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于名牌大学,在一所中学教书,由于教学质量差,被学校辞退了,你怎么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认为,名牌大学与教学质量高是划不上等号的!

教学质量的好与差,不仅关乎个人学识,还有其它方面的因素:

【1】是否有积极的教学态度?

【2】备课是否充分?

【3】教材是否研究透彻?

【4】考点是否把握全面?

【5】知识点是否系统化?

【6】能否把考试大纲烂熟于心?

【7】对历年中高考试题能否随便拉过来用?

【8】是否具备预判考题的能力?

【9】是否具备反命题思维和命题者思维?

【10】能否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堂具有吸引性?

【11】对于调皮的学生,能否管得住?让其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12】能否对落后的学生有办法?

【13】是否具备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老穆一口气说了13条,其实还有很多没说……

为什么老穆能一口气说这么多?我想,就是因为对教学的了解!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不少名牌大学毕业生,他们眼高手低,觉得没有什么是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殊不知,他们懂得只是皮毛!

教学工作,博大而精深!有人教一辈子还没有研究透,你一个“愣头青”嘚瑟啥呢?

老穆举个例子吧!

比如让我和一个清华大学年轻老师同时带高三,我想,我一定比他教得好!

比如讲文学类文本阅读,我想,清华大学年轻老师除了会解题,最多也就是讲一下知识点了,其它还会啥?

但老穆讲题,从不这样!

第一步:老穆会先让学生认真审题,让学生说出本题的考点是什么?

第二步:让学生说出考点所对应的知识点是什么?

第三步:老穆再让学生回顾一下历年中高考试题,想想是否看过类似题型?

如果有,请说出来!

如果没有,请记下来,或许就是将来中高考的命题重点。

第四步:让学生尝试去解题,老穆并随机抽一个,让大家说说他的问题所在!

第五步:老穆解析此题,并让学生说出自己解题不足之处!

第六步:让学生再讲一遍解析过程!

第七步:让学生把错误点或遗漏点订正在试题旁或错题集上。

第八步:老穆会再出一道类似题型,但问法不一样,提高学生的反命题思维能力。

第九步:老穆会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命制答案,提高学生的命题者思维能力!

当然,这些方法不是固定的,老穆会根据具体试题进行适当变动,以期达到让学生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的目的!

试想一下,倘若名牌大学毕业生不去钻研,不去深究,不去学习,不在实际教学中去磨炼,他们能懂这些吗?

我想,让他说出今年中高考考了哪些内容他都不知道吧?

所以说,名牌大学,不等于教学水平就高!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毕业于名牌大学,在一所中学教书,由于教学质量差,被学校辞退了,你怎么看?

我在学校待了一辈子。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先说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他当年大学毕业后,就去一个中学教学。教的不好,中学领导抱怨说,还是名牌大学毕业,连个书都教不了。最后退回了大学。后被伯乐发现,作研究工作,成了著名的数学家。这是我从宣传中看到的。还不是第一手材料。

我的一个高中同班同学,看起来一点都不聪明。可他聪明绝顶。果然他考上了西安交大。毕业后当老师,给他的评价是解题没有不会的。但讲课不受学生欢迎。是的,有人是口头表达能力不行,但我这个同学平时和大家交流时,说话没问题。那是什么原因呢?你听我说。

原来这些天才人物,他们和我们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就不一样。我这个同学,他给我们解答问题时,他认为问题很简单,但我们还是不明白。他认为已经讲清楚了,但我们还是不清楚。他作的学习笔记,我们就根本看不懂。这就像陈景润一样,这些人天生就不是研究学问的料。就不适合当老师。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奇怪,更不要指责,应该把他尽快推荐到研究岗位上,千万不敢埋没了人才。

毕业于名牌大学,在一所中学教书,由于教学质量差,被学校辞退了,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师范毕业,进入学校教学的第一年,开学的第一天,老校长把我叫去,安排了一些事情,其中他对我说的一句话,如今我记忆犹新:“你的知识多,但不一定能教会学生,从现在起,一定要好好研究,怎样能教会学生。”

当时听了老校长的话,我有点不相信,也有点儿不服气——这是下马威,还是小看人?我有学问,怎么可能教不会学生呢?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乡里举行期末竞赛,我教的学科成绩,几乎是倒数。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的激情,我想到了当初老校长对我说的那句话,那是他三十年教学实践证明了的,我怎么就不相信呢?甚至还把它想歪了!

教学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你要想倒出一碗水,必须有一桶水”就能解决的,它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它让知识具有生命和灵魂,它以人为本,而又不被其桎梏。

自己能学会是本事,教会学生是能力。所以说:学历不代表能力。这句话是非常对的。一个名牌大学生,优秀的大学生,教学质量差,也不是什么怪事,而是正常的事。

这让我又想起,我这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在十多年前,农村小学是属于村(行政村,以下皆是)办的,学校里有公办老师和民办老师,公办老师是乡里发工资,民办老师是村里发工资。那时学校公办老师很少,大部分都是民办老师。而这些民办老师都是村里临时聘的,每年都会更换几个,而这些民办老师,大都是初中毕业,有的甚至初中也没有上完。但是那时学校的教学质量却是很好,现在学校里的老师全是大中专毕业生了,教学质量却没有了以前的辉煌景象。

教学成绩的好坏和老师的学历没有必然的关系,尤其是小学阶段。学历只是代表你有知识,只是你能进入学校的一个条件,真正教起学来,还需要自己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做起。

毕业于名牌大学,在一所中学教书,由于教学质量差,被学校辞退了,你怎么看?

根据题主的问题,说说我的几点点想法。

一、有高学历是好事

毕业于名牌大学,说明该教师的文化底蕴很高。尽管教中学不一定要求有过高学历,但是能够有高学历的人来当中学老师,这总归是一件好事。我们千千万万的学子,不就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想进入名牌大学吗!

二、要理解新教师

不论谁都会经历由不会到慢慢学会的过程。记得我第一次上讲台,浑身发抖,半天没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那狼狈的样子,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可笑。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突然进行角色的互换,一时找不着授课的门道,这也在情理之中,无须惊讶。

三、及时帮助新教师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其实也是锻练教师逐步提高能力的重要基地。所以学校应该给新教师有学习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的平台。特别是乡村小学,更要重视对新教师的培养。

乡村中学每年都会有不少教师被招聘进城或条件更好的中学,因而学校每年也就有新的教师来充实。所以很多乡村中学也就会在开学后的几周之内,对新教师进行多种办法的帮助,如教研组进行定时集中培训;新老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等。

四、新教师要有进取心

不论是什么学历的新教师,都应该要有诚心求教的积极心态,对教育事业要充满进取心。毛泽东主席说过,不懂就不懂,不要装懂。学历高并不等于教学能力强,所以每位新教师都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

总之,循序渐进是事物的发展规律,新教师教学质量比较差,应该要不断反思自己行为,逐步改进教学的方法。学校既要给新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又要尽量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毕业于名牌大学,在一所中学教书,由于教学质量差,被学校辞退了,你怎么看?

明牌大学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由于教学工作质量差被辞退,一点都不令人感到惊讶。

这使我想起四十多年前在某县中学实习时,听到一位老教师所讲的相邻两个县的一中,在遴选老师时的不同作法。

甲县的作法是在分回本地的大学中,一律先放下面的学校进行三年左右的锻炼,经过反复派人跟踪听课、考核将其中优秀者选拔上去。一旦选拔上去,也就将人留在上面一级学校。

乙县的作法是要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可偏偏有些人属于老百姓所说的闷嘴葫芦,有水倒不出。这时已是秕谷占住仓了,会教书的进不去,不会教的占住了位。

所以说,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他们的工作对象是一群需要传授知识、塑造灵魂的活生生的人。有水倒不出和水少不够喝的都是不称职的。(2019/04/28)

毕业于名牌大学,在一所中学教书,由于教学质量差,被学校辞退了,你怎么看?

小徐老师在从教20年间,听过很多老师的课,既有各地的名师课堂,也有本地骨干教师的优质课,还有本校所有老师的课等,课听的多了,小徐老师发现,教书可真是一门大学问,教师的教学能力决不能简单等同于知识水平,更不能简单等同于学历水平,教师能否教好孩子,知识因素往往仅占一小部分,起更大作用在于对学生的管理能力,与学生的交流能力,还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去年,我地某些学校一方面为了响应教育部门“提高教师准入门槛”的号召,另一方面也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特别向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敞开大门,规定只要是名牌大学毕业,无论什么专业毕业,只要有教师资格证,就优先录取。

这样,一批名牌大学生进入我地教育系统,小徐老师在听了部分大学生的推门课后,发现有些年轻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反复演示做题步骤法

这样的老师不会启发,不会引导学生如何思考,打通解题思路。一问学生,“这个题会了吗?”学生们摇头,老师就会说,“大家都看黑板,我再给大家做一遍。”

这种不启发,不归纳,不系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我们教育界教学方法的大忌。孔子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启发他,另外,如果不是你给他指一个方向,他能推知出其他三个方向,你就不要再教他了。”这也意味着,教育是一个学生思考结合老师启发的过程,而仅靠老师做题,告诉学生答案。学生看步骤,是无法启发学生的智慧,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的。

2、讲课没有重点,没有规划,东拉西扯,讲到哪儿算哪儿型

这类讲课法,也常出现在年轻教师行列,刚走上教育岗位的老师,一方面思维没有被考试重点所固化,他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聊天拉家常就拉家常,因为不了解考试的重点,所以讲课时也没有紧迫感。

这种老师往往很受学生欢迎,但最终的教学成绩并不高是一定的。

3、课堂管理混乱,一开始老师嘻嘻哈哈跟学生做朋友,后来学生的行为无法被控制,班风一乱,课堂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成绩也会差。4、还有一种年轻教师,讲课从不与学生交流,只顾抬头讲课,不看学生反应,这种讲课方式也会使一些学生失去兴趣而成绩变差。

以上四种年轻教师常犯的,影响教学成绩的错误和学历无关,甚至和所毕业的专业无关,谁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就是当老师的料,教学能力的高低大多是靠职业热情,靠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习得的。

拿小徐老师来说,当年在师范大学学习期间,除了学习专业课,所有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看《中学生语文教材参考》,看相关青少年成长心理的书籍,看各师范大学学报,看《课堂内外》《班主任管理手册》,看《教学与研究》,看名师课堂教学设计等等,而这些积累,即使是师范院校,课堂上也是不讲,自己要如何设计一堂课,如何将知识系统起来深入浅出的教给学生,让学生的解题思路清晰而难忘,靠教师对教学的刻苦钻研,而要让年轻教师主动去做这些事,非热爱教育事业方能无怨无悔的去做这些事,对教育事业不热爱,不喜欢和学生们相处,那么备课,上课都是一份苦差使,学历再高也没有用。

小徐老师上高中时,曾遇到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老师,因为是名牌大学毕业,所以他的智力水平很高,看到每一道数学题,他都会觉得很简单,不值得一讲,顶多给我们演示一下做题步骤就完事,当我们再遇到类似的题依然不会的时候,他就会暴跳如雷,说我们”朽木不可雕也“,说我们这智力水平还想考名牌大学,”作梦吧“。

结果,我们班年终考试时,11个平行班,他所教的数学成绩全校倒第一,学校领导在大会点名批评他,一年后,该老师离开我们学校,据说是被学校辞退了。但小徐老师认为,即使学校不辞退他,他干教育也是不适合的。

综上所述,能教好学,真正出成绩的老师,一方面靠的是老师对教育岗位的热爱,真心认真的去研究教学,去将自身知识转化为如此令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能启发学生思路,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另一方面靠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如何有效的管理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亲之、信之、敬之、爱之“,这是一门更大的学问,何况每一界的学生个性都不同,只有真心钻研教材教法,真心研究学生心理并真心关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成为人人敬爱的好老师,教学成绩也才能出类拔萃,这些素养仅靠学历是无法赋予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