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吃降压药后,是不能停也不能减量吗?
有很多高血压患者不敢启动药物治疗,是因为他们听说过这样的说法: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以后,就不能停,连减量都不可以。这样的说法太过偏颇和绝对,并不够科学严谨。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坚持长期的控制血压,但在血压的控制期间,都很可能会出现调整用药方案的情况,这种调整,当然也包括停药、减量服用药物或其他的药物调整,当然是否要这么做,是否可以这么做,要经过医生的严格评估才可以。
打个比方,有一个高血压患者,原来从来没有进行过生活方式的控制,经过诊室测量,血压确实超过了140/90的问题,也马上就启动了药物治疗,开始服用降压药,服药的同时,他又学习到了一些关于高血压生活调理的注意事项(比如说关注了李药师的相关文章),逐渐的改掉了原来口味重,喜欢熬夜,不运动,抽烟酗酒的习惯,体重也慢慢的控制了下来,这时候还是按原来的剂量服用降压药物,发现经常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状况,通过测量血压,发现出现了服药后低血压的问题,这种情况,当然就可以停服药物试试,如果单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能够把血压控制下来,那当然就不必服用药物。
再打个比方,有位老年朋友,血压高的不厉害,属于一级高血压的情况,冬天时服用1粒5mg的氨氯地平,血压就控制的挺好,到了天气转暖的夏季,还是坚持这么用药,同样也出现了低血压的问题,身体非常不舒服,而停药血压又往往忽高忽低,有时候低于140/90,但有时候仍然会超标,这种情况下,一般就会建议他减量服用药物,每天服用半片2.5mg的氨氯地平,既能减少低血压风险,又能够加强血压的控制,这种情况下,你能说这种减量服药不合理。
不管是高血压用药还是其他方面的用药,特别是需要长期用药的情况,我们切忌死板。用药的目标首先要弄清,我们服用药物控制高血压,服药不是最终的结果,我们希望的是通过安全合理的服用药物,能够控制血压达标平稳,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这才是服药的最终目标。
因此,在服药的过程中,应该关注自身的血压变化情况,不管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血压自测,还是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感受(比如降压过度出现的心悸、乏力、头晕等症状),了解服药对于高血压的控制情况,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所选的用药方案,能够有效的控制血压平稳,也不会出现降压过度的情况,那么坚持用药,不减低剂量是对的,但如果服用的药物无法有效的控制血压,及时服用了药物血压也没有降下来,或者用药的剂量过大,已经出现了低血压的问题,这些时候,就应该适时的就医诊察,根据血压控制不稳的情况,及时的调整用药方案,血压控制不好,降不下来的,应该注意调整或加服其他降压药物,让血压控制下来,血压控制过度的,应该减量服用或者根据情况停服药物,保持血压的平稳达标,这才是对待健康的正确态度。
高血压吃降压药后,是不能停也不能减量吗?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诊断高血压以后,大多数患者需要给予降压药控制血压。那么,服用降压药以后,药能停药吗,可以减量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高血压患者大多无法找到明确的病因,其发病大多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被不良生活习惯所诱发。诊断高血压以后,部分病程短、轻度高血压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压,但大多数患者需要药物降压,而且,高血压一经诊断,几乎需要终身治疗。所以,高血压患者一旦启动药物降压,不建议擅自停药或减量,尤其是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是在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血压才保持在目标范围,无低血压及特殊情况时,不应停药或减量抗高血压药。
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不同,故初次使用降压药的患者,尤其是需要联合用药的患者,建议小剂量起始给药。轻度高血压(血压低于160/100mmHg)的患者,由于血压升高幅度不大,故起始治疗可给予单药降压,多数轻度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剂量抗高血压以后,血压可控制在目标范围,少数患者会发生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血压低于100/70mmHg也可出现低血压症状,此时需要立刻停药,就诊专科医师重新制定降压方案。
当然,若使用小剂量抗高血压药依然会发生低血压,则可暂停抗高血压药,尝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同时监测血压数月,若血压可长期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可继续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若病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严重颈动脉狭窄、冠脉严重狭窄等,血压控制不能太低,否则易出现脑组织、心肌灌注不良,这部分患者的血压控制可稍高于普通患者,此时降压药的使用上可酌情减量,但也应由专科医师评估后决定是否需要减量。
综上,高血压患者一旦启动药物降压,不同擅自用药或减量,除非发生了低血压,或重要器官组织灌注不良,但也应由专科医师评估后调整治疗方案。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高血压吃降压药后,是不能停也不能减量吗?
高血压的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要充分评估病情后制定个体化方案,药物治疗也是一样,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以稳定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对于血压稳定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高血压一经诊断,均建议积极使用降压药物,药物宜优选长效制剂,在服药过程中,也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和定期复查。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并不是一成不变,主要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调整。特别是对于一些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后期反而会出现血压降低,这时候药物就需要减量,必要时甚至需要停药,以免引起低血压发生。所以说,降压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为宜,对于中青年人群,可适当降低在130/80mmHg,而对于老年人群,则可适当放宽。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高血压吃降压药后,是不能停也不能减量吗?
吃降压药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血压的达标,还在于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高血压病人在服用降压后,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要停的,需要长期坚持服用,同时坚持低盐低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良好的生活方式。
原发性的高血压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找到确切的哪一种病因,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会引起高血压的诸多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目前所有的降压药是不能治愈高血压的,都是在切断其中的某一条发病路径,从而使血压达标。因此,降压药一旦停止,血压很可能就会出现反弹,而且反弹的血压对心脑血压的损伤可能会更大。
但少数人在服用降压药后,如果出现血压明显偏低(血压<100/60mmHg)或有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的症状,可以考虑适当减量或停药。停药后注意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我是医师杨浩,专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
欢迎关注“医师杨浩”,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高血压吃降压药后,是不能停也不能减量吗?
高血压吃了降压药后,药不能够停或者药不能减量吗?
肯定不是啦,现在医学进步了。高血压有一个基本类型,即H型高血压,是身体缺少叶酸造成的,男性约百分之九十为H型高血压,女性约百分之六十以上为H型高血压,这个进行H型高血压筛查后可以确诊的。
如果确诊为H型高血压,适当补充叶酸,少量补充B12维生素增加对叶酸吸引量,降血压药可以减量甚至不用降血压药就能降下来。
当然,还是应该适当运动。必要时吃药降低血脂,或者低剂量阿司匹林控制血液粘稠度控制血小板量。
高血压吃降压药后,是不能停也不能减量吗?
一、首先降压药能不能停,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需要从年龄、高血压病的类型、体重、服药时间、服药剂量、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得病时间长短,有无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肾脏疾病等相关的基础疾病。需要根据病人的综合情况判断是否能停药。
二、对于一些年轻的患者,而且发现高血压时间较短,药物控制情况很好,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如控制体重,控制饮食摄入量,饮食少放盐等可以把血压控制到正常的。短期口服降压药后,血压在正常范围之内,其血压波动幅度较小,可以考虑停药。但还需要定期复查,检测血压。
三、服用降压药一般是:
1、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使用药物治疗。
2、但是有些患者的情况,在停用高血压药物后血压仍然正常,可以考虑暂时不使用药物,但是需要继续观察血压。
3、在停药期间,要注意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戒烟限酒、运动减重、合理膳食、平和心态等,这些也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小晓医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