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铁达到600公里1小时,国内航班还有意义吗?
随着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两地之间的通行时间越来越短,我国的高铁最高运行时速已经达到350公里每小时,但这并不是极限。
目前我国正在研究速度更快地超高速列车,早在2019年的时候,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就在山东青岛正式下线,当时测试的速度已经来到了600公里/小时。
而且600小时的列车并不只是处于测试阶段,未来会慢慢应用到实际当中,比如沪杭磁悬浮高铁,沪深广磁悬浮高铁,预计时速都会达到600小时公里左右。
如果未来时速600公里的高铁真的能够全面推广开来,对国内航班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到时大城市之间的航班乘客肯定会减少。
但我个人认为,即便600公里时速的高铁出来了,对国内航班的整体影响也不会太大,这里面主要基于两点考虑。
第一、高铁速度快,对应的票价肯定也会更高。我们以深圳到上海为例,目前深圳到上海坐飞机大概需要两个小时,而且这只是飞机的飞行时间,如果把去机场的时间计算在内,至少需要3个小时左右。
而一旦未来沪深广磁悬浮高铁正式通车了,深圳到上海只需要2.5个小时左右就达到,到时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会选择磁悬浮高铁,而不会选择飞机,毕竟乘坐磁悬浮高铁时间更快,而且更便捷,因为磁悬浮高铁站就在市内,大家不用跑大老远到宝安去乘坐飞机。
如此一来,磁悬浮高铁肯定会把飞机航班客流分去一部分,而目前沪深之间的航班数量是非常多的,也是国内最繁忙的航线之一,一旦未来沪深磁悬浮高铁通车了,这条线的乘客估计会减少很多。
当然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最关键的还是要看磁悬浮高铁的定价。
目前深圳乘坐飞机到上海,平时的票价也就六七百块钱,高峰时期也就1000多块钱。
但磁悬浮高铁本身的建造成本非常高昂,预计票价不会太便宜,目前深圳乘坐高铁到上海票价大概是480元,如果沪深磁悬浮高铁通车了,我认为票价至少会在高铁的基础上上浮50%,到时深圳到上海的磁悬浮高铁票价至少需要达到700元以上,这个价格并不比飞机票低,甚至比打折后的飞机票还要高。
基于磁悬浮高铁票价比较高,到时是否会有很多人选择磁悬浮高铁出行一切都是未知数。
第二、超高速铁路不可能大范围建设。过去十几年我国兴起了一轮高速铁路建设,目前很多省份的高速铁路通车里程都达到1000公里以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拥有高速铁路里程最多的国家。
而目前很多高铁线路的经营效益并不太理想,除了节假日客流量比较多之外,平日里很多高铁的上座率都很低。
但是为了建设高铁各地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高铁每公里建造成本就达到几亿元,如果没有可观的上座率就很难回收成本,更不要谈盈利。
也正因为看到高铁这种现象,所以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限制各地高速铁路的建设。
比如今年4月份的时候,发改委,交通部,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集团4个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
这个意见明确提出,将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严禁以新建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名义违规变相建设地铁、轻轨,同时对350公里/时的高铁项目明确了建设门槛。
建设时速350公里标准的高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规划建设贯通省会及特大城市、近期双向客流密度2500万人次/年以上、中长途客流比重在70%以上。同时,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的建设也全面收缩,不少地市的项目纷纷叫停。
目前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已经开始受到限制,更不要说600公里的磁悬浮高铁了。
从实际情况来看,磁悬浮高铁的建设成本要比普通高铁高出很多,比如全球第一条磁悬浮高铁是日本的中央新干线,这条线路总长大约286公里,耗资5,849亿元,平均每公里建造成本大约20亿元人民币。
即便未来磁悬浮高铁建造成本能够降低,但也不会低到哪里去,正因为建造成本非常高昂,这就决定了磁悬浮高铁不可能在全国大范围开建,顶多是在一些特大城市之间建造,比如北京到上海,北京到广州深圳这些线路。
结合以上2点因素,我个人认为,即便未来600公里时速的磁悬浮高铁正式建成了,也不会对航空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
相反我个人认为未来航空市场应该成为交通建设的主流,相比于磁悬浮高铁以及普通高铁高昂的建设成本来说,建设更多的支线机场,我认为会更加经济实惠一些。
如果高铁达到600公里1小时,国内航班还有意义吗?
☆☆陆上火车 天上飞机
☆☆旅行选择 由您自定
火车有火车的优势:停靠站多,上下快捷,速度相对较快,选择性多些:绿皮火车、动车、旅游专列、高铁列车等。
飞机旅行,安全快速,条件较好,服务周到,价格浮动性大,适合于国际和较长线路;不尽人意之处,侯飞时间挺长,安检、拖运、登机等
如果高铁达到600公里1小时,国内航班还有意义吗?
有没有意义我不管,我只知道我的工作时间就缩短了一半,将由原来的每趟110分钟缩短到1小时内,太有意义了,至少中间不用申请上厕所了[大笑][大笑][大笑]
如果高铁达到600公里1小时,国内航班还有意义吗?
如果高铁的运营速度达到600公里1小时,从人们出行的耗时来看,航空的优势将进一步丧失,因为坐飞机要提前两个小时到机场,办理取登机牌等手续,航空安检也比铁路安检更复杂,而且机场大多数是在离城区比较远的地方。大城市高铁车站离城区并不是太远,有的甚至就在城区,地铁可以通达,提前半个小时到车站即可,现在铁路车票无纸化,网上购票直接刷身份证过闸机,在车站无需取票。但是高铁如果真的时速达到600公里,那么票价可能是现在的两倍,比机票都贵很多,可能为了节约钱的会选择飞机了。而国内航空就只有靠长途了。当然高铁如果要跑600公里时速,现有的高铁线路和高速列车还不行,而且高铁要重点考虑经济效益,在人口多的地方才有客流。至于以后能不能搞出更高速度的高铁线路和高速列车,还是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如果高铁达到600公里1小时,国内航班还有意义吗?
如果高铁达到时速600公里,国内航班基本要关门了。
目前民航的时速一般也就七八百公里,像协和这种大型的可能是900-1000公里。按整个行程来算,坐飞机:首先买票就麻烦些,然后因为机场远,得提前去机场候机,然后登机检查,飞,下飞机,等待取东西,出机场,坐大巴去目的地。也就是坐飞机整个行程至少花3个小时以上在等待。遇到航班延误你换也没啥可换的。
坐动车:买票,安检,嗖!下车,打个出租或者地铁就到市中心了。坐动车等待时间一般也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行程安排简单又方便,误车了可以尽快换车,基本对行程影响不大。
民航的优势本来就只有速度而已,现在高铁连它的速度优势都干掉了,民航不关门还干什么?以后飞太空还差不多。
如果高铁达到600公里1小时,国内航班还有意义吗?
没有意义了,客机可以达到900公里1小时,但得提前两小时到机场,如果这高铁简化候车检票程序,人到站就可以直接上车的话,飞机航班确实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