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融创维多利亚湾公摊面积46%,请问业主打官司能胜诉吗?
在购买商品房的时候,一般都会有公摊面积,公摊面积这是非常让人厌恶的一个概念。
所以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大家对公摊面积真实情况并不了解,具体公摊面积是多少?一般都是由开发商说了算。
而且很多开发商在宣传楼盘的时候,都是只宣传建筑面积,不宣传公摊面积,导致很多人误以为房子应该很大。
但是真正到交房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原来房子的套内面积要比开发商宣传的建筑面积小很多,有不少房子公摊面积可以达到30%以上,极个别房子公摊面积甚至可以达到45%以上。
比如近段时间青岛融创维多利亚湾就因为公摊面积跟业主闹了矛盾。
出问题的主要是在这个小区的56号楼,61号楼和62号楼,这3栋超高层建筑其建筑楼层达到65层,建筑高度接近200米。
对于这些高层,当初开发商在宣传的时候,对外公布的公摊面积率只有31%,但实际交房的时候,业主才发现真实的公摊率达到46%,相当于100平米的房子拿到手实际的套内面积只有56平米,这个房子估计是非常狭窄的。
那为什么这几栋楼公摊面积这么高呢?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楼层太高了,楼层高对建筑的要求就更高,比如这三栋楼46层以下墙体厚度就达到60公分,47层及以上墙体厚度也达到了40公分,光是墙体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公摊面积。
另外因为楼层高,包括电梯井数量,楼梯数量以及宽度,水电井的尺寸肯定要比普通楼层更大一些,这也是导致业主承担的公摊面积更多。
当然现在业主关注的不仅仅是公摊率是多少的问题,还有开发商是否涉及虚假宣传的问题。
根据这个楼盘业主的反应,当初楼盘在宣传的时候对外公布公摊率是31%,但目前真实的公摊率达到46%,相当于一下子多出了15%的公摊率,这是很多业主不能承受的。
对此很多业主可能都比较关心,能不能把开发商起诉到法院,要求他们做出相应的赔偿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这个公摊率,业主想要起诉开发商,胜诉的可能性不会太大,毕竟对于这种超高层建筑来说,政府对建筑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对应的公摊面积高很正常,而且这个楼盘各项手续都是验证通过的,并没有违规行为。
只要开发商准确无误地标注出建筑面积套内实际使用面积,那就不会有太大的争议。
现在问题的焦点是这个楼盘是否涉及虚假宣传。
根据目前网上的消息,这个楼盘在对外宣传的时候,公摊率只有31%,但这个宣传想要举证,我认为有点难度,这个宣传到底是口头宣传还是有相关的书面宣传,如果有相关的书面宣传那当然好办。
按正常来说,购房合同上应该会写明得房率,正常情况下,得房率误差在3%以内,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真实的得房率误差超过3%,那么超过的部分业主可以要求退还房款。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融创的这个楼盘貌似并没有标注公摊面积,也就是说真实的得房率是多少一直是个谜,因为按照山东旧版商品房购房合同,里面是可以不用标注公摊面积的,只写一个建筑面积,所以真实的公摊面积到底是多少?大部分人都不了解。
对于这个漏洞,山东在2021年6月1日起才开始启用新的购房合同,新的购房合同会将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标注清楚,这样业主可以清楚的看到到底真实的公摊面积是多少。
而融创售卖的这些楼盘,大多数都是在2021年6月1日之前,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业主购房合同上都不会标注公摊面积,所以到底真实的公摊面积是31%还是46%,都由融创自己说了算。
这时候大家想要起诉开发商就必须举证,比如有相关的宣传资料或者相关录音录像证明融创在宣传的时候说的是31%的公摊率,这样起诉的成功概率就会大一些。
但是如果大家没有任何资料证明,融创在宣传的过程当中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那想要胜诉我认为难度有点大。
在这种情况下,业主就只能吃闷亏了。
不过对于广大业主来说,即便公摊率高一些,实际上大多数人也并不算吃亏,因为目前融创这个楼盘的售价是比较低的,目前只有八九千块钱,这个价格要比周边成交价格低一半左右,能够以八九千价格在青岛买一套海景房,已经算是不错了。
现在很多业主之所以愤怒,估计并不是因为公摊的问题,对于公摊大家在看房的时候应该可以明显地看出。
我个人猜测广大业主之所以愤怒真实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房价下跌了。
融创这个小区虽然是海景房,但是地理位置并不好,可以说是一个山旮旯地方,周边的交通并不是很便利,而且据说之前规划的青岛第2跨海隧道以及地铁都跟融创维多利亚湾擦肩而过,之前相传的江苏路小学也只是个分校,结果导致这个楼盘的价格不太理想,目前二手房最低价只有9000元左右,这才是广大业主头疼的真实原因。
青岛融创维多利亚湾公摊面积46%,请问业主打官司能胜诉吗?
不懂法律,完全从事件本身出发:
1.超高层的公摊原本就比高层大的多,不然怎么保障住在上面的人的安全?
2.据了解他们的各项政府验收报告都是齐全的,从一开始各种举报电话也都打过,政府部门也都再次入驻现场,扔然是符合国家规定的
3.维权维权维权?维的什么权?真的是所谓的公摊面积大?只怕是有80%以上的都有自己想法
综合以上,打官司赢的概率超低!
青岛融创维多利亚湾公摊面积46%,请问业主打官司能胜诉吗?
不可能。首先,你的表达不准确,你说的46%应该是指公摊率而不是公摊面积所占比例(有可能是维权的人故意偷换概念),这个楼据我了解公摊面积所占比例约为31%。 套内公摊面积是包含墙体的面积,这个楼座的墙体特别厚导致实际使用面积特别低。 不过,不管怎么说,测绘成果是有资质的测绘公司出具的,你想打赢官司就要重新找测绘机构测绘一次,并且测绘成果要能推翻现有成果(基本不可能)。就算真推翻了,错也在测绘公司而不在开发商。 我给下个结论就是业主在瞎逼折腾,费时伤神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因为人家是合法合规符合相关政策的。
青岛融创维多利亚湾公摊面积46%,请问业主打官司能胜诉吗?
因为对青岛的维多利亚湾楼盘规划设计,不是很了解,但仅就公摊面积达46%的原因业主打官司,我认为赢得胜诉的难度很大。
目前关于住宅公摊面积的国家标准大概是7层以下的住宅的公摊率是7%—12%,7至11层的住宅的公摊率是10%—16%,12至33层的住宅公摊率为14%—24%,别墅类型的公摊率是1%—8%。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标准不是强制性规定,因为超高层住宅建筑、板式超高层住宅、点式高层住宅,标准层每层几户,尤其是每层只有一户、两户的所谓豪宅,其公摊面积大小会有很大的差别。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里有明确规定关于公摊面积的范围,只要是为整栋楼服务的楼梯、电梯、消防通道等,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等,以及公共门厅、过道等,外墙、分户墙,与公共设施分隔墙的面积,圴为公摊面积,当然,具体算法还有规定。
公摊面积的大小,对业主的利益影响很大。因为现在销售价格和物管费收取都是按照建筑面积,公摊面积越大价格、收费就越高,而业主的套内面积、有效使用面积就相应变小。但是公摊面积太小,其实对业主也不利,意味着房屋的公共空间、配套设施,甚至住房的保温隔热等等就会变得不完善。至于说到青岛的维多利亚湾的楼盘设计,因为不知道高度、每层户数等具体的规划设计,但据说此楼盘容积率不高,绿化率很高,宣传为高档居住区,而且售价便宜。
目前,法定的销售方式是要么按建筑面积销售,要么按套内面积销售,圴对公摊面积没有强制性规定,合同也没约定,只要销售广告、交楼标准没有弄虚作假和工程质量问题,那么无论是按建筑面积还是套内面积销售的,只要达到合同规定的面积标准,就视为开发商履行了合同。
青岛融创维多利亚湾公摊面积46%,请问业主打官司能胜诉吗?
最近这个事在青岛闹得满城风雨,全国都出名了,不是学法律的,但是我觉得既然融创敢这么盖,就肯定有他的依据,这种大企业都有专门的法律团队,有充足的资料和数据,还有所谓的“门路关系”,所以老百姓根本告不赢的。只能自认倒霉了,个人给维湾业主的几点建议:
1.买来炒房的,赶紧出手,少赔点是点,眼看在售房源就要破千了,这是要弄成鬼城的节奏。
2.有多套房子的,还是别住那了,一条道进出,大货车还多,确实不安全,除非单位就在旁边。
3.倾家荡产在那买的房子的,就认命吧,好好努力工作,争取早日换个好点的房子。
青岛融创维多利亚湾公摊面积46%,请问业主打官司能胜诉吗?
不可能胜诉,归根结底是因为18年买房买菜了高峰期,这两三年房价不涨了,位置又不好,配套也不行,感觉后悔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