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滴滴下架了,别的平台还是干不过它?

前段时间滴滴出行APP被监管部门要求下架了,前几天跟滴滴有关的20多款APP又被要求下架了。

滴滴出行APP被下架同时停止新用户注册,最高兴的应该是滴滴的一些竞争对手,毕竟出行市场蛋糕非常大,一年的市场规模达到几千亿。

但是一直以来出现市场都被滴滴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特别是在打车市场上,滴滴更是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他平台根本没法挑战滴滴的地位。

这时候滴滴突然被要求下架,同时停止新用户注册,其他平台貌似看到了新的希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便滴滴被下架了,其他平台发展貌似也并没有怎么样,大家出行的时候更多的还是选择滴滴,那为什么滴滴下架了,其他平台还是干不过他呢?

我觉得这里面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滴滴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

滴滴是我国最早的几家出行平台之一,发展到今天已经占据了国内出行市场大部分市场份额,目前滴滴的用户量至少达到4亿以上,日均订单量至少达到2,000万单以上。

而相对来说,其他平台的用户量其实并没有那么大,日订单量基本上不超过100万,订单量跟滴滴的差距太远,很多出行平台都只能接入美团、携程高德地图这些用户量比较大的平台来获取客户。

但是我国的网约车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年时间,大部分客户都被滴滴收入囊中,目前网约车市场用户增长基本上已经趋于稳定,甚至有所下降,因为最近几年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了,打车的人自然会减少。

在总体用户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实际上滴滴出行被下架不能注册新用户,但只要老用户能够正常使用,对他们来说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出行平台难以撼动滴滴的重要原因。

第二、滴滴的知名度更高。

现在国内有很多出行平台,但有打车需求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滴滴出行,而不是其他出行平台,因为滴滴的知名度比较高。

甚至有些人连其他平台都没有听说过,更不要说用这些平台打车了。

第三、整体来看,用户对滴滴的信任度更高。

尽管最近几年滴滴有很多争议,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但至少滴滴经过10年的发展之后,从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这也是为什么滴滴一直出现争议,但用户仍然一边骂一边使用的重要原因。

相比滴滴来说,其他平台要么规模小,要么成立时间比较短,很多人对这些小平台其实信任度都没有那么高,这时候很多人在打车时候,如果能够选择滴滴,我相信大部分都不会选择其他平台。

第四、滴滴的价格更有优势一些。

目前各大平台的价格大同小异,最终消费者要支付多少钱,关键看平台的补贴力度大不大,从整体来说目前滴滴的补贴力度仍然比较大,对应的消费者打车的价格其实要比其他平台更低一些。

第五、滴滴有腾讯这个大腿。

尽管滴滴出行下架了,但是滴滴原有的用户仍然可以正常打车,另外即便大家没有安装滴滴出行,仍然可以通过微信等其他第三方入口完成打车。

比如我自己从来不安装滴滴出行APP,每次出行都是直接通过微信入口打车的,这其实也比较方便。

微信作为拥有上10亿用户级别的APP,本身就是一个流量巨无霸,任何一个接入微信的APP流量都不会太少,这也是为什么滴滴被下架了,影响却比较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以上5点原因,即便滴滴出行APP被下架了,但短期内其他平台仍然难以撼动滴滴的地位,除非未来某一天滴滴原来的老用户都不能使用了,其他平台才有可能看到希望,但这种可能性我觉得不太可能发生。

为什么滴滴下架了,别的平台还是干不过它?

滴滴因为在美国上市的事儿,被监管部门要求下架,停止新用户注册,还被爆出泄露用户隐私和给美国提供数据,最近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一时间其他一些做网约车的公司纷纷开始重启网约车业务,大力开拓市场,但好像依然干不过滴滴,为什么?

原因一:滴滴只是下架,而不是全面封停。

滴滴被限制的是软件下载和新用户注册,但老用户并没有受到影响,之前手机里安装的滴滴打车和滴滴车主的软件依然能正常使用,并且运行也算正常,司机可以正常接单,乘客也可以正常打车。

还有,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新用户”和“新下载”了,网约车市场基本已经饱和,所谓拉新基本都是运营的手段和数据,平台早已经过了那个疯狂拉新和发展的阶段了,偶尔有个小平台出来一下带个热度,基本很快就消失。

现在滴滴被查,还有那些负面新闻确实对滴滴造成了很深的影响,但影响要转化为损失还需要时间,只是封停注册下载并没有对滴滴的业务造成实质的伤害。

如果有些事情被查实,国家要求全部下架,放心,这公司马上就得黄!

原因二:占领市场也需要时间

滴滴从2014年左右开始,用了差不多将近7年的时间,不知道经过多少战斗,到现在占下来网约车市场超过80%的份额,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那么大个市场,这才几天呐,一口吃不下来!就好比一群人打仗,滴滴打赢了,把其他的对手都打S打伤打残打到失去战斗力,哪怕这时候滴滴突然挂了,其他人也早都打不动了。

滴滴被查以后,有的互联网公司比如美团立刻重启了网约车业务,并开始积极拓展市场,但拓展市场真的需要时间,现在看确实还是“干不过”,但时间长了,滴滴的业务肯定要受影响,甚至如果滴滴不做出有效整改,这个公司大概率会凉。

国家不会允许这种吃里扒外的公司存在,人民也不会允许。

原因三:占领市场需要钱,大量的钱!

滴滴是怎么占领市场的,我估计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就是砸钱!比它有钱的没它砸的狠,比它砸的狠的没它持久!

我记着2015年的时候在北京,出门打个滴滴,打车要50块的路程滴滴甚至只花了4块钱!惊了!那一阵每天上下班全是滴滴,算下来比公交到地铁真贵不了几块钱。

给用户发代金券,给司机发补贴,两手都在砸还两手都很硬,就这样用了几年的时间不知道烧了多少钱,终于把市场都占了下来。之后滴滴各种被吐槽涨价,被司机吐槽钱难挣,都是因为尝了开始的甜头反差太大。

现在滴滴被查了,其他平台看到希望了开始想占市场,那就来吧,砸钱吧。要改变大家的使用习惯,看你砸钱的诚意有多少了,还得砸两头,司机和用户都要砸。

前一阵青岛还出过一个打车平台,叫“花小猪”,也算是火了一段时间,靠的也是各种补贴各种给钱,连某多多的花活儿都用上了,结果没多久也没动静了。

原因四:用户基础和口碑

严格说,单独就网约车市场,滴滴已经是垄断了。滴滴有大约4亿的用户基数,每天订单超过20000万单,占领了网约车市场80%以上的份额。

什么概念?基本上城镇的常住居民都是滴滴的用户。

用户基础如此庞大,其他的平台加在一起估计都不够滴滴的零头,怎么干得过。

经历过几次乘客出事之后,滴滴算是网约车平台里面最正规的了,线上线下的审查审核都比较完善,安全系数也比较高,尤其近两年滴滴减少了司机补贴之后,大部分私家车主都不再接单,路上的滴滴司机基本都是专职专车跑滴滴,也都得考证。当然还是有私家车车主在跑“黑车”,相比于前些年已经很少了。

我都跑过滴滴,但现在只用那个软件加油。

现在出门打车基本都是两个选择,要么伸手拦出租,要么就是滴滴,甚至连打别的网约车都会习惯性说“叫个滴滴”,这就是这些年滴滴做的工作占的市场做的口碑。

就像不管大家用什么浏览器用什么搜索引擎,说的永远都是“我百度一下”!

用户的使用习惯很难培养,但也很难更改。

说这么多,不是要给滴滴辩解什么,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但凡触及到国家底线的,必须严惩不贷!!

为什么滴滴下架了,别的平台还是干不过它?

因为司机!所有平台都是以拉拢乘客为第一优先,不断剥削司机讨好乘客,但司机是有承受底线的,而乘客没有要求下限,此消彼长,司机数越来越少,乘客搭不到车自然也不会中意这个平台。平台目前搞错了一个事就是真正的铁杆乘客只在乎不误事,所以专车有很大的市场。但贪便宜的乘客没有忠诚度谁便宜坐谁的,现在各平台一味求低价,导致司机们多开平台,事实上导致同一时间在线车变少了且不稳定了。滴滴真正的霸道是它以前有一批死忠司机,现在包括滴滴在内谁还有大批死忠司机谁赢面就会增大,能给乘客坐得上车才是王道,而不是价格

为什么滴滴下架了,别的平台还是干不过它?

高德上的平台,司机所得到的起步价,里程费,时长费等等都比滴滴低,有多少司机会专一跑高德呢?我跑滴滴快两年了,对比过才有伤害,高德上的平台我就当备胎用。专一跑高德的人有一小部分,要么是滴滴账号封停,要么是没有考取证件。

为什么滴滴下架了,别的平台还是干不过它?

滴滴出行等滴滴旗下软件APP被网信办通知下架与整改后,滴滴的出行业务的确受到了很大影响,但是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他平台想要超越滴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虽然APP被下架,新用户无法下载,被影响的只是尚未下载滴滴服务的用户,老客户仍然可以使用滴滴服务,在市场高度饱和的背景下,新用户的停滞对滴滴来说不足以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其次,滴滴作为占据九成网约车市场份额的绝对霸主,无论是用户数量还是司机的数量,都是非常庞大的,加之成熟的运营模式和既往的客户消费习惯,足以支持滴滴长期正常运营。

第三,滴滴还有雄厚的资金背景支持。滴滴的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集团,软银同时也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滴滴融资很多轮,国内知名的投资机构都进行了投资,连腾讯也投资了滴滴。柳青所代表的柳传志家族在中国商界人脉和资源也很强。

最后,虽然滴滴一家独大的局面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但是在这样难得的窗口期,对其他平台来说也是非常难得,美团、高德等竞争对手也会牢牢把握机会瓜分市场。多平台竞争意味着更便捷也更实惠地打车机会,作为消费者是乐见其成的。

为什么滴滴下架了,别的平台还是干不过它?

最早上线的,用户存在量还是有一些的,至于别的平台为什么干不过这都是暂时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