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教师们你们将如何应对?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这句话出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之口。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进一步提高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
取消考试大纲这一政策,如同一枚炸弹抛入水池中央,激起万千水花……
此《考试命题意见》的印发,主要想达到以下目的:
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命题改革,往往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老师,不可把之前的东西全部抛掉,要学会在传承中抛弃!老穆认为,起初阶段,考试大体框架还是不会变的,往往只是会在部分试题上进行变动!
(二)基础知识题型,我们还是要紧抓不屑!不论中考如何变革,难道基础题还能不考了?
(三)作为老师,要学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必须建立在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上,否则,创新就是个笑话;
解题能力的培养,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
(四)近年来,高考在探究题方面做的不错,中考可以借鉴之!老穆为大家举个例子,如下图:
(五)每个地区的教育部门,在考前都会对老师们进行培训,所以老师们也不必太过焦虑。【结束语】老穆认为,每一次的考试改革,只要还保留笔试部分,就不会有很大变动!你们觉得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教师们你们将如何应对?
我认为万变不离其宗。我1989年开始教初中物理,经历了《教学大纲》、《考纲》 到现在的《课程标准》,每次都有一定的变化,但是仍然有章可循。
2019年11月29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颁布。《意见》指出: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学业;减少机械性、记忆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
虽然取消了初中学业考试大纲,但是仍然有《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那么要考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所以仍然是“有标可循”。
新的考试只是减少机械性、记忆性试题比例,同时加强科学探究、综合性试题。我市中考物理题在前年,要求学生原文写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我当时很不以为然,我历来不主张学生背物理。而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我认为就很好,可以考查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我个人认为,以《课程标准》 为 指针来进行教学,以课程标准来对中考进行命题是非常好的事情。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教师们你们将如何应对?
取消中考大纲,如一枚炸弹投入潭中,顿时激起千层浪。可以说,这是应试教育一次重大的改革,由以往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将转变为教师教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从事基础教育的学校老师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教师自己要改变观念,不再单纯追求班级分数排名和年级段的排名。
在教育部推行的减负工程中,重点强调学校不得进行班级分数排名和年级段排名,这实际上就是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而上演的前奏曲。当教师们放下以往那种教学与考试的观念,甚至是思维习惯,才会重新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如此说来,广大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实际上真正减负了,从机械地追求分数向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转变。
第二,教师要引导家长和学生改变观念,让他们重新面对没有考试大纲的学习。
学习不单纯是为了考试,不单纯是为了分数,甚至不单纯是为了上一个好学校。而是要学会发现知识背后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注分数背后的思辨能力,自我修复能力,以及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的应对能力。如此说来,教师更应该重视自我能力的拓展,才能够引导家长和学生进行观念的改变。
第三,教师必须要清楚一点,以往单一学科教学,将会变为综合学科教学。
事实上,取消中考大纲已经提前在探索了,有部分学校已经走在了前面。试点学校把“立德树人、阅读积累、联系生活、做好生涯规划“做为教师教学的原则,这也就是说,以往单一学科教学模式,在取消大纲后,教师必须要具备综合学科教学能力。看来,广大基础教育的教师们更需要加强跨学科的积累与学习了,才能应对新型考试需要。
结束语:取消中考大纲后,对教师将是非常大的考验,更能突显出教师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以往那些抱着吃老本心态的教师,恐怕面对取消大纲的教学与考试很快显出原形。如果再不加紧时间去研究新型教学模式,很快就会因为能力不济而被家长和学生所垢病,那时一个能力平平的老师恐怕日子真不好过了。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教师们你们将如何应对?
教育部印发初中考试命题意见: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让老师感到很困惑,不仅要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命题方面要减少机械记忆试题的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所占的分值比例,跨学科命题是未来命题的方向,这样的考试更灵活,更新颖,范围更宽广。 从2019年全国卷的高考命题方向来看,已经体现出跨学科命题的特征,这样更能考察出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
中考命题也会像高考命题那样,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流,考察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这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取消中考的考试大纲也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不但要教会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在物理中考试题的命制中,可能会出现化学和生物的相关试题。
在现在的中考命题中,我们地区的物理和化学是合卷考试,27个选择题,1--9题为物理试题,每题两分,10--27题为化学试题,每题一分,物理化学的填空、选择、实验和计算题单独成卷,物理考试总分70分,化学考试总分为60分,其中物理化学的实验操作各10分。但学校在安排课时,物理化学是分开上的。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后,命题方向也发生了改变,重点是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之间的渗透知识增加了考试的难度,探究型、开放型、综合性的试题能够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探究和创新精神,不是为了教书而教书,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教师们你们将如何应对?
11月29日,教育部取消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当老师的都知道,中考考试大纲,决定着每个老师教什么,孩子们学什么的关键准绳,在考试大纲不仅规定了哪些考点要掌握,哪些考点要了解等层次,还规定了此考点在考试中所占分值等,而且每年,我们各科初三老师都会去市里开一次考试大纲研讨会,就考纲每年的些微变化作一次深入交流,以应对接下来的中考,可以说老师考纲把握得准,挖得透,学生的成绩就高,而“以本据纲”地从教则被认为是不误人子弟的一大标准。
然而,如今教育部宣布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新时代的义务教育教师们要如何应对日常教学和中考呢?其实,身在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早已感受到了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近几年来,”减负“的呼声越来越响,减少中小学生考试,不允许排名等一系列措施,只能从表面上缓解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而要真正让孩子们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唯有改变出题模式,转变学习方式,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
但无论如何,只要现行的教育以选拔人才为目的,考试是无法避免的,而老师的教育方法同样离不开考试方向,那么,没有了考试大纲,老师又将如何把握考试方向呢?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早已透露教育改革后的命题方向,即既要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要注重考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的从鲜活的生活场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机械性、记忆性和可套作性试题,不断引导学生提高探究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科综合素养。
拿语文学科来讲,语文学科综合素养,不仅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更体现在情感的唤醒,思想的成熟和精神品质的塑造上,同时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表达同样是语文学科素养的一部分。因此,语文学科改革后,减少机械记忆类的东西,而阅读理解考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并通过考察学生的感悟能力来考察学生的思想成熟度将成为阅读理解题考察的重点,此外写作的难度也会有所增加,靠写套话,写不出真情实感和有深度的思想的作文将注定得不到高分。
促成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一是直接人生经验,取决于个人经历,二是间接人生经验,取决于教育和阅读。因此,语文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们去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百变人生,去感悟人物百态,从而提高启蒙个人思想情感不断走向丰盈和成熟。而老师的教育也要集中在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唤醒和精神品质的培养上,只有这样才能应对越来越灵活的阅读理解和越来越无法套作的写作。
除此之外,对传统文学的考查,也会减少对机械记忆东西的考察,加大对古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考察才是方向,这就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多读古文言文,掌握翻译古文的能力的同时,还要了解作品的背景等,而这些能力没有一定的古文积累和作品的时代背景的了解是做不到的。
对数、理、化学科来说,如何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孩子们运用理科知识进行推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等,才是提高学生探究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根本,也是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得以解脱,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开挖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考不再设置考试大纲和命题方式的转变后,老师和学生们都要潜下心来探究知识的厚度,还要灵活运用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成为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行。这才是老师教学的方向。
取消初中学业水平大纲,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教师们你们将如何应对?
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更高、更难了!其广度、深度和灵活度都有了质的提高!教师,你想好怎么应对了吗?
- 必须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学,因为,以后的命题依据就是这个课程标准!标准要求的既全面又详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还要求有灵活性——所有的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做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确实实是不容易!
- 不仅仅要教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加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的教师都知道,如果一个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那么,这个学生必将无往而不胜!这个就是将来考试要考察的主要方面,而这个恰恰是最不容易教学、最不容易实现的能力!——广大的教师们想一想吧,容易吗?
- 门门都要认认真真地教会学生,学生也要认认真真地学会每一门课程!因为,将来门门都要考试,而不是初中哪些过去必考的就学就重点教,不必考的就不学就不重点教——好像没有了重点,没有了目标,全面开花,样样俱到!不容易啊!
- 今后的考试还要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过程。这里的思维过程还比较好应对,关键是创新意识!如果学生都有很高的创新意识的话,那就好很了。——怎么培养?怎么激发?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过去没有的,现在没有不行了,跟不上脚步和节奏就要被淘汰了!教师们,怎么办呢??
- 将来的命题就像下面黄色线条所描述的一样。这是不是有点和高考的试题比较相向呢?“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试题”——如果是这样的话,教师的教学要求是不是更加高难了呢?
取消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代之以课程标准的命题依据,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要求确确实实是增加了高度和难度,各方面都有了质的提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