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就古都地位,洛阳是根,西安是干,北京是冠。你怎么看?

季羡林先生说过:“就古都地位来看,洛阳是根,西安是干,北京是冠。”,大家怎么看?

这里的地位,似乎应理解为:地理位置(当时认为是天下之中)。

如果抛开地理位置不谈,单说洛阳、西安、北京三大古都在历史上的位置。

洛阳(虽号称九朝或十一朝古都,武周王朝太短、曹魏等王朝未实现大一统可忽略不计,大一统王朝主要也就是东周、东汉)。

未必比得上北京(尚有大一统的元、明、清三朝)。

更遑论西安(古称长安,西汉、唐朝建都于此)。

季羡林:就古都地位,洛阳是根,西安是干,北京是冠。你怎么看?

有个别人,整天引用个别人的一句话,什么凤凰台某主持人说什么,什么季羡林说什么,白岩松说什么?(且不说这些人是否说过)而从来不提由学术界精英组成的中国古都学会的观点,不但不提,还动不动指责,甚至污蔑中国古都学会。中国古都学会代表的是学术界共识,个别人只能算个人看法。

至于中国历史,这次纪念考古百年,认为中华文明主要源于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发源于泾渭流域的关中,并从关中传播到大半个中国,这就是“华山玫瑰燕山龙”的来源。中华、华夏之华,就来源于华山之华,所以华山被尊为华夏文明根脉,中华民族的圣山。这些都是学术界主流观点。(也有个别网民说,华山古代指嵩山——这只是黑笑话而已)

中华民族是多根系发源,仰韶文化中心在秦晋豫三省交汇地带,华山是根。

所以说,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发源地绝不是某一地。

要较真的话,西安才是华夏文明之根,西安有中国最早的人类遗址:212万年的上陈,(比元谋早42万年),有近7000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华山就在西安附近。要说华夏文明之根,西安当之无愧。但陕西,包括网民只说,西安是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

季羡林:就古都地位,洛阳是根,西安是干,北京是冠。你怎么看?

季羡林老先生作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从未无聊到谈古都地位的程度,这不过是洛阳网友借老先生之名自豫自乐的自嗨行为罢了。

这段原话是:要游览中国的历史发展足迹,西安是根,北京是干,上海是冠。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要去西安,观最近1000年的中国要去北京,要看未来之中国应当去上海。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古都的名片。

北京作为首都,又是明清故宫所在,大量现存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得已完整保留。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前沿,也代表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

因此,说西安是根,北京是干,上海是冠的描述是比较准确的。也有人根据此有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五千年看西安的说法。

季羡林:就古都地位,洛阳是根,西安是干,北京是冠。你怎么看?

季先生从来没有说过这句话,大家知道季先生研究领域是文学,这样一个大家不会随便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下断言,这是洛阳民科胡编乱造的谣言,目的是增加洛阳的份量。

洛阳民科极尽无中生有之能事,企图为洛阳涂脂抹粉欺骗大众,但无依无据的无中生有终究是徒劳的,是蒙骗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在此提醒广大人民群众,钢筋水泥造的景点不是古迹遗存,没有任何欣赏价值,不要相信洛阳民科无中生有的虚假宣传。

季羡林:就古都地位,洛阳是根,西安是干,北京是冠。你怎么看?

如果季老真讲过这句话,那就真不如一个历史本科生权威。造假可耻,拉虎皮扯大旗,是对学术的践踏和对学人的侮辱。

说话要有逻辑,做学问更得如此:

①洛邑是谁建的呢?

②人家建时有都城吗?

③建成后人家搬过去了吗?

④什么时候搬过去的呢?

弄清了这四个问题,还分不清什么是根,什么是干,什么是冠,就属于智商有问题了。

如果四个问题都没弄明白,还谈高大上的古都问题,确实只剩下了勇气。

这个洛邑问题,自唐兰释何尊后,就被解释金文者搞乱套了。卖瓜的说瓜甜,把何尊上的几句铭文,用周书《度邑篇》附会一下,似乎营建雒邑就是实现武王宿愿,雒邑就成了周都。但连唐兰本人都说不清,既然搬了,为什么周平王还得搬一次?唐文隶释之后,全是无据臆说,占其篇幅之八成。

《尚书》的价值高于《逸周书》。在《多士》中,我们可以读岀:周成王自征奄而归时,即已命庶殷迁入雒邑九里,以绝祸患;在《洛诰》中,成王七年十二月戊辰,新邑作成祀毕,成王即归镐京,命周公留后而监殷以成祀礼,此正周公致政之时也。

《何尊》自有其铭“惟王五祀”。那些睁眼说瞎话的人,非要把“五祀”曲解在周公致政后:以七年为周公年号,五年为成五亲政年号。当然手段还有多种,更有拿周公辅佐武王来搅和的。屡世先儒若在,自会羞他个无颜为人。

一句话,何尊根本与营雒无关,是唐兰大师发现出来的!后来的李学勤,更是把发现上升为发明。他们的两篇论文,屡被做学位者征引,可见中国学术,已是积重难返。

在解金文上,事实是积说成讹,循环论证,甚至永远不能正视一个老农都能说清的问题:何尊为啥出土于周?挑战作古之“名宿”,持正论者压力之大,也可想而知。

拿季老造假,可悲可鄙。实际是个别人恶意提问,抹黑他人,以制造地域冲突的。

所以,这种问题,不理为上。

季羡林:就古都地位,洛阳是根,西安是干,北京是冠。你怎么看?

钦佩季先生的智慧,赞同季先生的名言。

大家都知道,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没有爹娘,哪有儿郎?

人类,是如此;历史,亦如此。

夏商周三代,皆在河洛之间。

商王朝,赐给周人酋长姬昌(周文王)为“西伯”,抵御犬戎。

这是一个很早的华夏文明历史典故。

宝鸡的何尊铭文:宅兹中国——洛阳!

这是史学界泰斗们的共认共识。

古人云: 商因夏礼 周因商礼。

东方古老都城,中原洛阳的文明文化,

一直绵延不绝地滋润着西土——西安 !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