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取养老金究竟是用卡方便还是存折方便?

以前很多退休老人的养老金都是打到存折上,但最近几年很多地方都要求将存折更改成社保卡,大部分地区的养老金都直接打到社保卡上。

但目前仍然有一些老人没有及时更换社保卡,仍然通过存折去领取养老金,而有些老人之所以不愿意更换成银行卡,可能他们觉得不安全,甚至有人可能觉得不方便。

那通过社保卡领取养老金方便还是通过存折更方便呢?

如果单纯从便利的角度来看,社保卡肯定要比存折方便很多。

目前社保卡都是金融合一卡,它跟普通的借记卡没有什么区别,普通借记卡所具有的功能,社保卡都可以做到,所以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非常方便。

相比于存折来说,社保卡取现主要有几点便利:

1、不用去银行排队。

有很多退休老人在养老金发放之后都纷纷去银行把钱取出来,这里面有很多人都是用存折把钱取出来的,但使用存折你只能到网点柜台去取钱,而在养老金发放那段时间,大家都集中去银行取钱,你就得慢慢排队,有可能一个上午才能取到一笔钱,这个效率是非常低的。

相比于存折而言,银行卡取现就非常方便,你可以直接在ATM上取钱,目前各大银行ATM单日最高取现都可以达到1万,有个别银行甚至可以达到2万块钱,这些现金我觉得完全足够退休老人应付日常的生活了。

2、可以开通手机银行。

有些退休老人平时没事拿着存折去银行查余额或者购买理财产品,这种做法并不受到银行的待见,因为这无形当中会增加银行工作负担,所以每次去银行查询余额的时候,很多银行都不耐烦。

但假如大家使用的是金融社保卡,可以直接在ATM上查看余额,也可以开通手机银行,通过手机银行大家可以办理很多事情,比如查余额,转账,线上购买理财产品,直接办理线上存款等等,这个要比去银行办理方便很多。

3、可以通过第三方移动支付消费。

现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非常方便,大家在日常消费当中大多都是通过第三方移动支付。

相比现金支付而言,移动支付简单、快捷、无接触,这要比直接用现金支付先进很多。

假如大家使用金融社保卡领取的养老金,可以开通快捷支付之后绑定第三方移动支付,这样就可以使用移动支付购买日常生活的一些物品,而存折是做不到这一点的,目前很多平台并不支持绑定存折账户。

由此可见,使用银行卡领取养老金,明显要比使用存折领取养老金更方便。

可能有些老人觉得使用银行卡不安全,认为银行卡看不见摸不着,甚至连取钱明细都看不到,万一被银行坑了怎么办呢?

相比于银行卡而言,存折账目就非常清晰,你收入了多少钱?取了多少钱都有清晰的记录,这让很多老人觉得非常安心。

而且存折只能去银行柜台办理存取手续,万一某天不小心丢了,别人也不能轻易地把里面的钱取出来,但是银行卡丢了还有可能出现盗刷的风险。

这种担心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目前我国的银行卡基本上都属于芯片卡,即便银行卡丢失了也没有那么容易被盗刷,银行卡想要取现,你必须知道密码才可以,只要大家密码不泄露,别人是没法把银行里面的钱取走的。

另外使用银行卡想要通过网上支付,你还必须进行密码验证和手机验证码验证才可以。

这意味着只要大家没有把银行卡、手机以及存款密码同时丢失,那就不会出现安全风险。

因此对广大退休老人来说,其实更换成社保卡领取养老金,我觉得会更方便一些。

领取养老金究竟是用卡方便还是存折方便?

领取养老金用卡方便还是存折方便?这个因人而异。

喜欢使用智能手机的退休人员,觉得卡方便,不仅可以到取款机上随时取钱,还可以开通手机银行,与微信、支付宝绑定,实现快捷的网上转存和手机支付,真是方便的不要不要滴。

不喜欢使用智能手机的退休人员,觉得存折方便,每月发多少钱,取多少钱,一笔笔都打印在折子上,看着清楚,心里踏实。

领取养老金究竟是用卡方便还是存折方便?

当然是卡方便。不用排队,银行卡插进去输入密码钱就出来了,而且∵24小时内什么时候取都行。

领取养老金究竟是用卡方便还是存折方便?

用卡更方便,本人退休三年了,从不进过银行。

领取养老金究竟是用卡方便还是存折方便?

当然是用卡方便了!银行卡即可以柜台人工取款、也可以取款机领取养老金。而存折取款大部分存款机是不支持的,只能柜台人工取款。

现在部分年龄大老人,因取款机不懂操作,取款后卡上又看不到金额的增减,而不愿意用银行卡也是正常的。

现在养老金已经开始用社保卡发放了,使用社保卡比其它银行卡和存折的好处更多,它一卡双用,即是银行卡又是医保卡。医保卡可以治病购药,银行卡可领取养老金和存取款,取款机取款还可以减免手续费。

随着社保卡的推广使用,社保卡实用、方便的等好处会被更多人知晓,使用社保卡人也会越来越多,用存折领取养老金的人也将会逐渐减少。

领取养老金究竟是用卡方便还是存折方便?

这个问题,现在办理退休手续人员,都是养老金发在银行卡里。不在发到存折里。原来退休老人都是发在存折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