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岳飞不死的话,能挡住蒙古骑兵南侵吗?

历史如果可以重来,很多历史就很被改变,可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永远不会重来。

岳飞是在宋朝初期,主要对抗的是金朝,而蒙古攻打宋朝,已经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了,所以,就算岳飞不死,按照年龄,估计也是在炕上躺着了,就是还健康,也拿不动武器,骑不得马了。所以也是必败的。

数读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个朝代的兴衰不可能因为一两个武将或者清官好官就可能改变的,宋朝当时自上而下已经腐朽透了,就算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还算勤政,但是,根基已经不稳了,其实前期宋朝对金的求和就已经预示着以岳飞为代表的战派得失势,权力下滑,后面就算求战派抬头,政府腐败,士兵涣散,百姓苦不堪言已成事实,当时宋军对抗金兵就以困难,更何况是更善于打仗的蒙军。

从当时角度分析,蒙古已经攻占云南,占领大面积中亚和西亚,对宋朝形成三面包围之势,而岳飞当时的主战场是江淮领域,后方稳定,和后期,蒙古攻打宋朝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当时就算岳飞在世,历史也不会因为一两个能打的武将而改写,必定对方也有能征善战的武将,并且,粮草,士兵,武器装备都比较充足。

假如岳飞不死的话,能挡住蒙古骑兵南侵吗?

都什么年代了?还玩英雄主义这一套?南宋的颓势和他们的制度性缺陷以及地理上的窘境有直接关系。岳飞的成功固然和他的个人才华分不开,但是也和南宋对岳飞军队的政策倾斜密不可分。

宋朝的固有缺陷

说起来宋朝“重文轻武”一说,也算是史学界的老生常谈了。近年来许多学术界人士或者民科人士,都喜欢用宋人的尚武记载去纠正大众这一错误印象。诚然他们举得都是事实,可惜和反驳宋朝“重文轻武”搭不上边。宋朝的重文轻武只是“表象”,乃是“强本弱枝”这个既定国策的衍生产物。

许多人认为宋朝的“重文轻武”是赵匡胤从杯酒释兵权开始。其实这条路线从晚唐中央试图削弱藩镇的影响力开始。许多唐朝空降的节度使并没有指挥的才能,几代之后迅速沦为文官。

只不过唐朝的科举制度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世家子弟。

宋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拼命地扩大科举的范围。所谓士大夫阶层,真正成型的时间其实是在宋朝。

这些文人士大夫虽然读过一些兵书,或许还会出几个不错的“技术官僚”。但是,他们的指挥能力依旧无法与专业的武将阶层相提并论。皇帝们之所以偏爱他们,是因为经过科举考试会有一层“天子门生”的光环。相对桀骜不驯的武将阶层而言,文人们无疑更加受到皇帝的信任。当然太监相比文人无疑更受到皇帝的信任,所以明朝的士大夫们一度被阉党整得很惨,不过那是后话了。

岳飞的死亡也不是传说中的秦桧构陷,而是他自己的所作所为,总结下三个字——不服管。我们都知道乱世中,将在外君命不受这个原则。但是,在皇权看来,不听话的指挥官是个比外敌更大的危险。后者可以靠割地、赔款、称臣去讨好;前者则是不死不休的死敌。

这套制度性缺陷一直困扰着唐以后的汉人王朝,直到它们被异族灭亡为止。

地理缺陷

说完软件缺陷,该说说硬件缺陷了。东亚的地理环境相对隔绝,许多在外界十分普通的技术在东亚会被奉为圭臬。许多人可能会对此表示不服,但翻开宋朝的史料,我们会发现早在北宋时期,宋军就经常陷入装备劣势。今天让无数宋粉狠吹的神臂弩其实来自西夏。而在得到神臂弩前,宋人就评价“今贼甲皆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

到了宋末元初,蒙古人通过绿色教徒获得了两样东西。一个是被西方人称之为“蒙古鞑靼剑”的环刀,一个是波斯人进贡的回回炮。前者让蒙古人在野外战场无往不利,后者则让蒙古人轻易地攻下了困扰6年的襄阳。

宋军方面,除了改良下西夏人的神臂弩外,就是从南方的穆斯林商人处获得龙骨技术,使得水军能够建造更高大的战舰。可惜,这些新式战舰在外界早已落后。而且,最后被坑爹的老张给败光了。

结语

所以,尽早抛弃英雄主义吧,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双方的军备科技以及配套的军事体制。南宋在这两点,都被蒙古爆出了银河系。如果不是把休战期算入,也就没有所谓四十多年的“支撑期”。蒙古打宋军真的就是几年秒的事。

假如岳飞不死的话,能挡住蒙古骑兵南侵吗?

蒙古之所以强大,是南宋养虎为患,自找的;实施联元灭金的策略,致使演变成大元吞金灭宋。若岳飞不被冤杀,北伐抗金没有停止过,也没有发生议和之事,就完全没有后来被元朝所灭。

假如岳飞不死的话,能挡住蒙古骑兵南侵吗?

虽然是假设的问题,也要依据史实来回答,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是岳飞对抗蒙古大军,一定可以取得胜利!南宋也不会为蒙古所灭!从敌我两方面军事实力来对比,就能得出岳飞必胜的根据了!先看岳飞真正对抗的金军,南宋初年的金军,和后来蒙古作战的金军,虽然都是金国领导下的军队,但是军队士兵的素质和战斗实力根本就不在同一档次。建国之初的金军是完颜阿骨打一手创建的虎狼之师,士气旺盛战斗力极强!因为完颜阿骨打不但能征惯战,而且是身先士卒每战都冲锋在前,在军队的组织纪律上,也能做到公平公正,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从抗辽到灭北宋几乎是每战必胜!那时候蒙古还对金称臣的。但就是这样精兵强将的金军,在面对岳飞带领的岳家军时,也没有过一次胜利,从牛头山,到郾城,颍昌,最后朱仙镇,全部是优势兵力被岳飞的劣势兵力打败,再看后来南宋末年蒙古大军的战斗力,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时候的蒙古铁骑,不能比建国之初的金军战斗力强,只能算是实力相当吧,这不是估计出来的,而是用一个人来衡量对比得出的结论。这个就是金国末期的著名战将完颜陈和尚。完颜陈和尚:本名完颜彝,字良佐,出生于金军世家,父兄都是金军将领,但是完颜陈和尚却喜欢读书,直到成年后才在军队里任职,不是领军打仗,而是处理军务。后来在一次处理军队内部两名军兵闹事,出了人命被关进监狱,后来因为蒙古大军进攻金国,金哀宗因为缺乏军事人才,才把完颜陈和尚放了出来,让他领军抗击蒙古大军。当时蒙古大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士气正盛,而完颜陈和尚却是拼凑起来的杂牌军,人数也不多。在1229年,蒙古8000铁骑进攻大昌原时,完颜陈和尚只有400人,还是由回纥,羌,满,汉各族拼凑的军队,但就是这400杂牌军在完颜陈和尚的带领下,居然大败八千蒙古铁骑!阵斩三千蒙古兵!之后完颜陈和尚率领这支忠孝军,继续在卫州,倒回谷等地打败蒙古大军,直到1232年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亲率数万蒙古大军三面围攻钧州,数天后完颜陈和尚粮草断绝,蒙古大军才攻克钧州,完颜陈和尚自动前往来蒙古大营送死,拖雷劝降未果,杀死了完颜陈和尚!现在对比结果出来了,蒙古大军的战斗力,不能比当初的金军战斗力强,因为完颜陈和尚率领的400杂牌军,就能打败八千蒙古大军,这是事实!那么再来对比岳飞和完颜陈和尚的武力和军事能力,就能得出结果了,完颜陈和尚的战斗力和岳飞不在同一档次,如果是战场相遇,岳飞肯定秒杀完颜陈和尚,岳飞是自幼习武,腰可开弓三石,这可是近1000斤的强弓!在南宋战将中只有岳飞一人!完颜陈和尚二十几年可是一直在读书的,就算他像霍元甲一样会迷综拳,肯定也不是岳飞的对手!再看军事能力,北宋名将宗泽曾评价岳飞:汝行军打仗,虽古之良将亦不能比也!只是不依阵法而战,终有凶险!岳飞的回答是:阵而后战,兵之常也!运用之妙,唯存乎一心!这足以证明岳飞是真正的军事天才!不是有句话吗?世有大年,无须多服补药。天生良将,何必苦读兵书!《幼学琼林》中也留有对岳飞的评价:

事无不可对人言,司马光之自信。

运用之妙唯存乎一心,岳武穆之论兵!

所以我认为如果岳飞在世,面对蒙古大军,是一定可以战胜的!果真如此,也就没有后来的元朝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