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最宠爱的皇后李夫人,为何被称史上最聪明的女子?

李夫人的聪明,不仅仅体现在临终前那一句“色衰而爱弛”。她第一次出现在汉武帝面前,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意外。

从汉武帝对她一见钟情,到最后成为汉武帝最眷恋的女人,这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只不过,她没有想到,她的兄弟这么不争气,不仅白白浪费了她精心铺平的、扶摇直上的道路,还犯下滔天大罪,导致家族覆灭。

而李夫人本人,倡女出身,成为汉武帝的爱妃,死后获得“孝武皇后”的头衔,孙子还一度登上皇位。

如果她的兄弟,她的后代,争气一点,她的家族,本来是可以有着光明的未来的。

一、精心设计的进宫之路

李夫人在汉武帝面前的出场仪式,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场“成功营销”的经典案例。

李夫人一家,世代为倡,她和她的哥哥李延年,也不例外。

《史记》:李延年,中山人也。父母及身兄弟及女,皆故倡也。

后来,因为机缘巧合,李延年进了宫,担任养狗的职务。

他虽然出身倡家,却有着很高的艺术造诣,尤其擅长音律。汉书里说他“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很快,他就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经常为汉武帝表演歌舞。

有一次,他为汉武帝唱了一首自己精心准备的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听到这样的大美人,眼睛都亮了。但是他很快又惆怅起来,叹息着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美人吗?

陪在身边的平阳公主立刻和李延年打配合,对汉武帝说:李延年有一个妹妹,就是这样的大美人。

没错,就是那个把卫子夫献给汉武帝的平阳公主。汉武帝的3个皇后里,卫子夫和李夫人,都是平阳公主献给他的。

汉武帝听了这话,立刻把李延年的妹妹召进宫,一看,这位李家小妹,果然美若天仙,还擅长舞蹈。

汉武帝立刻就喜欢上了她,把她纳入后宫,封为夫人,从此万千宠爱。

这就是成语“倾国倾城”的由来。

李夫人在汉武帝面前的华丽亮相,不仅让汉武帝迷恋上了她,也让“倾国倾城”成为了大美人的代名词。

《汉书》: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二、拒绝汉武帝的小心机

李夫人自进宫之后,就深受宠爱,还为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

汉朝的“八卦小报”还说,她甚至引领了长安城的潮流。

有一天,汉武帝去了李夫人那里,突然觉得头有点痒,就摘下李夫人头上戴着的玉簪,用玉簪挠痒痒。

这件事传出去之后,后宫的美人们都学着李夫人的样子,在头上戴玉簪,挠痒痒也都用玉簪,以至于长安城里的玉价暴涨。

《西京杂记》: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

这个故事出自《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是汉朝的一本笔记小说,里面的记载,已经难辨真假。但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当年李夫人的风光无限。

但是好景不长。年纪轻轻的李夫人,很快就身患重病,眼看活不了多久了。

汉武帝亲自去探望她。可是,面对焦急的汉武帝,李夫人非但没有领情,还对汉武帝用上了她这一生当中,最后一次心机。

她用被子蒙住头,无论汉武帝怎么说,都不肯见汉武帝一面。

汉武帝对她承诺:只要你见我一面,我给你千金赏赐,给你的兄弟加封尊贵的官职。

李夫人却转过身去,叹息流泪,一句话都不说,也不让汉武帝见她。

《汉书》:初,李夫人病笃,上自临候之,夫人蒙被谢曰……上复言欲必见之,夫人遂转乡歔欷而不复言。于是上不说而起。

汉武帝离开之后,李夫人的姐妹不解地问她:陛下对你情深义重,你为什么不肯见他,把兄弟托付给他呢?你就这么恨陛下么?

李夫人这才吐露了心声:我不肯见他,正是为了让他能在我去世之后,照顾我的兄弟啊。

原来,李夫人知道,她受到汉武帝的宠爱,靠的,正是她倾国倾城的容颜。

如今,她重病在身,容颜憔悴,如果让汉武帝看到了,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对她这么好了。

与其让汉武帝见到她不再美丽的模样,动摇对她的感情,还不如让汉武帝一直记得她最美丽的模样,在她去世之后,一直对她念念不忘。

只要汉武帝还眷恋她,就不会忘记照顾她的兄弟。

可以说,李夫人实在是把汉武帝的心思看透了。她去世之后,汉武帝果然如她预言的一般,思念她美丽的容颜,重用她的兄弟。

《汉书》:夫人曰:“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三、汉武帝的深情举动

李夫人去世之后,汉武帝非常悲伤,用皇后的礼仪厚葬了她。

这也是汉武帝的后宫里,唯一一个记载享有皇后等级葬礼的女人。

而当时的真正的皇后卫子夫还在世。汉武帝的这个举动,可以说很不给卫子夫面子了。

《汉书》:及夫人卒,上以后礼葬焉。

斯人已逝,可是汉武帝日夜思念,想要再见她一面。

她的画像,被汉武帝挂在甘泉宫,时时刻刻能看见。

有一天,汉武帝实在无法抑制对李夫人的思念,找来一个方士,让他为李夫人招魂。

汉武帝隔着帷帐,遥遥看见一个美丽的女人,仿佛就是李夫人。但是仔细一看,又看不真切。

惆怅的汉武帝,写下了一首诗: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汉武帝传世的诗歌只有8首,这首《李夫人歌》,就是其中一首。

而汉武帝唯一传世的赋,也是为了悼念李夫人而写的。

《汉书》: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

汉武帝的深情,不仅体现在对李夫人的思念上。

他对李夫人的两个兄弟,李延年和李广利,也先后重用。

只是,这两个人实在不争气,先后犯下滔天大罪,株连全族。

多年之后,汉武帝去世,托孤大臣霍光根据汉武帝的意愿,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让李夫人成为了那个千秋万代,在宗庙里陪伴他的女子。

那个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了的刘贺,也是李夫人的孙子。

如果李夫人的兄弟和后代争气,李氏一族,应该也会有着美好的未来吧。

写在最后

纵观李夫人的一生,从她第一次出现在汉武帝面前,到最后一次见到汉武帝,每一步,都是精心的设计。

从她这些举动可以看出,她不仅看透了汉武帝的心理,还看透了哪个时代的游戏规则。

  • 1、大部分的后妃,难以摆脱“以色侍人”的命运

李夫人在临终前说: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

这一语道破了后宫女人,尤其是汉武帝后宫的生存法则。

皇后卫子夫,年轻的时候也曾美若天仙,也曾宠冠后宫。

但是,当李夫人进宫的时候,卫子夫早已容颜老去,连见汉武帝一面,都很艰难。

而推荐李夫人进宫的那个人,是当年把卫子夫送进宫的人,也是卫子夫的弟妹,平阳公主。

可见,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即便是太子的母亲,即便身后有一个显赫的家族,也逃不过“以色侍人”的命运,也逃不过“色衰而爱弛”。

纵观历史,又有多少个后妃,是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靠美貌,在皇帝那里获得宠爱的呢?

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李夫人看透了这一点,也利用了这一点,套住了汉武帝的心。

  • 2、皇帝的爱恋,不会长久

汉武帝这一生中,宠爱过太多的女人。

骄纵跋扈的陈皇后,在和汉武帝闹翻之前,也曾经和汉武帝夫妻情重。

“霸天下”的卫子夫,更是曾经盛宠十年。

卫子夫之后,又有过卫青给她家送金的王夫人。

李夫人不是汉武帝眷恋的第一个女人,她心里也清楚,自己不会是最后一个。

所以,她从来都不相信,汉武帝会无条件地,长久地爱她。

她能做的,就是在汉武帝对她情深义重的时候,把这份感情最大化。

  • 3、臣民的命运,在于皇帝的好恶

李夫人这么努力地经营汉武帝的感情,乃至临终之前,都没忘了给汉武帝留下最好的印象,是为了谁呢?

为了她的兄弟,她的家族。

她实在太清楚,她的兄弟能不能做高官,看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本事。

就算他们无能,汉武帝怜悯她,眷恋她,也会给她的兄弟们高官厚禄。

就算他们很有能力,如果没有她的作用,他们的出头,也会艰难得多。

试看卫子夫家族,不也是如此么?

无论是卫青,还是霍去病,都是不世出的天才。可是如果没有卫子夫,卫青也许一辈子都是一个小小的骑奴,无法被汉武帝发现。霍去病更是不可能年仅18,就一战封侯。

而卫氏一家,除了卫青霍去病这两个顶级天才,也还有不少酒囊饭袋,也都因为汉武帝宠爱他们家族的缘故,要官有官,要钱有钱。

所以,李夫人在临终前没有说,汉武帝英明神武,会根据我兄弟们的能力,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官职。

而是说,汉武帝眷恋我的美貌,自然会爱屋及乌,重用我的兄弟。

可以说是非常清醒了。

你们觉得呢?

汉武帝最宠爱的皇后李夫人,为何被称史上最聪明的女子?

汉武帝总能在姐姐平阳公主那里淘到宝,眼瞅着卫子夫年老色衰,他又在平阳侯府偶遇“小卫子夫”李夫人。只是汉武帝可能未必知道,这次“偶遇”其实跟二十多年前一样,是姐姐精心安排的。

问:钓鱼拢共分几步?答:两步,第一步打食,勾起鱼儿的馋瘾;第二步下饵,静等鱼儿上钩。

李延年负责打食。某一天,李延年陪汉武帝切磋歌舞,他一脸神秘:小人最近做了一曲新歌,想献给陛下。汉武帝来了兴致:那就麻溜的啊,于是李延年引吭高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倾国倾城”这个成语就来自于此。李延年彼时是一个“狗官”,我没有骂他,他确实是皇宫狗监的一名太监。你可能奇怪,一名养狗的太监,怎么有资格跟皇帝切磋音乐?

原来李延年不简单,他出身于“倡乐之家”,极富音乐才华,作曲、演奏、演唱、舞蹈样样精通。因为犯罪遭受宫刑,他被罚入宫中为奴,不料,这个不幸却成了李家发达的开始。

由于音乐才华,李延年深得汉武帝赏识,经常陪伴在汉武帝身边。作为乐师,推出新作不足为奇,为何说这是给汉武帝的一次“打食”行为呢?

因为这首《北方有佳人》是有故事原型的,那位倾国倾城的北方佳人正是李延年的亲妹妹。

每个人的审美志趣不一样,汉武帝就喜欢卫子夫这类能歌善舞、性格温婉、青春靓丽的小女人。李延年对此明察秋毫,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俺妹子不就是翻版的卫子夫么?

李延年的判断太精准了!李夫人与卫子夫至少有三个神似之处。

性情相似:除了貌美外,二人都属于那种小鸟依人型的美女,汉武帝的霸气与她们的温婉无缝密接。

才艺相似:二人格局才艺,卫子夫擅长唱歌,王立群先生称之为“超级女声”。李夫人擅长舞蹈,现代版的杨丽萍。

出身相似:卫子夫出身奴隶,李夫人虽是自由民,但从事的是低贱的“倡伎业”。汉武帝为何喜欢出身低贱的女子呢?两个理由,一是他原本就不喜欢陈阿娇这类“大家闺秀”的矫揉造作和野蛮,二是他刻意打压贵族,着力提拔平民的执政理念。

既然如此,卫子夫能从一介奴仆,晋身为帝国皇后,俺妹子也应该有机会呐。李延年越想越激动,胡子差点兴奋得冲破面皮。

不过,汉武帝这个土匪有时候不按常理出牌,如果他亲自推荐妹妹很容易弄巧成拙。于是他想起了一个人——平阳公主,当年卫子夫不就是由她“包装上市”的么?

西汉的公主们个个是人精,馆陶公主用美女拍弟弟汉景帝的马屁;平阳公主学姑姑,隆重推出了卫子夫;汉宣帝的老妈王翁须,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进了太子府的;阳阿公主如法炮制,向汉成帝举荐了赵氏姐妹。

别问我为啥知道这么多秘密,我不告诉你,除非你关注我后私信我。

“高级策划师”平阳公主哪能错过送上门的上等佳品,她对李延年耳语一番,“钓鱼计划”正式实施。

李延年唱罢,汉武帝久久回不过神来:“这世上真的有如此佳人吗?”

平阳公主抿嘴一笑:弟啊,你不知道姐是干嘛的吗?姐那里别的没有,佳人一捆一捆的,姐给你留了一个绝世佳人,卫子夫返老还童,要不要检阅一下?

于是汉武帝毫不犹豫地咬钩了,他火急火燎地跑到平阳侯府拥抱“舞蹈艺术”。

李夫人的出现,让汉武帝青春焕发。此后不久,她给汉武帝生下第五子刘髆,封昌邑王,那位后来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就是刘髆的儿子,李夫人的孙子。

比较惋惜的是,李夫人红颜薄命,她生下刘髆后不久就一病不起。眼看心爱的女人奄奄一息,汉武帝心如刀绞,他多次探视,希望多看一眼那张让他日夜思念的面庞,可李夫人每次都拉住被子蒙上头,不让汉武帝见到她的脸。

李夫人:“臣妾病卧许久,面容憔悴,不能见陛下,愿陛下将来能替我照顾家人。”

汉武帝:“夫人病重如此,或许难以痊愈,你有什么后事要嘱托,当面说给我岂不是好?”

李夫人:“女人不化妆,这幅面容见皇上是懈怠,不可以的。”

汉武帝:“夫人见我一面赏赐千金,你的哥哥立刻得封高官,如何?”

李夫人:“封不封官全在陛下,跟见不见面无关。”

汉武帝有点生气,又很无奈,叹了口气怏怏而去。

汉武帝一走,姐妹们责怪李夫人:你怎么可以得罪皇帝,见一面满足皇帝换取家人的前途不好吗?李夫人摇摇头,说出一段充满人生智慧的话:

“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她没有因为受宠而忘乎所以,而是一眼洞穿了自己所谓“受宠”的本质——以色事人。这大概是因为她出身“倡伎业”,见惯了男人的嘴脸。卫子夫的境遇也明白无误地告诉李夫人,汉武帝喜欢的是美丽,而不是卫子夫,也不是她李夫人。

既然以色事人,就逃不掉“色衰爱弛”,以及“爱弛恩绝”。不让皇帝见到自己憔悴的面容,留给他的都是以往的娇美,相反,以前的美好形象瞬间就没了。

因此,李夫人断言:只要汉武帝见到自己这幅病态,立刻会对自己产生厌恶、嫌弃,哪里还有爱?哪里还肯念及旧情照顾我的家人?

所以,哪怕他生气也不能让他见到自己,保住自己在他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就是抓住了他的心。果然,李夫人去世后汉武帝对她终生追忆。

为了能“见到”李夫人,汉武帝曾经请一个叫李少君的方士给李夫人招魂。那一天,汉武帝隔着帷幔,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若隐若现,他顿时失控,就要冲过去拥抱“李夫人”,却被李少君一把拦住:“那是魂魄,人鬼不能想见。”

眼看着“李夫人”飘然而去,汉武帝凄然提笔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完全是一副痴情男的形象。后来,汉武帝又让画师将李夫人的画像挂在甘泉宫,以便化解相思之情。

正如李夫人所言,汉武帝没忘记她临终前的托付,她的哥哥们全都因为她受到了优待,李延年出任了乐府协律督尉,配二千石印绶;李广利任贰师将军,成为既卫青、霍去病之后,汉武帝一朝最显贵的将军。

很多人只知道汉武帝有两任皇后,即陈阿娇和卫子夫,其实李夫人就是他的第三任皇后。巫蛊之祸发生后,卫子夫自杀,被汉武帝收缴了皇后印玺,没有入葬茂陵,这就意味着卫子夫已经被剥夺了皇后身份。

汉武帝临终前留下遗命: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入祭太庙。这个结果,李夫人生前恐怕连想都不敢想。

一次拒绝见面,竟然产生这么大的魔力,让汉武帝到死都对她恋恋不忘,不得不感叹这位李夫人真是太聪明了。

然而,聪明不等于智慧,李夫人将自己的美色价值发挥到极致,为李家人争取到了显贵,但她不懂一个道理:德不配位就是祸,她更不懂:在帝王的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李夫人的三位哥哥,以及子侄们全都死于非命。

李广利与亲家刘屈氂企图谋立刘髆为太子,事泄后刘屈氂被灭族,李广利全家被杀,李广利本人逃亡匈奴,被匈奴人当贡品祭天用了。

李季居然把魔爪伸向汉武帝的后宫,被以“奸乱后宫”的罪名灭族。

李延年其实还算是个本分的人,可架不住被兄弟子侄们坑,也被汉武帝一并处死了。

李夫人在地下见到这副情景,一定会伤心落泪:早知这个结果,还不如让你们吃糠咽菜的好!

汉武帝最宠爱的皇后李夫人,为何被称史上最聪明的女子?

李夫人被称为是历史上最聪明的女子。李夫人的聪明,是在她生了儿子刘髆以后,由于难产生了重病。她不愿意让汉武帝看到她生病的样子,每次汉武帝来见她,她都只给汉武帝看一个背影,坚决不让汉武帝看她的面容。最后到死,她都没有让汉武帝看过她憔悴的容颜。

李夫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知道,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拥有三宫六院的皇帝则更加喜新厌旧。男人都是只喜欢姣好年轻的面容的,拥有三宫六院的皇帝对姣好年轻的面容更加挑剔。所以,只要自己憔悴的容颜给汉武帝看见了,汉武帝对她的印象就变坏了,从此以后就不会再喜欢她了。

(李夫人剧照)

同时,因为李夫人是给汉武帝生了儿子刘髆得的重病,这会让汉武帝产生一种愧疚的感觉。毕竟任何一个男人对给自己生儿子的女人,心面都是充满感激的。而这个女人在给自己生了儿子以后,竟然生重病去世了,因此男人对这个女人的愧疚和感激更大。

李夫人知道她的病生得很重,是没办法活过来的了。当她没办法再活过来的时候,她所考虑的就是她的儿子和她的哥哥们。汉武帝的儿子们很多,每个儿子都想当继承人。如果李夫人活着,她自然可以凭借自己的手段,让汉武帝把她的儿子立为继承人。但是如果自己已经死掉,唯一的希望就是她的三个哥哥李广利、李延年和李季

但她的这三个哥哥,又并不是完全靠得住的。李广利是一个将军,可是在打仗上比较一般,没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本事。李延年是一个音乐家,但是音乐家在那个年代是没有地位的,只能算一个戏子,给皇帝开心解闷儿。李季的行为也不够端庄。总之,她的三个哥哥都有天然的短板,要靠他们给李夫人的儿子拉分,实在不太容易。所以李夫人必须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尽量给自己的哥哥和儿子拉分,让汉武帝对他们产生足够的好感和喜爱。

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所以李夫人才做出了不让汉武帝看到她生病的样子的决定。李夫人的这个做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在李夫人之前,没有女子这样做过,在李夫人之后,也没有女子这样做过。李夫人的这一招,是绝唱。

(李夫人剧照)

事实上,李夫人也完全达到了她的目标。

汉武帝确实对她非常怜悯、同情和喜爱,以至于李夫人死后,汉武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走不出来,一直对李夫人充满思念之情。为了能见李夫人一面,甚至找来巫师招魂。最后在巫师的招魂之下,汉武帝的帐后,出现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女人影子。巫师告诉汉武帝,李夫人已经到天上当了仙女了。她本来就是天上的仙女,下凡走了一遭,现在又回天上去了。现在她以魂魄的形势下来,和汉武帝见一面以后,又将继续回到天上。

汉武帝看到李夫人的魂魄下来,心里面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就更加宠爱李夫人生的儿子刘髆和她的哥哥们。

应该说,李夫人虽然是最聪明的女子,确实抓住了汉武帝的心。但是她却并没有保住她的两个哥哥,也没有让她的儿子被立为继承人。

李夫人之所以没有能够保住她的两个哥哥,是因为她的哥哥们确实很不成器。

李广利是汉武帝后期最信任的大将之一。但是李广利打仗真的很不行,多次征讨匈奴,都劳而无功,反而耗费了汉朝很大的财力。要知道,汉武帝晚期的时候,国库已经空虚,财政已经十分吃紧。如果能够打胜仗,还能向朝中大臣和全国人民交代。但是打了败仗,就不好说话了,大家都会认为,这是汉武帝穷兵黩武的表现。都会把罪过记在汉武帝的身上,都会说汉武帝的不是。所以,李广利打败仗,汉武帝给他背锅,汉武帝怎么可能高兴呢!

(汉武帝剧照)

同时,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联合起来,试图把李夫人的儿子昌邑王刘髆立为太子的事情,又在朝廷中暴露出来。

汉武帝的朝廷中,本来就曾经发生过“巫蛊之祸”,汉武帝对继承人的问题高度敏感。再加上李广利又打了败仗,汉武帝简直气不打一处出。

这件事暴露,再加上又打了败仗,因此李广利干脆投降了匈奴。那样一来,汉武帝发了雷霆之怒。在彻查的过程中,又发现李季惑乱宫闱。最终,汉武帝不但把李广利的全家给杀光了,而且还把李夫人另外两个哥哥李延年和李季都给杀了。可以说,除了昌邑王刘髆以外,李夫人的那些哥哥们都被团灭了。

当李夫人的哥哥们在朝廷中的势力被全部消除以后,李夫人的儿子昌邑王刘髆想要继承皇位,就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夫人只能够保持自己在汉武帝心中的美好形象,却不能够保护她的哥哥们。李夫人毕竟已经死掉了,她的哥哥们做什么,她是没法控制的。因此,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自己的家族,走到了悲惨的结局。

(李广利剧照)

那么,聪明的李夫人,自身有没有错误呢?

应该说,李夫人其实也是有错误的。

汉武帝是一个聪明人,他虽然有些迷信,但是他真的相信,李夫人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吗?李夫人最早进入汉武帝的视野,是因为李延年给他唱过一个《北方有佳人》的歌,也因此把自己的妹妹献给了汉武帝。在这一点上,汉武帝会不会感觉是中了李延年的圈套呢?

后来汉武帝杀掉李广利,杀掉李季,都是有道理的。但是他把李延年也一并杀掉了,似乎就没有道理。李延年并没有犯什么错误,为什么会被杀呢?会不会是因为汉武帝觉得自己受了李延年的欺骗,才这么做呢?

巫师给汉武帝招魂,说那个魂魄就是李夫人的魂魄。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肯定是某个女子藏在帐后,把影子给汉武帝看的。那么,汉武帝有没有醒悟,会不会是觉得受了欺骗,是李家兄弟与巫师合谋,拿个假人来糊弄他呢?

总之,虽然李夫人非常聪明,但是她在和汉武帝的交往过程中,使用了不少的手段。这些手段的使用,对于汉武帝来说,就是一种欺骗。汉武帝被欺骗了,他心中还会对李夫人那么思念吗?再加上汉武帝身边美女不断,要让他长久思念一个死去的女子,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总之,虽然李夫人是很聪明的女子,但是再聪明的想法,都抵不上残酷的现实。

汉武帝最宠爱的皇后李夫人,为何被称史上最聪明的女子?

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爱情专一的皇帝,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更不例外。

先是陈阿娇不能生育,施魇术诅咒卫子夫被废,卫子夫后来也因容颜衰老,恩宠不再。可是汉武帝才四十多岁,精力充沛。后宫也有几位美人,可惜福分很薄,比如王夫人生有一子刘闳,得宠三年就病死了。武帝怏怏不乐,转而另寻新欢。他临时看中一位李姬,李姬生了儿子刘旦和刘胥后,因为姿色平平,又被冷落。

遍寻后宫很少有可意的美人,汉武帝很是失落,一天,武帝和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平阳公主夫妇一起饮宴,传召乐师李延年前来唱歌助兴。

李延年出身于歌舞世家,擅长音律歌舞。他先前因犯法而被处以宫刑,留在皇宫充当宦官,负责养狗。因为长相英俊婉媚当上了乐师。

李延年应召而至,自编自唱一首《佳人歌》,歌词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听得武帝如痴如醉,像着了魔似的,叹息说:“唱得太好啦!可惜,世界上哪有这样倾国倾城的佳人呢?”

平阳公主马上回答:“有呀!李延年的妹妹就是,不仅姿色艳丽,而且善歌善舞。”武帝立马来了兴致,命令立刻传旨进宫。看来这李延年挺会走上层路线,感觉给了平阳公主不少好处。

李延年妹妹很快被带进宫来,大概十六七岁,身材苗条,衣饰合体,柳眉杏眼,粉面朱唇,淡淡的一抹笑容,浑身透出清纯妩媚,恰似荷粉露垂,烟花雨润。

汉武帝龙心大悦,脱口称赞说:“果然倾城倾国!”。次日,武帝就封李女为李夫人。作为大舅哥,李延年当然跟着沾光,由普通的乐师升任协律都尉,佩戴二千石印绶,主管乐府事宜。

一年后,李夫人生了一子,取名刘髆。武帝心情大爽,爱屋及乌,李夫人的另一个哥哥李广利、弟弟李季也受皇恩,可以自由出入宫禁。

大凡好景,多半不长。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秋天,风华正茂的李夫人突然生了重病,卧床不起。武帝守在床边,焦急万分。李夫人哭着说命薄,请求武帝善待自己兄弟和髆儿。

汉武帝当然竭尽全力请最好的御医医治李夫人,也是李夫人命数到了,几天后,李夫人不仅没有康复,病情越见严重,面皮蜡黄,形容枯槁,原先的风韵一丝无存。

武帝殷勤前来探视,李夫人就以被蒙头,不肯见面。武帝想揭开被子,看看她。李夫人翻身向里,被子裹得更紧,怎么也不肯露出脸面。武帝怏怏离去。

侍女们好心地劝说李夫人应该趁这机会把兄弟和儿子的事托付给皇上。

李夫人就说了一段流传千古的话:

“女人以色事君,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

“现在,我快要死了。容貌毁坏,姿色难看,皇上见了必然恶心。那样,他还会关照我的兄弟和儿子吗?”侍女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李夫人拒见皇帝,是为了让皇帝始终保持一个美好的印象,那样才会更好地关照她的兄弟和儿子。

应该说,李夫人是很有见地的,她的话道出了红颜薄命的辛酸,也是看透了汉武帝,自古皇帝多薄幸,唯有让他心有遗憾,心存美好,才能让人念念不忘。

没过几天,20岁出头的李夫人死了。武帝痛苦不堪,以皇后礼仪安葬了她。继而命令画师画了李夫人的遗容,悬于甘泉宫的寝殿,朝夕凝视。经常在梦中见到她。一次,武帝梦见她赠予蘅芜香草,醒来尚有余香,历久不散。武帝倒有情致,为李夫人住过的寝殿为“遗芳梦室”。

后来一个方士李少翁,声称会“招魂术”,可以招来李夫人的魂灵和武帝见面。武帝急切命其作法。可见李夫人死不相见的心理战术相当成功,在汉武帝心目中,李夫人永远是倾国倾城的美好形象。

汉武帝果然看到一个神态身形酷似李夫人的女人,他想走近看,结果那美貌女子晃晃悠悠,隐然不见了。他不由得垂头丧气,连连叹息,随口念道:“是还是不是呢?远远望着却不能见,偏何姗姗来迟!”当夜,武帝思不成寐,特别写了《李夫人赋》以伤悼李夫人。这篇赋写得辞藻华美,感情真挚,看来汉武帝确实动了真情。

因为李夫人,还留下了几个成语“倾国倾城”“姗姗来迟”。可见李夫人对汉武帝影响之大。

不过,李夫人临终前希望汉武帝能善待李家一族的愿望却没实现,怪就怪哥哥李广利太性急,急切想让汉武帝立自己外甥为太子,与亲家丞相刘屈牦一唱一和,丞相夫人更是脑子进水,命女巫祈祷鬼神,诅咒汉武帝,被内官郭穰举报,汉武帝勃然大怒,把屈牦腰斩,妻子也一并斩首,李广利妻子也连坐被诛杀。

而李广利当时正在与匈奴打仗,于是他就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因李广利降胡,把李氏一门屠戮干净。李延年,李季都连坐处死,刘髆也丧失了做太子的资格,并先于汉武帝病逝了。

后来,李夫人的孙子刘贺承袭了父亲昌邑王位,还过了一把皇帝瘾,结果没到一个月,就被霍光赶下台了。

看来,皇恩确实如翻云覆雨,不能长久啊!还好,李夫人在最美的年龄香消玉殒,汉武帝前两任皇后,一个随便找个地葬了,一个也是草草了事,唯独她,死后追封皇后,还陪葬在汉武帝茂陵,应该是她的聪明剔透让她死后享尽尊荣。

汉武帝最宠爱的皇后李夫人,为何被称史上最聪明的女子?

一个女人死后能让皇帝夜夜梦到,说明这个女人魅力无比。能做到死后让皇帝魂牵梦绕的不是别人,正是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

历史记载,李夫人死后,汉武帝在甘泉宫总是恍恍惚惚看到李夫人向他款款走来,深情凝视,当汉武帝刘彻用手拉她时,所有影像却如烟般的消失。

刘彻戚戚然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的句子。

刘彻把李夫人的画像挂在宫中,让术士做法,这才和李夫人梦中见了一面。

李夫人为何有如此魅力呢?其实这是李夫人聪明之处,到死没让刘彻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换言之,李夫人把自己生前最美丽的一面留给了刘彻。

李夫人死后,刘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故出现了夜夜梦到李夫人的情况。

这就应了那句话“相见不如思念”。李夫人心想:“看不看我的病也这样了,我要让他记着我一辈子”。

这和李连杰版的电影《东方不败》情节有相似之处。东方不败和令狐冲一夜情后,东方不败宁肯落崖而死也不说出自己是男是女,目的也是让令狐冲记一辈子。我只能感叹女人的心思太缜密了!(回到话题)我们来看看李夫人是怎么做的?

李夫人出生于“艺术”之家,李家人都是“歌舞演员”(倡人),他的哥哥李延年是宫廷乐师,是直接为刘彻服务的“音乐人”。

当时李延年想把妹妹推荐给刘彻,于是专门做了一首倾国倾城的歌舞剧,剧中有这样的唱词:“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当时刘彻听了就问李延年:“世上真有这样绝世美人吗?”李延年等得就是这句话,于是说:“怎么没有呢?我妹妹就是这样的女子”。“那还不赶紧让我见一面”,于是李延年把妹妹领进了宫。

刘彻一看李延年的妹妹果然美艳绝伦,“个子不高不矮,肌肤白皙,两双大眼睛扑闪扑闪好像会说话。”

刘彻喜不自胜,于是把李氏封为妃子,第二年为刘彻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昌邑哀王刘髆。(李夫人有个著名的孙子——刘贺,这货做了27天皇帝,办了1400件坏事,后被霍光废黜了皇位)。

自古云:“红颜薄命,”李夫人在生下儿子不久得了产后病,虽经御医救治依然毫无起色。

有一天,汉武帝去看望李夫人,当时李夫人用被子蒙住头,脸对着里面谢恩。

刘彻说:“让我再看你一眼吧?”李夫人哽咽道:“妾长期卧病,容颜憔悴,怕冲撞了陛下,还是别看了。我希望能把儿子和兄弟托付给陛下,希望我走后善待他们,妾感恩不尽”。

刘彻太想念李夫人了,于是用恳求的语气说:“夫人病重,大概不能痊愈,让我见一面再嘱托后事,岂不快哉?

李夫人说:“女为悦已者容,妇人容貌未曾修饰,不可以见君父。妾不敢轻慢陛下,还是别看了。”

刘彻依然不死心“夫人如能让我看一眼,加赠千金赏赐,并且授你兄弟尊贵的官职。”(让我再看你一眼,看你那流满泪水的脸……音乐响起。)

李夫人接口道:“授不授官职都在于陛下一念,不在于陛下见妾一面。”

汉武帝还是要坚持看一眼,李夫人只是哭泣不再说话。

武帝坐了一会不高兴的走了。

武帝一走,李夫人的姐妹只埋怨她:“难道你这么恨陛下吗?为何狠心不见最后一面?你不是还有求于他吗?”

李夫人说:“正是为了托付兄弟和儿子之事,我才不能让陛下看到我憔悴的面容。”

她接着说:“女人以色侍君,色衰爱弛,爱迟则恩义绝。陛下之所以还能念念不忘来看我,正因为我平时美好的容貌,现在如见到我容貌毁坏,颜色非故,一定会厌恶抛弃我,还怎么会记得怜悯录用我的兄弟呢!

结语:呜呼,李夫人简直把刘彻看到了骨髓,没错,刘彻就是一个好色寡恩之君,想当初“金屋藏娇”里的阿娇何在?阿娇被打入了冷宫了。温柔美丽的卫子夫何在?被刘彻抛弃了。

李夫人比她们都聪明,因为她读懂了刘彻!

文/秉烛读春秋

汉武帝最宠爱的皇后李夫人,为何被称史上最聪明的女子?

在卫子夫色衰失宠之时,刘彻在后宫依然歌舞升平,此间,他与赵国王夫人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刘闳,刘彻十分宠爱刘闳,封他为齐王。然而王夫人在最得宠时却红颜薄命,王夫人去世后不久,齐王刘闳也死了。就在王夫人尸骨未寒时,又一位美女进入了刘彻的视线,她就是中山国的李夫人。李夫人究竟叫什么名字?史书没有记载,只记述她是宫廷乐师李延年的妹妹,自小天生丽质,十分聪明。据《汉书孝武李夫人传》记载:“延年待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为讨得刘彻的欢心,通过《佳人曲》之赞,将自己的亲妹妹举荐给刘彻,成语中的“倾国倾城”就是因此而来。刘彻召见李夫人,喜上眉梢,立即封为夫人,并升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李夫人进宫后,便得到了汉武帝的专宠,一时间声名鹊起,遮住了三千佳丽。不久后,李夫人就为刘彻生下一儿子叫刘鹘,刘鹘后被封为昌邑王。李夫人虽然美貌如仙,可偏偏命薄,消受不起富贵的后妃生活,以及刘彻没完没了的宠幸,产后不久便沉疴于榻上形体枯,面容憔悴。然而李夫人又是个很有理智的丽人,她很清楚刘彻是贪念她的丽质,所以在她重病期间,刘彻多次亲临探视,李夫人都以被蒙头,死活不向刘彻展现自己的病容,若是被他看见自己如今这个样子,那就只会厌恶唾弃自己。她曾说:“我要让他记得我最美丽的时候,这样即使我死后他将来偶尔会想起我,从而善待我的家人。”反观刘彻,由于他在后宫不缺美女,所以李夫人的重病在身他也无心加以关注。刘彻有一大特点,他不像其他帝王那样,被受封赏者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延年虽然把妹妹举荐给了皇帝,但他后来却冒犯了宫廷刑律而被处以宫刑,弃于狱监,李夫人百般哀求也无济于事。李夫人另一兄长李广利奉命征战匈奴,被匈奴杀得大败,刘彻不许其领军回朝,后经卫青求情,才得以恕免。不久后李夫人病逝,汉武帝先后封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李广利为二师将军、海西侯,算是对李夫人的弥补。然而皇帝可以翻手也可以覆手,李延年和李广利的官位还没享受多久,汉武帝以李夫人的弟弟李季秽乱后宫的罪名灭李氏满门,李延年被下令陪葬茂陵(汉武帝之陵)此时李广利正在前线作战,听到被灭氏的消息,即战败投降匈奴。李氏自此无后。李夫人在病重期间始终没有让刘彻见到她的病容,所以在刘彻的脑海中的李夫人依然是那个楚楚动人的俏佳人。李夫人死后,他日夜思念,茶饭不进,唤来方士装神弄鬼,让李夫人还魂,以疏解朝思暮想的痛苦。香烛烟火缭绕之中,李夫人飘然而至。刘彻慨然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纵然如此,刘彻却没有追封李夫人为皇后。直到刘彻去世后,由于他生前绝大多数有名号的后妃都先后被他赐罪谪死,而他身为皇帝,总不能光杆一个入殓帝陵吧?此时作为托孤大将军的霍光苦思冥想之后,出于对聪慧的李夫人的尊重,替武帝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