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务院发文建议教师戴口罩上课?对于学校开学,你还有哪些担忧?

老穆认为,国务院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切合教学实际的。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信息,如下:

2月25日消息,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第十六条是这样建议的: “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

老穆认为,老师上课戴口罩,若说一点影响也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老穆认为,只要学生能够专心听课,还是可以达到既定学习目标的。

说句心里话,老师戴着口罩讲课,一节课下来后,口罩就基本“废了”,尤其是“口若悬河”者、“言之有物”者……

但是,为了学生的安全,老师还得戴上……

对于学校开学,恐怕有以下几个问题不得不面对:

【1】口罩如何购买问题

如果家长买不到,学校是否会想办法?

【2】学生戴口罩,能否戴得住?

当小学生读书时,恐怕没读几分钟,就忍不住将口罩摘下了吧? 即便老师不让摘,恐怕自己也会偷偷摘下来……

更可怕的是,有些调皮的学生,说不定还会冲着别的小学生咳嗽……

【3】倘若家长故意隐瞒孩子的数据,学校又如何做才能识破呢?

【4】食堂的安全工作是否做到位?

【5】住宿的学生,如何避免病毒干扰?

【6】一旦发现异常者,如何及时有效地快速处理?

【7】学校的门禁,能否坚持把工作做到位?

尽管担忧多多,到老穆始终相信,学校会将这些工作做到位的!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如何看待国务院发文建议教师戴口罩上课?对于学校开学,你还有哪些担忧?

2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这是从关心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出发,把学生和老师的生命安全放在了第1位,并不意味着校园里有疫情,不能保证师生的安全是不会开学的。

目前,大家都很关心学生的开学时间,贵州省率先作出开学时间决定,3月16日对全省高三和初三年级学生正式开学。青海省也作出了开学决定,3月9日陆续对高中阶段学生开学,3月16日到20日对初中阶段学生开学。从这2个省份作出的开学决定来看,他们也是对当前的疫情形势经过了科学评估,能够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然是不会贸然开学的。

就目前的疫情形势来看,数据截止到3月3日,湖北武汉市外,新增确诊病例仅一例。绝大多数省市的疫情形势都得到了基本控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疫情的解除还需要一段时间,武汉地区的疫情存量需要消耗,其他地区也要加强防控力度,防止疫情发生反弹,由全面防疫转为精准防疫,相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3月底到4月初将迎来很多学校的开学。

四川教育厅的做法很科学,发出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如果不能保证学校的绝对安全,就不会贸然开学复课。这让学生和家长更放心,疫情期间最好不要开学,一旦校园内发生疫情事件,后果很严重。戴着口罩上课始终感觉到不安全。

如何看待国务院发文建议教师戴口罩上课?对于学校开学,你还有哪些担忧?

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可能与众不同:

戴上口罩,并不能杜绝病毒的传播,不然,为何那么多医护人员,被病毒感染,甚至献出而宝贵的生命?

不戴口罩,并不意味着就会被病毒感染,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健康的携带者和依靠自身免疫力康复的人?

只能说,戴上口罩,被感染的几率低一些,风险小一些。

如果要求或者建议(有时候建议其实就是要求)老师都戴着口罩上课,背后隐含的意思,是病毒传播的风险,还客观存在。

而事实上,人类随时都在民拎着新型病毒的入侵,永远都不可能有绝对安全的概念(某地下文件,说不保证学校绝对安全不开学——照此要求,学校永远都不应该开学!)

所以,只能是风险高低的问题,这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专业判断。但作为教育人,三水三心认为:

如果非要戴口罩,说明病毒传播风向较大——既然风险较大,何必开学?要知道,戴上口罩虽然能见效病毒传播的几率,但只要在学校传播,那就将是严重的灾难!

如果正式开了学,说明病毒传播的风险极低——既然风险极低(再重申一遍,永远不存在绝对安全这个概念),又何必戴口罩?

其实,口罩本身,戴与不戴,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从思想与情感的关系角度,这两者其实是互为表里的。

情感的交流,在中小学,尤其重要,和那些懵懵懂懂的孩子在一起,知识太过干巴,思想太过深邃,而情感,就是引领孩子进入知识海洋、享受思想盛宴的最佳工具。而情感交流,不但需要语言上的抑扬顿挫,还需要肢体表情等各种外在的、可视可感的形象化的表达。

戴上口罩上课,面部表情完全遮蔽,肢体表达必受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即使从病毒防护的角度,老师戴口罩,学生不戴口罩,意义又有多大?

所以,如果认为疫情传播风险客观存在或者还比较大,那么,暂时不开学,就是最佳的选择,而不是教师戴着口罩上课,学生带着口罩听课。

如果决定正式开学,那么,前提就必须是疫情传播风险极低,既然极低,又何必戴着口罩上课?

总之,该复工就复工,旧的病毒会过去,新的病毒肯定会酝酿,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下发展的脚步;

该复课就复课,风险永远存在,只是几率大小之分,但我们不能永远宅在家里,没有一代一代的教育,面对新的未知世界,我们如何认识、适应甚至改造?

以上言论,纯乎是一个教育者从教育本身的思考,不代表其他任何倾向。欢迎互动交流!

如何看待国务院发文建议教师戴口罩上课?对于学校开学,你还有哪些担忧?

2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相关信息,建议教师戴上口罩上课,不应组织大型集体活动,还制定了《中小学校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这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的关爱。

我非常赞成这个观点,我觉得目前全校师生都应该佩戴口罩进校园。

第一,佩戴口罩是一种非常文明的和行为和卫生习惯。如果自己带病的话,可以防止一定量的病毒输送给别人,是一种利他的行为。如果周围环境带病毒的话,可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第二, 口罩可以隔离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病毒、雾霾,可以保护我们的呼吸道和皮肤。

第三,新冠肺炎病毒存在于唾沫、皮肤粘液中,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

第四,咳嗽或者打喷嚏的产生的液滴可达到八米。所以为什么在打喷嚏、咳嗽的时候要用手捂住嘴巴。

第二部分,关于对学校的担忧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要充分储备一些消毒液,口罩等之类的防疫物品。要对教室、食堂、宿舍环境等每天消毒、开窗、通风,保证学生良心的清洁卫生环境。

二是学校要排查进入校园的所有人员,无关人员或者可疑人员不能够进入校园, 要坚持每天进入校园内的人员量体温进行登记。

三是有生病的同学不要进入学校学习。等到病好后由医院开好复学证明再返校。

综上所述,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校都应该做好充分的防控准备,保证学生的安全。

如何看待国务院发文建议教师戴口罩上课?对于学校开学,你还有哪些担忧?

作为官方要求开学后老师上课要带口罩也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但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口罩太不好买,而且太贵。同时学校防控工作,绝对不只是师生带个口罩能解决的问题。

今天刚好收到我县教育局为学校开学印制的开学防控指南。单就一个指南,A4版近40页。我粗略地看了一下,第一感觉是按指南做,那老师别想着上课了,精力都得花在疫情防控上,那开学还有什么意义?

可问题按上面发的指南做,就一定能做好防护?就一定不出问题?而且看起来繁琐的防控程序,谁又敢不一一落实?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各地迟迟不开学的原因之一吧。

而且当前各学校还面临着一个防控物资难买,花费高的问题。今天还跟一个校长交流,他谈到,现在还没开学,他学校就花费了5万多,还没储备多少物资。一个一次性口罩3-5元,好一点的口罩还不是N95十七八元,一个体温测量计现在涨到了六七百,这将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学校感觉压力很大。

问题是再贵能买到也不算事,可问题是现在各学校是各种找关系来储备物资。但这都是杯水车薪,真到所有师生开学,储备的这点物资几天就用完了,后面怎么办?

因此,我也有点没想明白,我们主管部门一再强调,不达开学条件不开学,那达到开学条件还要这些防护物资干嘛?为什么各级一个文件接一个文件要求学校准备这准备那呢?

如何看待国务院发文建议教师戴口罩上课?对于学校开学,你还有哪些担忧?

谢邀

我对国务院发文建议教师戴口罩上课,这件事情是表示支持的!

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之前,如果有的学校想要提前开课,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做好防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戴口罩就是最有效的一种防护手段。

老师每天要面对大量的学生,在教室这样一个相对封闭和复杂的环境里面,戴上口罩对于老师和学生的安全都是有好处的!

所以我是比较支持国务院这样一个通知的!

但是我同时也对学校开学后的防疫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担心:

一是开学后学生的食宿问题如何解决?很多中学和高中都是寄宿制学校,既然要学生到学校上课,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吃和住的问题!其实食堂是最应该防护的场合。吃饭的时候由于人比较多,并且手会接触到食物,而且在说话的时候如果做不好防护食物上就会接触到飞沫等。这是非常危险!

二是老师戴口罩上课会严重的影响上课的效果!我们知道戴上口罩之后会感觉到有些憋闷,如果老师戴上口罩,连续讲课45分钟的话,我们可想而知,这种感受绝对是不舒服的!同时,由于口罩的阻挡,声音也会受到影响,对于教室靠后排的同学来说,可能体验感就会差很多!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比较关键!我们既然要早一点开学,也不能影响了开学之后的体验,所以这两点是我比较担心的!

不过既然国务院建议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佩戴口罩,我觉得学校如果提前开学的话,这样做是非常有必要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