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来了!部分省份推出中小学课后服务,最晚可到18:30,你支持吗?

这两天,全国中小学迎来秋季开学,同学们开始了新一年的学习生活。长期以来,“孩子已经放学,自己还没下班,没人接也没地儿去”是很多家庭面临的难题。新学期,不少省份都将推出课后服务,减轻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山东,全省所有小学将全面开展课后服务; 内蒙古也将启动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要求每天校内课后服务原则上不超过2课时; 湖南省对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的收费范围和标准、服务内容、监管机制等做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 吉林长春进一步完善小学校的课后托管工作,把课后托管向社团化、兴趣化发展。此举措将惠及全市20余万名小学生; 浙江宁波专门出了一份示范文本——《宁波市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合同》,并于9月1日起实行; 课后特色托管让小学生动起来。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表示支持!如此好的政策,为什么不支持呢?

但是,有人心中也有一个顾虑,那就是时间问题。有的学校延后时间不够长,如果每个学校都能延时到18:30就好了。

当然,这里面有个矛盾点:学校老师想早回家,家长希望学生推迟放学。

正因为如此,学校在执行“课后延时服务”时,往往会引进第三方机构,用校外机构的老师来看护,如此一来,问题也就得到较好地解决了,只不过,这是要收费的。

各地可根据课后服务性质,采取财政补贴、收取费用、社会捐助等方式筹措经费。

部分发达地区,所有的服务费用都是由当地的财政买单的。

而其它地区,则是由政府和家长共同承担的,所以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费用很低。

比如成都,每个月收费不高于200元。

案例分享

老穆姐姐家孩子,读小学三年级。

姐姐每天下班时间是18:00,而孩子所在学校的延时服务时间恰巧也是18:00,这可急坏了姐姐。

她每天都要请半小时的假,提前出来接孩子。

时间一长,老板肯定不愿意了。

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将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一个月费用大概在800元左右。

过了一段时间,听说学校请了第三方机构,有老师看管,最迟可以到18:30。

姐姐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于是又将孩子送去学校了。

一则收费低,二来更放心!

(一)课后延时服务,是个好政策,也希望各学校在执行时,能够人性化一点,最好可以推迟到18:30。(二)课后延时服务,也要谨防其“变味”。

我们都知道,课后延时服务,学校老师是不可以集中教学的,如果这样,就和有偿补课没有区别了。

所以,学校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不要让课后托管,变成了课后补课。

(三)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众多,但收费不能过高!

课后延时服务种类比较多,总有一样满足您的孩子。比如学校托管(写作业)、自主阅读、各种社团活动(围棋社、象棋社、篮球社、美术社、音乐社······)、观看影片等。

各校收费,应当严格执行所在地的政策,不得超标收费!

(四)课后延时服务,一定要秉持自愿原则!

严禁学校或个人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要求学生参加,严禁以任何方式拒绝或推诿学生参与。

【结束语】好的政策,一定要有好的执行,否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关于学校课后延时服务,你们还有哪些好的意见或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新规来了!部分省份推出中小学课后服务,最晚可到18:30,你支持吗?

虽然部分省市推出中小学课后服务,向学生家长收取一定的补课费,在校内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但这样的辅导效果并不是很好,我不支持校内课后辅导服务。

这种校内课后服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由学校统一安排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对于老师来说,增加了老师的工作负担,老师每天的工作是由学校统一安排。但课后服务并不是老师的本职工作,为什么要强迫老师对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老师也有自己的私事要做,也需要早点回家和家里人团聚在一起,也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和辅导,老师还得要早点儿休息,以便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课后辅导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负担,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八小时,这是否违背了教育部的规定呢?其实,很多学生根本不愿意在校进行课后辅导,往往是学校和家长的要求把孩子留在学校里,而学生的心思早就没有在学习上,这种没有效率的辅导是不值得提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很理想,这是一种劳民伤财的做法,我不支持,也不参与。

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学校既帮自己照看了孩子,又为学生补习了功课,关键是补课费收得很少,家长满意。但也有一小部分家长,不愿意缴纳补习费,我支持他们的做法。既然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就不能收取家长的费用,要实行免费补课,不能增加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教育是事业单位,不是营利性的机构。

如果学校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是在为违规补课打掩护,有的老师趁机为学生提供有偿补课行,这也是教育乱象的原因之一。如果孩子家长担心没有时间去接孩子,可以将孩子送到托管所,但没有必要把老师变成学校保姆。

新规来了!部分省份推出中小学课后服务,最晚可到18:30,你支持吗?

又到一年开学季,家长非常高兴,将孩子们送进了安静的校园。校园里有了学生的回归,顿时热闹起来。在开学几天内,看到朋友圈里更多人,庆幸又将孩子送进了学校,自己又恢复了以前的平静。

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又产生了,孩子下午放学如何接送,成了困扰很多工薪阶层家长的难题?主管部门,从前两年开始在全国推广课后延时服务,着力解决困扰很多工薪阶层,下午三点半或者四点左右不能按时接送孩子放学的问题。

我周围的很多家长,对相关部门实施延时放学的政策是支持的,因为我所在地区延时放学家长不需要缴纳一分钱,所需要的相关费用由财政全额买单。

学生家长自愿申请,学校根据学生人数,分成不同的班级,进行课作业辅导或者课外阅、开放部室开展课外兴趣活动等组织形式,在延时服务时间,不上新课不统一辅导。

我也浏览了相关新闻,了解到在全国其他地方,关于课后延时服务是否收费的问题引起了很多家长的热议,有人可能认为这是学校在变相收费,为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开辟另外的途径。

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因为毕竟延时服务是属于教师工作时间之外,参与了劳动就应该获得一定的报酬。实际上这样的报酬是很少的,因为学校开设课后延时服务,坚持最终的目的是公益性。

我也看到很多家长说,当地的学校延时服务的收费每节课不足十元,大家去认真算一下,其实这也没多少钱,而且延时服务的所有费用,不一定全部用到老师的发放相关补贴上,还有其他的开支,比如购买相关的活动器材以及支付相应的水电费等等。很多地方对这样的收费都坚持政府补贴,与家长缴纳一部分费用为主,并不是全部由家长缴纳。

我们很多家长,如果对这样的收费觉得有异议的话,你可以仔细去算一笔账,这个时间段将孩子送到校外的托管机构,一个月的费用可能是学校的几倍?

也许你在校外花一个月的钱,在学校就可以缴纳一学期的费用。提到学校收费,很多家长就觉得校外延时服务,就变成了变相的要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

相关部门制定这样政策的初衷是解决家长的难题,坚持公益性为主,我们不必要对这样的政策更多加议论,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去选择,这样的政策是完全自愿的,不会强迫所有学生参加。

新规来了!部分省份推出中小学课后服务,最晚可到18:30,你支持吗?

新规来了!部分省份推出中小学课后服务,最晚可到18:30,你支持吗?

其实这两天我就在做这个事情,我们这儿的延时服务是要收费的,每月198元,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几乎好几个班都是全员参加,我们班孩子报名的时候特地问了数学老师参加不?如果不参加,可能有些家长就不会参与,说明我还在本校还是有一些名气的,结果我们班级全部孩子都参加,几乎是全校唯一一个全部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班级。

我也在抓紧时间完善腾讯智慧校园的后台设置,因为需要参加报名的孩子必须通过我们发出来链接进行抢课,这样也有利于网络收费的方便。

对于课后延时服务,我们上学期已经试行了一个半月,效果还挺好,受到了家长一致好评,由最初的只有800余人参加,到现在猛增到1400人左右的孩子都参与。

同时我们以前老师参与这项活动人数不到50%,可能看到这样的服务还是有笔相当可观的服务费,对于教师来说,这笔费用足以吸引,所以更多的教师加入到课后延时服务,从学生人数与老师人数的增加,说明这样的服务政策还是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可。更重要的是,我们参与服务的老师更要拿出自己的一片热心,一片诚心,把服务质量做到尽善尽美,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中,就是对我们的最大的信任。

新规来了!部分省份推出中小学课后服务,最晚可到18:30,你支持吗?

说实话,对一些中小学校推出的课后服务,我并不赞成。总觉得这是在给老师增加教学以外的负担,是对老师的不公平。

课后服务,顾名思义,不仅是为家长提供的一种服务,而且有规定不可以与教师的教学任务有关。

至于服务报酬,由于很多学校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因此,报酬上基本是很低的。

中小学教师的负担本来就不轻,所以近年来上面已多次强调要切实减轻老师的负担。可老师的负担还没减下来,现在偏偏又推行课后服务。这不仅要花费老师很多时间和精力,也加重了老师对学生的安全压力。

其实,我们都清楚,课后服务的目的是解决家长在下班前要接孩子、照看孩子的不方便,照理说,学校为家长排忧解难,多付出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种课后服务一旦当成学校一种制度推行,义务也就成了责任,老师不干还不行,老师没干好还得受家长指责。

我就想说一句:家长有困难,有不便,有麻烦,为什么非得要让老师牺牲自己的时间,丢下自己的家,用自己的不便来换取家长的方便呢?真的只有教师才是人类最崇高的职业,并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吗?教育真成了服务行业,教师就是服务员吗?

老师也有父母,也有孩子,也有家需要照顾!只有老师有时间照顾好了家,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恢复精力,才可能做好第二天的教学工作。其实,这点也很重要!

如果真是这种理念对待教师,那么教师专心教书育人的责任,又如何才能真正落实和实现呢?

以上是“三味"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新规来了!部分省份推出中小学课后服务,最晚可到18:30,你支持吗?

部分省份推出中小学课后服务,最晚可到18.30。

这个规定适合城里中小学,农村实行还是有困难。

一,时间统一不了

孩子都参加可以,有不参加的就麻烦了。由于是自愿的,肯定有不参加的,农村学生多数住的比较分散,平时坐校车上学,校车跑两趟,司机不同意,18.30发车,不参加的这段时间怎么管理,家长也不会同意啊。

二,存在安全隐患

北方农村六点就黑天了,冬天家家都吃两顿饭,七点了孩子还没回来,各个自然屯还没有路灯,哪个家长能放心。

三,增加了农民都负担

课后延迟是要收费的,对于困难的家庭,尤其是父母离异,老人管孩子的家庭,是真拿不出。

开学了,食堂不让一个孩子吃饭,学校出面交了费用。三个月没结饭费了,这样的孩子让他延迟交费,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我们这一直也没有动静。

对于这个规定和举措我还是支持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