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鼓励就地过年,要发多少红包你才会放弃回家的打算?

最近一个多月时间,因为进入冬季天气寒冷等特殊季节原因,再加上年底人口流动增加,结果不少地区都开始出现了疫情反弹的趋势,截止2021年1月8日,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现有确诊病例达到1329个,而且部分的省份仍然有少数新增病例。

虽然目前确诊病例不是很多,新型冠状病毒仍然在可控范围之内,但随着年底人口流动的增加疫情反弹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为了减少人口流动,避免聚集性传播,所以很多地方都鼓励在外务工以及就业的人群就地过年。

当然目前很多地方推出的建议都只是倡议性的,没有强制性,所以到底要不要回家过年更多要看个人的自觉性。

而为了鼓励大家就地过年,很多地方政府都推出了一些惠民政策,比如加大过年福利的发放,至于这个福利怎么发放,目前很多地方并没有详细的措施,总结各地的鼓励措施,无非就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发放红包

直接发放红包,这是最实在,拿着最舒服的一种方式,估计这也是最有吸引力的,只要红包给到位,我相信很多人还是乐意留在当地过年的。

2、消费券。

有一些政府会推出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必须在指定地点、指定的时间才能使用,比如这个消费必须在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五使用等等。

3、鼓励企业增加过年福利。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都鼓励企业增加员工留在当地过年的福利待遇,对于这些企业发放的福利待遇,说不定政府后续还有可能推出抵扣税款的相关政策。

4、延长三倍工资发放时间。

按照我国劳动法相关规定,法定假日上班的必须提供三倍工资,但春节的法定假日才有三天时间,为了鼓励员工留在当地工作,现在有些企业自觉延长三倍工资的发放时间。

企业之所以要延长三倍工资发放时间就是为了留下员工过年,防范员工回家过年之后,因为疫情等影响封闭,无法回到岗位正常上班。

如果以上这些措施能够完全落实到位,我相信很多人还是乐意在当地过年的,当然至于要发多少红包才能让大家放弃回家过年的意愿,并留在当地过年,这个我觉得因人而异。

首先、对于那些家庭成员都在当地的人来说,即便没有发放红包我相信很多人也有可能留在当地过年,毕竟回家过年的风险大家都知道,所以出于安全考虑,很多人确实有可能放弃回家过年的打算。

其次、对那些长时间没有回家,但家里有老人孩子的人来说,即便给再多的红包,很多人也有可能要回去。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大节日,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日子,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外打拼的人来说,他们的父母孩子有可能留在老家,他们可能已经很长时间没见面了,这时候即便有再大的困难,很多人也会想方设法回家,毕竟亲情有时候是不能用钱去衡量的。

最后、如果真的想要留大家在当地过年,我觉得红包的力度至少需要达到1000块钱以上才有吸引力。

抛除一些特殊的人群之外,对大多数人来说,我觉得只要红包给到位,我相信很多人还是乐意在当地过年的,比如现金红包、消费券,再加上企业的各项补贴在内,春节期间能够达到1000块钱以上,我相信这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只要钱给到位了,我相信很多人还是乐意在当地过年,当然如果发放的红包福利越大,吸引力自然就越大。

各地鼓励就地过年,要发多少红包你才会放弃回家的打算?

过年回家是每个在外打拼者无法放下的底线期盼,一年到头都想回家看望老人,哪怕一起吃个年夜饭,就是心底最深处的愿望。疫情影响,我们都很矛盾,希望政府能指定具体的方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不扩大不隐瞒,低风险区域可以尽量避免人员聚集和提供核酸检测阴性的情况下,适当允许回家过年。我认为不可一刀切。再就是,回不了家的,如何适当给予补偿,红包或者补休。至于发多少红包,应根据当地消费水平,合理安排。

各地鼓励就地过年,要发多少红包你才会放弃回家的打算?

家中有老人的还是必须要回去相聚的,毕竟老人很需要陪伴

各地鼓励就地过年,要发多少红包你才会放弃回家的打算?

就地过年主要是预防疫情的恶劣,发放钱多与少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减少疫情恶劣。

个人认为回家与不回家主要意愿是自身而不是发放多少的红包。

对于我来说1000左右会更有吸引力。

各地鼓励就地过年,要发多少红包你才会放弃回家的打算?

其实钱真的不重要,对于中国人来说回家过年的意义非比寻常,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现在这种情况那一点思乡算什么,那一点情怀算什么,有大局观的人怎么都会坚守,固执不听的人给再多钱都要偷跑回家!面对这样的大是大非还是希望大家众志成城,保大家才有小家!加油希望明年都能快快乐乐回家过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