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套餐被人民日报狠批,三大运营商如何应对5G危机?

最近几年时间,我国一直在致力于电信行业的提速降费,从整体来说,目前电信业务的整体资费确实有所下降了,但又诞生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各种套餐套路。

对于运营商这些套路,昨天人民日报就发布了文章点评这种乱象。

看到人民日报发声之后,很多用户纷纷表示终于有人为大家出了一口恶气,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曾经遭受过运营商的一些套路,特别在流量套餐方面更是防不胜防。

比如目前三大运营商都有一些免流量卡,这些免流量卡他们在宣传的时候说可以免费使用流量,但等用户把这些卡办下来之后才发现不知不觉你有可能已经欠下巨额流量费了。

为什么这些运营商说免流量,但却会意外产生更多的流量费呢?其实这里面就涉及一些套路。

对这些免流量卡,工作人员在宣传的时候,重点宣传免流量,但却没有向用户说明其中严格的限制条件,比如这些免流量卡只针对特定的程序而言,如果使用规定之外的其他程序就会产生流量,而且这些流量非常贵,比如有些运营商就规定,套餐外的流量按照1元1G的标准收费,但这些严格的限制一般都会在合同某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用小字标出来,用户根本不知道。

另外即便使用套餐内的相关程序,但你也只能观看,如果你想要上传东西或者评论东西,就会产生额外的流量,额外的流量就参考套餐外的收费标准来收,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用了这些套餐之后,资费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还有可能不知不觉就被停机了。

对这种流量套餐陷阱,其实大家有苦没地方诉说,即便你找到运营商客服,他们也会踢皮球,比如客服把问题踢给营业厅,营业厅又把问题踢给客服,最终用户都没法顺利解决问题。

现在被人民日报点名之后,我相信三大运营商都会有所顾虑,甚至会对这种套餐套路进行清理,但大家也不要奢望运营商有太大的改变。

很多人可能觉得被人民日报点名之后,三大运营商可能会面临一场危机,在这我只能说大家想多了。

过去几年,运营商各种套路被点名还少吗?实际并不少,但大家有发现运营商有积极去改变吗?没有。

面对大家的质疑,运营商更多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人民日报提到各种流量卡的套路,这里面一些严格的限制运营商在合同当中只用小字标注来,以后运营商可能会在合同当中把这些重点凸显出来。

但凸显出来对大多数用户也不会有太大效果,因为大多数用户在办理这些套餐业务的时候,都不会认真去查看合同,更多的都是工作人员说什么客户就相信什么,如果工作人员违背职业道德,把该说的没有说出来,用户照样会被继续坑。

另外旧的套餐陷阱被揭露了,他们有可能把这些套餐停掉,然后重新开发出一些新的套餐,里面的套路有可能更深更隐晦。

所以想要通过批评让三大运营商改变现状,我觉得有点难度,如果想要改变运营商这种局面,我认为真正的出路还是在于改革电信运营市场,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电信运营业务当中,只有市场竞争充分了,三大运营商才没有底气去制造各种套路。

通信套餐被人民日报狠批,三大运营商如何应对5G危机?

通信套餐被人民日报狠批,这就对了,天下通信套餐用户苦三大运营商久矣。说再简单点,你现在用的什么通信套餐,资费多少,这个套餐打电话贵吗?流量够用吗?估计十个人有九个人都觉得套餐资费贵,还有一个是不上网的人。所以归根结底,对于正常普通用户而言,只想用一个实惠资费还不贵的流量套餐,而且还要保证每个月都够用,否则以后的吐槽声越来越多。

单单是通信套餐贵就算了,还有经常推销各种套餐的人,升档套餐容易降档套餐难的问题,还有通知短信提醒不及时造成的扣费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真的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你们也可以在留言区里,把你们在使用通信套餐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大运营商肯定是要诚信经营,最好是降低资费提升套餐更多内容,把优惠福利让利给用户们,只要用户们用的好,自然就赢得了口碑。三大运营商提升办理各项业务的效率,能在手机app上办理的,就不要一定要求用户到指定营业厅,或者归属地营业厅办理了。

通信套餐被人民日报狠批,三大运营商如何应对5G危机?

通讯是国办,

运营代理点,

正能量守恒,

人民感到满,

极数一直升,

技术要过关,

批评你不足,

好的不用传,

钱财公平挣,

社会才久安。

通信套餐被人民日报狠批,三大运营商如何应对5G危机?

首先,点赞人民日报,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之前的套餐十几块也很好,如今升级之后每个月套餐费就一百多,想降档却没有渠道和入口。

而且,以前经常打电话,每个月话费还有结余部分,现在基本不打电话了,每个月的费用却总是不够用,总是处于欠费状态,每次问客服,一堆堆的理由和解释真的让人琢磨不透。

提档升级本来是服务便民的,现在确却令人头疼不已。

作为三大运营商,应该在提升高质量服务的同时,为用户减轻负担,为用户提供全面客观详细的资费标准,在尊重用户的前提下,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好事,而不是套路老百姓。

在5G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于互联网,三大通信运营商更应该把提速降费做好,切实尊重用户的选择,透明消费,合理推荐。

如果套餐能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自由变更,资费有高有低,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低费用的套餐减少甚至直接取消。毕竟有些人的普通基本需求就那么多,太贵的套餐真的很浪费。

也希望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对三大运营商擅自改变用户套餐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和重罚。对垄断行为说不,对不尊重用户选择的行为说不。

通信套餐被人民日报狠批,三大运营商如何应对5G危机?

2021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痛批运营商的“套餐”,到底怎么回事?

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至今年9月,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6.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185万户。

用户不断上涨的同时,运营商做了什么呢?

简单来说,用套餐套路客户。

真的是“自古真情留不住,只有套路得人心”。看三大运营商的广告,动辄说自己是每月20块钱就能得到1000分钟和100g流量,感觉肯定够用了对不对?

可是你仔细一看,却发现20块钱是一个月的基本月租费,而1000分钟和100g流量是一年的产品内容。

当然,还曾看到这样的广告,不限流量、免流量使用。可是,流量却限制了app,不在这些app范围内的,哪怕多用了1kb也要扣一天一块钱。最终结果就是,你用了免流卡,最后依然要付出流量费。

运营商这些操作,你能说违法吗?广告里面说得清清楚楚,就吃定你没有认真看,不认真看,最后怪谁?还不是怪你自己。

当然,即便是免流卡的免流app,运营商依然有办法继续套路你。

比如说,流量确实免费了,可是用了几天之后发现速度大大下降,最后用到卡到不能用。这你能怎么办?一点办法都没有!

当然,这些免流卡套路你要是不去办卡,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遇到。可是,可是问题是,运营商为了多办卡,多办套餐,经常给人打电话,动辄就回馈新老客户,动辄就给福利。最后一个电话就忽悠人改了套餐。

现在人们都很忙,可不是和以前一样经常查看消费账单,等后来发现电信账单远超预期时,往往已经是几个月以后了。

多花了钱,自己却不知情。这恐怕就是很多人在运营商电话营销过程中吃得暗亏。

这些还不是最闹心的,最闹心的事情是,感觉到自己被愚弄之后,想要下降为原来的套餐,竟然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找电话客服,电话客服要求到营业厅。找营业厅去,又被告知营业厅也没有权限。最终结果是,客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还是不能改回原来的套餐。

这背后,不就是认为设置障碍,不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吗?

运营商用复杂的套路去糊弄消费者,最终只会引起消费者反感,促使消费者用脚投票,选择自己心仪的运营商。

不过,消费者选择毕竟也有限,只有三大运营商,互相学习其实也都大差不差。

希望这一次人民日报批评后、工信部规范后,运营商能够把更多精力放在技术改进和服务提升上面,而不是用各种套路来糊弄消费者。

人间正道是沧桑。不走正道,最后肯定走不远!

通信套餐被人民日报狠批,三大运营商如何应对5G危机?

这不是应对危机,是给人民以真相。

凡以虚假、隐瞒、只为赚钱,极尽能事地不是为人民、为百姓提高使用效益,带来便捷,而是总是盯着人民、百姓的钱袋,用尽心思收其百姓之利的行为、哪怕是想法,都应检讨。对此,对这样的运营商,进行一个一个约谈。其主要是不是在贯彻“人民至上”,是不是在为人民、为百姓着想。如果不是,撤换一批。把那些真正能解决人民、百姓烦心事、真正让5G给百姓日常带来方便的好的运营商,好的各级,好的官员,提拨使用到领导位置,真正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