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严重过剩的今天,为何有些人还要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学呢?

为了找媳妇的时候选择面大一点,身高没得选,只能在学历上下点功夫了

大学生严重过剩的今天,为何有些人还要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学呢?

举两个实例验证一下:

1多年前教过一个苦哈哈的农村学生,高考考上了一本,嫌坏没去上,听老师话复习了一年上了个985。本科还没毕业就羡慕已参加工作的师兄拿到了8000元的月工资。后来听老师的话又读了研究生,研究生没毕业的时候又羡慕已参加工作的研究生师姐拿到了30万的年薪。再后来他自己决定又去读了博士。我问他现在羡慕啥?他说不知道,但是肯定将来会比研究生的工资高得多。这才是大视野,大格局。

2更多年前教过一个初中女生。初中毕业后随大流外出打工,但不服输的小丫头咽不下初中毕业生的这口气,愣是在工作之余啃下了自学考试大专文凭;当时大专生满街都是,不服输的小丫头又啃下了自学考试本科文凭;拿到本科文凭也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小丫头又啃下了律师资格证……这条自学考试之路远比一般学生考学之路要艰辛太多,这堪称一部励志传奇。但是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当当年和她一样出去打工的同学现在还在骑着电动车继续打工的时候,当年的小丫头已经华丽变身为金领,开着宝马车,在一所知名律师事务所里喝咖啡了。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尖端科技需要有人继承并发展。比如我们的手机越来越智能,越来越方便,但是手机的研发却越来越复杂,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这些高科技都需要精英人才去学习,去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一本学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了。所以又有了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等,他们研究的领域越来越细,也越来越深,最终现代社会的尖端科技都会掌握在这些人手里。他们才是现代社会真正意义上的精英。

所以说永远不要说读书没用,说读书没用的人都是眼界不够高,读得不够好的人!

大学生严重过剩的今天,为何有些人还要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学呢?

国家要兴旺,民族要发展,永远离不开文化知识,谁要大学生过剩?只要你的孩子认真学习,是个人才,还愁找不到工作?

如果说中国大学生过剩,农村又有几个孩子考上好大学的?现在城里上市公司和稍好的单位没有好的文凭你进不去的。简单说,以后征兵就招大学生了。

国人不信,问问去过敌国小日本的人,别人早就普级大学了。

大学生严重过剩的今天,为何有些人还要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学呢?

大学生过剩,一抓一大把,甚至是工厂里的工人都有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很多大学生从事简单的工种,甚至和没有学历的任一起工作。那大学不白念了吗?为什么父母还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上大学呢?

大学生按照户口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城市孩子,一种是农村孩子。

城市的孩子从小没有吃过苦,父母基本上也都是工薪阶层或者是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们的父母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程,中国是一个人情世故的国家,如果有关系有人脉,找到一个好的工作稳定的工作比较容易和简单。但是前提是你软件硬件都得硬才可以,所以学历很重要。

而没有人脉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生活富足,所以不希望孩子高中毕业就踏入社会,觉得太小,容易吃亏。所以就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上大学。

农村的大学生更多了,因为农村户口的比例要大于城市户口。农村的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脱离与土地打交道的日子,能够去城里风吹不到雨淋不到,希望他们不要再走父母的老路,做农民工,背井离乡,在城市里没有立足的本事。所以只有通过上学,才能走出农村。所以即使只是靠打零工,苦一下自己也会供孩子上大学。

最近大火的“小欢喜”,就反应了父母对于孩子考上好大学的期望值。方一凡的父母为了让孩子离学校近一些,在失业降职的窘境下依然租下了一万多一个月的学区房。这也正是中国父母的普遍现象,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

大学是走向社会的敲门砖,有没有真本事还要看有没有真材实料,能否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作为父母,望子成龙没有错,但是选择权交给孩子。作为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不浪费时间,不浪费生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大学生严重过剩的今天,为何有些人还要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学呢?

不是有些人,而是几乎所有人都在不惜一切的供孩子上大学。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上大学会有很多的机会,远比不上大学的机会要多

上了大学,就有机会读研究生、读博士,成为高级知识分子,成为科研人才,就有可能享受到很高的薪金收入。现在像华为等公司,员工年薪百万的有很多,有的甚至几百万,你如果不上大学,而到工地搬砖,你一辈子也可能挣不了人家一年的工资。

企业里的管理层、高技术岗位,都是高学历的人才。没有学历,只能在企业里从事最简单的劳动,工资也是最低的。现在不像40年前,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的工资都一样,而现在,工资的差别很大,你不上学,就没有机会得到高工资的。

第二,大学里会学到很多的东西,是大学之外无法得到的

大学不仅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而且也让你开阔了眼界。在大学里,那些大学教师绝大部分都是精英,同学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带来的很多东西都是你没有见识过的。每一个上过大学的人都有感触,那就是从老师身上和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为今后的发展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像马云、马化腾这些人就是在大学的窗口中,打开了思路,有了创新的理念,建立了自己的王国。要是没有上大学,像马云那样的,种地也未必能够种好。

第三,如果不上大学,你的思维可能会被束缚

如果不上大学,你很可能就成为农民工的一部分。繁重的劳动和超长的工作时间,让你疲惫不堪,你很难有什么想法,即使有想法,也很难付诸实施。很大可能的是,你这一辈子就是打工为生了。

你所接触的人,眼界都不开阔,你很难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他们也很难帮到你什么,只能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东西和技术方面的东西。当然,现在打工赚的钱也不少,不是有一句话叫做“三千元可以雇一个大学生,三千元雇不出一个农民工”,农民工兄弟虽然辛苦了些,但是,在旺季的时候,稍微有点技术的,一天也能挣三四百元工资,看起来也不少。但是,这是没有后劲的,而且越是岁数大,钱会挣得越少,因为干不动了。

所以,单靠打工,养活一家人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你想要出人头地,或者想有一番作为,估计可能性不大。

现在不像改革开放初期,只要胆子大一点,抓住机会,往往能够短时间就能发财。没有文化的反而比有文化的更有胆量,但是随着各行各业的饱和,垄断代替了无序竞争,各省市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交通运输极其发达,信息传递速度超快, 靠胆子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必须学习才行,没有办法。

大学生严重过剩的今天,为何有些人还要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学呢?

上大学这叫出道,就好比学徒一样,大学毕业,说明你有一定的知识,一定的技能,可以参加工作了,并不是必须有工作和分配工作,只能说‘有了资本资格可以上道了。

人有先天能力,就是天生聪明类,上学行,那就是上学的料。现在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保障。将来一定都要义务上大学,不是过剩的问题,而是全员大学生,普及了,那时国民素质会大大提升。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还是优秀者杰出。设计的就是没计,盖房的就是盖房的,其实,一班六十个学生,根据成绩早己分配好了工作,考不上高中的初中生那就是早早劳动有一个壮实的身体准备干体力活。高中生没有考上大学的基本就是村干部。/社会阶层分折与社会现象相吻合,不是有道理而是必然结果,如何分配学生们,由你来。

知识就是财富,上学是获得知识的捷径,唯有上学,才能提升自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