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张亚勤加盟清华大学,这事你怎么看?
乍一看题目,老穆还以为张亚勤正值年少,网上一搜,才知道他已经50多岁了……
张亚勤何许人也?为何是“加盟”清华大学?而不是用“受聘”二字?
老穆只需告诉大家他上一家公司就知道他有多厉害了。
他是前百度公司的总裁,今年10月,才从百度退休!
2019年最后一天,从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传来好消息,前百度总裁,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张亚勤正式加盟清华大学,他被聘为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
他来清华大学干什么呢?
据了解,他将在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计算机系和相关院系开展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同时将负责牵头筹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以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类脑智能为关键的技术突破方向,打造世界顶尖的创新研发平台。他的加盟,必将促进清华大学在智能产业方面地快速发展……
为什么说他是天才少年呢?
12岁,他就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当届中国年纪最小的大学生。
老穆12岁还在小学混,啥也不懂……
23岁,他就获得了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
34岁,他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48岁,正式加入百度,任总裁。
53岁,他正式加盟清华大学,任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如此优秀的天才,怎不叫人拍手称赞呢?
天才少年张亚勤加盟清华大学,这事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 !关于“天才少年张亚勤加盟清华大学,这事你怎么看?” 答:中国出少年张亚勤这样的人才是大好事 !如果张亚勤像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信仰和政治立场,他将会把他的才能 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科学建设发展做出特殊贡献,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科学发展培养出很多人才 !特祝张亚勤将来为祖国做出辉煌的成功 !!!
天才少年张亚勤加盟清华大学,这事你怎么看?
谢邀请。我认为,张亚勤博士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从小他就有一个好奇的心里。
五岁上学,11岁小学毕业,小学毕业后,他听说有不少年“神童"越级考试的故事,就告诉给了爸爸。在张亚勤上高二的时候,年仅12岁的他,考上了中国少年科技班,荣获电子工程系学士硕士学位。18岁赴美留学,21岁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获得满分,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科学家,23发获博士学位。在美国的电子工程系科研机构院校及微软公司任职。比尔盖茨称他是科技领域的宝贝。
人到中年,三十而立。34岁的时候張亚勤回国,出任中国微软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48岁,加入百度任总裁。
53岁,2019年的最后一天,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天才少年张亚勤加盟清华大学!
刚好,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然落后,科技领域存在短板,14亿人的生活需要改善,世界上不安定的因素正在增多。
为国分忧,匹夫有责。世界科学领域的顶尖博士巨人,张亚勤毅然决定加盟清华大学,这是当今中国科学界的又一个特大喜讯,符合人民的愿望与祖国的召唤!符合中国科学领域与清华学子的热情期待!
天才少年张亚勤加盟清华大学,这事你怎么看?
2019年的最后一天,清华的官网在下午发布了一条消息:张亚勤加盟清华大学。我看了之下,陡然一惊,赶紧去看张亚勤的个人官方消息。张亚勤在自己的网页上也写了此事,他将开启人生3.0,回归学术。
张亚勤是位天才,他是中科大首届少年班的学生,12岁考入中科大。张亚勤是山西人,1966年出生,从小非常聪明,一路跳级,11岁读初三。在报纸上看到其他神童故事后,也要求高考,于是在半年时间内跳到高二,参加高考,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
刚去少年班的时候,张亚勤不突出,成绩一般,但到毕业时,成绩已经非常好了,读研就是以第一名录取的。后来又到美国,跟随通信界大牛读博。张亚勤12岁上大学,23岁获得博士学位。
到工作时,张亚勤也是极为高效,33岁当选IEEE的院士,是它百年来最年轻的院士。在2017年当选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2019年10月,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是数字视频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世界顶级科学家。
除了科学家的头衔,张亚勤还是位企业家,他先后在微软和百度担任要职,微软亚太研究院院长,微软中国董事长,百度总裁。
现在,他准备要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多花一些时间。张亚勤受聘的是“智能科学”的讲席教授。在清华的智能科学这块,已经有位大拿,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姚期智近年来对智能科学发表了多次演讲,他认为人工智能研究刚刚起步,在这块,有可能会产生爱因斯坦似的人物。
在科研人员看来,如果能赶上研究的黄金时代,那是非常幸福和幸运的一件事。现在科学界为什么没有类似上世纪30年代那么群星璀璨,主要现在是科学发展的青铜时代,不好出成果。
如果在人工智能的黄金发展时期,清华有姚期智、张亚勤这种顶级科学家坐镇,那清华说不定能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世界中心。
哇,想想就很激动人心。希望张亚勤能给清华带来更多的东西,期待!
天才少年张亚勤加盟清华大学,这事你怎么看?
张亚勤,一个名符其实的天才,云端人物。
12 月 31 日,清华大学官微对外宣布,张亚勤正式加盟清华大学,受聘清华大学 “智能科学” 讲席教授,成为学院第24位长聘教授,第4位院士。负责牵头筹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以自动驾驶、人工智能 + 物联网和类脑智能为关键技术方向,打造世界级的创新研发平台。
01 天才之路一、高考经历
1966年,张亚勤出生于山西太原普通教师家庭。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
1977年,11岁的张亚勤多次跳级成为高一的学生。这一年他在报纸上看见了神童考大学的故事,便对母亲说,他要参加次年的高考,“我要考中国科技大”。这时离次年高考只有半年时间。
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张亚勤与610万考生一起走进高考。但高考成绩却比中国科技大学在山西的录取线低了10分。
命运的转机总是指向幸运的人。1978年3月,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联合倡导在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进行独立招生考试。当时是推荐报名,当张亚勤家人知道时,距离少年班考试只有两个星期,报名已经结束。
命运总是垂青那些执着的人。张亚勤没有放弃,他和母亲直接找到了省招生办。由于张亚勤当时已经闻名山西全省,如果他能成为少年大学生,也将是山西省的一大荣誉,所以当母亲带着他向招生办主任说明情况后,对方马上爽快地答应将张亚勤的名字加进考生名单。
命运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尽管张亚勤没有复习时间,但他凭借扎实的基础功底,仍然考上了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届少年班。成为了当时年龄最小的大学生。于是,国内报纸争相报道。
二、成长之路
1983年,17岁在中科大取得电子工程系学士学位。两年后获得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
1986年,张亚勤进入乔治华盛顿大学深造,师从无线通讯科技泰斗Raymond Pickholtz教授。 1989年,23岁的张亚勤以乔治华盛顿大学唯一满分毕业论文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三、走向巅峰
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被授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IEEE Fellow)称号,成为该协会100年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
1998年,32岁的张亚勤接受李开复邀请回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张亚勤回忆说:“当时最能打动我的一句话是”,“你说中国做研究能做成吗? 开复当时说,其实我们在创业,也是在创造历史。”
38岁张亚勤晋升为微软全球副总裁。2006年到2014年9月,张亚勤让一个仅有几个人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发展成为拥有几百位学者的微软亚洲研究院,被比尔·盖茨称为“微软的宝贝”。目前,该研究院成为全球最顶级的计算机科学研究院。
2014 年 9 月张亚勤加盟百度公司担任总裁,百度的 Cloud 2.0、ABC 智能云、Apollo 自动驾驶、昆仑芯片、5G、IoT 等业务发展的背后,都有张亚勤的推动。
2017年荣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ATSE)院士,也是该年度授予的唯一外籍院士。
2019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是当年度计算机科学当选的唯一华人科学家。
02 一个浪漫有情的人1985年,在少科大读书期间,19岁的张亚勤一次到老师家去,结识了现在妻子汪健。汪健比张亚勤低四年级,但两人同岁,汪健比张亚勤大几个月。
张亚勤认为“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张亚勤对汪健一见钟情,第二次就去约会汪健。
1989年4月28日,张亚勤与汪健在美国结婚。
张亚勤说非常感谢他的妻子的默默付出。平时在家没有说感谢的话,但在网上要说出来。在结婚20周年之际,张亚勤在Facebook 网站上发帖海选创意,“大家对我和太太结婚20 周年的庆祝方式有什么建议?”
张亚勤表示:“不出差的话,保证每个星期至少有4天在家吃晚饭。”
03 自由宽松的家庭教育张来勤现在有一双子女。
一、教育孩子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
张亚勤和汪健从不强迫孩子学什么。而是带着孩子一一尝试,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
他们子女花在兴趣爱好上的时间比学习还要多。一是旅游,每年 都会带孩子到世界各地旅游,增长见识。二是音乐和运动。
女儿苏菲(Sophie Zhang)出生于1994年12月6日,喜欢弹钢琴,但张亚勤夫妇从不强迫她考级,而是把音乐作为一种素养。现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读研究生。
小苏菲6岁的儿子博然(Brandon Zhang)出生于2000年6月3日,喜欢弹钢琴、拉大提琴,还喜欢各种球类,如足球、篮球、网球等。
一次苏菲参加辩论会,对老师给她打的分数非常不满,认为不公平。张亚勤告诉孩子说:“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老师不认同你的观点很正常啊。报怨没有用,你要学会接受。或者,你去找老师真诚勾通,用你的观点说服老师。”
二、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他们家里到处散落着图书,无论在哪儿,随手就可以捡起一本书来读。
苏菲还花3年时间写了一本小说。张亚勤就联系出版社帮她出版。并让她去出版社工作了一个夏天。之后 出版社编辑看苏菲英文不错,就邀约她给《英语学习》杂志写专栏文章。
三、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张亚勤在家里从不炫耀工作上的成绩。两个子女也从不炫耀自己,也不羡慕别人。
每次去餐厅吃饭,女儿都负责监督,不允许 点太多的菜,不允许用一次性用品。去超市会带上环保袋。
2007年,苏菲回北京上国际高中,每年都会抽一个朋时间去做义工。
一次,学校组织她们去云南一个星期,她们帮助当地老乡盖房子。结果,一个星期后,灰头土脸地回来,心情沮伤。对张亚勤 说当地老乡不相信她们。张亚勤对女儿说:“你们本来就不会盖房子,不相信你们很正常啊。帮助别人一定要选择自己擅长的事情。”
【资料来源于刘世英著《张亚勤:让智慧起舞》、《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10日版文章:《张亚勤不包办子女未来》】
天才少年张亚勤加盟清华大学,这事你怎么看?
他叫张亚勤,1978年,年仅12岁的张亚勤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荣获电子工程系学士和硕士学位,1986年张亚勤远赴美国深造,并在三年之后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1997年他被授予IEEE Fellow,成为了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在2017年,张亚勤成为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
张亚勤曾在美国斯坦福研究院任实验室主任,他还是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并兼职首席科学家,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董事长等多项职务。
之后,张亚勤回美国进入微软决策层,成为比尔盖茨智囊团的核心成员。
2014年,张亚勤离开微软加盟百度,担任百度总裁,并直接向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负责。他在百度的最大贡献就是推动百度云的发展,在他的努力下2018年百度云在用户数,流量,收入等方面实现了三倍增长,成为中国增速第一云厂商。
2019年3月,张亚勤宣布退休后离开百度,并于十月正式公布加入清华大学,将筹划建立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
回顾张亚勤的过去和现在,我们似乎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的人才,一切是那么顺风顺水。这不禁会让很多人感叹: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才,更让人感叹的是,这样的天才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之前北大清华也有很多天才,但最终都去给美国做了嫁衣,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北大数学天才许晨阳,清华才女颜宁等等无不如此。
身背如此之多的光环,在世界顶级的计算机领域龙头微
软任职,这本可以终老在美国,但是张亚勤毅然选择离开,这是需要勇气的。
人工智能这个人类新兴的行业,也是中国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正是由于国家的大力号召和支持,才能够不断吸引世界顶尖的人才回国。张亚勤也正是看到中国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巨大空间,才会选择回国创业。
希望那些远赴他国,甚至加入其他国家国籍的,曾经祖国辛辛苦苦培养的天才们能够报效祖国,时代需要你们,中国需要你们。
任何一个人的发展离开了国家也许在国外生活得很好,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战争年代,乃至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看到了像钱学森这样的不顾安危,想方设法,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祖国建设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的人。
如今是一个和平年代,但这个世界真的和平吗?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今国际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们需要高端人才,我们需要更多的华为这样的科技企业。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中国的时代,祖国在呼唤,奋斗的青春必将在这片大地上熊熊燃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