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指标明明在正常范围内,为什么还要降?

我今年35岁,有轻度脂肪肝,血脂指标各项都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医生说还要再降,明明在正常范围内,为什么还要降呢?

对于体检指标来说,通常的血脂四项的通常标准是,总胆固醇不超过5.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超过3.4,甘油三酯不超过1.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低于1.0,有的报告单上标准或许略有差异,但不会差异太大。

是不是血脂指标在这些范围内,就不用控制了呢?一般情况下,对于健康人群,没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来说,确实是这样的,但是对于有一定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来说,仅仅将血脂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有的时候还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血脂指标以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综合评估通常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年龄,比如男性大于45岁,女性大于55岁;

2. 是否吸烟;

3. 是否肥胖;

4. 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

5. 是否有高血压;

6. 是否有糖尿病;

7. 是否有慢性肾病。

通过综合上述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判断未来十年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几率,如果这个几率超过10%,那么就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血脂指标的控制就有更严格的要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3.4以下还是不够的,应当控制在2.6以下,而且对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减掉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值),也应该有所控制,控制在3.4以下,才会有效的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另一种情况,就是已有冠心病的朋友,这种情况,就属于心血管疾病的极高危患者了,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二次复发,对于血脂的要求则更加严格,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指标是1.8以下,而非高密度脂蛋白的指标是2.6以下。

对于上述谈到的两种情况,如果在体检报告单上,血脂本身并没有显示异常,但是由于身体的心血管风险情况,属于高危或极高危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还是应该合理的应用药物来调节血脂,尽量的使血脂达标的,血脂达标,能够更好的稳定斑块,减缓动脉硬化进程,减少血栓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方面。

最后再来单独说一下这位朋友的具体问题,35岁,有轻度脂肪肝,血脂各项指标并不超标,医生说还要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不知道具体的数值,不妨这样来猜测一下,或许您的各项血脂指标都不超标,但却都在边缘上,比如总胆固醇到了5.1,低密度脂蛋白到了3.2,甘油三酯也超过1.5,身体也体重超标,本身又有吸烟喝酒的不良嗜好,肝脏还有轻度的脂肪肝情况,那么这样的情况下,考虑降血脂也是没有问题的,降血脂不一定非得要服药,可以针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减肥、加强运动,清淡饮食,戒烟限酒,通过将不良的生活习惯,改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来改善血脂的代谢,把血脂进一步的降下来,如果真的能够改掉坏习惯,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您的血脂指标不但可以更好,轻度的脂肪肝逆转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血脂指标明明在正常范围内,为什么还要降?

经常有患者或者一些朋友问我:“张大夫,我的血脂在正常范围内,是不是我的血脂就是正常的,就不用服用降血脂的药物?”其实,这个问题表面看简单,因为大家都以为没有箭头,当然就是正常了。但是,对于血脂而言,我们是不能这样认为的。其实血脂的水平,应该对于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要求。

举个例子,对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我们要求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尽量控制在1.8 mmol/L以下,或者将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基础水平降低30-50%以上。基于这样的要求,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基础病情,比如说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家族史、高龄等进行综合评估。此时,患者的血脂水平很可能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并不代表患者的血脂水平已经达标,可能会让一些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甚至还可能根据患者的情况,联合应用依折麦布。

因此,张大夫想和大家说的是,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并不代表是达标的,而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血脂指标明明在正常范围内,为什么还要降?

大家好!我是心血管徐医生,传播正确的科普知识,为您的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血脂正常了,为什么还要吃降脂药?为什么还要降得更低?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血脂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类物质,通常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

血脂升高的主要危害是:血脂沉积到血管壁,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如冠心病、脑梗死、颈动脉肢体动脉粥样硬化等。

血脂达标,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减少并发症发生

血脂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的参考值,但对某些患者而言,血脂的控制目标是与参考值不一样的,因此,千万不能只看箭头哈!患者不宜自行根据化验单的结果自行调整药物。

血脂达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疾病的复发。然而,不同情况下血脂目标水平不一样。

不同患者的血脂目标按什么划分?

1、 目前血脂目标划分,取决于是否具有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肥胖,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2、 血脂目标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标准。

高血压患者血脂目标

1、 高血压+没有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

2、 高血压+1个以上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

3、 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mmol/L。

冠心病、脑梗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目标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搭桥)、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患者,均属极高危人群,对于这些人群,指南推荐LDL-C目标值为<1.8mmol/L。

糖尿病患者血脂目标

合并≥1项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就属于极高危人群

LDL-C水平越高,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越大。因此,糖尿病患者降LDL-C,低一些更有益。

血脂指南建议,极高危糖尿病人群应降低LDL-C<1.8mmol/L或降幅≥50%

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糖尿病的朋友,你们的血脂达标了吗?

了解更多健康科普,就在“今日头条”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血脂指标明明在正常范围内,为什么还要降?

化验单上的血脂指标是针对于健康人群的

对于已经患病的人来说,血脂中的标准应更为严格。

轻度脂肪肝是肝细胞内脂肪细胞堆积过多而引起的病变。健康人正常的“血脂含量”也相对较高,对于疾病的恢复十分不利。

脂肪肝可能会合并多种疾病

患者还会根据病情降血压、降血糖、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治疗等。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还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

脂肪肝的类型多

除了酒精和油腻食物,一些激素药也可能导致脂肪肝。查明病因后要远离不良习惯,控制较低的血脂水平,遵循医嘱服用降脂药。也需要定期检查血脂含量,以了解用药及身体的状况。

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健安生活】!

欢迎点赞、转发、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