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何为天地?
《易经》中是这样记载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说的是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状态的,用现代物理学来解释就是150亿年以前,有个超密度无限塌缩的粒子瞬间产生大爆炸,便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在一起便成星体,也就是地;那么无形的空间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太空,也就是天。《易经》上说:“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就是最形象具体的解释。
何为玄?玄在这里指的是一种颜色,一种深蓝且无限接近于黑的颜色。从玄字本身的意义上来说,玄指的是高远、高深莫测。
再回到这里的颜色,我们肉眼可见的天分明是蓝色的,怎么变成了黑色呢?其实天的蓝色,是由于光的衍射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有蓝、靛、紫这些颜色因其光波长较短,只能在各种空气中的杂质间来回反射,所以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
何为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土的颜色,人的肤色,以及大部分农作物成熟后都是黄色的,因此就有了地黄的说法;然而从现代色谱上来看,玄色是偏冷色,黄色是偏暖色,说地黄也是在赞叹温暖的大地有滋养和哺育的美德,所以我们又把大地尊称为“母亲”,以示其母爱的伟大!
天地玄黄看完上面之后,“天地玄黄”就好理解了,它原本出自于《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意思是:天的颜色是黑色的,地的颜色是黄色的,然而“天地玄黄”出自于《易经》的“天玄而地黄”,至于后来成了天地玄黄,其实是为了对仗而明引过来的。
人生五伦指的是: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
其含义是说:
父子有亲
长幼有序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朋友有信
- 一、父子有亲
“父子有亲”,就是父母在教导孩子的时候要充满慈爱和关怀,相对应的子女在侍奉年迈的父母的时候也应当要孝顺而体贴,只有“父慈子孝”,才能父子有亲。
- 二、长幼有序
“长幼有序”,长为兄,幼为弟,说的是兄长要爱护小弟,同时小弟也要敬重兄长,兄弟之间要懂得手足之情,要和睦团结。
- 三、夫妇有别
“夫妇有别”,这里说的别是指在维护家庭的责任上应当有所区别,丈夫待妻需尽其责任,妻子事丈夫应当温和体贴;意思就是说:为人丈夫者需要担起要养家的重任,作为妻子就要有责任把家庭的一切饮食起居处理好,夫妻相敬如宾,夫妻一条心,才能恩爱长久,家庭才能兴旺发达。
- 四、君臣有义
“君臣有义”,即“君要仁义,臣要忠心”,既要做到君使臣以礼,也要做到臣奉君以忠。君要有仁义之心,处处替下属着想;那么臣则要忠心于上级,恪守本分与职责,所以把这四个字放于今天的职场也是适用的。
- 五、朋友有信
“朋友有信”,是指朋友之间交往要遵守信义,讲究诚信。要不论贫富,君子之交淡如水,做到一视同仁,以道德相交,而不是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等。
三纲五常
三纲即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纲是什么?渔网的总绳叫做纲,有个词叫做“纲目”,目是指渔网的网眼。成语“纲举目张”,意思就是用提起渔网的总绳抛网,网眼就全部张开了。所以在这里纲就是行为规范的意思。
“三纲”的具体内容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其具体意思是:
- 君臣之间,要以君为主,君主对臣要负责任,做出榜样,臣子要服从于君主,但如果君主昏庸无道,那么臣子便可弃暗投明;
- 父子之间,要以父亲为主,父亲要为儿子负责任,做出表率,儿子要听从父亲的,但如果父亲不仁,那么儿子也可远奔他乡;
- 夫妇之间,丈夫为一家之主,要有责任担当,爱家顾家 ,妻子要随顺丈夫,但丈夫如果不走正路,那么妻子也可改嫁。
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
- 一、仁则是仁爱,仁慈,也是心德,良心,良心即是天理,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心,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常动恻隐之心,宽以待人,就是仁。
- 二、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合乎道德规范的言语行为才能说才能做,这就是义。
- 三、礼是为了约束和规范道德而制定的基本的生活礼仪和行为准则。要做到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就是礼。
- 四、智就是智慧,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有智慧的人才会真正懂得仁的内涵,义的真谛,只有这样才会去践行仁道。
- 五、信,人和言的组合,就是说人要讲诚信,讲信用,一言九鼎。信和义类似,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准,是立人之本,更是立国之本,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且要继续发扬的美德!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中国传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简单地说“天地玄黄”是儒家的宇宙观和时空观,五伦与五常是儒家的伦理观和价值观。都是些形而上的存在,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在朴素条件之下对天地的敬畏和对人性的约束。
下面土鳖君就带诸位看官盘一盘那些隐藏在儒家思想中的朴素哲学和朴素价值观。
中国人的时空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南朝著名文史学家周兴嗣所编的儿童启蒙读本《千字文》中的卷首之句,主要给孩子们推送的是在朴素哲学毕竟下,天地宇宙的基本知识。
天地玄黄出自于《易传•坤文言》中对于坤卦的注释,《易传》说“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由此可见在古人的眼中,苍天的颜色是玄色,大地的颜色则是土黄色。
那么问题来了,“玄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在很多解释中“玄色”是黑中带红的颜色。所以这就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不理解天为什么是黑色的?难道是古人在夜晚观测的天?或者是直接看到了外太空?
其实不然,关于对玄色的认知,分为两个阶段。
人们常以“玄和幽”二字并列,《说文解字》中说“玄,幽远也”。幽代表着远山的青黛之色,是一种“发蓝的绿色”。玄代表着比“幽”更远的颜色,如果我们把镜头放的更远,我们会发现远山的绿色会逐渐逐渐的淡化,变成“发绿的蓝色”。
在宋徽宗时期天才画家王希孟的惊天之作—《千里江山图》中,就将那“山之幽”和“山之玄”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呢,在汉朝之前,玄天就是蓝天,那种心旷神怡的蓝天。
在古汉语中,与玄、幽相近的是“青”。从词源上说,“青”这个字的本意是“刚萌发的草木的颜色”。
其实呢,古人并不能严格的区分蓝色与绿色。所以当“青”这个字在春秋末期出现之后,“玄”天也被称为“青”天。“苕之华,其叶玄玄”也被改为了“苕之华,其叶青青”。
其实如果我们看看青天白日旗里的青天是什么颜色,大概就知道了汉朝之前的“玄”色了。
将“玄”色变成黑色的其实是秦朝。秦始皇一统六合之后,他老人家觉得秦朝能灭掉东周,是因为他们老嬴家行的是“水”德,正好克制了行“火”德的周朝。
由于在五行理论中“水”的颜色是“黑”色,所以,秦朝以黑色为最高贵的颜色。皇帝嘛就是天子,代表着老天,黑色又是最高贵的颜色。所以始皇帝一不做二不休,将“玄”改成了黑色。
到底是哪种黑?就是“日已落,月未出”时苍天的红黑色。
说完天,咱在说地。黄色的大地我们好理解,中华文明源自黄河文明,黄土高原的大地当然是黄色了。
所以说,天地玄黄就说“我们中国人是在蓝天黄土上繁衍生息,发扬光大的,蓝天下的那片黄土地就是我们的故园。”
顺便说一句“宇宙洪荒”。其实《千字文》的宇宙,并不是指我们现在的太空。《说文解字注》中说“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是一个“空间+时间”的整体时空概念。“洪为大,荒为无”,洪荒二字反映出古人对那个时空最原始的认识就是“混沌”。
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三纲、四维、五伦、五常和八德”是中国儒家最传统的道德体系。
儒家思想。是一种以传承和光大“周礼”为核心任务,以“仁”作为核心思想,以“兴王道、行仁政、敬天法祖、礼治孝悌”为核心手段的思想流派。是中国封建时期主要依靠的主流思想。
三纲,出自《白虎通义·三纲六纪》,所谓的“纲”就是纲领、法则的意思。三纲包括“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个方面。
通俗点说,就是为臣要听君主的话,要做到“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为子要听父亲的话,要做到“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妻要听丈夫的话,要做到“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夫唱妇随”。
三纲以近乎严苛的方式约束住了传统社会中主要的道德关系,为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和家族制的发展提供了准绳。
四维,出自《管子》,所谓的“维”即“维系、维护”的意思。四维包括“礼、义、廉、耻”四个方面。
在管仲看来这四个方面是维护社会稳定,维系政权稳定最基本的道德观,缺一不可。
如果缺了一维,国家就倾斜;缺了两维,国家就危险;缺了三维,国家就颠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
五伦,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伦”即“人伦、伦理”的意思。五伦,包括“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个方面。
“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为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为孝,兄弟手足之间精诚友爱,为悌;夫妻之间挚爱有别,为忍;朋友之间诚实有信,为善。”
五伦是孟子在孔夫子的“君、臣、父”的人伦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挥。在孟子看来,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基本囊括了传统社会中的人伦关系,如果想要长治久安就需要对这五个关系加以约束。
八德,乃宋朝理学家们对“三纲五常、四维五伦”的深刻总结,“德”即“德行、品德”的意思。
在理学家看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品德从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涵盖了个人与家庭、社会的道德关系,如果每个人都恪守八德的约束,那中国将是个国运绵长的礼仪之邦。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您。
我是土鳖君,一位爱极了中国的书生。
点关注,不迷路。
为您持续输出有质量的答案。
好玩的知识才刚开始。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千字文》的第一句,虽然它是启蒙读物,但是所讲的知识,都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天玄地黄”,四个字,简单的说,一句话就可以讲明白。细究下去,千言万语也未必讲尽。“玄”是黑色,黄是黄色。简言之,天是黑色,地是黄色。若要细究,就要从《易经》说起。这样,天地和玄黄,就都有得说了,天为阳,地为阴,天地又为阴阳,玄除了有黑色之外,又有幽深玄妙之意,以表天道。以黄代地,因为中原文化产生于黄河流域,土地是黄色的,人的皮肤是黄色的,吃的粮食也是黄色的。黄除了表色黄色之外,也表示地道的深邃。人死之后,到了阴间,称之为黄泉。同时,玄是冷色,代表阴,天道属阳,玄色属阴,又是阳中有阴。黄是暖色,代表世间的温暖,地属阴,黄属阳,又是阴中有阳。这样,从宇宙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在中国文化上,代表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故此,天地玄黄,看似只说了天地的颜色,其实其中包含了深刻文化源渊。儿童读的时候,可以只了解表面意思,随着学养的培加,不断会有新的理解。
五伦,是五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是关系。在儒家看来,人与人之间,只有五种关系,它们分别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和朋友关系。人世间所有的关系,都可以归结到以上五种关系之内。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古到今,从无变化。
比如说君臣关系,现在不说了,一说起来,就认为是封建的东西。后来就改为同志关系了。其实,君臣关系就是上下级关系。古代称为君臣关系的时候,着重体现的是行为上的隶属性。现在称为同志了,表现出的是人格上的平等性。侧重点不同而己。
五常与五伦是有联系的。“常”的意思是“不变”。佛家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是说,一切都在变化中,事物都是没有自性的。但儒家认为,人世间有永远不变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常”,也就是“不变”。许多研究过《易经》的都知道,易有三个意义,一是变易,二是简易,三是不易,不易,就是不变。所以,“常”的意思,也是从《易经》中来的。儒家认为,人应当坚持五个永远不变的原则,这就是“仁”“义”“礼”“智”“信”。简单的说,仁是对别人的同情与关怀,即爱人;义是敢做敢当;礼是要守规则,按规矩办事;智是办事要有正确的方法;信是言出必践。这些原则,在今天依然是不过时的。
最后,说说“三纲”,三纲是从五伦中来的,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但三纲不是孔子提出的,而是董仲舒提出的。儒家后来为人所诟病,与此有很大关系。董仲舒认为,在五伦之中,君臣、父子、夫妻这三种关系是最重要的。把这三种关系规范好了,一切的社会关系就都理顺了。于是,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原则,即,为臣为子为妻者要绝对服从为君为父为夫者。这就是所谓的三纲。
我们常把儒家称为“孔孟之道”孔孟当然都是注重人伦关系的。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君要有为君之道,为臣要有为臣之道。若君不守君道,则臣当然也不必守臣道。父子、夫妻、兄弟、朋友间都是一样的。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孟子给出了具体的标准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的五伦关系中的双方都是平等关系,各自都有原则有规矩。到了三纲这儿,在关系上就走偏了。相到制约的平衡关系,变成了一方的绝对统治关系。这一变化,把儒家灵活人伦关系搞僵化了。
儒家的思想,虽然有其局限,但许多在今天依然是适应的。但是,“三纲”的思想,大概属于应抛弃的糟粕。董仲舒想要儒家为现实政治所用,必须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因此把孔孟的思想进行改造,也就可以理解了。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三个词不可混为一谈,天地玄黄讲的是人类对宇宙最初的认识,人生五伦讲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三纲五常讲的是儒家讲的伦理,总的来说,前两个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有一定的错误,但也算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而三纲五常则应算作是糟粕了。
天地玄黄这是古代启蒙读物《千字文》开篇第一句,但这个词最早的出处应该是《易经》中所讲的“天玄而地黄”。
天地:
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宇宙大爆炸之前,天地还未形成,那种混沌的状态在中国文化中叫做太极。天地形成后,《易经》中说:
“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但是这里的天不应该简单理解为我们仰头就能看到的天空,而是指宇宙。
玄黄:
玄是一种颜色,可以简单地把玄归纳为黑色,但是如果要仔细分类,玄应该是一种无限接近于黑色的深蓝色,每天太阳刚刚落下,天还没有完全黑下去时那种颜色,大概就是玄色。
黄也是一种颜色,古代人们认为地上的主体都是黄色,如黄土、主要农作物、人的肤色,所以地是黄色的,我们说人死了是上黄泉路,就是这个道理。
天玄与地黄是相对的,《千字文》中为什么要把“天玄地黄”改成天地玄黄呢?纯粹是为了对仗和押韵,因为下一句是“宇宙洪荒”。
人生五伦人生五伦是指人生在世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完整版应该是“五伦八德”。这是古人根据“道”的规则,制定出做人的规范,自周朝起就用五伦八德来治理天下。
五伦指:父子、兄弟、夫妻、君臣、朋友。父子有亲:
父子之间要讲究父(母)慈子孝,中国古代对孝非常重视,如何才能让孩子尽孝道呢,父母首先要懂得慈爱,要有智慧才能教育好孩子,让他们知道如何尽孝。
长幼有序:
兄弟之间长幼有序,这也是规则,兄长照顾弟弟,弟弟敬重兄长,手足之情重于一切,为什么孔融让梨的故事会流传至今受人称赞,就是因为孔融懂得这个道理。
夫妇有别:
夫妻之间是有别的,不论是男女之别,还是各自在家庭中所负责的事情有别,比如中国古人认为女人的责任是相夫教子,而男人的责任是求取功名,那么在一个家庭中只有夫妻之间各自做好分内的事情,才能相敬如宾,互敬互爱,构建和谐家庭。
君臣有义:
君臣之间相处也有礼仪,君正臣忠,这其中讲的就是君臣之义。君王要处处为臣下着想,而臣子要处处为君主分忧,李世民为什么能创造贞观之治,就因为他和魏征等人的关系相处融洽,君臣有劲往一处使,反之,隋炀帝为什么会亡国,因为他忽略了君臣之义。
朋友有信:
朋友之间要有信义,说过的话要讲信用,朋友犯错要劝他改正,朋友有困难要及时帮助,不因朋友穷苦而疏远,不因朋友富有而亲近,这是古人的交友规范,以道德约束彼此,而不是荣华富贵、功名利禄。
以上就是人生五伦,八德则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纲五常纲是表率的意思,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在古代是作为伦理道德、政治制度来规范的,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因此造成了很多愚忠愚孝的惨剧,特别是夫妻之间,女人彻底沦为男人的附属品就由此开头。
这种思想放在当今社会是纯粹的糟粕了,特别有些大男子主义的人,自己屁本事没有还拽得跟个二五八万似的,要求女人啥都顺从自己,凭什么?这里不多说,要不然肯定被喷。
五常则非常正能量了,就是“仁义礼智信”。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不论如何厚重的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能一味崇古,认为传统的都是好的,也不能一杆子打倒所有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心分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天地玄黄出自 《易经》。 《易经 》里说天玄而地黄,意思就是天是黑的而地是黄的!是不是想说这什么鬼,其实意思就这么简单。然而很多人要说地是黄的还好理解,为什么天是黑的呢,我们看到的天不都是白或蓝色吗?其实这都是因为光的衍射造成的,实际上宇航员外在太空中看到的天确实是黑色的。我们老祖宗还是很有智慧的!要想更了解天地,可以去读五经之首 《易经》。人生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指的是五种人伦关系,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无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三纲五常中"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
什么叫天地玄黄,什么叫人生五伦,什么叫三纲五常?
所谓“天地玄黄”、“三纲五常”、“人生五伦”等,听起来都是一些很深奥的词汇,事实上,也确实是一些智慧高所留下的经典的传世名言。下面我来简单的解释一下:
1、天地玄黄
“天地玄黄”的下一句是“宇宙洪荒”,也是千字文的第一句。而《千字文》是我国成书最早、流传最广的一种启蒙读物,是一部很著名的传统文化。“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是青黑色的或上黑蓝色的,总是一种很暗的颜色,而地则是黄色的,深黄、杏黄等,总之是黄色的;接下来的意思是,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或是洪水滔天的荒芜状态之中;再下来,延伸的意思是: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这些,说明了大地宇宙的起源,日月星辰的运行。同时也表胆了,人类最先认识地球的状态及思想观点。
其实,在这里“宇”指的是空间,而“宙”则指的是时间,二者合在一起就是时空的概念 ;“玄”的意思是黑色,用在这里表示高空的深青或深蓝色彩;“黄”指的是中华民族发源地黄河流域,因为这里的土质呈黄色。
其实,要弄明白“天地玄黄”四个字,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天地玄黄”一句出自于《易经》,只要懂易经,才能真正的明白是“天地玄黄”的真正意思。
在《易经》里说“天玄地黄”,天玄虽然是指的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但在意义,也可能是指的是高远、高深莫测等。众所周知,我们抬天可见的天的颜色是蓝色的,古人怎么说是黑色的呢,这不是在胡诌诌吗?
其实,当几年前,我们的宇航员到了太空中一看,才知道:天空果然是黑漆漆的一片,只有几颗恒星放射出点点微光,所以古人说的“天玄”才是对的。而我们所看见的蓝色,其实是日光照到海洋表面,光线反射上去的颜色。
所以天道高远,玄之又玄,深不可测,以我们普通人的智慧,是不好理解的。所以,天道高深莫测,也叫”天玄“。
那么,说起“地黄”,也有一些玄妙的意思:
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先秦以前的文化,如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文化。据考查与资料显示“夏商周”这三个朝代,都是在黄河流域的一代地区进行立国、建都的,那些这些传统文化,就可以缩小的这个范围之内,所以我们最早的传统文化,应该就是“黄河流域”的文化。而众所周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从昆仑山开始发源,之后汇集于星宿海,过矶石山等地方,途经了九曲十八弯,才从西北高原之上缓缓地流下来,流趟的同时又带下来大量的黄土,而慢慢形成了冲击性的华北大平原。那么,这个流经的一系列过程之中,水的颜色是黄的、土的颜色也是黄的,流经之地所生长的农作物也是黄的,如黍、稷等,所以叫“地黄”。
接下来,再简单地说一下“人生五伦”与“三纲五常”吧:
2.人生五伦
人生五伦,指的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其含义是说: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
一、父子有亲
所谓“父子有亲”,就是父亲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慈爱关怀,而子女侍奉父母的时候要孝顺而体贴,就是古人常说的“父慈子孝”,才能父子有亲。
二、长幼有序
所谓“长幼有序”,长为兄,幼为弟,就是说要兄长爱小弟,小弟敬兄长,从而兄宽弟忍,哥哥要时刻想着弟弟,对弟弟关怀备至;而弟弟从小到大有哥哥的照顾,这份恩情不能忘怀,从而一团和气,从而长幼有序也。兄弟之间要懂得手足之情,要和睦相处。
三、夫妇有别
所谓“夫妇有别”,是指有别在家庭的责任,也是指夫待妻尽其责任,妻事夫君尽温和;总之是说,为人丈夫要担起要养家的责任,而妻子要有责任把家庭里的一切事务治理好。从而夫唱妇随,自然夫妻有情也。
四、君臣有义
所谓“君臣有义”,即“君仁臣忠”。君使臣以礼,臣奉君以忠。君仁,是处处替下属着想;“臣忠”,忠于上级人,忠于他的本分与职责,叫臣忠。那么,君则正,臣则忠,自然君臣有义也。所以,君臣关系是道,仁与忠就是德。
五、朋友有信
所谓“朋友有信”,是指朋友之间交往要有信义,讲究信用。要不论贫富,一视同仁,以道德来往,自然朋友有信也。
总之来说,如果人遵五伦,便天降吉祥也。
3、三纲五常
所谓,“三纲”,即:“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大学问家朱熹提出来的。即:臣、父子、夫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
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
一、“父为子纲”,就是父母与子女相处的社会规范。父母是子女的纲领,领路人、上级、指示等的意思。也就是,父母之言,子女不得不听,或是不得违背等。子女对父母的言行,要绝对服从,不能触怒父母。并且,孝与悌是人子与兄弟的行为规范。
二、“君为臣纲”
君为主、臣为从;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等的意思。特别要求,臣子要对君尽“忠”,对君主尽心竭力,全心全意。并且,认为只有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才能天下太平安定
三、“夫为妻纲”,夫为主,妻为从。作为丈夫的属从,一个妻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用这种行为规范体现夫妻关系,贬斥女了夫丧改嫁的做法。
三、所谓“五常”
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礼是形式,智为思想,信是保证。“仁”,便是“爱人”或“人道”的意思;而“义”,愚昧是承担合理的责任的意思;而“礼”则是道德约束;“智”,是智慧或指知识;“信”是信任、诚信的意思。
可以说,这一套理论,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国人的思想与观念。虽然它包含了诸多不合理的地性质,但在一定时期,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