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进项不足,如何通过税务筹划减轻所得税压力?
1.增值税分析
(1)互联网企业的特点是,人工成本占大头,能够取得的进项税额少。针对该种情况,建议适用软件产品即征即退政策。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包括将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对外销售),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即征即退税额=当期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售额×3% 当期软件产品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软件产品可抵扣进项税额 当期软件产品销项税额=当期软件产品销售额×13%.
2.企业所得税分析
(1)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优惠税率;
(2)适用小型微利企业,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0 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 300 人、资产总额不超过 5000 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3)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
(4)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设备、器具不仅可以一次性扣除,允许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
互联网企业进项不足,如何通过税务筹划减轻所得税压力?
提高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费用,享受国家所得税抵扣优惠政策。
提高员工工资,相应的提高了两险一金的提取基数。
互联网企业进项不足,如何通过税务筹划减轻所得税压力?
提供几个思路,以供参考吧。
一、现有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研究透这个没好说的,不研究透,没法进行税收筹划。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投的、环境保护的、研发费用的、免税的、特别事项、小微企业、各种比例等等,研究透了,然后针对筹划。
二、上述政策没有的或希望继续减轻税收压力的,跟注册地要政策跟注册地政府谈,当然,这个需要一定的规模以及和当地政府良好的沟通。通过操作,政府用比如税收返还、企业发展基金、政府扶持发展等方式,降低企业的企业所得税负。
三、企业入驻有企业所得税收优惠地方的园区通过园区的优惠税收政策,获得企业所得税的税负降低。另外,有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也会制定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金融行业、人力资源行业等。
四、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有关行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当然,这个需要企业足够大,企业所在的行业具有一定地位,可以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沟通推动,制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甚至,可能进行企业所得税法的改变。
五、举几个例子,单从税上简单考虑1、关于滴滴打车的运营
滴滴打车业务,我通过查看,几乎每个城市的运营,都是以成立子公司的形式进行运营的。如果每个城市的运营公司都是小型微利企业,无疑都能享受有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另外滴滴打车的增值税,公共客运服务,一般纳税人采取简易核算,增值税征收率3%,极大降低了增值税税负。
2、关于字节跳动公司
个人在头条写点东西,偶尔有些收入,每次提现时,我看付款的单位不一,有海南字节跳动公司的,有武汉字节跳动公司的。头条这样操作,是业务分拆享受税收优惠还是分散业务享受税收优惠,这个不好说;是否享受上述“二、上述政策没有的或希望继续减轻税收压力的,跟注册地要政策”及“三、企业入驻有企业所得税收优惠地方的园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也不好说。但企业这样操作,不能不考虑税收的原因吧。
企业所得税如此,增值税等其他税种也是如此。其他行业企业如此,互联网企业也是如此。
互联网企业进项不足,如何通过税务筹划减轻所得税压力?
1、尽量申请高新,软件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或其它地域性优惠优惠
2、尽量申请财政补贴
3、尽量取得合规发票
4、要说的全在上面三条。
互联网企业进项不足,如何通过税务筹划减轻所得税压力?
互联网企业人力成本占主体,所以进项税较少,增值税不太好节约,但不是没有办法。
题主问如何减轻所得税,这个容易得多,不管是个人所得税还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可以通过改变所得形式和享受核定征收等方式进行筹划,企业所得税可以通过优化业务模式、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等方式进行筹划。总体来说,通过筹划,总体税负率可以较未筹划之前减少80—90%,甚至更多!
如果有兴趣可以沟通!
互联网企业进项不足,如何通过税务筹划减轻所得税压力?
作为一个税务师告诉你,没有合法的手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