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标准是什么?
1⃣️所谓对联,常见于楹联(门对),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既然是竖着写,就要从左边(门朝南东边)为上联,右边为下联。
2⃣️标准佳联首先上下联字数相等,上联平起仄收,下联仄起平收。一般对联可以放宽要求,对子中的双数字要上下联平仄相对,单数字平仄可以放宽。凡是出现头尾三连平或三连仄的对联都不是佳联。
3⃣️少见"绝对"是数百年都无人以对的,比如"烟锁池塘柳"这个上句,为平仄平平仄,你能做到仄平仄仄平为下句,而且为火金水土木的下联也相对,意境又相对,那才为绝对,可叹根本没有人对出一个标准的下联,都是凑合着的。古人竟有为答不出下联而怨死的书生,可见文人对应答对联是何等的认真!
4⃣️凡是不知道传统平仄读法的新手可以用汉语拼音四声调:一 / V 丶、平上去入四声,比如,用ma读出四声调:妈、麻、马、骂,前两字可当平声,后两字可当仄声,也没有人说你错了。由此可想,有了平仄,古人读诗词歌赋时,按照平仄韵律读起来或朗诵时的末尾字音为何都要拖腔像歌唱,这就是平仄在对联中有韵味才好听的重要作用!你可以从打油诗,说快板中体现到句尾字谐韵的作用。
5⃣️所谓意境,比如:天对地,山对海,风对雨,诗对画,也就是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如果你看到有人把名词和动词相对应了,就可判定此对联不标准。
6⃣️有好多出联不讲平仄,甚至写出是上联,全平、全仄,或头、尾三连平,三连仄,太多的还出现上联平收,让应答者只能答出意境来判别对联质量,所以学习对联者要先掌握一些基本要求,否则即使得到了很多人的夸奖和点评,也不是人家个个不懂,透过表象看问题,实质上是一种鼓励你继续犯错的间接支持!
谢谢!
对联标准是什么?
现在,就和对联O基础的朋友们说说平仄,说说格律。写对联,有三点最关键,于是笔者自制三幅图,结合文字更易理解。
例句:
上联: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下联: 一行白鹭上青天
请看,这副对联有什么特点,
一、字数相等,节奏相同大家可以分析一下,把句子念得有停顿,有节奏(即抑扬顿挫)?请见图1。
二、上下两联,词性相对请看图2。简单说,上下两句对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三、上下两联,平仄相反请看图3。
先说什么叫“平仄"?
如果您会说普通话,一声字,二声字为"平",三声字,四声字为仄。例: “妈,麻,马,骂"
分别为“一,二,三,四"声。口诀是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下面分析:
1、哪两个字为平音?
那个字,读起来声音是平的?对,妈~。这是一声字。
哪个字读起来上扬?对,麻~。这是二声字。
总结:普通话一声字和二声字就是“平"音字。
2、哪两个是“仄"音?
如果一些字,读起来声音拐弯,如马~,或读起来声音向下,如骂~就是仄。
总结:三声字,四声字,就是“仄"音字。
注:古音调分上、平、去、入四种,与当今有所不同。如菊,蝶,竹等均古仄今平。
四、仄起平收,这点极其重要简单说,上联最后字为仄音字,下联最后字为平音字。甚至一些出联人,还犯的错误!一两次为笔误,经常如此,真正是贻笑大方!
笔者从八月份底开始注册头条,至今将近百天。我发现了许多对联高手藏龙卧虎,云集于此,气氛热烈,非常令人向往。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土地承包户,小店主,海员,退役兵哥哥,大学生文学社成员,都十分热爱对联,在简短的对联中,反映出丰容多彩的生活,和喜怒哀乐。其中一些人,十分具有灵气,写起句子灵动,意境深远,只是由于缺少对联知识,限制了接联的工稳。这篇文,专门奉献给你们。相信你们可以成为对联高手,并进一步成为诗人,作家!为什么呢?因为对联是史上最严格律“格律诗"的重要基础之一。
祝我们大家:
学习顺利,生活幸福!
欢迎方家斧正!
欢迎留言提问,有问必回!谢谢!
对联标准是什么?
对联标准:一、仄起平收,平仄对仗工整二、字数相等,词性相对近同三、承上启下,诗意贯通韵音美
对联:中华传统文化,是人们对人情、事、物、宇宙中所存在的语词积累。以对仗诗韵律格式书写出来的叫楹联。现称:门对、春联、对对子。
怎样判断对联标准?
第一点:看对联上句尾字,是否是仄(韵)音;下句尾字,是否是平(韵)音。平仄对仗是否工整。现代人很难判断字的平、仄音。直观现代实用一点:按照现教科书语文字四声拼音法划分。一、二声音为平,三、四音为仄。这样简单明了。注意特殊字音:如(一、蝶、竹、秋字等)古音为仄!
对联平仄规律格式:
一言句:
上联:仄
下联:平
二言句:
上联:平仄
下联:仄平
上联:仄仄
下联:平平
三言句:
上联: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
上联:平仄仄
下联:仄平平
四言句:
上联: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平平
上联:仄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平
五言句:
上联:平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仄平平
上联: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
六言句:
上联: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句: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现头条常玩的是五言七言句对联。对照一下,您对的下联是否平仄对仗工整?
郎郎上口诗韵美,境意合心画音新!一对照必入坑,平仄字音不对。专家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上联下联:对仗的第一、三、五字位置不论是可平可仄音的,但是,第二、四、六字位置一定要平仄对仗工整!
解决方法:动用多音字代替填入法。多音如:更、为、兴、相字等等。
特此提醒: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对下联时特指七言句以上通用!
第二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相近同语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相一样多!
词性相对:上下联对仗反义词!
词性相近:上下联对仗近义词!
词性同语:上下联对仗:数字对数字、形容词对形客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等等!
数字对仗数字:
一夜(对仗)三更
一碗(对仗)三杯
第三点:承上启下,诗意贯通韵音美。上下联诗意相连贯通,表达一件美事,人情心愿!
上联:闲情何必追旧事
下联:蜜意更需忆恩人
仄起平收,平仄对仗工整。是对联的内在精华!您会对对联了吗?
欢迎光临欣赏,点赞、评论!
(图片来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独秀峰1号2021.09.27
对联标准是什么?
一上下内容要关联,二是平
仄,三是格式。
对联标准是什么?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文学体裁、文学门类中,对联可说是独树一帜,也是最具特色,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地地道道 的国粹。它怀传统的格律诗有着浓厚的渊源, 一首律诗的颔联或颈联,绝大多数都合乎规格的对联。作为一种艺术精品,它常常与书法溶为一体。
撰写对联,要过两道 关卡:一是讲求对仗;二是掌握音韵,做到平仄谐调,错落有致。音韵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分平仄,平为平声,上、去、入一律归入仄声。而现代汉语也是分为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去掉了入声字,增加了平声字。不过撰写对联还是以《佩文韵府》的音韵为标准。
我们在写对联的时候都要避忌孤平孤仄和三平尾三仄尾。这类问题之所以出现,同所谓的一三五不问,二四六分明的说法有关。
凡是对联,在音韵方面都须遵守两条准则:
一是仄起平落,即上联以仄声收结,下联用平声落脚 ;整副联语,落脚处不能同为平声或同为仄声。可是现在,撰写与张贴,上下联颠倒,时有所见,有时还出现一副联语同声落脚现象。
二是对联中如有分句、收尾的字,也不能同是平声或同是仄声。
虽然对联在我们国家已有几千年,但是,它的学问实在比较深,不是随便就能写出一副好对联的,还要多学、多看、多练才有可能懂得对联的内涵。
对联标准是什么?
对联的上下句意寓,意境要相对,上下句的格律,韵味要相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