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家庭真的不逼孩子学习,支持他的所有爱好,这个孩子的未来会怎么样?
“玉不琢,不成器”。
想要小树苗成才,就得细心照顾,枯枝烂叶的一定要去修剪。
小时候总觉得妈妈逼着我写作业,妈妈好烦啊,爸爸有时候趁妈妈不在家,带我去镇上的超市买一毛钱一包的冰袋,老爸真好,明天我再去给他买烟。
孩子的自律和规则意识很薄弱,如果父母不逼着孩子学习,去支持他的所有爱好,而孩子的爱好不是玩耍就是那些可能对他未来生存下去没有任何帮助的事情。
“学霸”的青春期叛逆同事的儿子今年15岁了,一名初三学生,从小就是一个学霸,在学习上也不需要他爸妈操心,家里的奖状都被同事做成一个相册了,家里长辈总是开心的“炫耀”孩子的成绩。
可是自从9月进入初三,明年就要中考了,孩子忽然不愿意学习了,上课走神、下课玩手机、放学打游戏,作业糊差事,考试名次下降....
这一系类的连锁反应让同事着急不已,却又无计可施,毕竟孩子15岁了,不再是5岁的儿童,如果过多地去干涉,往往容易出现逆反心理,青春期的孩子是“惹不起”的。
听说后来还是她23岁刚工作一年的侄子帮忙解决的。
因为已经刚好大学毕业的时候出现疫情,工作特别不好找,在多次面试中,她侄子发现,有很多研究生或者博士居然和自己应聘同一个岗位,有的甚至是工作5年以上的前辈。
在这样的对比下,他发现自己的竞争优势几乎没有,经常碰壁的他还为了生存送了4个月的外卖。
毕竟生存比生活重要,要先填饱肚子才能想“诗和远方。”
侄子找她儿子私聊了一次,听说整整说了快3个小时,就两个人坐房间里,中间的时候她好想开门瞅瞅俩人不会打游戏吧?
自从那次谈过以后,她儿子似乎一下子长大了,不仅学习上自主了,连平时周末都会主动帮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支持爱好,不代表荒废学业无规矩不成方圆,学习的事情也不例外。
爱好顾名思义是闲暇时可以投入时间精力的某一件事情或事物,要分清楚主次。
最近听我姐说她给大女儿报了一个轮滑班。
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肯定会觉得兴趣班比学校老师教得有趣多了,一到周末就吵着要去培训班,周一都不愿意去幼儿园,想和她妈妈讨价还价的说“幼儿园她并不喜欢,还是去轮滑吧。”
虽然会有人说:幼儿园的孩子没必要管得这么严格,只要她喜欢,乐意学,轮滑比在幼儿园好多了,还省得你操心。
但是,我们都一致认为,虽然孩子去幼儿园小班也是主要以玩为主,但这是一个群体生活,是他们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不能因为她现在小,觉得喜欢轮滑,就把主次颠倒,牺牲幼儿园的课去满足她的爱好。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如果一个家庭真的不逼孩子学习,支持他的所有爱好,这个孩子的未来会怎么样?
我的一个闺蜜吧(不过已经不来往了),她有俩孩子,大的是个儿子,小的是个闺女。大儿子今年36了,小儿子23。俩孩子都没有学历,大儿子上到初一,暑假过了该开学了,早晨起来不去。问为什么不去?孩子说“就是不想去”,结果当妈的说,不想去就不去吧,你高兴就好。从此就没再上学,也没工作。到了岁数因为长得帅,找个了媳妇,最后也离婚了,因为没工作没收入。
小女儿上到初中,总算毕业了,但是因为学习太差,被“分流”去了餐饮学校,毕业后分配在一个饭店,负责两个桌,因为不认真,被炒鱿鱼了。现在在洗车店帮忙。
我的这个闺蜜的观点就是,疼孩子,无论孩子干什么,都不反对,更不逼着孩子念书。
我这个闺蜜自己也是初中毕业,那时候有“顶替”一说,她在玻璃器皿厂做玻璃杯,早就下岗了。我们偶尔聚会,她最多的就是嘲笑我的母亲管我太严,说“你妈是亲妈吗?小时候考不好就挨打,顶看不上你妈那样的.......”
后来我们就不再来往了。
一个家庭真的不逼孩子,结果会怎样?自己看吧。
如果一个家庭真的不逼孩子学习,支持他的所有爱好,这个孩子的未来会怎么样?
这个我最有发言权,我来说说我们家的三个孩子。
先说说我们家的情况,我和前夫离婚后,在网上认识我现在的老公,他在澳大利亚,我就带着我女儿移民来了澳大利亚,我老公有2个儿子,所以我们家有3个孩子,我女儿在北京上完小学过来的,我来澳洲的时候我2个儿子小学5年级,2个儿子双胞胎,跟我女儿差不多大。
我家儿子就是放养式教育,孩子学不学习无所谓,他们喜欢打游戏,我老公就买了很多游戏给他们。
刚开始我很着急,一再给我老公说不能这样,孩子要养成学习的习惯,但我老公说:孩子成人之前,我不想给他压力,他们爱干什么就干什么。结果2个儿子回家就打游戏,上网看视频。
打游戏也行,如果你能养成认真态度,努力打好也行,但因为大人对孩子没要求,孩子没有压力,没有上进心,基本游戏也是打打过不了关了就放弃。
这样孩子开心吗?
孩子在学校并不开心,大人对孩子没有要求,孩子学习不好,在学校老师不爱,也交不到朋友👬。我基本没见过他们开心笑过。学习上有困难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而是说:这个对我来说太难了。
我儿子跟女儿形成鲜明对比。我也不是对孩子学习要求很严格的人,但女儿在北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会学习。我老公去了我女儿的学校,老师都狠命夸我女儿。他也看到我女儿回来就学习,不仅学习好,画画特别棒,还学习琵琶。每天回来自己安排学习,画画和练琵琶。
我老公有点着急了,开始要求孩子学习。但从放养到忽然要求,孩子压力很大,我老公一要求他们学习,他们就哭,要不就不来我家了,住他妈妈家不愿意过来。
后来我看我老公教不行,我就主动接过来给他们补习数学,专业术语我又不懂,但我还是先在网上学了,再教他们。我教过的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我要求我老公要求他们,每天阅读英语,上课要听讲,不能单单依靠我补课。我只能补以前已经错过的,从现在上课听讲,把老师课堂讲的学会。但是,我老公和他前妻都不要求孩子,我是后妈,孩子压根不听我的。补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们依然上课不听讲。下课来找我补课。我又要上班,还要自己先学习,再给他们补习。
后来我决定放弃起源于:有一天,我在家等他们来补课,他们来了之后告诉我,他们妈妈说他们今天不用学习,因为他们去海滩的时候,把背部晒伤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费劲给你们补课,你们今天不想上,也不早给我说一下,让我一直等着。而且你们说不上就不上。后来我就告诉我老公,这课没法补了,我周末也很累,也需要休息。
现在他们也马上高中毕业了,依然每天打游戏,看视频。别的这么大的孩子,在澳大利亚早就开始兼职工作了,他们不学习也不找工作。
看我老公和他前妻心真大,也不着急。
我问儿子,高中毕业后准备干什么?他们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也不知道自己能干啥,要干啥?
这样养孩子真的就养费了。
如果一个家庭真的不逼孩子学习,支持他的所有爱好,这个孩子的未来会怎么样?
我大伯家两个儿子,也就是我亲堂哥,一个今年43岁,一个今年40岁。两个堂哥都是初中学历,大哥好歹读完了初中,只是没有考上高中,二哥是初二结束就没读了。
大伯和大妈以前是做服装生意的,家里经济条件在我爸兄弟几人中是最好的,两个儿子更是他们在家族里面耀武扬威的依据。
二哥先说我二哥吧,从小就是那一代的土霸王,小孩子都怕他,因为他打架非常厉害。小地方的人见识都不多,看见我二哥一天到晚窜上窜下,就建议我大伯把他送去学武功。那时候80年代末,都是受电视上面武侠电视的影响,我二哥听见乡亲这样的建议后,就跳着脚说不喜欢读书,要去学武功。
大伯与大妈商量了一下,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于是把他送去了河南少林寺。那时候的少林寺还没有商业化,所以教孩子都是实打实的基础功,不可否认对孩子的体格确实锻炼得不错。我二哥在那边学了一年多,就坚持不下去了,太苦了。于是把他接回家了。
这一回来不得了,周边半大少年都在传二哥从少林寺学成归来,比以前厉害多少倍。一传十十传百,终于有街上的小混混们找上他拉他入伙了。自此以后开始了他所谓的自力更生的路。90年代有几年公安严打,对一切犯罪案件都是从重处罚。我二哥17岁那年,跟一个同伴一起坐摩托车上抢别人的包,后来追赶的时候被同伴甩下。同伴跑了,他被群众抓了,直接扭送到公安局。
高潮来了,他“义薄云天”地保护同伴,拒不交代同伙,直接被判了十年。我大伯为了他,打点出去十几万也没有成功减刑一年。因为他的案件被当地派出所定义为典型案件,他是“主角”,群众眼睛都盯着。
出狱时已经27岁多了,他那些兄弟们已经分布在五湖四海,很多都联系不上了。在家游手好闲了两年,我大妈托人给介绍了一门亲事。二嫂是个非常贤惠的人,婚后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子,然后把二哥带着一起去广东打工。结果没几年,嫂子就回家闹着要离婚,因为二哥成天惹是生非,在家还家暴她。她忍了几年,觉得二哥无药可救,只能快刀斩乱麻脱离苦海。
离婚后,我的混账二哥还去跟踪嫂子,只要看见她跟男的说笑,不管是她领导还是她客户,都冲上去一顿暴打,把嫂子逼得苦不堪言。后来在家族长辈的管教下,才消停。一直到现在40岁了,还在家啃老,稍不如意就吼大妈。大妈这几年尿毒症,每周透析三次,经济本来就紧张,还被儿子“剥皮啃骨”,也算为年轻时没有管教好子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大哥然后说我大哥,为什么放在后面说,因为相比较而言,大哥还算成器,但也走过太多的弯路。大哥和二哥是亲兄弟。
大伯和大妈那时候忙着做生意,完全没有管教小孩,所以大哥读完初中没有考上高中,也不愿意去读中专,说要自己在家研究小说,以后当一个像金庸、梁羽生那样的人。还给大妈举例说金庸多有钱有社会地位。
好吧,大妈是爱孩子的,一直认为儿子的话是圣旨,儿子的选择都是对的要支持。于是大哥在家研究武侠小说。晚上看小说白天睡觉,颠倒黑白地过了不知道多少年,我都懒得去算了。反正我读高三那会,因为学校离大妈家很近,妈妈为了我能休息好,让我在大妈家借住了一年。那时候我每天下晚自习回去时能见一面大哥,其余时间我上学他睡觉,见面很少。大哥比我大6岁,也就是说我那时候18岁,大哥都24岁了,从没见大哥写出过一篇完整的文章。
但是大妈还是没有逼大哥出去工作,任由他在家“白天不懂夜的黑”!后来一直到我大学毕业,才听说大哥去了广州,跟着别人一起卖汽车。因为大哥外形不错,后来跳槽到卖奥迪的4S店,一直到现在在广州管理着两家门店的销售了,据说收入还不错,在珠海买了房(大哥在广东老乡会上认识了大嫂,大嫂工作的珠海),现在一儿一女生活还算圆满。他自己的原话是,虽然没有读多少书,看了十几年小说还是有一些收获的,所以你看,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哈。
但是大哥已经好几年不回老家了,即使他妈妈尿毒症,可是家里那个像“无底洞”的亲弟弟是他不想来往的人。
以上就是我大伯家的现状,原本引以为豪的两个儿子,一个啃老十几年,一个啃老到现在。他们年轻时奉行的就是:我家有钱,我不逼孩子学习,支持他的爱好和选择,儿孙以后自有儿孙福。事实却证明,这类儿孙的福气都是建立在吸血啃老上面,最后的受害者除了子女本人以外,还有父母本人!
最凄惨的晚年,就是有一个不成器的子女,所以不要在能改变他们的年代,做出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希望看到这里的友友们引以为戒!!!
如果一个家庭真的不逼孩子学习,支持他的所有爱好,这个孩子的未来会怎么样?
说个真事儿,我高中的英文老师——嫣,气质美女一枚,当年她的英语课那些最后一排的淘气男生都不说话,不睡觉,全神贯注表现都希望被她夸奖的那种。生活里嫣属于经常忘了自己钥匙在哪里,开车总迷路,明明手机在包里却满世界找手机的“马大哈”,遇事从来都是哈哈一笑而过的性格。可以说真的很佛性,但我觉得更像“猫”的性格,因为她不是不在意,而是看淡了很多事,懒得在意。
嫣是单身妈妈,有个可爱的女儿叫伊伊。嫣对伊伊的学习一直都是“放养式管理”,不要求孩子考试必须成绩多好,伊伊要是作业太多,写到很晚,嫣还会主动告诉女儿,别写了太累了。别的孩子家长都抢着给娃报名课外补习班,但是嫣问伊伊想补习吗?伊伊说想滑雪,于是美丽的妈妈就给孩子报了滑雪课,而没有去给小学老师交补习费用。为此小学老师有一段时间还会时不时故意在班里说说伊伊心思不在学习上。
妈妈没有给伊伊报过一个课外学习补课班,反而是只要伊伊自己说想上的兴趣班,比如画画,演讲,滑雪等等全都不论学费价格,不眨眼的满足伊伊。而伊伊这孩子也是争气,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第一第二,平时休息在家不玩游戏就爱看书,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都要写日记,因为妈妈是英语老师,所以伊伊更是觉得自己的英语成绩必须是班里甚至年纪第一,要不然自己就没脸回家见妈妈。可要知道,妈妈从来没有要求过这些。
因为嫣自己出书,写自传,也愿意分享她和伊伊的生活琐事在朋友圈,而我又是嫣的忠实粉丝,所以基本见证了嫣带大伊伊的过程,很多时候真的是属于妈妈让孩子出去玩玩吧,孩子会说我上次考试没考好,不把这个题搞定我绝不去玩的状态。
伊伊以很好的成绩考上重点大学已经1年多了,和妈妈分开自己闯荡,母女两人依然是朋友一样亲密无间。伊伊会分享她的每一件特别的小事,那怕是今天见到了一个师哥真的很帅。而嫣也会像闺蜜+死党一样给女儿分析每一件事的好坏利弊。而伊伊在大学里也是参加了很好的社团大家都很喜欢她,当然她的学习成绩从来就没有被担心过,到大学也依然是排名前列!
这是我亲自经历的一个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妈妈育儿的经历,嫣的育儿理念也一直会影响到我现在带孩子的方法。没有打压,没有逼迫,对孩子给予充分的自主和肯定,关键是父母指的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都非常正。这个过程嫣并不是每天苦口婆心的说,孩子你应该干吗,你怎么没有干吗。而是正身律己的10年如一日的用自己的行动来让女儿看到,做人应该这样!
所以奶爸Andy想说,孩子的未来或许我们不可预期,但是我们真的能通过自己的言行和价值观匹配的行为来影响到我们的孩子很多!不要总是想着“棍棒底下出孝子”之类的话,真正孩子的人格塑造和学习能力培养来自于你从小对她潜移默化的鼓励、锻炼和方向的给予!
如果一个家庭真的不逼孩子学习,支持他的所有爱好,这个孩子的未来会怎么样?
这个我还真在生活里见过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父母对孩子特别好,从来不打骂,甚至孩子上高中了,连着好几天都没去上学,校长都打电话找家里来了,他妈妈都没有说孩子一句。孩子不上学是为了去网吧打游戏,这个妈妈为了让孩子玩好,就在家里给他专门买了台电脑在家里玩。
但是这里面有个细节就是这个妈妈发现孩子游戏玩的特别好,所以什么都没说,就给孩子配了台电脑。这个孩子高中也没上完就辍学了,但是自己爱好研究电脑,还学的特别好,后来就被一家日本公司招走了,在日本呆了八年。后来又回国来自己开公司,做的特别好。
这是济南有名的雷锋奶奶家里的故事,我当时听了目瞪口呆,因为对孩子,我也是那种操碎了心的妈妈。雷锋奶奶那种育儿法太强大,简直令人不敢相信。但是她的孩子确实成才了,她自己也一直活的很快乐。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网上搜,应该会有视频。好像还是感动中国的人物吧!
长乐心情:80后妈妈,长期关注孩子的快乐教育,有爱教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