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时,怎样才能做到“感情真挚”?

中考作文中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如是道。

我们在小学时,老师就教我们写作文要“写真事、抒真情”!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我们升入了初中,升入了高中,阅历随之增加,知识随之提高,我们的“情感”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我们学会了“编故事”,学会了“抒假情”,还自欺欺人的认为是它一篇“情感真挚”的好作文!殊不知,一眼就被阅卷老师识破,立刻被判为二类文或三类文!

“感情真挚”是作文的评分标准之一,主要还是针对记叙文而言,我们在写作时,尤其是在“时间短暂的考场上”写作文,要想做到“感情真挚”,谈何容易?也许有的同学会说:“穆老师,我可单纯了,我写的都是真事,抒发的也是真情,可为何就是得不了高分呢?”

同学,并不是“情感真挚”就是一篇好作文,如果你“文章立意有偏差,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文章结构松散,毫无手法可言等等”,同样得不到高分!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情感真挚”呢?穆老师给出以下建议:

一、积累生活中的“真”素材(每天搜寻素材,及时记在笔记本上)

真情源自真人、真事!每天用心去观察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真”素材也就随之而来!

二、选择恰当之处抒真情

抒真情需要技巧,不是想抒就抒,而是需要在恰当的时机抒发恰当的情感!

a.开篇抒情(直接抒情点题,一目了然)

b.结尾抒情(直接抒情,升华情感;以景结情,含蓄隽永)

c.动情处抒情(当事件叙述到动情处时,要及时抒情,这样能够打动观众)

d.触景生情(可在作文中设置有意义的“物”或场景,主人公睹物思人或生情,感染读者)

三、借助手法抒真情

a.善用修辞手法。

比如“排比句、反问句”等,能够起到增强语气、突出强调作用,自然也能增强情感渲染力。

b.表现手法。比如“以小见大”,通过一件“小事”来抒发“大情”;比如“欲扬先抑”,想要称赞某人、某事、某物或某现象,先“压制他”,然后再去“抬升他”,这样一起一伏,能够带动人情感的变化。

四、细节描写抒真情。

恰到好处的细节描写能够凸显人的真实情感!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通过父亲为“我”买橘子片段,展现真实的“父爱”,如下: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五、立意无偏差(基本分的保障)

如果你的文章写的很棒,既满足情感真挚,又符合结构和表达要求,是不是就能够得高分呢?

不是!为何?

如果你的文章立意不符合作文命题要求(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跑题”),文章写的再好也是白搭!

因此,做好审题立意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分数的保障。

亲爱的同学们,方法还有很多,永远也道不完,但旨要只有一个:叙真事、抒真情!

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