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人退休后给儿女带孩子,孙子大了老人还不走,被儿媳赶走,是什么感觉?你见过吗?
我退休以后去外地给女儿女婿家带了十年孩子,现在外孙大了女儿女婿却把我赶回来了。真是追悔莫及。。。。。。
我以前是在国企上班的,退休以后在家种点地,日子本来过得很清闲自在。结果儿媳和女儿同时传来怀孕的消息,思虑再三,女儿没婆婆,儿媳妇还有亲家照顾,我就收拾包袱来到了女儿家照顾怀孕的女儿。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很快女儿和儿媳妇都生下孩子。女儿在产房内生孩子,我和女婿等在产房外面,看着女儿半天没出来,我急得都快哭了,还好最后母子平安,我的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外孙呱呱坠地,我激动的抱在手上。
儿子那边没过多久,也打来电话,儿媳妇也母子平安。我给儿子转了5000块钱过去,告诉他我要留在这边帮你借坐月子,你姐没婆婆,你帮我跟儿媳妇说下。儿子没有收下这笔钱,可能是在怪我没回去照顾他媳妇吧,我不管那么多!
女婿工作太忙,女儿月子里几乎都是我在忙前忙后。很快女儿的产假就结束了,女儿女婿跟我商量,能不能留在这里帮忙带孩子,每个月给我一千块钱带孙费,并承诺以后给我养老。我想了想最后留下来了,但是我没要他们每个月给的一千块钱。我有退休费,够花的。
外孙是我一把屎一把尿带出来的,我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从出生带到幼儿园,从幼儿园带到小学,每天都是我亲自接送,外孙跟我也很亲切。
转眼外孙上四年级了,女儿女婿却越来越不满意我带孩子。一会儿嫌我太娇惯着孩子了,一会儿又嫌弃我跟孩子太亲近,导致孩子现在除了我这个外婆其他人的话都听不进去。
终于有一天我送完孩子上学回来,女儿却在家里没去上班。女儿跟说,她和女婿商量了一下,现在孩子大了,性格太过娇纵,男孩子这样下去不行,脾气性格都需要改改,她决定把工作辞了亲自下来管教孩子,让我回老家去吧。
我在女儿把工作辞掉的第二天就买车票回到了老家,走进十多年都没回来的家。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问我找谁,我知道这是孙子,可是他却不认识我,这也不怪孩子,从他出生开始就没见过我。
正当我要跟孙子打招呼的时候,儿媳妇出来了,“哎呀,稀客啊!十年了,终于舍得回来了?是不是被人家赶出来无家可归才想起来这儿有个家啊?”我老脸一红,无言以对,儿媳妇说的虽然难听,但都是事实。
最后儿子媳妇还是同意我进门了,但是关系很僵,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他们一家三口却几乎不和我说话,孙子也不搭理我,他们都把我当空气。
我真是悔不当初,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怨不到谁!!!!!!
总结老人还是要一碗水端平,不然就是给自己的晚年挖坑!
有的老人退休后给儿女带孩子,孙子大了老人还不走,被儿媳赶走,是什么感觉?你见过吗?
退休后给儿女带孩子,孩子大了老人不走,被儿媳赶走,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少。我的一个邻居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邻居的儿子在外地结婚生子,因无人照顾小娃,就把老娘接了过去,老人因为老伴早逝,也准备在儿子那里养老,于是在儿子那里看孩子,做家务,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时不时的还会补贴一些自己的积蓄,可是等小娃长到七岁上学后,就把老娘送了回去。
老娘回到家后很是失落一阵子,每天蔫蔫的,一说话就咳成叹气,但是为了儿子的名声还是掩饰着事实的真相,说自己在城市里住不惯,闹着让儿子把自己送了回来。但是我们这些邻居都知道,当初她被儿子接走的时候曾告诉我们她的儿子是接她养老的。
俗话说没有狠心的爹娘,只有狠心的儿女,许多父母对子女全心全意,全力以赴,但是许多子女对父母则是用着近前,用不着退后,连一点感恩之意也没有,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也是我们邻居的这一事例,也让我们这边的许多老人都心生警惕,教育孩子,一定不能忽略思想教育啊!
有的老人退休后给儿女带孩子,孙子大了老人还不走,被儿媳赶走,是什么感觉?你见过吗?
我病休在家快五年了,现在也正好带孙子。关于孙子大了,老人还不走,被媳妇子赶了的事,还真见过,听见的更不少。
其实赶老人的事,不是只有媳妇子干,亲女儿亲儿子也同样干。我隔壁小区一对老人,被女儿从北京赶了回来,原因是带孩子的理念过时了。回来时,老人还偷偷带来了几包孩子用过的尿不湿。往往令老人彻底绝望的,正是小两口双双都是白眼狼。
因此,我认为,赶老人肯定是不对的。就是心平气和劝老人分开住,一定要考虑老人分开生活的条件。
当然,作为老人,考虑问题一定要与时俱进。现在的年轻人观念真和我们不一样,社会压力也真比我们当年的大。我们首先要为儿女着想,尽最大努力减少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我也只有一个儿子,我在儿子的小区另买了一套房子,一起能住不能住另当别论。尽管能看得惯想得通,我还是主张分开过日子。时代不同了,别奢望过我们上辈人那种家庭小院的生活了,也别想着当我们上辈人的那种老婆婆老公公了。
看到这里,一定也有人骂: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是有几个工资,有处住,有的吃才这样说。对着呢,我是说我们尽量主动不要影响孩子们,但我们真的无法独立生活了,我们不靠儿女靠谁去?!他们也不能拿出个“道德绑架”的说词作借口,将必要的赡养老人法律责任推个一干二净吧!媳妇子赶老人,那儿子总不能置身事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吧!
有的老人退休后给儿女带孩子,孙子大了老人还不走,被儿媳赶走,是什么感觉?你见过吗?
在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姨妈有两个和儿子,小儿子二十来岁就结婚了,结婚没多久儿媳就怀孕了,而且三年抱俩。姨妈那时刚退休不久,就帮忙带孙子。期间儿子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儿媳虽然住在家里,但是上班也是早出晚归的。照顾俩小孩的任务就全落在姨妈身上了。照顾过小孩的人都知道照顾一个小孩的日常是有多琐屑,多累,而姨妈却要照顾两个相差只有一岁的小孩。那时姨妈每天五点就要起床,趁儿媳在家她就先把菜买好,然后煮早餐,把家里的打扫干净。等儿媳上班了,她就开始一天的带娃工作,喂饭,陪玩,做饭,哄睡,洗澡,洗衣服。
后来两个小孩都上幼儿园了,姨妈也没轻松多少,每天走路来回接送。照常的买菜,做饭,打扫卫生。这时儿媳转行去卖保险,想通过姨妈介绍,让姨妈娘家的亲戚都在她那里买保险。姨妈是个思想保守的老实人,她觉得保险都是骗钱的,不想去丢这个脸,所以没帮忙。儿媳从此就记恨了。
一眨眼四五年过去了,孩子们上小学了。姨妈的小儿子也从外地回来了,姨妈不用那么辛苦了。儿媳这时觉得姨妈没啥用处了,就说娘家有个侄女要过来这边打工,要住在家里,现在家里地方不够住,叫姨妈回老家住。姨妈非常生气,就骂儿媳忘恩负义,觉得自己没用处就把自己赶走。于是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儿媳说了一句很没脑的话,你除了帮我带大两个小孩你还帮过我什么?
有的老人退休后给儿女带孩子,孙子大了老人还不走,被儿媳赶走,是什么感觉?你见过吗?
这样的事现在见怪不怪了。
九十年代吧,我们那一对夫妇,儿子在北京就业,那时房价还不高,两口子把全部的积蓄拿出来给儿子首付买了房。后来有了孙子,两口子高兴呀,就去了北京代孩子。当时两人都没退休,请了长假,带了一段时间,儿子儿媳发话说:你们老两口也辛苦了,让孩子姥姥姥爷来换着带一下,咱们再筹点钱,再买套房子你们老两口住,这样就不用老家北京两头跑了。这老两口一听觉得很在理,赶紧收拾收拾回家,到家后两人合计了一下,把自己的住房卖了,可钱还是凑不够,再找亲戚朋友借了些,还是不够,再想了想,反正老了要去北京住,家里祖辈留下的近一亩地的老院子也卖了。然后拿了钱去了北京,儿子儿媳很快全款买了一套一居室的小房子,老两口高兴呀,这就在首都有了家了,也很自豪,儿子儿媳说了,等房子装修好了,老两口就可以入住了,现在家里孩子姥姥姥爷都在,住不开,先凑合凑合几天,就回老家上班,房子装好了再过来。
老两口虽说不太愿意,但确实是没地方住,只好回了老家继续上班,但回老家后就没地方住了,两人就在各自亲戚家里寄宿。好不容易熬到房子装修好了,两口子高兴坏了,赶紧收拾去了北京。到了北京,还没坐稳,就像浇了一盆凉水从头凉到脚。原来,新房子人孩子姥姥姥爷已经搬进去住了,儿子儿媳说了,孩子姥姥姥爷老家那边也没人照顾,住这边互相也有个照应,你们老两口要是愿意,就留在孙子身边,咱们一家一起住,也有个照应,如果不情愿一起住,可以现回老家,咱攒点钱再买一套房子,你们老两口再过来。
老两口没再停留,马上买了返程车票回了老家。可是,那里有安身之处呀。
好在妻子公司听到两口子的遭遇,专门腾出了一间小的地下仓库,总算安了家。
所以啊,我们做父母的,爱子女,爱孙子孙女,这是人的天性,但是一定不能丢了自己的老窝。
有的老人退休后给儿女带孩子,孙子大了老人还不走,被儿媳赶走,是什么感觉?你见过吗?
我的一位堂哥,是公办教师,四个孩子,三男一女。在七几年来说,当时的生活条件还是很苦的,况且是在农村,子女多,父母更加艰难。
堂哥是在外地教书。为了养育孩子,为了减轻爱人的负担,他不辞劳苦,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长途跋涉,历尽辛苦。把所有的一点点公资都用在孩子身上。眼看孩子一天天长大了,他们一个个安了家,堂哥感到无欣慰。
老大在农村,老二,老三在城市,女儿也在城市。堂哥退休了,就主动来到农村,把大儿带孩子,送上学,接回家,指导孙子写作业,此外,老俩口还帮儿子烧饭,扫地,洗衣,种菜地,干农活等。同样一天天过去,孙子进中学了,这下老俩口可以轻松了。
可是,好景不长,儿媳每天都拉着脸,有时指桑骂槐,堂哥心知肚明,把看到的,听到的当作耳边风,每天仍然忙着家务,其乐融融。
有一天中午吃饭,儿媳仍然挂着脸,堂哥和蔼地说,‘我很得起你们,帮你们带孩子,做家务,帮你们盖房子,我的退休金全用在你家,你看不到吗?`谁知,儿媳眼一瞪,碗一砸,手一指,大声怒吼一一你给滚。堂哥今天也火了,"我就不走,’可这下真的触犯了天规。儿媳闪电似从门角,拿着大铁锹向堂哥劈来,堂哥见势不妙,拔跟就冲出门外,谁知儿媳紧追不放。把堂哥在村庄追了一圈过来。最后被村庄人把儿媳手中的铁锹夺下来。
堂哥终于被大儿媳赶走了。老俩口被老二接去了,同样人如此,老俩口每天拖地,买菜,烧饭,没有闲着,日子一长,堂哥发现天天早上煮的早饭,买来的点心,近日儿子和媳妇都不吃了,小俩口皮包一挂,话也不说就开门走了。
堂哥感到莫名其妙,怎么啦,我又做错什么?老俩口商议,既然儿媳不吃早饭,干脆不烧了,可无巧不成输,当天早上,儿媳来到厨房里,掀开锅盖,锅里什么没有,她很幽默地说:"老公,你看一一早饭也不烧了,你爸爸真会节省!`儿子没有直声。堂哥听到这阴阳怪气的话,一骨碌爬起来,拿着包走了。儿媳若无其事,还假装说,爸爸过程再来。
堂哥又被三接去。同样如此,每天起床,拖地,洗衣,买菜,烧饭,洗碗筷等家务活,堂哥偶尔抽两支烟。一天早上,他去菜市,遇到一位熟人,便递给了堂哥一支中华烟,堂哥回家舍不得扔,便躲在卫生间抽这支烟,谁知隔了四个小时,十一点儿媳下班,打开门,抑扬顿挫地说,今天家里来了什么样的贵客,似乎烟雾还在袅袅多姿。我感到特别,特别的香一一伯伯你闻到吗?:堂哥哑口无言,同样拎着包,走了!三儿媳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堂哥的路任重而道远。辛苦一辈子,把子女全部安家,应该说是享福了,有退休金,不要子女负担。。
可是路向何方?堂哥被女儿接去了。安顿下来。时间不长,大儿媳,二儿媳,三儿媳异口同声说,:老东西,你死都别回我们的家!"
我从堂哥身上感受到,上为下是真心真意,可怜天下父母亲,临行密密缝,游子身上衣。何时报得三春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