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的学生在年级考试中总排倒数第一,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学生的问题?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倘若一个孩子,总是排年级倒数第一,老穆认为,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学生也有问题。

老穆为大家举个例子,倘若一个班50人,一个年级20个班,全年级共有1000人。我们把每个班的倒数第一合在一起,共有20名学生。

我们姑且叫这名学生“A”。试问,“A”同学在这20名学生当中始终是排最后一名,难道老师没有责任吗?同样是班级倒数第一,为何别的班倒数第一比你强呢?

假如学生A在班级排名不变,但在年级排名有变化,则更多的是学生自身问题。当然,跟老师也有一定的关系。

案例分享——班级倒数第一比拼

老穆上初三那会儿(20年前),共有9个班,当时学校做一个有趣的排行榜来激励学生学习。

年前正数前十名一个排行榜,年级倒数十名一个排行榜。有趣的是,大家更关注年级倒数榜。

当时,班主任就在我们面前放下狠话,班级肯定有倒数第一,我不怪你,但你不能进入年级倒数十名。如果你进入那个排行榜,那不仅是你的耻辱,更是我的耻辱······

(一)作为班主任及学科老师,我们避免不了班级倒数第一,但我们完全有能力避免年级倒数第一。只要你们用心对待孩子,就能成功避免。(二)孩子排年级倒数第一,难道任课老师及班主任脸上有光吗?我们是否要积极反思,想想改进的办法呢?(三)倒数第一的孩子,往往更需要我们老师去关爱,尽管他们看起来很弱,但谁又能敢说,“哪颗种子不想发芽呢?”

【结束语】一个班教学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于班级前几名学生的水平,而是由班级倒数学生的水平决定的。倘若这个班倒数学生的水平上不去,又怎能说这个班的教学水平高呢?

大到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不能看到这个国家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高,我们就说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高,而是要看这个国家的乡村教育水平。只有这个国家的乡村教育水平上去了,我们才能说,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真高啊!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一个班的学生在年级考试中总排倒数第一,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学生的问题?

一个班的学生在年级考试中总排倒数第一,毫无疑问,是班风出了问题,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班级也不是哪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成绩如此差全体成员都有“功劳”。下面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执教初期的故事吧。

我98年刚参加工作时所接手的就是个年级考试中排名倒数第一的班级。我第一天报道时正好有个初二的班主任调走了,他的班上学生难管都出了名,教导主任问我是否愿意接手?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爽快地接受了他的分工。 接手后,才知道这个班的学生那是超级难管,学风差、纪律差、差生多,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尽管我每天很早到校,基本上一有时间就泡在班上,我的“励精图治”还是收效甚微,真是倍受打击。但我从小就有不轻易服输的性格,想法单纯的我被浇了冷水之后,开始重新调整班级管理策略,重点从班风整肃入手。

虽说我已接手了两个月,但是这个班级的学生从情感上根本没有接受我这个班主任,对我的话阳奉阴违,所以班级风气依旧没有转变。于是,我放下了自己的老师架子,有时间就和他们聊天,聊流行歌曲、影视名星以及个人爱好等等,逐渐地,很多学生还真的把我当作了朋友,甚至有时候告诉我他们的小秘密。他们一旦认可了我,那么对我制定的班规也就比以前更加自觉地接受了。

然后我花了好几个晚上研究出一份班级公约,在这份公约中我制定了详细的奖惩制度,并特别说明,任何人没有违反规定的特权,因为我是从学生路上走过来的,知道学生最想要的的是公平公正。除了花了我较多心血的班级公约及其认真落实以外,我还依照期中考试成绩把全班学生配对成了一组组的学习对手,每两周评比一次,对手之间输的给赢的奖品。

付出终于得到回报,在那年的期末考试中,我们班总均分获得了年级第二,第二学期变成了总均分全年级第一,这让初为人师的我得到了巨大的成就感。

内行的班主任都知道,一个班级要想出成绩,风气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良好的班风学风一旦形成,教师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那么,我们该如何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呢?

一、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要想培养良好的班风,必须紧扣目标,一个班级的奋斗目标往往能激发全体成员的活力,所以每学期开学班级必须先确立奋斗目标:纪律严、勤学习、讲卫生以及期末考试总成绩名次等等。

二、建立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形成良好的班风,我们必须制定必要的、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而且要开展经常性的评议活动,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从而使良好的班风得到巩固和发展。

为此,我坚持由专门人员记好班级日记,主要记录每一天班级的各种情况:如纪律、卫生情况、好人好事及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这样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律、自强意识。

三、培养管理骨干,发挥榜样的力量。

班主任不是万能的,他还需要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才能真正管好班级。班干是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

班主任要精心挑选一部分成绩好、守纪律、号召力强、对集体事务非常热心的同学作为培养对象,然后注意对他们细心观察,指导他们怎样做好事情,应多为同学服务,多关心班级事情。建设一个好的班干部队伍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风气,带动整个班级良性发展。

四、借参加集体活动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每年我们学校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比如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和大扫除等等,这些活动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机会,组织得好,无论胜负都能极大地增加学生集体荣誉感。

记得我们班有一回拔河比赛就差一点点和冠军失之交臂,当时我们班大多数人都伤心得哭了,通过那次比赛,我感觉到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得到了质的飞跃,学习也比从前更有动力。

题主如果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应该体现出担当的勇气,有“舍我其谁”的精神。你要相信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助到你,祝你工作顺利!

-------------------------------

本文是我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如果你喜欢这篇回答,就随手关注我吧,你的支持必将让我加倍努力!

一个班的学生在年级考试中总排倒数第一,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学生的问题?

我总觉得问题的发生是原因的,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急于下结论或追责什么的,是否有冲动之嫌!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最初学生成绩如何

一般情况下,学校在给学生分班时,虽然会参考学生的相关数据,如学生的学业成绩、男女生人数比例等,尽量做到平衡、合理。但是,难免总有高低、优差之别。如果该班学生的基础成绩本来就是最差的,非特别优秀的老师,想超过其它班的成绩,其难度确实较大。凡教师都知道,降一分容易,升一分很难。所以,有此情况,也在情理之中。

二、成绩排名的侧重点

成绩排名的着重点不同,其名次的结果是有变化的。

1、单科目成绩对比

学生成绩的统计,一般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1)人平分,即该科总分÷参考人数;(2)及格率,即该科及格人数÷参考人数;(3)优秀率,即该科优秀人数÷参考人数。例如人平分高的班级,优秀率不一定很高;优秀率高的班级,及格率也不一定高。

2、多科目成绩对比

衡一个班级成绩的好差,应该要看多个科目的整体对比,不能以点否定面。我真不知道题者所述班级学生的成绩是怎排名的,是所有考试科目的人平分、及格率、优秀率比其它班级都低,还是部分科目的有些方面比较差?我个人建议,看该班上期成绩与本期成绩的升降情况来评价是否更趋合理。特别说明,学生的总体成绩与其它班比较,相差在3分之内,也属正常之列。

三、是教法问题还是学风问题

如果所有科目学生的考试都比较低,那肯定是整个班级的学风存在问题,毫无疑问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不端正的,班主任的管理是欠到位的。如果是个别科目学生的成绩比较差,那当然该科目教师的教法或教学水平是存在问题的。

四、教师要经常反思教法

不管教师是否优秀,都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法。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不断发生变化,每年的学生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改进自己固有的教法。只要教师的教法在不断更新,学生学习的兴趣才会延读,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会随之提高。

总之,一厢情愿办事是很难出成效的,只有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好学;教师教学得法,工作有责,育人用心,才会收获满意的硕果。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一个班的学生在年级考试中总排倒数第一,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学生的问题?

一个学生在考试中总是排年级倒数第一,这应该是学生的问题。

这样的学生有两类,第一类是学生的智力存在障碍。像这类学生,无论什么样的老师来教,效果都差不多。几年前,我班上有位学生见人就笑,属于典型的智力有问题,到初三时,很多学科只考几分。这样的学生只能考年级倒数第一。

第二类学生是头脑灵活,但不愿意学习。他们往往沉醉于网络不能自拔。我的一位亲戚,来自农村,中考时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县的重点高中,由于自己的自制力太差,加上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管教。

这位学生迷上网络游戏,只要有时间,就要到网吧里去玩网游,有时候晚上偷偷翻墙出去上网。白天上课时间就蒙头大睡。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有两次排名在年级倒数第一。老师也对他进行教育,但效果不明显。他慢慢的堕落下去,在高二下学期,他受不了同学异样的眼光,于是就辍学了。这类学生考年级倒数第一,应属于学生自己的问题。

一个班的学生在年级考试中总排倒数第一,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学生的问题?

老师的责任。

这种事我遇到过。几年前,因为缺老师,学较迫不得已让一位学美术的老师代一个班。结果四年级五年级两年,该班每次考试语文排名年级倒教第一。进入六年级学校让我接班,当时我极不情愿却没办法。我代上之后先对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做了一个全面仔细的了解。我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很聪明,知识面广,课上发言积极踊跃。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习惯差,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完成作业。也难为这位教美术的老师了,她既不会教语文,又管不住学生,还想调走。我用了多半学期来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但是,尽管我想尽办法,仍然有几个顽劣的学生,就是不完成作业。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这个班的语文成绩大幅提高,期末考试进入第二名。

这难道不是老师的问题吗?有的老师专业不对口,或者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造成该班成绩差。

只要稍有责任心的老师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个班的学生在年级考试中总排倒数第一,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学生的问题?

这里说的是一个班级的学生而不是一个学生的成绩,总是在年级考试中排名倒数第一,这种情况下,多数是老师的问题,这里的老师,有可能是任课老师,有可能是班主任。当然,这也可能和学校的评价方式和学生的情况,有一定的关系,不能完全把责任推个老师。

一、班级成绩倒数第一,是如何评价的?

每个学校都有对老师的评价,但是评价标准不一样,有的学校给老师划断评价,有的学校则以平均分进行评价。

没有一个评价是绝对合理的,比如以平均分进行评价,如果班级有那么一个智商有问题的学生,或者几个打死都不学的学生,那么老师的评价肯定会受影响,因为这样,有的学校把每个班级的后几名学生的成绩去掉对老师进行评价,这样对老师是公平的,但是对学生来说,又是不公平的。

除此之外,还有分班是不是平衡的问题,如果分班不公,给你一个孬班,除非老师水平了得,学生确实想学,否则你怎么也考不过那些好班的老师。

二、班主任差距不大,老师责任大

排除以上的特殊情况,如果一个老师带的班级,每一次成绩都是倒数,在班主任没有明显失职或者能力较差的情况下,任课老师的责任就是最大的。

在每一个学校,都有业务能力强的老师,也有业务能力差的老师,这很正常,任何人无法改变,就像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头也有长短一样。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学校的老师,业务水平确实不高,教学照本宣科,自己都搞不明白,怎么可能给学生讲明白,学生听不懂,也不想学,成绩自然不好,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对该老师的不认可的风气,那么这个班级学生整体成绩不好,那是必然的结果。

这种情况在很多公办学校都存在,毕竟招聘时,无法全面衡量老师的水平,但是招聘到这样的老师,就只能一直用,一线不行,就要让他退居二线,去后勤。但是,如果一线老师欠缺,这种老师也是会站在讲台上的。

除此之外,老师的教学态度也有很大问题,业务能力差,凭借着大学生或者研究生的身份,现学现卖都不是问题,如果一直成绩很差,他就不只是能力的问题了,态度也肯定有问题。

二、老师水平差不多,班主任责任大

但是,也有一种情况,同一个老师,带的不同班级,成绩差距很大,甚至一个是正数,一个是倒数,这是为什么呢?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不同班级的班风差距导致的。班风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甚至超过了老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如果一个班级的班风不好,老师水平高,成绩也不会好,如果水平一般,这个班级的学生成绩倒数,也就是必然的了。班风差,主要责任在谁?在班主任,班主任对班风的塑造,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此可见,一个班级的成绩总是倒数,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可能是学生的原因,也有任课老师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班主任的原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