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天天辅导,可做题总是粗心:抄错题,看错数的,有没有好方法?
1⃣️如果家长总是陪伴在孩子身边,看管指导ta的学习,家长如果和蔼可亲,会使孩子分心出错、可以养成等孩子独立做完作业自己检查一遍后再订正的习惯,然后家长再检查,有错必纠,特别是要杜绝孩子急等赶快完成作业后去玩其它的行为,要让孩子养成作业不认真完成,就得不到贪玩的欲望。
2⃣️如果家长严厉,孩子会害怕而出错、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讲懂题目,然后给孩子独立空间,就是作业慢,养成了独立思考对后来学习帮助很大。
3⃣️如果孩子在学前贪玩多了,知识面丰富,想的就多了,或者不收心,会出现分心,一面做作业,还想着其它事才会出现粗心大意抄错题,看错数。为让孩子专心致志应该赏罚分明,完成不了作业,不满足ta提出的相关特别喜好的要求,让ta心中总有要认真不能粗心的意念。
谢谢!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天天辅导,可做题总是粗心:抄错题,看错数的,有没有好方法?
我是寒石冷月,我来给题主一些方法供参考。
一年级儿童有一个记忆特点,需要家长格外引起注意,我给起了个名称——第一印象记忆点。即孩子第一次记忆知识点时,看到的,或听到的内容,会深刻地记在大脑里,不管对与错。尤其对于错误的记忆点还非常难矫正,总是顽固地扎根在孩子的记忆里。
因此,需要家长平时正确培养孩子阅读和写作业的好习惯,确保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记忆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家长必须要清楚记忆必须要有目标点,得让孩子学会锁定记忆目标。
请家长必须要谨记,孩子的记忆有以下三种形式。
1、视觉+思维记忆
即眼睛看到的内容,通过理解存储在大脑记忆里。
2、听觉+思维记忆
即耳朵听到的内容,通过理解存储在大脑记忆里。
3、视觉+听觉+思维记忆
是将上述两种情形综合在一起,进行对目标进行观察、倾听和记忆。
不管三者中用哪一种,都需要将记忆目标定位,如看一张图,图片就是目标;如听别人说一句话,声音就是目标;如将看到的人和他说的话记住,人和声音就是目标。
第二,家长学会将上述三种目标记忆应用在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之中。
1、视觉+思维记忆,在读题目中的应用。
引导孩子找到要读的题目中一幅图,让孩子用用眼睛认真观察图片,可以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中央向外扩散等方式去认真观察。反复看两到三遍后,让孩子闭上眼,在大脑中去想像刚才看到的图片内容。如果孩子说能清晰地在大脑中呈现出立体的形像,则说明孩子视觉捕捉信息,并在大脑里建立起了真正的记忆印象。
同理,也可以让孩子看一句话,反复默读两到三遍,然后让孩子闭上眼复述出来,如果能做到,说明孩子的视觉记忆印象也建立起来了。
2、听觉+思维记忆,在朗读题目和背诵时的应用。
孩子如果平时有粗心现象,一定是从读题目开始,就走马观花,慢慢就养成偷懒的坏习惯。为了矫正孩子的小毛病,可以用听觉+思维记忆方式来矫正。
就让孩子在大声读题目时,读每一句话时必须要用自己的耳朵专注倾听,能听清楚自己的读的内容、语速、语调等。
当孩子经常进行朗读课文、作业题目、背诵文章和诗时,听觉记忆会越来越敏感。如果孩子不愿意张嘴,就要告诉孩子,你实际上把听觉记忆丢失了,肯定容易出错,并且还记得慢。
3、视觉+听觉+思维记忆,在学习中的综合应用。
一般来说,前期在训练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分步进行上面1和2的训练。当孩子两项基本功都扎实后,再进行合练。
如答一道题,可以用三遍读题法,第一遍有指大声朗读:眼睛专注看+耳朵专注听+大脑快速理解记忆;第二遍有指默读:眼睛专注看+大脑快速理解;第三遍:闭上眼在大脑中去想像,进行情景回忆,巩固记忆印象,同时进行题意思考。
反复如此训练,家长会发现孩子读题目就养成在家里敢于大声读,在班上可以做课堂练习时可以默读的好习惯。并且在背诵课文或古诗时,孩子愿意张开嘴大声去读的同时倾听。
第三,孩子答题过程中的粗心大意,往往与脑中无字和数,随意下笔胡写有关系。
孩子即使将上面第二部分内容完全掌握,也还会出现答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现象,即我们平时说的粗心大意,怎样解决呢?
1、让孩子在书写前,必须要大脑快速想好要写的字。
如果孩子脑中无字,保证写时会靠机械的记忆,有时第一印象记忆点如果不准确,孩子可能顺手就写错字了,而他自己是绝不知道写错的。
为此,家长可以利用家里的白板进行训练,让孩子自己说出要写的字,然后大脑中清晰地闪现出该字的印象,再写在白板上。
2、让孩子写每一笔画时,都要用眼睛看清楚,力争做到有目标书写。
很多孩子,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都有一个不良书写习惯,既写字时,脑中无字,眼睛不看每一笔画书写。这样一来,字既写的不规范,也还容易出错。
如果家长知道可以这样做,不妨专注和孩子一起在白板上先练习,而后再到纸上去书写。通过有目标地进行书写专注力训练,可以让孩子把粗心大意问题解决掉。
第四,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孩子进行答题检查的好习惯培养。
检查是排除答题错误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其实也常常被孩子们忽略掉,这除了与家长和老师平时没有对孩子进行专项训练有关外,还有孩子会主动偷懒有关。
1、做一道题检查一道题。
在平时写作业过程中,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立下规矩,即答完一道题,必须要检查一道。因为你此时对题目记的仍然很清晰,趁热打铁去检查可以节省时间。而节省出的时间,恰好可以让你拥有更多自由玩耍时间,对不对?
2、全部完成后统一进行检查。
这一步是为了检查看是否有漏掉题现象,或者从整体观察自己书写是否规范。通过统一检查,可以让孩子养成不急不躁的写作业好习惯,力争做好收尾工作。当然,这基工作可以和整理文具和书包联系到一起。
结束语:通过上面的分析和讲解,家长可能会发现,原来你有大量的基本功没有给孩子培养,孩子出现粗心大意的不良学习习惯就正常了吧?所以,千万别怪孩子哟,问题出在老师和家长懂不懂培养孩子好习惯上面,如果从现在开始,你有计划有目标地和孩子一起训练,哪怕每天坚持十几分钟,慢慢就体现出训练的效果了。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天天辅导,可做题总是粗心:抄错题,看错数的,有没有好方法?
我家小孩也是一年级,来和你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从上学之后,老师每天都在群里面发关于孩子的一些表现,有关于孩子上课听讲的,课堂作业的,还有一些习惯的,尤其是课堂的作业,包括小测试和听写之类的,老师在群里面发的一切都会让我们感到非常的焦虑,但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空间。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每天都会告诉我们孩子今天的听写哪些孩子是全对?哪些孩子听写表现比较差,而且都是直接点名,被点名的家长非常尴尬的在群里面说孩子太粗心了,回家一定好好教育。你猜老师和我们怎么说的?
不要以为孩子的表现仅仅是因为粗心,我们必须要看到粗心背后的问题,事情并非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家长们要用心去发现问题。
其实老师的这句话说的非常对,每个班50个小朋友,老师肯定是无从知道孩子在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和指导都是一致的,为什么会存在学生的表现有很大的差异,有一大半人都能够做到全对足以证明老师的教学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该指导的肯定都已经指导到位了。
那么孩子粗心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学习习惯的养成。那么这个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谁来承担责任呢?首先肯定是老师,但是老师绝对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帮助每一个学生去纠正学习习惯,所以家长必须要亲自操心,尤其是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更为重要。
抄错题,看错数,其实都是学习习惯造成的,有些孩子的思维比较跳跃,在做题目的时候根本就不是按照顺序来做的,看到哪题写哪一题,家长必须要教会孩子从左往右或者从上往下一题一题的做,这样才能克服做题遗漏的问题。因为还有一些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容易分心,根本就做不到全神贯注,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持孩子做作业的环境,不能让他受到干扰。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在作业做完之后,必须要让孩子自己进行检查,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检查,不要让他应付了事,一遍检查不到错误,让他检查两遍三遍,直到他把错误找出来为止。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督促孩子第1遍检查就能找到错误,而不是应付了事。
所以说,孩子粗心背后的问题是习惯的问题,是家长是否培养和监督到位的问题。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天天辅导,可做题总是粗心:抄错题,看错数的,有没有好方法?
卑之无甚高论!小孩子刚上学开始做题目,丢三落四是难免的,耐心辅导,慢慢来。尝试下列办法让她试试:
一、每次抄题目,都要她自己首先检查一遍,看抄错了没有;如果她自己发现抄错了,要她自己改正。如果你在旁边发现她仍然有错误,要她自己继续检查;若她仍然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你再指出来,批评她的粗心。
二、凡是做数学题,数学必须检查两遍以上,看抄错了没有;因为抄错数字,题目会直接计零分,不用看过程,因为动笔就错了!你在旁边看,发现有错,如把“34”写成“43”,你不要指出,要她自己检查,直到检查出来为止!
三、写生字,读课文,都可用此法。叫自我检查纠错法。如将“步”写成“歩”!如将“我们的民族小学”读成“我们民族小学”或反之,都要她自己检查。
久而久之,反复训练,粗心的毛病会有所好转。回答供参考。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天天辅导,可做题总是粗心:抄错题,看错数的,有没有好方法?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家长每天都在辅导,但是还是粗心抄错题、看错数,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
孩子学习粗心问题的原因分析1、家长虽然在天天辅导,但收效甚微。
家长每天对孩子辅导,把孩子的作业监督完成,但是孩子还是粗心抄错题、看错数,说明这个辅导可能没有抓住学习的关键。
孩子学习的关键有三点:
一是孩子的身体坐姿、握笔姿势等基本的身体控制能力。孩子做作业在次,主要还是要看孩子自己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会不会在作业过程中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姿势,把身体状态调整到为写作业、学习上来。
二是孩子有没有自己的思考。孩子虽然在接受辅导,但孩子什么问题都在等待家长喂答案,自己却不怎么思考,时间一长会形成严重的依赖性子,对学习更加不利。
三是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家长心态要放平和。学习是按规律办事的,不是老师一教学生就马上会,也不是家长一说孩子就马上懂。事实上往往是说了、写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完成了学的动作,还有第二步习练的动作没有做。所以,我们家长心态要放平和,只有内心平和下来,对孩子的学习不急躁的时候,才会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2、孩子确实粗心,但有没有教孩子如何用心学习呢?
我们大家都会在口中挂着“学习要用心哦”,可是却很少告诉孩子学习要如何用心。我们家长都是等着孩子某天犯错了,然后告诉孩子学习不能这样做,这样学习没有用心。
谈到孩子学习上的粗心、不用心,都会说孩子只要稍微一注意,也有考满分的可能性。话都这样说,但问题却没有解决。我们也差不多知道问题在哪里,但就是不去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如抄错题,可以不可以给孩子一道题让孩子抄写一次,同时告诉孩子尽量看一句写一句,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看。估计,很少有意识地去做这些训练。
如何引导孩子用心学习?1、让孩子看见学习是如何用心的。
我们家长不要回到家就闲着,或者把管孩子学习的事情放在首位,不做自己的事情。我们要让孩子用心学习,首先要让孩子看见学习是如何做的。我们家长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有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拿出自己的学习任务,做给孩子看一下,告诉孩子学习就是这样做的。
我们要告诉孩子,学习不是三两分钟的事情,我们要用一个最舒适的姿势来学习,这样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学习。此时,就可以告诉孩子如何使用我们自己的身体,让身体姿势保持端正。很多孩子写作业写几个字就趴在桌子上了,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写字的时候,手的姿势要注意,这样能保证我们不会让手指变形,从小受到伤害。
孩子看见我们家长是如何学习的,他们就知道该如何去做。这个过程中除了培养孩子做好学习这件事情外,还在训练孩子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倾听的能力。
2、训练孩子使用眼睛、耳朵的能力。
我们的眼睛、耳朵就是用来吸收信息的,但如果没有准确吸收,可能就会犯错。
针对眼睛训练,可以让孩子写字练习或者抄课文练习。要求写字,需要看完一个字的整体再写,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看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一个字的特征,找到字形上的特征后,孩子就容易记住字如何写。课文是孩子相对熟悉的内容,用熟悉的内容来训练孩子看一句写一句,难度会减轻许多,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词汇积累少,独立理解一句话有困难。而高年级的孩子就要训练孩子看一句写一句,陌生的语句也可以,同时可以深入地训练孩子的理解能力。
3、训练孩子用脑的能力。
我们使用大脑,有两种方式来训练。一种是想象力训练,想象就是在大脑中想各种画面、符号、场景等。另一种就是理解力训练,我们的理解能力往往是通过想象力来帮助完成的。无论是想象力、理解力,我们闭上眼睛,纯粹使用大脑本身的能力来完成,是很费脑力的,没有一会我们就会觉得疲惫。
所以,我们还要学会借用我们自己的身体能力来帮助孩子思考,让孩子看见自己的思考过程。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让孩子写出自己的想法。就是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观念、方法等用笔写下来,当然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或者是画图。当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画下来后,孩子就能清晰看见自己的思考过程,再结合说的训练,可以让孩子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梳理自己的思维。
在低年级的时候,可以组织孩子画画图,不用学习美术的准确画法,就学习简笔画的方式就行,不需要画得多好,只需要认得出来就行。这样在孩子写自己的思维的时候,图画也可以派上用场,不至于因为不会写字而让思维停顿不动。
结束语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地学会用心学习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有时候写出来的文字不能灵活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有可能我们家长会在某些细节上困惑起来,这时大家可以关注我@童教雷鸣,给我留言或者在评论区交流。
我是@童教雷鸣,帮助孩子提升专注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让孩子们打好学习能力的基础,不怕学习,勇敢学习。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天天辅导,可做题总是粗心:抄错题,看错数的,有没有好方法?
麻烦之处就在于天天辅导上。家长望女成凤…
家长试着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错了让老师纠正。家长越急越麻烦[大笑][大笑][大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