英。而飘扬在天空中的带着种子被风化后的果肉其实就是杨絮。

从生物的繁殖上看,这只是杨树的一种繁殖方式而已。而这种“漫天飞舞”式的繁殖方式,无疑就增加了杨树后代产出的几率。

为什么感觉以前杨絮很少,而现在很多?

其实,这并不是一种错觉,而是真实在发生的事情。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两个。

01 杨树的选择

杨树是杨柳科杨属下所有植物的总称,在杨属下约有100多个不同的品种,仅在我国都有超过60种不同的杨树,几乎每一种杨树(雌性)在授粉后都会飘杨絮。但是,以前,杨树的栽种并不广泛,而且大都是选择雄杨树种植,因为雄杨树会长的更加的粗壮。但是,近些年,退耕还林和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之后,对于杨树的选择并不谨慎,造成了雌雄杨树被同时种植,从而使得杨树有了开花结果和传播种子的能力。

02 气候的变化

杨树大都在北方地区比较的密集,而以前的北方,在杨树的繁殖期(4-5月份)是经常会下雨的,这样即使一些杨树完成了结果,但是果裂后杨絮还没来得及飞起来,就被雨水冲刷到了地上,很难兴风作浪。但是,近些年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季节的过渡越来越快,尤其是这几年,总感觉刚刚过了冬天脱下棉服就进入了穿T恤衫的盛夏,而且尤其是在4.5月份北方的雨水越来越少,持续的高温,加上雨水较少,给杨絮纷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因此,并不是以前的杨树没有杨絮,而是以前杨树的种植面积较小,且不集中,而近些年杨树的大面积种植,而且是不挑雌雄的种植以及气候的变化,让杨絮有了爆发的前提。

总结

杨絮爆发对人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威胁,而且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这是一个很有必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的办法,主要就是从控制杨树的品种下手,比如砍掉原本的杨树,选用冠红杨,这种通过雄性的植株无性繁殖并且采取优良的基因选育的新品种,这种品种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飞絮。其次,即便是不选择新品种,在选择杨树时也要尽量选择雄杨树。

这样就能有效的控制杨絮爆发的问题。

以前杨树为什么木有絮?

以前杨树为什么没有絮?

现在提倡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在这个大背景下,人们种树的热情高涨!

于是,道路两旁,沟沟坎坎都种上杨树或槐树!这是值得表扬的!

最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大田里也有农户种上树啦!那原本是用来种粮食的啊...

因为追求利益,农户种的都是经过杂交的速生杨,涨得快,来钱快!但速生杨有一大缺点,那就是它本身产生的杨絮,每年的4-5月份,杨絮满天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许多的困扰!更让过敏体质的人苦不堪言!那白色絮状物也是可燃物,严重时,会引起火灾!

人们更怀念以前种的杨树,它为什么没有杨絮呢?因为,人们以前种的是本地杨树,没有经过杂交。不但长的比较慢,而且树上会长像毛毛虫一样的穗,那是它开的花,一串串的,据说还可食用,喜欢吃的,还把它当成一种美食呢!

就因为长得慢,木制也不受欢迎,人们就抛弃它,而选择了种速生杨!追求利益也没有错,但这满天飞的杨絮谁来管呢!题主您说呢?

8

以前杨树为什么木有絮?

以前的杨柳树如果没有花絮,怎么会有好多吟诵柳絮杨花的不朽之诗词名曲呢?只不过是旧时种植面积太小,没有如此袭扰到城乡人民的生活罢了!

以前杨树为什么木有絮?

以前的杨树都是本地的品种,木质硬有韧性生长慢,一到春天就长一些杨树花,我们这边叫白杨狗,现在都是进口的新品种速生杨。

以前杨树为什么木有絮?

以前的杨树也有絮啊!

我是三十五年前离开东北家乡去南方读书,后来又到国外,一直没有在春天回老家,忘记了家乡春天的样子。去年正好赶上杨树开花时回家,看到飘落的杨絮,瞬间回到了少年时光 。也许周而复始,每年都能看到杨絮飘的人,已感觉不到新鲜,像我这样几十年后再经历,会清晰的和以前对比。



记得四十年前读书的时候,上学路上种着一排杨树,每年杨树花开时,上学路上就能看到清洁工在清扫落下的花朵。时间是把杀猪刀,去年回家乡,原来每天走的上学路早已变成了高楼,

以前杨树为什么木有絮?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以前的杨树也有絮,只不过以前种植的杨树较少,局部地区漫天飘洒的杨絮甚至被当做“浪漫的风景”来欣赏。而现在,由于社会稳定,国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杨树因为适应性强易于成活,且经济效益好,被大量种植,加之品种未加控制,导致杨树“泛滥”,一到杨树种子成熟季节,飞絮肆掠,酿成危害。

杨树的絮,古代便有记载,而且被借喻为“离愁别恨”

杨树、柳树都是我国乡土树种,同为杨柳科落叶乔木树种,自古就有种植,当然古人更青睐种植柳树,杨树也有种植。如唐朝常建的《古意》诗中就这样写到:“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再有宋代黄庭坚的《新息渡淮》也有记载:“京尘无处可轩眉,照面淮滨喜自知。风里麦苗连地起,雨中杨树带烟垂。”。可见杨树自古有之。

再者,在古代,由于杨树种植不多,漫天飞舞的杨絮场景不多见,古人对难得一见的杨絮纷飞视为绝妙佳景,常常一睹为快,更是寄托无限离愁别恨。如古都长安著名的《长安八景》中“灞柳飞雪”就位列第六,描述的就是灞河沿岸柳絮飘飞,犹如冬日雪花飞舞的胜景。有诗为证:“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更有宋代魏夫人的《减字木兰花》这样写到:“落花飞絮,杳杳天涯人甚处,欲寄相思,春近衡阳雁渐稀,离肠泪眼,肠断泪痕流不断。”。可见古代就有杨絮,而且古人对杨絮喜爱有加。

目前杨絮形成危害,主要是种植过多和品种未加控制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社会逐步稳定并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跃,催生了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在“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消灭荒山”、“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等政策指导下,植树造林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

杨树作为一种种植简单,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的乡土树种,得到空前发展,在四旁造林、农田林网造林、荒滩荒地造林中广泛应用,使我国的杨树人工林面积一跃为世界首位,达到1亿多亩。

由于在造林之初,未能充分考量大面积杨树种子成熟后的杨絮的危害,对种苗的品种未作硬性要求,没有控制好杨树的雌雄性别,使得干形更饱满、生长更快速、出材率更高的雌雄杨树大量繁育,酿出当下杨絮成灾,民众频遭杨絮袭扰的苦果。

综上所述,以前的杨树,包括古时候的杨絮也是有絮的,只是那时候的杨树较少,难以形成“灾害”,甚至作为风景观赏,后来杨树由于过度种植,才酿成当下泛滥成灾的苦果。您认为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