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为什么每次去搬救兵的都是猴子?

天蓬元帅在86版西游记第19集误入小雷音的时候,猴子被困金钵,一个电话就叫来28位,体现了当年的人脉。 沙师弟也曾是卷帘大将,相当于御前侍卫,朋友肯定也不少 可为什么每次去搬救兵的都是猴子呢?

我是自在人生百味,我来回答。

1、孙悟空人面广

当初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么大的新闻哪个神仙不知道,后来他被封为齐天大圣后,天天在齐天大圣府待着,又没有具体的职务,每天没事就是到处溜达。

在齐天大圣府有仙吏伺候他,每天一日三餐,除了吃了睡,就是玩。

他筋斗云又快,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可以说满天神佛,没有不认识孙悟空的。

孙悟空是齐天大圣,荣誉地位不低,而且是个敢翻脸惹事的主,满天的神佛没人愿得罪他,而且猴子心性不坏,别的神仙也乐得跟他做个朋友。

沙僧不过是个卷帘子的,受各种规矩约束,每天要当值,地位又不高,他想与其他神仙结交,人家未必理会他,天庭的规矩还是很大的,阶级也是难以逾越的。

2、孙悟空速度快

孙悟空的筋斗云非常的快,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但书中也没有说孙悟空翻一个筋斗要多少时间,反正是比较快,而且比沙僧和猪八戒快多了,在原著中就有对比。

在唐僧师徒到达五庄观前时,沙僧问起到灵山还有多少路程。孙悟空说十万八千里,十停中还不曾走了一停哩。八戒就问这要走到哪年才到,孙悟空说:这些路,若论二位贤弟,便十来日也可到,若论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还见日色。

从书中可以知道,孙悟空的速度是八戒和沙僧的几百倍,速度很快。

如果唐僧被抓了,孙悟空去搬救兵很快就能回来,而让沙僧和八戒去搬救兵,遇到心急的妖怪,救兵到达的时候,唐僧骨头都不剩了。

3、孙悟空好动

猴子本来就好动不好静,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不能动的滋味可不好受,遇到能溜达的机会,他自愿第一个站出来去搬救兵,算是困的久了,活泛一下筋骨。

搬救兵的时候还能见见昔日的老友,叙叙旧,喝杯酒。

4、孙悟空性子急

猴急猴急的,没耐心等待,等待对于他来说就是酷刑,情愿自己跑一趟。

当年太白金星下界宣他做官,来到天门外被拦住,他便转身想回花果山。在五庄观被几个童子说几句,转身就把人参果树推倒了。

所以孙悟空是个急性子,耐不住在一个地方等人。

5、孙悟空责任心强

每次遇到困难,孙悟空都想着办法去解决,找人搬救兵之类的,有着很强的责任心。

反观猪八戒,取经途中一出事,就想着瓜分行李,回自己的高老庄,而沙僧屁都不放一个,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6、孙悟空看透了取经的本质

取经任务是上面早就安排好的事情,他们师徒四人只不过是走个过场,一路上只会有惊无险,并不会真的丧命。

而孙悟空早就看出来这一点,所以原先战斗力惊人的孙悟空,到后面开始取经的时候就出工不出力,有事就去搬救兵,反正是上面安排好的,有事当然找上面出面。

西游记中,为什么每次去搬救兵的都是猴子?

猴子跟头云飞的快,搬救兵快

西游记中,为什么每次去搬救兵的都是猴子?

看到这样的问题,就知道暑假来了。

围绕原著,每每遇难,请求帮忙大部分都是猴子去,从表面分析原因:也不排除以下几点:一是猴子足够快。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不会耽误救人的时间;二是猴子人脉广。作为玉帝亲封的“齐天大圣”,再加上其他神仙见了就头疼“狗皮膏药”式的性格,自然会有神仙给它几分薄面;三是猴子的本领高。从妖怪的领地打出去也需要本事,要不然被小妖拦截拖住了多耽误事。

不过,我想抛开原著,从社会的视角去分析这个问题,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别样的体会。

猴子的社会经验不丰富

猪八戒、沙和尚那是何许出身!猪八戒曾是天蓬元帅、沙和尚曾是卷帘大将,在天庭之上,见惯了“神仙打架”,经历了太多的尔虞我诈,对职场上那些事了然于胸。

多年的社会经验告诉他们,取经只不过是个由头,路上遇到的那些妖啦、魔啦、怪啦不过是通过增加取经的难度,遮一遮三界的耳目,为树立形象,大赏功臣找个理由。

再者,他们也清楚地知道,职场之上,凡事不可强出头,做得越多出问题的几率越大。所以,猪八戒取经路上得过且过,沙僧讷于言。

猪八戒、沙僧的老道,正好衬托出猴子的职场经验太嫩。

欠下的人情债早晚是要还的

请神容易送神难。

取经是公事不假,可是公事就得公办。

职场上公对公的事不也需要协调吗?

猪八戒、沙僧深谙其道,反正取经也不是哪一个的事,欠人情的事绝不做,避免以后惹麻烦。

以后别人求你办事,办吧,可能违反原则,不办吧,说你不知恩图报。

猴子的这个愣头青没有看透请人背后的是是非非,一味地乱撞乱闯,小编认为,猴子成佛之后,找他办事,到花果山要求他请吃饭的不在少数。

潜规则让猴子必须主动

猴子一出世就想打破旧体制,建立新生活,可是,随着社会阅历的积累,它清楚地发现,以前是自己太幼稚,仅凭一己之力,谈何容易。

既然无法改变社会,那就想办法改变自己。

被压五行山下,这是有犯罪前科的主,再想进入体制内难上加难,它正想着如何改变现状。正如瞌睡时,西天佛教送来了枕头,接到了取经的任务。观音承诺,待得取经成功的那一天,就是它功德圆满的那一天。

一路上,猴子一股子的劲,生活有了方向,工作有了动力,凡事都是尽心尽力,十分害怕取经不成功。

而猪八戒、沙和尚两个职场老油条已经熟悉了规则,“慌啥啊,看会报,喝口茶再干不晚”

说在最后的话

祝学子们暑假快乐。

西游记中,为什么每次去搬救兵的都是猴子?

唐僧是领导,白龙马是观音的人,沙僧是天庭的,八戒是老油条,有事只能猴子跑腿……猴子出生最晚,不懂职场规则,办事总是冲在最前面,甚至不问问领导,不打招呼就直接办事了

西游记中,为什么每次去搬救兵的都是猴子?

不是八戒和沙僧请不到,小雷音寺你看下八戒请来多少救兵。而是八戒和沙僧都是在天庭混过的,知道人情债是需要还的。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猴子不知天高地厚的去。

西游记中,为什么每次去搬救兵的都是猴子?

筋斗云,速度快!再就是在天上名气大,神仙们都给面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