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3岁女童走失哭泣,陌生男子欲将其抱走,2名过路小学生报警, 你怎么看?
老穆看完相关媒体报道后,不禁要为这两名小学生点赞!
我们来简单看一下事件概要,如下:
【时间】12月14日晚
【地点】江苏盐城
【人物】两名小学生,一名走失女童
【起因】他们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女童在角落里哭,便主动上前询问。
【经过】突然来了一陌生成年男子,自称是女童姑父,想将女童抱走。
两名小学生怀疑对方是坏人,没有搭理,直接带着女童往派出所走。
【结果】女孩被安全送回家,该陌生男子也确实是女童的姑父。
(一)为两名小学生的爱心点赞!看到小女孩走丢,主动上前帮忙,这体现了两名小学生的爱心!
(二)为两名小学生的防范意识点赞!主动拒绝陌生人的诉求,及时报警,这体现了两名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三)为家庭及学校的良好教育点赞!两名小学生的行为,必定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良好教育。
【结束语】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我们不仅要铭记,更要继承和发扬!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盐城:3岁女童走失哭泣,陌生男子欲将其抱走,2名过路小学生报警, 你怎么看?
机警小学生发现陌生男子要抱走因找不到家的哭泣女童,急忙拨打110报警
2019年12月14日,发生于江苏省盐城市的一件暖心事。10岁的金华宇用手表电话拨打110报警,称自己和另外一个小伙伴在公园里发现了一名走失的女童,有一名成年男人正要抱走女童,想请警察叔叔核实对方身份。经民警询问得知,走失女童才3岁,就住在公园附近,因为在公园里玩,天黑后找不到家了,只好蜷缩在角落里哭。而此时,接到女孩母亲寻求帮助电话的女童的姑父,也刚好就找到了这里,看见女童,就想抱走她,结果便出现了金华宇拨打110请求警察叔叔核实对方身份的电话。
个人观点分享两名小学生表现富有爱心、机智勇敢、处置很妥当,为他们点赞!事情发生在盐都区鹿鸣路和西环路交界处的禁毒广场。一名3岁的小女孩由于与妈妈走散,找不到回家的路,在公园里哭泣,被正在公园里玩耍的两名小学生给看到了,爱心萌动的他们一起上前去哄小女孩,正准备带她找妈妈;就在这时,一名自称是小女孩姑父的男子找来,要抱孩子走,因为担心是坏人,两个小学生没敢搭理,也并没有就此停下来,而是带着小女孩往派出所方向走去。途中,10岁的金华宇还用手表电话拨打了110报警,接警后,民警立即出动,警车驶出派出所大门不远,就看到两名小学生领着一个小女孩朝派出所走来。看到警车过来,两名小学生连忙招手,民警询问后得知,3岁小女孩的家就在禁毒公园附近,当时在公园里面玩耍,天黑找不到家了;随后民警又对这位自称是小女孩姑父的男子进行了核实,结果还真是小女孩的姑父。
两名小学生妥善的做法,当场受到了民警的称赞,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对他们的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实际上,这两名小学生为其他的同学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笔者简要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①小学生要富有爱心、与人为善、乐于助人,遇到需要帮助的小弟弟小妹妹,要能够积极热情地伸出帮助之手,正所谓“如果人人都献出一分爱,世界将变为美好的春天”!②小学生见义勇为,更要机智灵活,不能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既要“勇为”,更要“智为”,量力而行,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采取更加安全有效的方式帮助他人。③小学生最好的帮助别人方式是学会求助,尤其是向最值得信赖的警察叔叔寻求帮助,例如暗中拨打110报警电话,再如想方设法靠近警局或派出所,都是非常有效的好办法。正如盐城的这两位小学生一样,就表现的特别出色,确实值得好好表扬!
家长照顾幼童不可粗心大意,务必要让孩子时刻处于自己的视线之内,或者处在特别安全的监护之下。当时,这个3岁小女孩的妈妈正在家烧晚饭,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孩子就跑不见了踪影,这才急忙发动亲戚朋友帮忙寻找;万幸是遇到了两位特别谨慎小心、又富有爱心的小学生,带着小女孩去找民警求助了,如果万一遇到坏人(比如人贩子)呢?岂不是要“一失足成千古恨”,爸爸妈妈还不得急死啊,这样的例子可是数不胜数了!所以,笔者觉得,身为孩子的父母亲,务必要全心全意地去照顾关心好孩子,一丝一毫的懈怠和马虎也要不得,想一想在电视寻亲节目的那些令人潸然泪下的凄惨场景,爸爸妈妈们无论有多忙,都不如孩子更加重要,别等到真的出事了,这个世上可是没有后悔药能吃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笔者认为“3岁女童走失哭泣,陌生男子欲将其抱走,2名过路小学生报警”,表明这两位小学生非常富有助人为乐的爱心,并且特别的机智灵活,懂得及时向警察求助,不仅值得大大点赞,更是为其他小学生作出了很好的榜样!
盐城:3岁女童走失哭泣,陌生男子欲将其抱走,2名过路小学生报警, 你怎么看?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事件经过:
12月14日晚,江苏盐城两名小学生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女童在角落里哭,便主动上前询问。这时候突然来了一陌生成年男子,自称是女童姑父,想将女童抱走。 两名小学生怀疑对方是坏人,没有搭理,直接带着女童往派出所走。现在女孩被安全送回家,该陌生男子也确实是女童的姑父。
我们必须为这两个小学生点赞!他们虽然很小,都还是孩子,但是他们的行为堪为表率,值得所有人学习。
这是两个有爱心的孩子看到有小朋友在哭,他们主动上前询问,可见两个孩子很友善,很有爱心。
这是两个聪明、警惕的孩子当有人突然上前,自称是女童姑父时,他们俩没有轻信对方。可见两个孩子很聪明很警觉。
这是两个机灵、果断的孩子面对无助的女童,和自称是女童姑父的人,两个孩子能果断报警,实在干得漂亮。
点赞完这两个孩子后,我不禁要提出一个问题:
这么小的女童,为什么会独自出现在公园角落里?她的监护人呢?
孩子的安全无小事,家长带孩子切莫大意。这名女童如果不是遇到了两位可爱的小学生,她会遭遇什么?细思极恐!
我是墨公子,欢迎关注。盐城:3岁女童走失哭泣,陌生男子欲将其抱走,2名过路小学生报警, 你怎么看?
我们常人或者成人很难发现的一些细微细节,却被两个个小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到了,果断的报警。
12月14日晚,江苏盐城两名小学生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女童在角落里哭,便主动上前询问。这时候突然来了一陌生成年男子,自称是女童姑父,想将女童抱走。 两名小学生怀疑对方是坏人,没有搭理,直接带着女童往派出所走。现在女孩被安全送回家,该陌生男子也确实是女童的姑父。说实话,换做我或者是很多成人的思考,看着一个小孩在哭,大人在旁边要抱他的样子,我们可能会想到什么,可能就是孩子耍脾气或者哭一哭很正常的事情。而从来不会去想两者之间是否有关系,更不会质疑他们之间的身份关系。
而我们那个小学生做到了,虽然说是虚惊一场,但是这样可以避免孩子真的被拐卖的情况出现。我相信这个好两个孩子应该是学校、家庭教育的结果,好孩子值得表扬,值得点赞。
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两个孩子的智慧,他没有直接上前制止,而是同时报警,真的,如果是拐卖儿童或者其他陌生人,如果自己出面阻止的话,未必你们就能够制止他们的行为,更或者给自己带来危险,所以他们智慧的选择了报警,或者求助旁边的其他人。
一个三岁的孩子出现在陌生地方,说明我们成人对孩子监管方面出了一些问题,如果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那可能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感谢我们这个社会有一股和谐的力量,有一股正义的力量,来守护每一个家园,每一个人。
生活中是美好的,不知不觉当中,你会感觉到有一个暖流温暖你身上的某一处……
盐城:3岁女童走失哭泣,陌生男子欲将其抱走,2名过路小学生报警, 你怎么看?
一名10岁的小学4年级男生金华宇,一名12岁的小学6年级女生金海鑫,因为警惕性高、帮助走失的3岁女童通过警察找到了父母,一下子成为了众人皆知的“网红”少年!【事情回放】这是2019年12月14日发生于江苏省盐城市的一件暖心事。10岁的金华宇用手表电话拨打110报警称,自己和另外一个小伙伴在公园里发现了一名走失的女童,有一名成年人想抱走女童,想请警察叔叔核实对方身份。
经民警询问得知,走失的女童才3岁,就住在公园附近。当天因为在公园里玩,结果天黑了找不到家了,只好蜷缩在角落里哭。正好被金华宇、金海鑫两名小学生碰到。
而此时,接到女孩母亲寻求帮助电话的女童的姑父,也正好找到了这里,看见了女童,就想抱走女童;结果,便出现了金华宇拨打110请求警察叔叔核实对方身份的电话。看完了整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不得不被这两名小学生的机制和高警惕性折服!“有事找警察”真是深入人心啊!
最为关键的是,在金华宇和金海鑫无法判断女童姑父确实身份之前,他们两个坚持不把女童交给女童姑父的做法,说明了他们两个的警惕性真的够高、够好!
看看网上人们对金华宇和金海鑫的赞美之词吧:在这里,我要给金华宇、金海鑫父母对孩子的良好教育点赞!因为正是他们父母良好的教育,才让这两个孩子充满爱心、具备很好的防范意识。
我也要给这两个孩子所在的学校点赞,是学校、老师的良好教育,让他们遇事冷静、充满智慧!
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下一代孩子的聪慧和希望!
盐城:3岁女童走失哭泣,陌生男子欲将其抱走,2名过路小学生报警, 你怎么看?
不得不佩服现在小孩子的智力,江苏盐城的两个10多岁的小学生,发现一个走失的女童在哭泣。看到陌生人要将女童抱走的时候,两位小学生果断报警并带女童走出是非之地,交给警察。
两位小学生也真是好样的,小小年纪警惕性还是很高的,并且做法也是非常正确。知道骗子、坏人很多,不让陌生人接触小女孩是最好的方式,并知道打电话报警。
像这样的小学生,简直就是小英雄!
虽然事后得知,要抱走女童的真是女童的亲戚。但是小学生当时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在没有查清楚之前,谁知道你是不是女童的亲戚?万一碰到了坏人怎么办?
骗子那么多,还是交给警察叔叔放心。所以两个小学生不为所动,坚持打电话报警,两位小学生的行为和做法值得称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