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单雄信临死前只喝了程咬金的酒,这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吗?

说起这单雄信,和李渊的关系,算是深仇大恨,不共戴天了,二者的关系注定是水火不容。

单雄信的父亲单禹曾经和李渊站在对立面上,两军交战之下,打了七天七夜,昏天暗地,最终李渊获胜,将单雄信的父亲单禹给杀了。从这件事情开始,单雄信和李渊之间,就有了不共戴天的傻福之仇,这也是单雄信和李渊无法共存的根本原因。

直到后来,在宇文述派人刺杀李渊的时候,李渊被救下来,没能刺杀成功,于是李渊仓皇而逃,在逃命的过程之中,经历了危险,提心吊胆的李渊,由于过度紧张,在没看清来者是敌是友的时候,就对对方出了杀招,给对方弄死了,弄死之后一查看,好家伙,单雄信的哥哥单熊忠,别人都是亲上加亲,这是仇上加仇。

瓦岗聚义拜把子的那些兄弟们,一共36个人,只是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在李密兵败之后,大家分开了,甚至各为其主,很多人都投靠了李渊,但是单雄信不能投靠李渊,就一直在王世充军中任职了。他最好的俩兄弟秦琼和程咬金也去投靠了李世民。

各为其主的结果,在乱世一定会刀兵相见,单雄信和他们也不例外,王世充和李世民的斗争中,单雄信被俘了,昔日结拜的兄弟们在这样尴尬的情况下见了面,单雄信内心很痛苦,因为此时兄弟们为将军,他为阶下囚。

李世民要砍了单雄信,曾经的瓦岗兄弟都求情,结果李世民不同意。其实李世民的心思大家都心知肚明,李渊与单雄信的仇不共戴天,自然不能相容。所以,大家在多番求情之后,李世民坚持要斩首,他们也就不再说话了。

即将要被斩首的单雄信,看着这群昔日的结拜兄弟,心中感慨万千,在这样的生死关头,曾经的同生共死誓言就和屁一样,一文不值。如今他面临斩首,这么多好兄弟每一个人愿意与他共死,也没一个人愿意舍命相救,反而都不愿意得罪李世民。

在单雄信斩首的当天,秦琼不在现场,没去送行,其他人都去送行了,而且都要敬他一碗酒,他都没有喝,这样的举动让大家脸面很难看,但也说不出什么来。

程咬金到了单雄信面前,对他说,兄弟,等你来世投胎,杀尽这些见利忘义的小人。单雄信一下子被程咬金说到了痛楚,感动万分,于是接受了程咬金的敬酒,一饮而尽之后,慨然赴死了。

从这件事情来看,在对待单雄信这件事来看,结拜兄弟们确实是不够意思。他们没能拼死保护单雄信,眼看着他被砍头。李世民杀单雄信并没什么错,毕竟,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容许有杀父之仇的人留在身边,这样做无异于养虎为患。

至于人性是否丑恶,就不太好说了,换成他单雄信面对一个要斩首的兄弟,他就真的会拼死相救吗?未必。

▲文/野史日记 欢迎关注我了解历史!

为何单雄信临死前只喝了程咬金的酒,这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吗?

这里和人性的丑恶有什么关系?人们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不过是因为曾经是贾柳店歃血为盟同生共死的好兄弟,转眼间就各为其主战场相见你死我活。这对比很强烈,但也很常见,在乱世中,要让39个人永远一心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或许机器人能做到吧。

血痛快地流了,酒痛快地喝了,碗痛快地砸了,但是你还是你,我还是我,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一起渡过难关,遇到富贵的时候,大家互相提携。单雄信宁愿投奔王世充,秦琼们却也可以选择投奔李世民。非要众人捆绑在一起,才是真正的自私吧。

闲话不多说,这里,四姑娘来说一说《说唐全传》中单雄信被杀时的场景以及与历史上的对比。话说单雄信与公主(王世充的女儿)话别,然后单枪匹马来闯唐营,想要杀死秦王李世民,众人很着急,只因秦王不许大家伤了单雄信,单雄信可是他“心爱之人”,而单雄信却只称呼秦王为唐童,徐茂公见势不妙,就建议李世民先把单雄信拿下,于是派出与单雄信并没有结拜过的尉迟恭。终于把单雄信给绑了。

李世民再次表现出了爱才之心,继续劝降单雄信,大意是当初是李家对不起你单家,但你也差点伤了我,也该气消了。说完来了一个全礼也就是跪下去了。但是单雄信就是不肯降唐。还说什么呢,杀头吧。徐茂公提出请求让曾经的兄弟们位单雄信来场活祭,也不枉朋友一场。徐茂公第一个端起了酒,说了一番话,大意是你我各为其主,如果还念朋友之情的话,就喝了吧,愿二哥早升仙界。单雄信接过酒来就喷到了徐茂公脸上,说:“俺好好一座江山,被你弄得七颠八倒,今日还要说朋友之情!什么交情!谁要你的酒吃?”接下来众人敬的酒单雄信一概不喝。

程咬金看不下去了,就端起酒来说:“单二哥,我想你真是个好汉,不降就死,倒也爽快,小弟十分敬服。肯吃就吃,不肯吃就罢,再不敢勉强。”单雄信接过酒喝了,然后程咬金又说:“单二哥,再吃一杯,愿你来生做一个有本事的好汉,来报今日之仇。”单雄信又喝了,之后程咬金再次说:“单二哥,这第三杯酒,是要紧的。愿你来世将这些没情的朋友,一刀一个,慢慢的杀他。”同样的,单雄信又喝了,众人不得不叹服,然后尉迟恭就把单雄信砍成了两段。只有秦琼没来得及见上单雄信一面,只能请求为单雄信安葬,并建了一座报恩祠。

以上内容出自《说唐全传》,单雄信为什么不喝徐茂公等人的酒,原因很简单,大家见外了,早已不是原来的兄弟,那么他们的酒单雄信又怎么肯喝?而且正是徐茂公毁了单雄信心中的一片净土,当初在二贤庄他是庄主,兄弟们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好不快活。结果后来贾柳店他们39个人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不久后徐茂公建议以瓦岗寨为根据地揭竿起义,再也没有消停过,后来就成了现在的局面,如果当初没有起义,是不是大家还是好兄弟?这是单雄信心里过不去的一个结。但是在乱世之中,哪里会有净土,既然是好男儿,谁又能置身事外?

而徐茂公在生死离别之际说的不过是场面话,并不是兄弟之间该说的话,单雄信又哪里肯喝。众人也都和单雄信见外了,只能干巴巴道个别,却只会让单雄信失望,不够兄弟啊。唯有程咬金还是和曾经一样,该说什么还是什么,仿佛大家之间没有这场尴尬,仿佛大家还是原来的样子,还是好兄弟,这让单雄信感到了尊重,所以他痛快地喝了。在单雄信的心中,始终是很看重兄弟情的。大家分属不同阵营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兄弟情却没了。

当然历史上并没有这么复杂。当初,李世民奉命攻打洛阳,在王世充投降之后,单雄信和其余十几人直接在死亡名单上。当时徐茂公(徐世绩、李世绩、李绩)还为单雄信求情,甚至要用自己的官职来保单雄信一命,但李渊和李世民并没有同意,单雄信安慰徐茂公他已经想到是这样的结局。行刑之时,徐茂公和单雄信话别,恨不得一同死去,但考虑到单雄信一家老小的安全,徐茂公决定好好的保护他们,将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割下来给单雄信吃,表示男人之间的一种承诺。

至于程咬金和秦琼,他们都没有为单雄信的死表示过什么,他们之间不过是同事了一段时间(大概两年),而且还不是同一个阵营。在瓦岗寨的时候 ,单雄信和徐茂公都是瓦岗创业元老,也是翟让的嫡系将领,而程咬金和秦琼他们投的是瓦岗李密。论其关系来,始终是单雄信和徐茂公近,两人还是同乡。

为何单雄信临死前只喝了程咬金的酒,这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吗?

揭露了啥?揭露了后人流传的那句话!“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炷香”!

这句话也就是从单雄信这里悟出来的,据说单雄信在被李世民处死前,拒绝了瓦岗寨大部分兄弟的送行酒,唯独接受了程咬金的送行酒,这又是为何?

单雄信与李家恩怨

这事还得从单雄信和李世民之间的恩恩怨怨说起,不仅如此,单雄信和李世民的老爸李渊也有过节,这应该是单雄信被杀最直接的原因。

单雄信的父亲就是遭到李渊的攻打,最后惨死刀下,这杀父之仇单雄信一直铭记在心,所以对李世民一家是极为痛恨的。不久李渊遭到宇文述派人暗杀,怆惶而逃之余看见一队人马,以为是追兵,于是乱箭射杀,结果这队人马又是单雄信的哥哥单雄忠,这下量子算是结大了。

不是冤家不聚头,就在单雄信在贾家楼与46位兄弟义结金兰的时候,准备发动起义反抗隋朝,结果负责镇压的又是李渊,在李渊准备前行的时候,李世民劝说父亲,声称这次奉命镇压的二贤庄里有很多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如果大张旗鼓的前去怕是会得罪很多绿林好汉啊!

其实李渊也接受了儿子的建议,决定先看情况再查抄,这时因为宇文化及派来的死刑犯在中间煽动这些人反抗官兵,双方因此起了冲突,二贤庄两百多人因此丧命,这又是单雄信和李渊之间的新仇。

单雄信被昔日兄弟擒获

随着天下大势,各个地方都起兵反抗,单雄信也加入了瓦岗军中,担任了左武侯大将军,其他声势浩大的起义军也有李渊、王世充等人,但是这里面就属李渊威望最高,很多起义军都投到李渊麾下,就连瓦岗寨众多兄弟也陆续进了李世民的麾下,唯独单雄信不肯,之后被李世民擒获,被当街斩首。

就在单雄信执行斩首之前,瓦岗众兄弟前来,一个个喝酒送行,但是单雄信谁的送行酒都没接,唯独接了程咬金的,单雄信认为这些人不讲义气,追求个人利益,所以一一回绝。

为何只喝程咬金的酒?

据说程咬金的送行酒之所以被接,并不是因为程咬金如何,而是因为程咬金说了一句话,附在耳边说,希望单雄信来世做个大英雄,亲手除掉这些见利忘义的小人。单雄信听了之后,接过程咬金的酒一饮而尽,其实后面也有传说,说除掉这群人的盖苏文其实就是单雄信的转世。

当然很有可能是程咬金已经看穿了单雄信心中所想,单雄信一生最重情义,时常帮助兄弟们,可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是被昔日的弟兄抓获的,这让他自己感到心寒,昔日情义早已不在,人都是为了利益出卖弟兄,你们的送行酒我自然是不会喝的,正是程咬金说出了单雄信心中所想,于是喝下这杯送行酒,来世不再做兄弟。

【感谢关注、评论、点赞】

为何单雄信临死前只喝了程咬金的酒,这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吗?

近代中国四川地区的袍哥组织在结拜上香时,号称要敬三把半香。一敬羊角哀左伯桃,二敬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敬水浒梁山聚义,而这个半把香是给瓦岗英豪的。

在历史上各类话本小说演义中,单雄信的人生都是一个凄惨的故事。而在正史记载中,单雄信就是一个四处倒戈的将领而已。在这里我只说说大家熟悉的民间话本评书中的故事与描写。那么,为什么后世只给瓦岗寨半把香呢?因为瓦岗兄弟们失义,消灭郑王王世充后,在洛阳斩义薄云天小关羽单雄信,众人除徐茂公求情、程咬金敬酒,剩下的都被骂的狗血淋头,导致秦叔宝都抱头痛哭,兄弟情分未能有始有终,所以是半香。

瓦岗寨左武侯大将军单雄信按兵不动,偃师之战归降王世充,导致瓦岗寨李密失败,兄弟们各奔前程,也埋下了日后分裂、阵前叙旧的伏笔。瓦岗五虎在秦王李世民打洛阳时,除了单雄信之外,都投靠了李唐。这个时候,原本同袍厮杀于战场,当然是一段悲剧。况且,秦琼,罗成,程咬金和徐茂公都受过二贤庄土财主单雄信的扶持。

洛阳大败之后,尉迟恭阵前拿下了单雄信。而瓦岗寨投降李唐,作为降将,众人貌合神离,只有徐茂公去求情,给唐高祖李渊和秦王李世民说愿意用自己的官职财产来换单雄信一命,然而被拒绝了,李唐下令将单雄信等一干将领全部处死。毕竟,单雄信是王世充的女婿,负隅顽抗投降太晚,加上曾经差点杀了秦王李世民。总之,在多重原因之下单雄信被杀是一个必然。当然,李单家也有仇,李渊早年不小心误杀二贤庄老大单道,和单雄信结下了梁子,单雄信也不太愿意投降李唐。

辕门之外,二爷单雄信要被杀,兄弟们陆续敬酒,于是单雄信提起结义之情,破口大骂诸人不顾当年情谊,徐茂公割下腿上的肉,给单雄信吃了,说你的家人我会帮你照顾的,吃了的肉不算我绝情。而对于罗成,秦琼,程咬金等人,单雄信心里含恨,表示坚决不喝酒。程咬金心有不忍,给单雄信扑通跪下,表示以此还了之前的情分,单雄信喝了程咬金的酒,就被斩首了。

因果循环,身负家仇,勇武过人的单雄信,本是绿林豪杰,联合誓同生死的兄弟们闯事业,妹妹嫁给了罗成而自己又被罗成尉迟恭打败,当初的誓言也得随时局不断变化。

毕竟,阵营不同,忠义难两全,他们走向了人生的两极,其实也是人性本身的复杂。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为何单雄信临死前只喝了程咬金的酒,这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吗?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瓦岗几个结拜兄弟的虚情假意常常被后人调侃。桃园三结义,关羽、张飞一生追随刘备,为忠义英勇赴死,可见忠肝义胆。而瓦岗山的兄弟们封侯拜相,在单雄信死的前一天连个劫狱的都没有,一对比单雄信真是悲哀。

单雄信外表雄壮,武器是一杆金顶枣阳槊。山西潞州八里二贤庄庄主,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绰号“赤发灵官”,又称“义薄云天小关羽”,行走江湖极为仗义。李渊去太原时遭到杨广追杀,阴差阳错误杀了单雄信的哥哥,自此单雄信心里一直记恨,并由此发誓永不投唐。

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时,罗成临阵倒戈,单雄信上阵被李元霸击败。后来单雄信巡视御果园时遇见了李世民,单雄信见到仇人儿子,撇下随从,与徐世勣割袍断义,孤身追杀李世民。危急时刻,尉迟恭赶来用铁鞭将单雄信打下马,救下李世民。自此,李世民心中一直记恨着单雄信。

公元621年,王世充召集四路反王一起对抗李世民。秦琼中计负伤,李世民以罗成为兵马元帅。罗成设下埋伏锁五龙,单雄信孤身踹唐营,中计被俘。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举军投降。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一干将领全部处死。徐世勣一边向李世民求情,一边劝单雄信投降。结果,求情遭拒,单雄信也誓死不降。

徐世勣对单雄信说道:“兄弟,自古忠义难两全,当初结拜誓言永不相忘。”说着,割下自己一块肉给单雄信吃,并表示会在他死后照顾他的家人。此时此刻,单雄信算是看清了这些“兄弟情”的虚伪,在他不肯投降时,兄弟们都远离他;如今他被判死刑,兄弟们却来给他送行酒。

想当年,他们中哪一个没有受到他单雄信的帮助和救助,现在回想起来四十六友中唯一没有背叛过他的是程咬金。程咬金递上酒对单雄信道:“兄弟,来生再做一条好汉,将他们欠你的都夺回来。”这句话说到了单雄信心坎里,唯有下辈子,才是他的希望。于是他一饮而尽程咬金递的酒。

单雄信吃下肉、喝下酒后赴死,最终被斩首。

单雄信一生劫富济贫,豪侠仗义,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他所想的都是兄弟面前无利益,但他没有想到,最后却是被曾经结拜过的兄弟所抓。那些不顾念昔日情义的“兄弟”,为了利益和荣华富贵出卖设计抓了他,这是他深感最讽刺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也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利益面前无兄弟!

根据史料记载,单雄信当初被判斩首,前来刑场的也只有昔日好友徐世勣和程咬金来送最后一程,程咬金递的酒,徐世勣割的肉。四十六友中其他人,有设计陷害他的,还有为了撇清关系并未前来送行的。从单雄信之死,也让人看出了人性的薄凉和丑恶。

为何单雄信临死前只喝了程咬金的酒,这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吗?

在历史上,单雄信和张定边一样是一个传说。大家都知道,张定边差点于千军中取了朱元璋的首级。而比飞将军李广少一个“军”字的飞将单雄信,也是千军中差点把李世民给砍了。若非徐敬业的爷爷李勣助战,就没有后来的唐太宗。而临刑前喝酒的桥段则出现在影视剧中,他最好的朋友徐懋公(李勣)也敬酒了,而且还是割肉,竟然被拒绝。福垊觉得,题主的问题似乎应该这样问。在影视剧中为什么单雄信只喝程咬金的酒?而又揭示了人性的什么丑恶?

单雄信为什么不投降李唐?

一、他跟李家有不共戴天之仇。单雄信的父亲单禹、胞兄单雄忠为李渊、李世民父子所杀,杀父之仇不同戴天,更何况还有诛兄之恨,更何况还有灭岳父之怨呢?

二、王家对他有姻亲栽培之恩。上面说的灭岳父之怨就是说这点。他的岳父就是建国号为郑的皇帝王世充,王世充虽非明主,但对提携重用他还把公主嫁给他。他自然感恩不尽,赴汤滔火在所不辞。

三、他鄙视三姓家奴,崇尚忠义。在影视剧中他不仅是飞将更是号称小关羽。关羽是什么人?一生最讲忠义,为忠身在曹营心在汉,为义华容道放走曹操。他最初投靠翟让,而后翟让让贤于李密,李密虽有才能,但对单雄信不厚道,单雄信怒而跳槽。

四、对结拜兄弟们的失望。详情见后面的福垊在揭示了人性的什么丑恶里讲述。

为什么只喝程咬金的酒?

福垊看大家都回答说只有程咬金敬酒时,跟单雄信说悄悄话,而且悄悄话的内容就是要单雄信来世做个大英雄,将三姓家奴,没有忠义的小人们(兄弟们)统统杀掉。并说后来除掉这些人的(渊)盖苏文就是单雄信的转世。然而福垊感觉这不符合逻辑啊!您看啊!大家(包括程咬金)都劝降(背叛)单雄信,程咬金怎么能置身事外?而且(渊)盖苏文也没杀死这些小人们啊!还有《隋唐演义》电视剧的大结局,也有这个敬酒画面,但里面压根就没有程咬金跟单雄信耳语的情节。

还是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场景。第一个出场的小哥,哭哭啼啼,被单雄信斥责。说他男儿应该流血不流泪。小哥顿时血气喷张,自饮酒后,摔碗而去。第二个是个满脸横肉的大叔,说得很激动很慷慨,还没敬酒,就捞出酒碗里的树叶,自饮而去。第三名就是程咬金敬酒。第四名就是为李唐立了大功的徐世勣,被李唐赐姓为李,避李世民讳而改名为李勣的同乡好弟兄。他非常伤心,却被单雄信斥责,说得让人感动。最后竟然割掉自己的肉,让单雄信吃,即使这样,单雄信依然没喝他的送行酒。而且坚决拒绝李勣的劝降,李勣伤心欲绝。

那为什么就喝程咬金的酒呢?福垊注意到程咬金为单雄信亲自倒了一盆酒,到单雄信面前也就说了句敬酒,单雄信就喝了。而且单雄信还问了程咬金,秦琼为什么没来。福垊没看过《隋唐演义》电视剧及其他文艺作品,不知道单雄信为什么想见秦琼?不知道他为什么只问程咬金?难道是他们三人关系最好吗?秦琼虽然没来(故意不去),但在行刑时,伤心的从马上跌落。

揭示了人性的什么丑恶?

福垊不清楚电视剧为什么让单雄信独自喝程咬金的酒?难道因为程咬金用盆敬酒的原因吗?福垊认为如果电视机设计的情节是谁的酒都不喝,会更好。因为这样更能体现郭德纲所说的“汉末英雄刘关张 ,隋唐豪杰推瓦岗。三人同心扶汉室 ,众友齐力反隋炀。麦城余恨悲白帝 ,洛阳萧索二贤庄。宁学桃园三结义 ,不烧瓦岗一炉香。”结拜兄弟,理应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最起码,兄弟得同心,不能为了利益伤了兄弟。然而昔日结拜共生死,如今为了利益舍兄弟!其所揭示正是兄弟情义毁于利益。

以上是福垊个人浅见,还请大家评论区里指教,喜欢请评赞,不足请批评指教,谢谢大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