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肠溶片和缓释片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你有2型糖尿病,特别是初发糖尿病的情况下,通常医生会首先为你开二甲双胍这个药,二甲双胍降糖效果明确,能够减少肝糖元输出,同时可以提高外周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率,对于肠道的葡萄糖吸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这个药物既能控制空腹血糖,对于餐后血糖控制也有一定的作用,是很经典的基础糖尿病药物。世界上的各个糖尿病指南都指出,如无禁忌,二甲双胍应该作为2型糖尿病人的首选药物,并一直包含在糖尿病人的治疗方案中。
二甲双胍上市已经有近七十年的历史了,在不断的临床应用中,药物的制剂剂型也在不断发展,除了普通平片外,二甲双胍目前还有肠溶片、肠溶胶囊等肠溶制剂,也有减少服药次数的缓释片剂型,那么对于不同的剂型之间,有何区别呢,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二甲双胍普通片不用多说,就是用普通的片剂生产工艺生产的普通片剂,进入胃部开始崩解,药物通常会在胃内快速崩解释放,经过吸收后进入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发挥药效。
二甲双胍在血液中的半衰期是5.1小时,而同时这个药物还能进入红细胞贮藏室,其全血半衰期可以达到17.6小时,因此,每天服用2次二甲双胍普通片,完全可以达到平稳控制血糖的效果。
二甲双胍为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性,这是服用二甲双胍出现不耐受的主要原因之一,服用二甲双胍普通片,会对消化道造成一定的刺激性,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各种不同症状,因此,一般建议低剂量起始服用二甲双胍,身体耐受后再逐渐加量。
至于服用时间方面,每天服用2~3次,最大日剂量推荐不超过2550mg,餐中或饭后立即服用,可以减少和改善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性。
二甲双胍肠溶片二甲双胍肠溶制剂,是通过在药物外部包裹肠溶包衣或加上一层肠溶的胶囊壳制成的药物制剂,这种药物在胃液的强酸性环境下,外层的包衣不会溶解,药物也不会释放,只有进到肠道后,在肠道的弱碱性环境下,药物开始崩解释放,使药物在肠道中吸收,而减少了对胃黏膜的刺激性。
从药物作用时间上来说,虽然一个是从胃部吸收,一个是经过肠道吸收,其药物溶出上,肠溶制剂比普通片略慢一些,但作用时间、降糖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因此,一般对于肠溶制剂,主要考虑的是其对于胃部刺激性的改善作用。对于服用二甲双胍普通片出现胃部不适,如胃痛、恶心、呕吐等情况的患者,可以考虑服用二甲双胍肠溶制剂。
在服用时间方面,二甲双胍肠溶片同样也建议每天服用2~3次,因为是要通过胃排空进入肠道后药物才会溶出吸收起效,因此一般建议空腹服用肠溶片,这样可以使药物快速的通过胃部进入肠道,减少在胃部的停留时间和胃部的少量溶出。
二甲双胍缓释片二甲双胍缓释片,是经过缓控释技术进行制剂的一种药物制剂,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药物缓释技术,使药物能够在胃部缓慢溶出释放,达到服用1次,即可在24小时内平稳控制血糖的效果。
缓释片一方面提高了用药的依从性,另一方面,由于其药物释放缓慢,对于胃肠道的刺激性,相比普通片也大大减少,有临床统计数据显示,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其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了50%以上。
从药效上来说,相比普通片和肠溶片,其降糖作用没有太大的差异,目前也没有临床数据证明某种剂型的降糖效果要优于其他剂型,因此,虽然药物释放速度、药物进入体内起效的时间等方面,这三种剂型略有差异,但其降糖作用是没有明显差异的。
对于服用二甲双胍普通片胃肠道不耐受,或者觉得服用二甲双胍普通片或肠溶片日服用次数多,用药依从性不好的朋友,二甲双胍缓释片是很好的选择。从药物服用上来看,一般建议晚餐后服用一次二甲双胍缓释片效果较好,推荐最大日剂量不超过2000mg,在某些情况下,每天服用两次,每次1000mg,也是可以的。
二甲双胍肠溶片和缓释片的区别是什么?
很多应用广泛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和二甲双胍)药厂都会设计不同的剂型,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非常熟悉的口服降糖药,拥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有时候会发现除了二甲双胍普通片外,还有肠溶片和缓释片,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二甲双胍肠溶片和缓释片的区别二甲双胍普通片: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盐酸二甲双胍片,价格比较便宜,每次服用管6-8小时,所以每天需要服用2-3次,胃肠道反应比较常见,随饭吞服可以减轻胃肠道不适。
二甲双胍缓释片:这是二甲双胍的缓释制剂,禁止嚼碎口服,应整片吞服,通过特殊的工艺使有效成分缓慢释放,每天只需服用一次,与晚饭同服,缓释制剂更方便,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但胃肠道副反应依然比较明显。
二甲双胍肠溶片:对胃刺激比较大的药物一般会做成肠溶片,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二甲双胍肠溶片也是这个道理,通过给药片包裹一层抗酸肠衣,使其不在胃中溶解而到小肠中才溶解释放,可以显著降低胃肠道不适,一般需要餐前半小时服用,每天2次。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二甲双胍肠溶片和缓释片的区别是什么?
段医生答疑在线🚀二甲双胍的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是常用的降糖药,几乎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在服用。目前市场上单一成分的二甲双胍就有普通片、肠溶片或胶囊、缓释片或胶囊、粉剂,也有与其他药的复方制剂,比如二甲双胍格列吡嗪。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应该怎么选择和服用?不同剂型二甲双胍的区别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二甲双胍片在胃内崩解释放;肠溶片和胶囊到肠道后崩解释放;缓释片和缓释胶囊在胃肠道内缓慢地溶出、释放。
(1)起效快慢:普通片起效最快、达到最大效果用时最短,其次是肠溶制剂,然后是缓释制剂。
(2)维持时间:普通片和肠溶制剂在体内维持时间相当,约4小时,缓释制剂较长,约17小时。
(3)服用次数:普通片和肠溶制剂需要每天服用2~3次,缓释制剂每天服用1次,服用剂量较大时,可以分两次服用。。
(3)服用时间:无论哪种剂型,最佳服用时间是——进餐时或者餐后即刻,缓释制剂是在晚餐时或者晚餐后服用。
(3)副作用:缓释片或胶囊、肠溶片或胶囊,因为在肠道内溶出释放,相较于普通片剂来说,可减轻胃肠反应,患者更容易接受。
(3)降糖疗效:合格的药物制剂,在服用相同的剂量下,所起的整体效果应该是一致的。
段医生特别提醒:(1)二甲双胍的服用剂量为每天500~2550mg,最佳剂量为2000mg。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达到最适合自己的剂量。
(2)二甲双胍比较安全,副作用少而轻,最严重的乳酸酸中毒,很罕见,多发生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二甲双胍肠溶片和缓释片的区别是什么?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口服药物,只要没有禁忌症和明显的不适应,均应该选择并长期服用。主要是因为它通过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降低肝糖输出,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等机制来降低血糖,同时提高了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单独使用不会出现低血糖。有着稳定的降糖效果和极高的安全性。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并且二甲双胍的半衰期第一相t1/2约为3小时,第二相t1/2约为12~14小时,因此需要多次给药。为了减少胃肠道刺激和减少给药次数,现在发明了二甲双胍缓释片和二甲双胍肠溶片。
二甲双胍缓释片一般是加用一种骨架,把药物装在骨架中,因为骨架的空隙是事先设置好的,这样使药物的释放速度受到限制,就可以控制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即达到了治疗浓度,有减少了毒性作用,还减少了服药次数。
二甲双胍肠溶片就是在二甲双胍外面包上一个保护层,使它在胃内不被溶解,一直到场内才会被溶解并发挥作用。这样能够直接避免胃部刺激,减轻胃部的副作用。
二甲双胍缓释片和二甲双胍肠溶片的有效成分均是二甲双胍,只是针对不同的人群造出的更适合他们的药物。它们因为骨架或者保护层的缘故,均不可以嚼碎服用。一旦嚼碎,它们就和普通的二甲双胍没有什么区别了。
注:图片均下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二甲双胍肠溶片和缓释片的区别是什么?
这两种药同样是二甲双胍,但是剂型却不一样。
二甲双胍作为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和全程药物,它给患者带来的获益不单单是降血糖。二甲双胍一方面抑制糖异生,另一方面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还可作用于肠道,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
二甲双胍肠溶片着重减轻二甲双胍的胃肠道反应,但是作用时间短。二甲双胍缓释片作用时间较普通片持久,减少服药次数,提高病人依从性。
二甲双胍除了降糖外还有其他作用。二甲双胍还有保护心血管作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改善血脂的作用。
此外,据报道,二甲双胍还有很多其他意想不到的作用,抗癌,促进毛发增长,防脱发。甚至还有报道说二甲双胍能逆转生育年龄,堪称一代神药。
二甲双胍肠溶片和缓释片的区别是什么?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药物是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的。
服药后其中的有效成分需要在小肠中被吸收入血,随血液流向全身尤其是有病变处才能发挥作用,吸收入血的数量即血药浓度决定着药效持续的时间,我们最希望的结果是24小时内血药浓度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有利于达到药效最大化。
拿二甲双胍来说,它主要是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比如肌肉等增加对血糖的利用来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普通的二甲双胍片服用后立即在胃中溶解,不仅会对胃粘膜产生较强的刺激,而且随后会在小肠中迅速被吸收入血,血药浓度短时间内达到最高峰,但随着药物不断被代谢,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被排出体外,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所以二甲双胍普通片需要每天服用2-3次,需要在饭后立即服用。
由此可知,对于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人希望避免两种情况,一是避免对胃粘膜的刺激,二尽可能使血药浓度在更长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水平,如何解决呢?肠溶片与缓释片便被研制出来。
二甲双胍肠溶片,形象地说就是将普通二甲双胍放在了一个“大箱子”里,这个大箱子可以抑制胃酸的消化作用,在胃中箱子不会被打开,其中的二甲双胍不会流露出来;只有这个箱子被排进了小肠进入碱性环境中,箱子才能被打开释放出其中的二甲双胍,从而避免了对胃粘肠的刺激。因此肠溶片需要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以使药片尽快通过空胃排进小肠被吸收,但通常也需要一天多次服用。
二甲双胍缓释片,相当于在肠溶片的“大箱子”里又分出了多个“小箱子”,进入小肠后每个“小箱子”因工艺的不同打开的时间不一样,可以做到把这些“小箱子”均匀分布在24小时内依次打开,这样就确保了24小时内不断有二甲双胍被吸收入血,血效浓度始终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不仅确保了药效更持久,而且减少了服药次数和用药量,每天只需要服用一次且随时可服用,避免对胃粘膜刺激的同时将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降到了最小。
需要提醒的是:正因为二甲双胍肠溶片与缓释片有这些特殊功能,所以不能掰开服用,否则会破坏“大箱子”和“小箱子”,使之失去特殊功能。实际生活中,很多药物如降压药也被制成了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等剂型,既减少了服药次数又帮助药物更平稳地发挥作用,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