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现在农村的人情味浓厚吗?为什么?
富在深山宾客满堂,穷在闹市无一亲朋。
二三十年以前,基本上所有的家庭都很穷,一个村子里的人没啥区别。
平日里吃个饭,你只需要把主食盛好就可以了,然后就可以端着碗挨家挨户的串门了。
一顿饭下来,你可以尝到十几家的菜,但是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白菜萝卜。
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但是都是过的穷开心。邻里要是遇见什么事情了,大家都会一起去帮忙。谁家要是娶媳妇了,那真的是半个村子都出动。
但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有的人富有了,有的人还是贫困潦倒。这有个差别,人心也慢慢的开始改变了。
富有的,看不起仍然穷的。穷的内心里会觉得富有的势力,但是还忍不住想要去攀附一下。
就像我家,爸妈都是普通打工的,找自从传出去我在银行上班后,各种八百年不见的亲戚,都往我家跑。我虽然是在银行上班,但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岗位。
可是我去年回家的时候,居然震惊的听到,村子里的人都在说,我在银行当行长!月收入几十万!银行存款几百万!
从去年开始,我经常接到各种亲戚电话,都是说要贷款。有说要贷款几万的,有说要贷款几十万的。
好在的是,我还没有遇见那种:直接要求改存款余额的。(真事,单位一柜员小姐姐,家里亲戚要她帮忙改存款余额)。
更过分的是,一个姨,带着她女儿,来我家让我安排到银行工作。我上一次见到这个姨,我那时候才五六岁,都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要不是我妈说那是我姨,我根本就认不出来。
再后来,我就告诫我妈,再有人问我做什么工作,就说是在外面收破烂的。我每天上班已经很累了,没时间再和那些亲戚周旋。
我亲叔叔,早些年就是鞋厂的小职员。后来自己创业发达了,那每天家里都是人山人海。我叔和婶婶,在县城的一个小鞋厂里干了二十多年,一直都是普通的技术员。
以前每年过年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回老家,和我家在一起过。因为我爸妈长年不在家,因此我和那个堂弟,从小就是被爷爷奶奶带大的。
后来叔和婶婶离职创业,需要钱,到处借钱借不到。
最后没办法,叔叔和婶婶把房子抵押了50万,然后我家里爸妈和爷爷奶奶凑了20万。
从14年到现在,就七年的时间,叔和婶婶凭借当初的七十万创业,一点一点把自己的小鞋厂开了起来。
现在他们的那个工厂,工人已经有一两百人了,每年赚的钱都不低于7位数。
今年堂弟的老婆生了一个小孩,我就趁着公休回去了一趟。在我叔家的那个小别墅里住了几天,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找我叔。
要么就是借钱的,要么就是想把子女安排进工厂做个舒服的岗位的。
最过分的是,居然有人都找到老家的爷爷奶奶那里,把两位老人烦死了。
爷爷奶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当初开厂的时候,没一个人愿意借钱,我们全家都要砸锅卖铁了。现在一个个的都上门来求帮忙,怎么有脸来的。
以前的农村,人情味是朴实无华。现在农村的人情味,是金钱。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门前拴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放根讨饭棍,亲戚故友不上门。
世人结交需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路行心。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三穷三富过老,十年兴败多少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
你觉得现在农村的人情味浓厚吗?为什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各种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企业丰厚稳定的待遇,强烈吸引着农村青壮年。十几年来,农村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工,涌入不同的城市打工。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加入到城市建设中去。
这样以来,使得亲戚之间,朋友之间一年都难得见面一次,有的几年甚至十年都难得见到一次面。使得原来同一个村子的人,见面有时都认不出来了。由于见面少,在一起聚餐的机会少之又少。没有沟通,没有交谈,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家族兄弟之间,朋友之间的人情味变得越来越淡薄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少了,自然亲情也变得淡薄了。
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为我们每个人创造了良好的致富环境,大家都“甩开膀子加油干”。根据各人的智慧,各人的努力,各人所遇到的机宜不同,使得同一村的人,产生一定的贫富差距。有的人为了生意,日夜操劳,精心计划,赚得盆满钵满,还是不分昼夜地忙碌着。他们腰间有了钱,购豪车豪房以满足高档生活的欲望。不但城里有豪房豪车,而且在农村老家还建有豪华的住宅。
过年回农村老家的时候,青壮年朋友们见了都非常羡慕。同时心里又十分嫉妒,产生一种攀比的心理,一种强烈的不甘落后的想法,催促自己暗暗努力。同时也使得同村人中,原来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由于贫富差距的原因,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代沟。在人们的心里,觉得富人高人一等,穷人却低人一等。生活中等的自成一派。这就使得原来平等的同志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变成了三六九等的贫富关系。
由于贫富差距的产生,人们的眼光一切叮着钱。使得原来浓浓的人情味变淡了,亲情也随之慢慢变淡了,心里始终有一种代沟。其实富人们也感到无聊,心里纳闷,现在人们的人情味为什么没有以前浓厚?感觉一些人总是在远离自己,这真不知道是为什么。
随着农村人涌入城市生活,农村同一个村的人,人与人之间,家族兄弟之间,亲戚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由于平时见面机会少,在一起谈话沟通的机会就少,人情味自然就变淡了。由于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贫富差距,贫富之间存在一定的代沟,这也是现在农村人情味变淡的一个原因。随着现代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相交换手机号,平时在手机里常联系、常沟通,通过手机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
谢谢阅读,我的原创。
你觉得现在农村的人情味浓厚吗?为什么?
农村的亲戚关系,越来越淡!究其原因,方方面面。随着社会上的攀比和销费不断变化,人们睁开眼,就必须工作养家糊口,心里憋着劲,紧干,不希望与亲戚朋友乡邻,在物质上差距再拉大,其结果是亲戚淡了,朋友远了,乡邻之间逢场作戏,不深交往了,教育,医疗,房,车,红白份子,……奋斗的人已近夕阳,只有儿女离父亲远了!
你觉得现在农村的人情味浓厚吗?为什么?
鄙人从小在农村长大,读书后在城市工作并娶妻成家,对城乡的生活进行对比,总体上看农村人的人情味比城市好多了,至少平时可以互相串门,一家有事,特别是丧事,邻居可以互相帮忙,有什么消息能互相转告;而城市人就不同了,住在同一单元,不知姓甚名谁,甚至对门人家之间互相也不认识,比起“鸡犬之声相闻,老是不相往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家各过各的日子,各忙各的工作,下班回家大门一关,谁也不理谁,并且城市越大,这种现象越是严重,真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人情薄如纸啊!
你觉得现在农村的人情味浓厚吗?为什么?
大家好,我是梅子,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农村的人情味浓吗?七大姑八大姨都是亲戚吗?
现在的农村,人已经很少,大部分都去城市或者外出,村里只有一些留守儿童和老人,有时候家里一但发生点什么事,都叫不到人帮忙,所以就人情味这一块来讲,我来说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多数农村人都靠种庄稼过日子,村里人多,但凡哪家有事,都会去帮忙,你帮助我,我帮助你,整个村里很是热闹,又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有些那怕只是姓氏相同,也当亲戚在走,你来我往的,人情味很浓!如果是办个酒席或者是结婚,那场面,简直不用说了,很是热闹,乡里乡亲的,帮忙张罗的,亲亲戚戚,可以热闹好多天!
农村做庄稼,一个人是很难做出来的,特别是收割麦子,打谷子,栽秧苗,都需要有人来帮忙,这个不用说,招呼一声,村里能干的人就都来帮忙来了。修房造屋也一样,大家都来帮忙,不管是亲戚也好,乡亲也罢,都会来帮忙,我认为,这才叫人情味浓!
我们来看看现在,农村人烟稀少,外出打工的,进城买房子的,发展的。能够出去的都出去了,家里只有老人在,如果是要办个酒,死个人,根本找不到人帮忙了,也就是肥了这些一条龙服务的,拿钱请他们来,办个几桌,事情就可以了了!谈不上以前的热闹,人也没有那么多了,有些去了外地,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回来,而沾亲带故的亲戚也走得少了,也就谈不上人情味了!
再说了,现在农村办酒,你来我往的,基本上都是红包,微信,支付宝,这些礼尚往来,人不来,发个红包,或者微信转账吧!不管是红白喜事,就涂收礼,份子钱,都在计算着办一次酒可以赚好多钱?有钱就有了一切,那还有什么人情味了!
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要想回到过去的人情味很浓的时代是不可能了,大家心里都一个概念,各自安好,就是最好不过了!有句话说得很对,“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是现在农村人的问题所在!
你觉得现在农村的人情味浓厚吗?为什么?
"你觉得农村的人情味浓吗?七大姑八大姨都是亲戚?"这个问题,本人认为,父亲父族的姐妹称为姑,为亲人。母亲母族的姐妹称为姨,是亲戚。亲人一般指内族的称谓,亲戚一般指外族的称谓,亲人和亲戚是两回事。
至于农村的人情味浓吗?这个问题,本人认为,农村的人情味一般都比城市的人情味浓而重,但个人家族的人情味浓不浓,又是另一回事。
因为个人的人情味浓不浓,是看个人的缘分和个人的性格行为决定,比如两兄弟的人情,一个大方出人情,一个吝啬出人情。往往是大方出人情的人,受人喜欢。吝啬出人情的人,受人歧视等。
……
总之,农村的人情味浓不浓,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性格思维和行为动态决定,同时,也是家庭家族史的决定,但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人情味浓不浓,不能代表全国的农村人的人情味浓不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