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局厅,什么时候通知初中,和小学开学时间?

老穆查看了一下四川开学的通知,截止目前,并没有最新通知,仍然是2月底前不开学!

具体开学时间将视疫情防控情况,经科学评估后确定,届时提前向社会公布。

至于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时间,则可通过调整周末和暑期等方式补齐。

那么,四川估计会什么时候开学呢?老穆为大家分析如下:

我们先来看一下四川的疫情状况,如下:

说句实话,上海的疫情状况比四川要轻一点,但上海并不急着开学。

上海决定从3月2日起,网上开课,具体线下开学时间待定。

说句实话,如果不是经历此前的“监狱疫情”事件和全国12起复工疫情案,三月份或能开学。

但是,经历这两件事情后,大家对于开学都是非常小心谨慎的,毕竟谁也不敢打包票,保证绝对能做到“万无一失”。

综上所述,老穆认为四川3月15日之前难以开学,三月下旬、四月初那会儿,高三或能陆续开学……

初中可能会在四月中旬左右陆续分批次开学,小学可能在五月初。

当然,这只是老穆的推测,老穆既希望晚点开学,保证师生安全,又希望早点开学,学生不落下太多课程……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四川教育局厅,什么时候通知初中,和小学开学时间?

题主提的这个问题,四川教育厅还没有对外透露中小学开学的时间。

现在关于开学的时间,的确是人们非常关心一个话题。教育主管部门和防疫部门,会把老师和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在确保师生安全的前提下,才会确定开学时间。四川教育厅关于开学时间表态过:开学时间需要认真研判审慎决定,不能保证学校绝对安全,就不能贸然开学复课。

什么时候安全了,什么时候开学。要听专家说,数字清零后,观察两个潜伏周期,也就是28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这就需要我们关注相关动态。家长在家等待,做好亲子陪伴,适当安排复习和预习。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生的开学时间,什么时候发布消息?什么时候开学呢?病毒狡猾,疫情的复杂程度难以琢磨。要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于学校开学这件事,要在保障同学们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开学。具体开学时间将经科学评估后确定。

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开学复课的前提条件。具体开学日期,经过科学研判做出决定,一定会提前通知的。各类学校因延迟开学被耽误的教学时间会“通过调整周末和暑假补齐”。不用戴口罩,家长、学生、老师以及全社会都可以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初中和高中毕业班有可能在四月上旬开始分批次错峰开学,然后根据情况决定其它年级开学的时间。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学生人数众多,相信家长们都愿意等到特别安全的时候再开学!

四川教育局厅,什么时候通知初中,和小学开学时间?

作为一名四川的老师,当然特别关注我们四川什么时候能够开学,但是什么时候能够开学?不是我们说了算,要根据疫情发展状况,经过专家评估,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能开学。

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接到任何有关开学的通知,依然保持在二月底前不开学。

1.病毒狡猾,疫情防控难度大

说起疫情,很多人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关注上一天的疫情,而我们四川的情况并不是特别理想,昨天还有两天新增病例,而且还出现了潜伏期比较长,治愈后核酸检测又呈阳性,有人经过八次核酸检测才确诊的特殊情况。这就让人感觉到疫情的防控有了难度。

2.部分市民防护意识较差

更让人气愤的是,四川广元某些市民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居然聚众喝茶。

前两日我去超市购物,发现有的市民居然没有戴口罩,有的人又在聚众玩耍,甚至有人打麻将。这些都是防护意识比较差的结果。

3.应急响应级别降低,风险依然存在

四川省昨天已经将新冠肺炎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这说明风险在降低,但是绝对不是零风险。

所以学校开学必须谨慎而为之,要严格遵照钟南山院士提出的几个条件。钟南山院士说,学校要开学,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新增疑似病例为零。第二、新增确诊病例14天连续为零。第三、与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者医学隔离14天以上。

根据这个推断,四川省大面积的开学时间应该不可能太早,昨天都有确诊病例,即使从今天开始,全是零增长,也得3月10号以后了。这还是最快的时间。

虽说前面提出了一校一策,一班一策的举措,但这实行起来觉并不容易,因为大家都不敢冒险,不敢拿孩子的性命与健康去做赌注。

  • 结束语: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特别担心疫情爆发到学校,因为一旦疫情爆发到学校就无法控制,所以,开学最好还是等到疫情全面控制住了再说。

四川教育局厅,什么时候通知初中,和小学开学时间?

前些日子,四川流传出一条消息,称3月2日,高三、初三先开学,之后高一、高二、初一、初二,以及各小学陆续开学的消息,经官方鉴定为谣言。四川开学时间目前还维持在2月底之前不得开学的规定上。

眼看着离2月底还有4天时间,四川中小学会不会开学呢?

四川疫情防控小组曾表示,中小学开学的条件之一,首先要满足四川卫生安全一级响应解除后,一级响应不解除,各类各级学生坚决不开学。

而如今,四川累计确诊病例529人,下属21个市区均有确诊病例出现,除阿坝仅确诊1人,已连续24天没有新增病例,稍稍满足开学条件外,其它各个市区在近两周内均有新增病例,按流行病防控中心关于流行病传播控制的标准来看,还远达不到疫情得到控制的标准。因此四川近期有可能”一级响应“无法解除。这样一来,学生3月初开学的愿望也将无法实现。

现在,各地将有升学压力的高三作为首先开学的第一批学生,但是很多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并不仅来自本市区,还有可能来自下县,开学因学生有一定小范围流动性,再加上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当地疫情没有完全解除之前,开学还需慎之又慎。

最近,山西将开学时间再次延迟至3月15日之后,上海和安徽也表示3月份会统一安排学生在家上网课,深圳更是表示疫情不结束,坚决不开学,戴口罩开学更是不现实。相信各地都认识到学校开学疫情防控的艰巨性,不会轻意开学。四川也必然要延迟一段时间才能开学。

四川教育局厅,什么时候通知初中,和小学开学时间?

四川教育局厅,什么时候通知初中,和小学开学时间?

四川省2月26日公布的新增确诊人数只有2个,除了甘孜地区,其他地区都没有出现病例。四川总的确诊人数只有531人,没有过千,治愈人数达到295人,说明它的防控措施做的好。

多区确诊人数为个位数,而且大部分都治愈出院,个别地区多天没有出现确诊病例,照这个趋势看,四川的疫情比较轻微而且稳定,中小学什么时间开学呢?估计要到4月份了。

1.最新通知是2月底前不开学

1月30日,四川省提出不能早于2月17日前开学。2月13日,四川教育厅发布通知,各省各类学校,2月底前不能开学。

四川观察发布消息,四川教育局还是保持2月13日发布的通知,不提前开学,现在还没有准确的开学日期。

2.四川有高风险和低风险地区,开学时间不能一刀切

四川因为地域和气候的原因,随迁人员比较多,来自全国各地,如今各区的疫情不同,有高风险地区,比如:成都,确诊人数是143,居各区之首,也有低风险地区,比如乐山和阿坝,分别只有3和1人是确诊病例,而且都已经出院。

开学时间,需要考虑到高,低风险的地区,不能简单粗暴地规定同时开学。幼儿园,中小学分校分班,学生分班分散,高低年级错时错峰开学。

3.准备不充分不开学,尤其是防控物资

为了更好地保证老师和学生,学校开学前,需要准备好防控物资,准备不充分不开学。每名学生需要准备20只口罩,学校联系货源,让家长或学生自行购买口罩。

四川教育局厅,什么时候通知初中,和小学开学时间?

我就是四川省的一个在职教师,现在没有接到任何通知开学的时间。四川省什么时候能够开学,乐观估计是三月中下旬,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教育部教育部2月24日召开党组会部属了教育工作。

会议对中小学开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统筹谋划中小学开学工作。要压实属地责任,强化省级教育部门统筹,以县为主,根据当地疫情发展情况,科学研判评估,制定错时错峰开学方案,做好教学衔接。

教育部明确指出,开学的方式是:错区域、错层次、错峰开学。可以梳理一下:

中学应该最先开学。由于中学生大多来自同一个市县,学生比较成熟,学习任务重,在疫情解除的条件下,应该先开学。其中毕业班比非毕业班先开学。

小学其次。小学生学习任务轻,加上小学生活泼好动,管理不便,所以比中学晚开学。

幼儿园第三。幼儿园小朋友在学校里面互相开玩笑,接触的时候非常多,同时口罩也不会戴,包括上厕所有的还需要老师帮助。

大学应该最后开学。同一大学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省市,疫情不同,解除疫情时间不同,因此最后开学。

四川的疫情:

从我们四川的2月24日的疫情地图来看,每个地级市都还有病人还没有出院。

四川只有一天新增确诊病例为零,就是2月22日其余时间每天都有新增确诊病例。

不过,四川省应急委员会已经宣布:从2月26日起,讲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这就意味着,距离开学时间不是很远了。

预计四川中小学开学时间:

一、初三、高三可能在3月10日左右。其实,近10多天,四川多地市都新增确诊病例为零,只有4个左右地市有零星确诊病例增加。到3月10日,应该有十四五个地级市可以达到24天无新增病例,这些市可以初三、高三开学。

二、中学非毕业班可能在3月20日左右。如果初高中开学10天以后,没有疫情,那么非毕业班可以开学。

三、小学估计是在3月末。中学开学20天左右,没有疫情发生,小学就可以放心开学了。

结语:

虽然四川在2月26日,将疫情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零,我们仍然要自我做好防护工作,出门戴口罩,人与人之间距离在1.5米以上,不要去茶楼打麻将,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仍然待在家里。至于四川什么时间开学,当然是你所在的地区疫情彻底解除,这得以省市卫生防疫权威部门经过科学论证,宣布的时间为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