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次“新冠”疫情,名校“武大”招生会受影响吗?

老穆认为,不会受影响的!

老穆之所以这样说,是有依据的,接下来,老穆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分析。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985、211工程大学,双一流大学中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武汉大学在校友会2020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0名,和天津大学并列。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武汉大学共有4个学科被评估为A+,分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有4个学科被评估为A,分别为法学、生物学、软件工程、公共管理

有11个学科被评估为A-,分别为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工商管理

武汉大学在2019年计划招收7200名本科生,其中湖北1615人,河南590人,湖南450人,广东295人……

老穆预估2020年高考,武汉大学依然会招收7200人左右。

要知道,2020年高考生必将超千万人数,难道7200人还招不到?

试想一下,其它大学的名额跟往年差不多,剩下的优秀考生,不报武大,又报什么呢?

再者,国家和武汉届时也会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武汉大学。

最后,老穆就用武汉大学校长在2019年开学典礼上的一句话结尾……

做一个合格的武大学子,必须秉承勇于担当的武大特质,努力成为拥有大志向、大视野、大胸怀的人……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经过这次“新冠”疫情,名校“武大”招生会受影响吗?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学生及家长都很关注我认为新冠肺炎不会对武汉大学招生带来啥影响,大家应相信科学,相信向南钟山这样的专家。据目前治疗情况看,新冠肺炎,并非不可治愈,虽然潜伏期長,传染快,但通过有效的方法是可控的。随看医药研发,新的有绝对疗效的新药和专家的经验是完全可以有效治愈。所以不会对武汉大学招生造成影响。

经过这次“新冠”疫情,名校“武大”招生会受影响吗?

疫情是否影响武汉大学招生?我认为,除非疫情一直延续到6、7月份填报志愿的时候,否则不会有太大影响。

一所大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内涵。比如它拥有的大师,拥有的教师队伍,比如它拥有的科研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又比如它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以及以上这些所带来的大学声望。而以上这些内涵,投射到学生身上,就是成长的平台,成长的养分,总结起来就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而这种质量,是通过多年的积累铸造出来的,绝不会因为某一件事就轻易改变了。

武汉大学就是这样的一所有内涵的百年名校,学校从1893年张之洞的自强学堂一步一步走来,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又经历了国家70载的变迁,一直都是国内的顶尖高校。这样的名校品牌,岂能是一次小小的传染病就能改变的?

不过,爱武大的人一直都爱,对武大,有人会无比向往,也总有人会更心仪其他学校。今年,肯定有人能上武大的线,却因为疫情而不敢报的,甚至也会有家长不让孩子报武大。这种情况之前有过先例,据说08年地震后,很多家长就不让孩子考四川的学校,说四川地壳不稳定。但川大、电子科大,可从来都不缺人报考。此次疫情过后也一样会有嫌弃武汉的人,但这样的人不会太多。而且,还会有不少学生,还盼着武大今年能因为疫情降点分,说不定还会主动报考武大,届时,报考人数搞不好还会增加。

像武大这样的名校,何愁没有人报考?你们说是吧。

经过这次“新冠”疫情,名校“武大”招生会受影响吗?

新型冠状病毒给全国都带来了影响,名校武汉大学招生工作会受到影响吗?我认为武汉大学招生工作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很小。

近段时间,有些高三家长坐不住了,担心孩子的高考会受到疫情影响,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很犯愁。有的家长打起了如意算盘,觉得武汉大学会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一些学生不愿意报考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今年的录取分数线可能会下降,于是这些家长就把孩子报考的学校锁定为武汉大学。这是一种逆向操作思维,而武汉大学的招生真的会受到影响吗?如果大家都有这种逆向思维,报考武汉大学的人数将会很多,录取分数线还可能会更高。但总体来说,我觉得武汉大学受到影响的可能性不大。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的双一流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武汉大学有34个学院,123个本科专业,拥有5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7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7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4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武汉大学作为全国的名校,在招生方面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强者恒强,我认为疫情对武汉大学的招生工作不会有太大影响。

经过这次“新冠”疫情,名校“武大”招生会受影响吗?

2003年非典爆发,各大学招生没有受到影响;2008年四川地震,四川大学分数不降反升;虽然武汉是新冠疫情的极重区,但是有望4月份彻底控制疫情,然后回归正常,“武大”等招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的经典语句,在全中国人尽皆知。而且武汉疫情控制已经初见成效,相信4月中旬就能够彻底控制住,又会回到正常状态。

武汉属于全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武汉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数量仅次于京沪,居全国第三,有985高校2所: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211大学有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总数达100多万人。

武汉大学大学实力雄厚,是中国顶级大学之一。

武汉大学是985、211高校,双一流A类大学,校友会排名全国第9名,QS排名全国第9名。

武汉大学师资力量强大。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学科57个,4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武汉大学双一流学科多达10个:口腔医学、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

武汉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成绩斐然。一共有19个A类学科,A类学科总数排全国第7位。其中4个A+档,4个A档,11A-档。A+档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测验科学与技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武汉大学王牌专业多。国际经济与贸易、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历史学、物理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法语、法学、新闻学、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口腔医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经济学、生物技术。

武汉大学保研率高。现在每年大学毕业本科生太多,仅仅只是一个本科文凭显然还不够,因此,要想未来前途更远大,必然要想到读研,而武汉大学保研率在全国名列前茅,2019年保研率达到25%以上,在全国排名第11名。

综上所述,我认为武汉大学实力雄厚,疫情会很快过去,然后回归正常,再根据2003非典和2008年地震的数据,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等高校的招生在2020年不会受到然后影响,想捡漏可能打错了算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过这次“新冠”疫情,名校“武大”招生会受影响吗?

有人问,2020年,武汉大学还能报考吗?

今天我在网上发了两张武大的照片,引得大家一片赞叹。前几天武汉下雪,有武汉大学的老师在校园里面拍了两张照片,红梅映雪,美的让人心醉,美得让人流泪。

这么美丽的一个校园,你觉得新冠疫情会对它有多大的影响?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疫情都会有结束的时候。2003年,北京爆发非典,现在大家看看,北京还是好好的,清华、北大还是好好的,没有半点损伤。武汉和武汉大学也是如此,劫后余生,将会更加辉煌。

学生报考武汉大学,主要看中的是这个学校的水平、所在城市的吸引力以及就业等问题。

武汉大学简介

武汉大学在民国时期就非常有名。在民国时候,曾经把国内当时最好的几所大学都命名为中山大学。

  • 第一中山大学就是现在的中山大学。

  • 第二中山大学就是武汉大学。

  • 第三中山大学就是浙江大学。

  • 第四中山大学就是原来的中 央大学。

  • 第五中山大学就是原来的河南大学。

这5所中山大学在当时的国内水平都是一流的,武汉大学能排第二中山大学,实力可见一斑。

1937年后,武大、浙大、中 央大学、清华和北大联合起来招生,被称为民国五大名校。这5所大学能联合招生,说明水平在一个层次上,因此,在民国的时候,武大的名声很大,学术水平也很高。

建国后,武大的发展越来越好,它以经济、文科、法学和理学出名。在双一流评选中,武大的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哲、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10个专业入选。除了这些,武大的电气、水电、信息安全等专业也非常有名。

在2019年,武大的录取分数线在全国排第15,是一个很高的排名,因为前面大部分学校都是北京、上海的学校。说实话,如果今年武大的分数线会降低,那真的是一个捡漏的好时机。我估计很多人抱有这想法,如果要降分,也降不了太多。

武汉

选择学校,还要选择城市。武汉一直以来就是九省通衢的城市,水陆空的交通枢纽。这几年武汉更是发展迅速,增加了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大家都称武汉是新一线城市。但这次疫情,把武大城市管理的很多问题暴露了,很多人说觉得武汉的吸引力下降。

我倒是相反态度,因为问题暴露了才好解决,现在湖北和武汉的领导换了,我相应城市建设应该会更好。大家说呢?

最后再放一张武大樱花的照片,武大这么美,还是值得读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