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每天抽那么多的血哪里去了,有人说回收利用,这是真的吗?

我曾经写过一篇《一管血为何不能检测多项指标,为何总要重复抽血?》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有许多读者提出了一些疑问,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些读者说“医院抽那些多血是用来卖钱,回收再利用”,也有人说“血库的血就是这样来的”,更有甚至说出“提取血蛋白”。为了解答读者的这些疑问,纠正某些读者的错误认知,我特意提出了这个问题,来解答大家心中的疑问。

首先,我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去医院看病做检查都要抽那么多血?

现在我们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基本上都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少的时候,最少也要抽2毫升一管的血常规管,多的时候,可能要抽3管、4管,甚至7、8管血液标本。特别是住院的病人,那么抽血就更加多,更加频繁了,基本上每天都要抽血检查,刚刚住院就要抽好几支血液标本,用药之后又要继续抽几支血液标本,临近出院还要再抽几支血液标本,这一轮下来,可以说是抽了许多支血液标本了,算一下都有100毫升左右的血液了。

可能许多人都会问,为什么不能抽一管血就搞掂呢?非要抽那么多血呢?抽这么多的血难道不会造成病人贫血吗?其实,不论在门诊看病也好,在医院住院看病也好,抽血的目的都是为了疾病的诊断,以及通过一些化验项目的异常情况来监测用药是否有效,病情是否得到好转等。

但是临床上许多抽血检查的化验项目并不能共用一支抽血样本,因为每一管的检查项目不一样,所用的抗凝剂也不一样,有些需要用全血样本来检查,有些需要用血浆来检查,有些需要用血清来检查。比如做血常规检查,需要用全血,就需要用紫色的抗凝管来抽血;做肝功能检查,需要用血清,就需要用橙色或者红色的干燥管(无抗凝剂)来抽血;做血沉检查,就需要用黑色的柠檬酸抗凝管来抽血;做凝血功能检查,就需要用蓝色的柠檬酸钠抗凝管来抽血……

这些检查,因为检查的项目不一样,所用的标本类型不一样,所用的抗凝剂也不一样,是不能共用一起的,否则就会影响到某些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就需要抽许多支不同类型的血液标本,大家可以看看,在抽血时,是不是有各种各样的管子,有蓝色、紫色、红色、橙色、黑色、灰色等。

现在,我再来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医院每天抽那么多的血哪里去了,真的存在回收利用的情况吗?

我先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医院每天抽的血液标本,并不存在回收利用的情况,最后这些血液标本都是作为医疗垃圾处理。

在我们检验科,每天成千上百个血液标本,在做完检查之后,往往会将这些血液标本放进冰箱里面保存7天,7天之后这些血液标本就按照医疗垃圾处理。

有些人说医院会用这些血液标本回收利用,比如过滤、分离有用的成分再卖给病人,甚至有人说血库里面的血液就是这样来的。这样的想法不是搞笑吗?在我们的认知中,病人的血液标本是存有许多的病毒,比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甚至有些人的血液标本里面还含有HIV病毒等,这些病毒都可以通过血液来传染,所以我们在进行操作时,都需要带上手套。

因此, 对于医院每天所抽的血液标本,做完化验之后,在冰箱再存放7天,之后就会按照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那样“回收再利用”,就算是免费给我,我还怕弄脏我的手呢,还担心造成感染呢,你说是不是呢?

而血库里面的血制品,比如红悬液、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这些都是来源于血站,是无偿献血来的,与医院每天所抽的血液标本不存在一毛钱的关系。当患者在治病过程中需要输血的话,那么就需要去血站拿血,之后医院的血库再发给临床给病人输注。

总的来说,医院的血液标本可以说是具有传染性的东西,在化验之后,都会按照医疗垃圾进行处理,并不存在回收再利用的可能。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医院每天抽那么多的血哪里去了,有人说回收利用,这是真的吗?

应该是存起来给希要人用

医院每天抽那么多的血哪里去了,有人说回收利用,这是真的吗?

难道你以为是做猪红吗?

医院每天抽那么多的血哪里去了,有人说回收利用,这是真的吗?

血豆腐??

医院每天抽那么多的血哪里去了,有人说回收利用,这是真的吗?

这外人谁清楚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