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会突破15亿吗?大概会在什么时间?

按照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率来看,不要说突破15亿人口,不要下跌到13亿以下就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了。

我们先来看一组直观的数据。

从2016年到2021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以及净增人口具体如下:

从2016年到2021年,我国新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1723万人,1523万人,1465万人,1200万人,1062万人,可以明显看出过去6年时间,我国新出生人口是一年比一年少的。

而在新出生人口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死亡人口却呈上升趋势,从2016年到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死亡人数分别为977万人,986万人,993万人,998万人,997.6万人,1014万人。

将新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之后,从2016年到2021年,我国净增人口分别为809万、737万、530万,467万,202.4万,48万。

从这一段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这几年我国人口增速是呈逐年下降趋势的,按照这个人口净增速度来看,不排除未来几年时间我国人口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根据一些机构的预测,到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会有明显的下降。

在今年7月份,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了《世界人口展望2022》(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22),根据联合国数据预测,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会逐年下降,其中2022年为1.18‰,2025年为1.21‰ ,2030年为1.27‰,2040年为1.35‰ ,2050年为1.39‰。

具体到人口总量上面,到2050年,中国总人口将会下降到13.17亿人左右。

而且这个数据还是建立在人口增速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但是从目前各省人口的实际出生率来看,不排除未来人口下降的速度会更快。

虽然最近几年我国已经陆续放开二孩三孩政策,在二孩放开之后,2016年人口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上涨趋势,但是从2017年之后人口出生率却逐年下降。

在三孩政策放开之后,各地的人口出生率也并没有太明显的增长,甚至有很多省份人口出现仍然持续下降。

比如2021年在大陆31个省份当中,人口增长的只有14个省份,人口出现下降的有17个省份。

其中人口增长最多的浙江也只有71.7万,另外人口增量达到20万以上的只有5个省份。

而且从2022年各地新出生人口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比如2022年前三季度,人口大省河南新出生婴儿561300人,跟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8.6%;

另外,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显示,中国总人口在2022年1月1日为14.25925亿人,7月1日为14.25887亿人,据此推断,2022年上半年中国总人口减少38万人,这意味着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人口下降确实面临较大的压力,如果未来大家的生育意愿仍然不强,人口仍然有可能继续下降,到时不要说人口突破15亿,不下降到13亿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最近几年我国已经意识到人口下降带来的问题,所以各地都开始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去鼓励大家生娃,除了放开二孩三孩之外,各地还推出各种措施鼓励大家多生小孩,比如直接给现金奖励,购房有补贴,上学有补贴等等。

如果未来这些鼓励措施能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说不定人口会趋于稳定,甚至有小幅度的增长,但即便增长我估计人口峰值也不会超过14.5亿。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人口下降的概率要比人口增长的概率大很多。

现在很多年轻人其实都不愿意要更多的小孩,大多数家庭要一两个小孩就不想要了。

而大家之所以不想多生小孩,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家庭开支压力比较大,小孩养育成本比较高,小孩生出来之后没人带,女性出于职业考虑不愿意生娃,购房成本高,礼金高等等都是制约大家生小孩的重要因素。

如果这些因素短期内不能解决,我相信大家生育的意愿也不会太高。

另外这几年我国的育龄女性人口一直在不断下降,在基数减少之后,对应的人口增速也会有明显的下降。

所以综合各种因素之后,未来几年我国人口大概率会持续下降,想要让人口突破15亿基本上不太现实。

我国人口会突破15亿吗?大概会在什么时间?

这笔账很好算,甚至我都在怀疑这次的人口普查真实性。

1.按2020年年出生人口1000万,排除不再下降10年后新增1亿。

2.正在死亡的人口,现在去世的一般都是30.40年代的人,这一代人的比例有多大呢我也不清楚,但我知道这代人也就是我爷爷那一代,他们基本上少的三四兄妹多的有六七兄妹。

3.在就是50.60.70年代的人口,也正步入老龄行列,他们这代人也就是我们父母那一代跟30.40差不多也是兄妹多,这一部分也将在未来10到30年间逐渐减少。

4.80年代的人就是拐点了计划生育实施后家里两孩(罚款孩)的都很少了,90年独生子女居多

5.90后都步入30岁了,那么生孩子的主力军主要是90后00后,90后00后都没多少人再加上很多都只生一个甚至不生晚婚不婚

总结未来年死亡人数会大于出生人数你说是增还是减?

我国人口会突破15亿吗?大概会在什么时间?

首先,计划生育影响力下是永远不可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40-2050年,中国人口大约为6-8亿!其次,随着推动经济发展,许多手工,制造,良田,种植人员后继缺乏!最后,看似经济发展,但是制造的生活压力巨大,也是人口上不去的根本!50-70年代,国家虽穷,但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育都没有问题!

我国人口会突破15亿吗?大概会在什么时间?

说一个很多人不愿听但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大概率我们的人口永远也不会突破15亿,或者说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几乎不会看到人口突破15亿的壮举。

而目前最快又最有可能达成这一目标的,应该就是我们的隔壁邻居——印度。

就数据来看的话,印度大概率会在今年总人口会超过我们,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由于印度的人口结构更健康,新生代和生育率都还不错,目前印度的人口趋势依然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上升状态。

至于我们的人口结构,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人口结构的失衡,主要体现在生育率和初婚年龄上。

根据去年的结婚数据来看,我国的男性平均初婚年龄已经高达33岁,女性的初婚年龄也已经高达31岁,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扎实的数据来印证这一点的。

从平均数据来看,男女初婚年龄早已经突破了三十岁,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今天的95后乃至00后的结婚意愿是非常低的,而在五年前,这个数字还仅仅只有二十多岁,短短几年时间,我们看到人们对于结婚生育这件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年前我们的新生儿数量又是多少呢?

1758万人。

今天我们的新生儿数量是多少呢?

1062万。

非常巧合的是,今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也是1062万,这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是1062,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同样也是1062万。

五年时间,不仅仅初婚年龄大幅下降,就连新生儿人口同样也是如此,五年时间新生儿数量下降了700万左右,几乎一半!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趋势,以致于用断崖式下跌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下一个五年还是按照如此的趋势下降,作为一个十几亿的经济体,每年新生儿人口只有几百万,这会导致多么可怕的后果?

从我们的初婚年龄和新生儿下降趋势来看,我们的总人口即将开始下降,即将开始减少,而要想达到15亿的人口,往后我们离这个数字可能只会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人口是很难通过激励刺激去实现调整的。

其实面临老龄化危机的不仅仅是我们,韩国和日本被誉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且这两个国家都迈入了高收入行列,为了刺激生育,韩国和日本不可谓不积极,从发钱到假期,从育儿补贴到孩子上学,全部都有扶持,但即便是这样,也依然很难挽救下滑的出生率。

对我们来说,尚未能迈入高收入行列,要想在刺激生育这件事上下很大的力度,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也完全可以料想,刺激生育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改善,但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钱的问题,不管是上班没时间带娃,还是经济压力大不敢多生娃,亦或是房子太贵自己太累竞争太激烈等等原因,背后的根源都是钱的问题。

但我们知道钱不会凭空生产出来,天上也不会掉陷阱,这几年的疫情对经济流通产生的负面效果,其实已经让一些地方入不敷出,如果连基本的开支都无法保障,又拿什么钱来刺激生育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很多人可能都不会想到,持续三年的疫情会对我们的人口产生怎样的影响。但蝴蝶效应告诉我们,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件事,背后的关系却是藕断丝连的分隔不开。

这三年疫情就连一向创意百出的避孕品牌杜蕾斯都卖不动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经济的放缓甚至是下滑,是会影响到出生率的,如果人们都没有兴趣做那种事,又怎么能够有新生儿出生。

再有就是,疫情三年对于产妇来说,生育也是一个慎重的选择,因为我们也看到过太多类似的新闻发生,三岁的小孩、大龄的产妇、十几岁的初中生等等,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出现了一些风险和悲惨的事故。

有人会说疫情结束后,人们的生育观念就会发生改变,只要经济开始出现好转,人们的生育观念就会发生改变。

但我想说的是,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培养一个人的习惯是艰难的,当年的打车大战补贴了上百亿,才让人们养成了支付打车的习惯,但今天三年的疫情,这种习惯模式一旦定性,往后要想改变,就得付出一些代价。

而这种代价,对于整个社会的禀赋来讲,都是一种无谓的耗散。

而一个家庭在考虑生两个或是三个孩子的问题时,他们一定会考虑机会成本和养育成本。

机会成本是你有多大的概率把他/她培养成才,以便将来在你退休后没有收入来源时,能够为你提供一定的保障,亦或是为你带来天伦之乐。

而养育成本则是你在抚养他/她长大的过程中,你自己所要付出的代价。

而机会成本和养育成本之间的比值,其实就是决定一个家庭一对夫妻是否生育的决定性因素。

以今天许多人的看法来看,一句话概括就是:养育成本太高,而机会成本又太低。

把一个孩子从出生培养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最后甚至是结婚,这其中所需要的时间、金钱、彩礼、房子等一系列开销实在是太高,这对一个月收入只有几千上万的家庭来说,生育两个也许还能养活,但自己牺牲的,很有可能是自己的生活质量。

举个例子,今天的年轻人小两口可能一周能下两次馆子,一年能出去旅游两次,如果生了两个孩子,不管是经济上还是时间上,可能都不会允许两口子下两次馆子,以及出门旅游两次。

除此之外,养育成本还体现在读书的开销费用,以及未来的结婚准备上。

今天的机会成本低,主要原因是因为学校的好坏决定了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成绩又决定了能不能考上985和211,而能否考上985/211又决定着孩子的前途如何,命运如何。

这又变相导致了养育成本的提高。

今天的寒门之所以再难出贵子,主要原因是因为教育资源的倾斜,导致了寒门的孩子很难读上很好的初中、高中学校。

北京的孩子中考成绩满分可能都有上百人,而对一个普通县城的孩子来说,能有一个满分中考,他可能就是中考第一人。

这就是教育资源倾斜带来的差异。

这对父母来说,养育成本的预算直接关系到孩子机会成本的高低,换句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当大多数人都在笃信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时候,这就说明大多数人的养育成本和机会成本之间的比值,差异也就越大。

就是这么简单的风险评估,就足以打消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生育第二乃至第三个孩子的计划。

对很多家庭来说,多生孩子的养育成本极高,对家庭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而孩子的机会成本又很低,在父母没时间陪伴,孩子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时候,孩子未来的机会成本也就会相应的较低。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宏观上的趋势,只不过提早反映到了父母对生育这件事的意愿高低上。

今天的内卷和竞争上的激烈,其实就是父母主观上把当下的社会趋势,代入到了今后孩子所要面临到的困难上,因此今天的国内父母鸡娃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证据的鸡娃,有感受的鸡娃,内卷的不断加剧,会反向逼迫父母对孩子的高要求高标准。

这样一来,机会成本会向那些更富有的家庭倾斜,资源会呈现一种马太效应的分布,从而导致起跑线的不同。

根据联合国秘书处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2019年的预测数据来看,至迟在202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4%,从而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届时,我国24-65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也将达到峰值,进而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阶段。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劳动年龄人口,这个数字在8.9亿左右,远远高于第二名的印度。

很多人说人口太多,阻碍了我们的发展,拖累了我们的经济,但不要忘记,我们是靠什么成为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

我的答案可能比较简单,其实就是靠人,靠数量上的优势,尤其是靠劳动人口的优势,在2001年我们加入WTO之后,借助庞大的劳动人口,我们一跃成为了“世界工厂”。

从2001年加入WTO到成为“世界工厂”,我们不过是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我们生产出来的商品卖到全球各地去,这让我们赚到了足够多的外汇。

靠着这些外汇,我们又进口高精尖的科技制造业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科技研发等方面,这才帮助我们发展各式高科技产品。

换言之,人口众多是支撑今天我们走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基石,即便是在今天,人口依然撑起了一个较大的经济体量,即便是在今天,我们也依然需要依赖这么多的人口。

因为人口多所带来的经济拖累,其实远远低于人口多带给我们的正面收益。

目前我们的制造业转型成为了德国、日本那样的高精尖了吗?显然还没有。

因此,目前来说我们还无法彻底摆脱“世界工厂”这个帽子,我们还需要继续成为“世界工厂”。

这一点,从开放二胎再到开放三胎,高层的态度足以说明一切。

哪怕是从更长远的未来打算,年轻人越少,我们的新生儿就会越少,如果放任人口出生率下滑不管,百年之后,我们恐怕只能靠吸引非洲的非酋来充当制造业劳动力才行了。

那时的场面,我相信不是大多数人所愿意看到的。

基于此,人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目前各国的挽救人口下滑的经验来看,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人口出生率一旦下滑,要想彻底挽救几乎很难看到一个成功的模板去让我们学习的,唯一能够攒经验的的方法,就是像老美那样依靠移民来弥补人口出生率的下滑。

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知道,在移民这一块,我们显然还没有老美那么高的吸引力。

因此,我们的人口可能永远或者说我们这一代是看不到突破15亿的可能性了,除非是在遭受一次大的外部的催化,例如天灾和战后婴儿潮,但即便是这样,也必须要匹配与之相对的经济发展趋势才行。

以今天看未来,我们能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我国人口会突破15亿吗?大概会在什么时间?

我估计可能比较难!核心是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

我国人口会突破15亿吗?大概会在什么时间?

就这次的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来看,突破15亿已经完全不可能了,有关专家预计我国人口峰值将会在2027年达到14.5亿,这意味着此后就会进入负增长了。因此,继续突破15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实际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已经反映出,过去十年的人口增速相较于2010年之前的那十年已经是下降了0.05个百分点,虽然总数在增长,但增速明显是呈现放缓的状态了。

过去这十年,我国人口增加了7200多万。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特别是负增长的到来,因此,这种情况下,我国人口已经不会再有过去那种“大爆发”的强劲势头了。

14.1亿人,让我们继续领跑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不久的将来,这一位置让度给印度是大概率的,就连官方此次都承认我们的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一旦14.5亿人的峰值出现,那就意味着马上要接受负增长的现实,因此不会有15亿的那一天。反而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逐渐要接受跌破14亿的那一天到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