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出生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该怎样养老?
对6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他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进入退休年龄,比如60年出生的男性现在已经退休了,66年之前出生的女职工,现在也达到了退休年龄。
但是对6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正儿八经的工作,真正能够到机关事业单位里面工作的人比较少,大多数人都是在一些私营企业里面上班,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在上班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没有按照正规的要求缴纳养老保险,所以导致他们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没有退休金可以领。
那对于这些没有养老金的农村老人来说,他们该怎么养老呢?从实际情况来看无非就几种情况。
第一、依靠存款来养老。
60年代出生的人,在80年代的时候刚好是二三十岁,80年代刚好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当时遍地都是机会,只要大家肯努力肯拼搏,基本上都能够赚到钱,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很多企业家,其实都是在60年代出生的。
所以对于这些年代的人来说,很多人其实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存款,如果大家存款比较多,比如两个老人存款余额达到50万以上,那么依靠存款,然后不断的通过理财来维持养老生活,基本上也是可以活下去的。
第二、依靠子女养老。
在中国养儿防老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特别是对于50年代60年代这些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当时因为经济不是很发达,很多家庭都要多个孩子,家里面有三四个孩子很正常。
如果这些孩子长大之后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收入,而且比较孝顺,那么这些老人依靠子女来养老,其实也可以颐养天年,不用有什么操心。
第三、依靠城乡医保来养老。
所谓退休金其实主要针对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城镇企业职工而言,而对于广大农村老人来说,其实他们没有所谓的退休金。
不过早在2009年的时候,我国就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过去十几年,其实很多农村老人都会参与到农村养老保险当中,虽然农村老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基数非常小,对应的达到60周岁之后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也比较少,大多数农村老人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也只不过是两三百块钱,但这个钱实际上对一些农村老人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第四、依靠救助金来养老。
虽然目前养老保险已经覆盖了广大农村地区,但有些农村老人并没有参与到养老保险当中,对这些人来说,如果老了之后没有子女帮忙养老,自己也没有存款,也没有农村养老金可以领取,那就只能等政府救济了。
目前我国在农村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救济体系,对于广大农村弱势老人来说,他们可以领取包括低保、老人补贴等一些资金,这些资金每个月加起来不同地方不一样,但总体来说基本上能都能够达到四五百以上,这至少可以保障一个老人有一个基本的生活。
第五、依靠自己养老。
在现实当中其实有很多老人没有什么保障,即便他们享受到政府给予的一些补助,但他们也会继续工作,特别是对于广大农村老人来说,其实很多人在七八十岁的时候还下地种田或者做其他事情,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进一步保障他们的养老生活。
60年代出生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该怎样养老?
怎么养老?如果是在集体时老了不能劳动了,就吃队上分得的基本口粮,一样过日子养老,如果死了,后人们披麻戴孝,唱几晚孝歌然后吹吹打打送上山,算是做了总结。现在自己有了一块土地就是养老本钱,一是靠后人劳动来养老,二是国家对老人有点生活补贴养老总不会饿死。可是作为农村老人,做不得重的做点轻的活儿,想老了就耍静的不大可能,虽然儿子不说,儿媳妇总唠杂几句要听得,如果实在不能动了,床上呆着,就让后人们端茶递水,死了规格高的请几个乐队,唱唱跳跳,热热闹闹的庆贺几天几夜,穷的死了马上就进火葬场,找个道士引路上山,养老结束了。唉,作为这一时的的人哪,真的不容易,正在长身体时遭到百年难遇的三年自然灾害过苦日子,正在好读书时又遇上文革,直到现在还有人骂这时段人是文革余孽,现在老了,又有人骂是坏人变老了;曾在集体化生产队时大干苦干,上公粮交余粮,修水库曾作了不少的贡献,可现在却有人骂是当年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的懒汉;现在这代人退休了养老了,去广场活泼活泼,又骂他们是老不死的等等,在网上可以看到这样的言语,当然也是个别的人,但确实使人感到生气。我觉得这一时段的人真苦,特别是农民。
每个人都有老的时期,人往往就是这样,在年青气盛时讲五讲六,不知天高地厚,等老了自然知道没什么用了自然就规矩了。作为我们这一时段人还去多想些什么争些什么?只要图个一生平安就足了。但希望后来的人儿多给这一时段的老人们一些尊重,过去没有这些人的奋斗,就没有今天的如此美好!
60年代出生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该怎样养老?
我是60后的农民,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个年代的人奔六了,马上进入老人行列,年轻时挣下的家底,已经耗的差不多了,供子女读书,买车,买房,人情往来,都得花钱。年纪大了,不能再象往常那样干了,每个月一百多元钱,养老怎么办?靠自己,趁着身体还行,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挣点钱,少给子女添负担,减轻一点子女的压力,等干不动了,花自己的老底,有事情子女也不会着不管,还是把心放宽,现在的生活好了,走到那里说那里的话,甭想那么多,愁也一天,乐也一天,倒不如快乐的活着。
60年代出生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该怎样养老?
60年代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该怎样养老?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60年代农民没有退休金怎样养老,其实不用回答大家都知道,退回去100年,农村老人怎么活的?不就是靠着一代接一代传下来的吗!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用当年的情况去对待当今农村老人,就有失公平。
60年代,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农村的老人也和其他老人一样,都是依靠子女养老。那个时候的老人,饿不死就算养老了,有病不知道看医生,能活过来就活着,活不过来就是那么大寿命。有几个老人能活过70岁,如果当今还是那个水平,恐怕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老龄化。
社会发展了,各方面水平都提高了,各行各业工资上调,物价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就显得格外难,这是个事实。当然,拿现在农村老人的生活同60年代比,那也是神仙的日子。同样,其他人如果再退回到60年代,恐怕生活也不会这样。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别人生活富裕了,农村的老人也应该同步跟上来,这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不可能其他人享受这个世纪福利,农村老人就要过那个时代的生活,这样社会就失去了公平。农村的老人,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没有退休金生活肯定有压力,子女的担子也会加重,在现实当中己经明显的摆在了面前。一是社应当给他们一些关爱,让这些没有保障的农村老人也能安渡晚年;二是当今尚未老年的农村朋友,尽早安排自己的养老问题,以免重蹈覆辙。
60年代出生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该怎样养老?
感谢悟空邀请,60年代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该怎么养老?问的这个问题,在我国也很现实存在,60年代的农民大多数年龄已超过六拾岁了,可他们在农村照样下地干活,为生产粮食贡献着自已毕生的力量,早出晚归,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水,不分酷署严寒,为人类种植粮油米面豆蔬菜甜果,可以称之为人类历上的老黄牛,各行各业的衣食父母,功劳无法估量,对国家对集体不讲吃亏便宜,只讲对的起自已良心,可到老了,身体各关节累出疾病,腰酸腿疼胳膀麻木 ,血压升高五脏衰退,行走不便眼花耳聋,靠儿女支助勉强度日月,人老了不中用了,什么出力活都干不动,真是无奈,孝顺的儿女有几个,一但啃不上老骨头,背地里盼望你快早归西,拖累他们的小家庭,夫妻吵嘴打架弄得乌烟瘴气 ?唯一的好处只有身体健康,帮他们地里干活,农闲外处打杂工,挣些碎钱补贴家用,当然我们党国家没有忘记这伙老人,60周岁每人每月发壹佰多元养老金,隔一两年还在上涨,尽管不多解决不了疾病平常生活,但够买烟茶招待客人,解决燃眉之急,不用从小辈那里伸手低三下四,也算是党国家的一点心意,从整体形势分析来看,国家已经考虑怎么解决百姓养老问题,有专家建议每人每月发4一5百元养老金,国大人多一步难以承受,逐步渐行解决是最终目的,让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因文笔短浅,分析不当请谅解。
60年代出生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该怎样养老?
六十年代生人就是指1960年至1969年出生的,年龄最大的也就是60周岁,年龄最小的也有51周岁了,这个年龄段也是放在城镇女性职工参保人那里早就退休多年了,45周岁退休的特殊工种女性参保人都已经领养老金十五年了;就是最大年龄的男性参保人也都退休了。
但是,这种情况要是放在农村可就大不相同了,不是在外务工,就是在家种地耕田劳作。
无论是农村的新农保还是城镇的城居保,其参保人的退休年龄都是统一的60周岁。
那些已经退休的农村农民都将享受国家免费或者半免费发放的居民基础养老金,目前的标准是每人每月93元,当地政府一般还会多给三四十元。
有的地方能发给好几百元,但这样的地方凤毛麟角,找不出几个这样的城市,绝大多数城市的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一两百元之间,这就是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最为现实的问题。
无论是在外务工的农民,还是在家务农种地的农民,他们的保险意识都非常之弱,甚至就没有任何保险意识,因而也就谈不上什么参加居民养老保险之事,这就是一个最大的软肋。
在城镇打工且已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如果回到了家乡,职工养老保险尽可能地不要断了,回到家乡之后还要继续缴费;如果因经济条件不济,实在无力支撑高额的职工养老保险费,那就顺势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尽可能地选择较高的缴费档次,比如说可选择每年3000元或者5000元的缴费档次。
参保人从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居民养老保险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
在外打工没有参加过职工养老保险且已回到家乡的农民,那就赶紧参加居民养老保险,时间越早,参保人在时间上的回旋余地越大,一次性补缴的机会也就越大,拿养老金的时间也就会越早,而不至于拖到65周岁的时候才领取养老金。
由于建立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的时间较晚,从2009年才开始;新农保和城居保的合并的时间为2014年,统一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所以,居民养老保险在一次性补缴上就较为宽松;但是,也不要想当然,认为在哪个地方都能一次性补缴所欠年限的居民养老保险费。
有的地方政策规定:凡是已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的,在达到60周岁的退休年龄之时,缴费年限达不到满十五年最低年限的,可以一次性补缴所欠年限的费用。
有的地方政策规定:凡是已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的,在达到60周岁的退休年龄之时,缴费年限达不到满十五年的,不能一次性补缴所欠年限的费用;在延长最长缴费五年的情况下仍旧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对于能否一次性能否补缴费用的问题,事前一定要搞清楚,不要自以为是可以一次性补缴费用,一旦不行,那也就只能延迟退休了,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对了,在赶紧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的同时,还要一定参加作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一的新农合,每年的缴费金额在280元至950元之间。
不少农民对于新农合每年缴费金额都在上涨的问题颇有微词,有意见归有意见,但还是要积极参加的,千万不要因为从2020年250元的缴费金额涨到了2021年的280元就断缴,那样一来,就没有了最为基本的医疗保障。(原创:周凤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