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里你听过或者见过哪些趣事或者哪些震惊三观的事?
我讲一个前年发生的一件事,让你了解一下农村人为什么都要生男孩。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所以村子和人物都是化名,但事是真正发生过的事。
王家村是内陆一个普通的农村,庄子上的人大部分都是姓王,所以村子叫王家村,类似的还有邵家村、陶家村、李家村等等,是一个很平常的村子。
村子上有一大户,大户的意思就是人口多,这次说的也是姓王的一家人的事,主人公就是老王。
老王有兄弟四个,老王排行老三,那我们就叫他王老三。王老三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女儿也都出嫁了,只剩下王老三两口子在家过日子。
王老三家门口就是公路,在公路对面就是他家的菜园子,也有两三亩地的面积,问题就出在这个菜园子上。
农村的房子都是在自己的宅基地上自己盖的,王老三家菜园子两边都被人家盖了房子,因为王老三没有儿子,也就没有跟着别人盖房子,两口子就守着老房子。
前两年,王老三的侄子(王老大家)也长大了,王老三就问他侄子要不要盖房子,如果要盖就从菜园子划出来一块地给他盖房子用,王老三的侄子就讲不盖。
从这可以看出,王老三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一个人,反正自己也没有儿子,地给侄子用也没问题。
王老三的老婆有个妹妹也是嫁在王家庄的,两家离得也不远,她家有两个儿子,可是宅基地只有一块给了大儿子盖房子,还有一个小儿子没有地方盖房子。
王老三看到这样的情况就说从菜园子里给一块宅基地让他们家盖房子,起先只是一个意思,还没有落到实处,但王老三几个兄弟不知道怎么知道这个消息了,就去和王老三吵,说不能把地给别人盖。
王老三的意思地是自己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但弟兄几个就是骂,说给外姓人了,尤其是王老大家闹得最凶,还要打王老三。
王老三肯定是不服气的,跟老大说,前年给侄子一块地让他盖房子他不愿意,现在我给别人怎么了。
这样兄弟几个就因为这个地的问题闹得比较凶,不再来往,而且老二家的孩子当时还要打王老三,这下把王老三气得不轻。
而最小的王老四就比较阴险,说那块地他也有份,要分一块,还去找了村委。好在村委没有听王老四的,没有给王老四好脸色,因为当初兄弟几个分家的时候是有村委见证的,明确了那块地就是王老三的。
村委问王老四有什么资格要分那块地,自知理亏的王老四不吭声了。
王老三看得出来几个兄弟的意思,因为他家没有儿子好欺负,等他们百年之后,这些地啊房子什么的可能就是其他兄弟家几个分分的,他们兄弟几家就惦记着这些东西,不愿意外人染指。
王老三因为这件事,决定那块地谁都不给,哪怕以后卖掉或充公也不便宜几个兄弟。
他的侄子后来又私下哭着去求他给他一块地盖房子,王老三对他侄子说,我本来就是给你留块地盖房子的,你当时说不愿意,这也没有什么,后来你想盖房子,你好好来跟我讲,我还能不给你。但现在你们家这样来给我闹,这样欺负人,我肯定不会再给你。
王老三家后面是王老二家,本来王老三房子后面几米也是王老三家的,因为老二家要翻盖房子,就把那几米让给了王老二家。房子盖好后,老二家不但不感恩,还怨老三家的房子挡在了他家前面,导致他家媳妇生病。
因为这事王老二的儿子还打了王老三,后来警察来了,把王老二抓了过去,最后还是王老三到派出所去说不追究责任,才把王老二的儿子放了出来。
在农村,如果没有儿子,什么事情都会出来,别人都会欺负你,所以人们都想要个儿子。
在农村里你听过或者见过哪些趣事或者哪些震惊三观的事?
我来讲一个吧!也算是很有趣的事情。
有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家里人都非常高兴请客吃酒席。在90年代出了大学生还是件荣耀的事情。
在孩子上大二的下半年,家长接到学校的电话,让他们赶紧去学校看看他家的孩子,等到他们搭车赶到学校时,看到了很是吃惊的事情。他家的孩子头发蓬乱胡子拉碴,嘴里一个劲的叫着一个字:玲。经过询问学校的老师才说出事情原委,原来这个玲就是他们的英语老师。家长找到这个老师,老师说不知道为什么,那天上英语课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离开座位,走上讲台将我抱住唤我的名字,她吓得赶紧叫人,其他的老师过来强行将他拉开才了事。那节课也没有上成。
听了老师的解释,家长还是不相信儿子会如此耍流氓,一直要学校给予赔偿儿子的青春费。认为他在入校时,一直是身心健康的孩子。肯定是学校压力太大造成孩子心里不健康的。
就这样家长将孩子领回了家,一直坚持告学校学习任务重而导致孩子精神分裂而胡言乱语。孩子回家以后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整天傻笑也不说话。两位老人也是花钱请律师打官司。
在农村里你听过或者见过哪些趣事或者哪些震惊三观的事?
写个既毁三观也毁良知的事儿。
有两家远房亲戚,一家是体制内员工(有权),一家是贫穷的农民家庭,两房男主人为堂兄弟,都育有一女,年龄相仿(其农民家庭的女儿是过继来的)。
事情发生在两家女儿高考的时候。我忘了具体年份,大概在1999到2002年间吧。
为了方便叙述,体制内家庭称A 农民家称B
A女儿因为家境殷实,从小娇生惯养,成绩十分差,但B女儿虽说一直在农村就读,但成绩挺好,考个二本还是绰绰有余。
某天,B女儿跑到我伯伯家借电脑和电话查询成绩(电脑在当时还是个稀罕物)她说她考试后对照答案估分了,分数报某某大学的二本应该没问题,但结果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分数连专科都上不了,她反复查了几遍,也打电话给教委花钱再二次查询,结果一样,她深受打击后也接受了,毕竟也没什么办法可以改变事实。
这件事的转机发生在9月份快开学的时候,大家都有悄悄听说A女儿考上二本了,而且依照他们家大摇大摆的性格,屁大的事情都恨不得让整个县城都知道。女儿都考上二本,不摆个三天流水宴,是不会罢休的,这次竟然悄悄地送去了学校,一点声响都没有,并且对外声称孩子考的很差。
这就奇怪了!
亲友们开始分析,应该是他们家借助某些权利把两个孩子的名字给改了,毕竟只相差一个字。B女儿对此非常生气,但没有证据,能说什么呢?跑去哭闹可一场,对方还不承认,说她不要脸。
最后B女儿借钱去复读了,第二年顺利考上
A家简直是个BUG,从年轻到老,作恶的事情罄竹难书,生怕别人比自己好,嘴碎心黑,特别是看B家好欺负,作恶到B女儿曾经拿着菜刀追了A家媳妇几条街,最后还好意思跑到我家来哭。
这种人,我几辈子都不想跟她们有任何牵扯。
在农村里你听过或者见过哪些趣事或者哪些震惊三观的事?
百万“大军”袭村庄、人畜糟央;
一九七八年秋季,位于渭北的槐树庄,它经历一场空前大劫难:东西一公里多长的村庄被“黑压压!”“嗡、嗡、嗡!”遮天蔽日的蜜蜂笼罩着,它压在人们头顶:它袭击着牛羊……,将好多村民蜇地鼻青脸肿!就连看家犬——狗也被蜇地“嗷!嗷!”乱叫,胡窜乱跑!
一辆运送蜜蜂转场的解放牌汽车,由于司机疲劳驾驶,行驶到渭北槐树庄中间时,汽车翻下了路基。车上装着二百多个蜂群,将蜂箱抛出几十米远,蜂箱和蜂巢散落一地。没有压死压伤的蜂群揭杆而起,“嗡!嗡!嗡!”地飞向天空。它爬满了树权、爬满了房檐。
蜜蜂它是群居昆虫。每个蜂群它都是一个独立“王国”,各个“王国”它互不往来。蜜蜂它们都有各自的“身份证”——气味。如果气味不相同?它们就认为是敌人,相互攻击。你想当翻车时,有些“王国”的“国王”——蜂王被压死或受伤,它的“臣民”就乱成一团糟,“兵无帅自乱”!
失去蜂巢的蜜蜂在蜂王的带领下,象葡萄串一样挂满了树上、房檐,围成一个个大蜂球,前挤后拥将蜂王保护在中央。失去蜂王的蜂群,它就失去了主心骨:它们就象无头苍蝇一样胡撞乱飞,它们不论飞到那个“独立王国”,没有谁会接收它们。只能是被驱离、被杀伤、被咬死!
由于失去蜂王的蜂群,它溃不成军,和有蜂王的群体发生冲突它是弱者。但它疯狂袭击村民和家畜它们就是强者,它们将怨气全撒到村民和家畜身上,因为人和家畜的气味刺激着它们。人们和家畜成了那些散兵游勇攻击的对象,整个村子基本上是关门闭户。
正当蜜蜂在大闹槐树庄时,麻将馆的人们不闻不问。一个叫黑狗娃的村民让尿憋得实在受不了时,才跑到门前茅房解小手。他就没看旁边大槐树上有成千上万在发疯的蜜蜂胡撞乱飞。这一解小手尿骚味刺激了蜂群,让蜜蜂蜇了三四十下,蜇了个鼻青脸肿!
汽车翻车对司机和养蜂人没有多大伤害,只是受了点轻伤,没有大碍。养蜂人将一群一群的蜜蜂收箱归巢,槐树庄才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在农村里你听过或者见过哪些趣事或者哪些震惊三观的事?
我讲一个发生在农村的趣事吧,一次村里选村长,一个人在村里人缘很不好,名声也差,可他自我感觉良好,不自量力的和老村长竞争,结果还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那时候包括老村长,还有村里会计,加上他,一共三个人竞争,他为了能当上村长,天天在村里挨家挨户的拉拢人,不光是凭他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还在家里大摆宴席,生拉硬拽那些他认为能投他票的村名去他家吃饭,不去都不行,非得拽着去他家才肯罢休。
他一定是认为,吃人家的嘴短,他觉得人家只要吃了他的饭,喝了他的酒,就会投桃报李,投他一票,让他当村长。
竞选结果出来的那一天,他信心满满,穿上压箱底的一套衣服,结婚时候买的西装,就等着公布谁是村长了,公布结果那一刻,没选上村长也就罢了,重点是他的选票和当选村长的选票差的离谱,他只有一票。
后来他再一次和人聊天时候,说了实话,原来那一票还是他自己给自己投的,后来他自己投自己一票这事,在村里就传开了,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都说他这是白忙活一场,浪费不少钱让人家白吃白喝一场,一个人没交下。
在农村里你听过或者见过哪些趣事或者哪些震惊三观的事?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还有邪恶一说,“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出自弗洛伊德《变态Metaworph0siS》。儿子呢,有人说“儿子是父亲的皮马夹”。有时候,女儿对父亲比儿子更贴心。
不过,听到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事,颠覆了父亲这一称呼。
- 男的是电厂合同工,女的是农商银行刚聘用的大学生。因为都同在乡下工作,又是本县人,经人介绍他们相恋了,最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不到七个月,又产下了一女婴。不是早产,而是现代相恋的年轻男女的一种“时尚”,大家都懂得的。
按理说,两情相悦,又有了爱情的“结晶”,是多么幸福和快乐的事。而这对“闪电般”结为伴侣的小夫妻,从这个孩子出生前五六个月,已经进入了婚姻的“冷战期”。小夫妇已经分居,女的也只好住在娘家。
- 女儿的出生,是女方苦日子的开始,也是娘家人饱受其辱,“声名狼藉”的开始。
女方走进了产院,她的父母亲轮番打电话,“千呼万唤”,才把女婿叫到医院。听到婴儿“哇”的一声,除了婴儿的爸爸不动声色外,其他在场的人都喜出望外。
孩子抱出产房,她的爸爸连看一眼也没有,还是一本正经地望着窗外。还有这么冷血的人,再怎么说,孩子是你的亲骨肉;孩子难道有错吗?是你们做父母的把婚姻当儿戏,拿孩子下了赌注。
娘家人及几位亲戚,忙着看孩子了。待转过身来,女婴的爸爸已无踪影。几分钟后,女婴的奶奶来了。原来,她一直在外面。“这孩子我们不要,你们自己看着办?”甩下话走了,而她的儿子再也没有出现。
怎么办?不管吧,女方父母已经参与进来了。当初分居,是女婿还有个“第三者”插足。想退婚,女儿说他们已经同居且有身孕,男方要女儿打掉孩子,女儿怎么也不同意。还想待孩子生下来,挽留丈夫的心。现在孩子出生了,却没看一眼,扬长而去。
既然孩子已经生下,她是无辜的,是一条生命,也是不得已。一周后,女方与婴儿只能接回了娘家。也顾不得别人的闲话,还管将来如何抚养和教育。养活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满月了,按习俗要有个满月酒席。可这孩子打生出来就在外爷家,说是有个父亲,从那次后如消失了一样。孩子的女儿,还没有转正,工资2400多元,全花在孩子身上,自己的生活也只能靠父母。孩子滿月,意味着自己可以出门。她便去了电厂,去找丈夫。丈夫上班去了,也在属于她的这个租住房间里有个女人。看见床上有女人的衣物,她明白了。这可能就是那位“第三者”。
这女的生性软弱,也顾忌面子,当听说丈夫“外面有人”时,一味的忍让,也想着丈夫能回心转意,便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眼前的这一幕,她才彻底死了心,离婚。可孩子在哺乳期,也不行,只想向丈夫孩子要点奶粉钱。
丈夫下班了,见她也在房间里,一顿丑骂之后,拳打脚踢把她赶出了门。沒办法了,她给自己的父亲打了电话。父母亲来了。母亲就问了一句“为啥打我女儿?”便又遭到女婿一顿拳打脚踢,父亲攥紧了拳头还是沒有动手。只是想上前劝架,还沒有来得及,却迎来了女婿一木棒。打在了左肩膀上,也许积怨太深,这一棒下去,他胳膊抬不起来了。
派出所来人了,要先拿钱看病。女婿一月3000多月,又“养”着别的女人。当着民警的面,女婿写下了借条,1万元还是女方父母借的。女婿打丈人肩膀骨折,在当地传开了。
之后,又为要那借的一万元,为逼迫女方离婚,女婿隔三差五来闹事。闹一次,派出所调节处理一次。女婿来一次,都是她强势的母亲“助威”,以至是亲家之间还打起来。
那个女婴现在刚学会走路,也会叫妈妈,听别人叫爸爸,她也叫。都一岁多了,爸爸、奶奶沒看她一眼,更别说抱了,听说还有爷爷,连面也没见过。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法院的判决下,她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她爸爸一次性付了8万元抚养费,那还是她的外爷退给人家8元万的彩礼钱。
孩子彻底被她爸爸遗弃了。孩子的母亲迟早也要嫁人,只是害苦了孩子的舅舅,28岁了,一说个对象,一听他家的“闹剧”,还是草草收场。
一个男人,无论穷富贵贱,都要有担当。把婚姻当儿戏,这是在玩弄感情;对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任,这是在践踏良心。还有母亲在一旁呐喊助威,难道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