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跟汉景帝只差15岁,且汉景帝还有四兄一姐,文帝有可能那么早生育吗?
我会从3个方面,向大家解释,关于汉文帝生育时间的问题:
- 男人的最早生育年龄是多少岁?
- 汉朝人一般多少岁结婚生子?
- 汉景帝是汉文帝的第几个孩子?
汉文帝生于公元前203年,汉景帝生于前188年,父子二人相差15岁。这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
汉景帝不是汉文帝的第一个孩子,这也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
也就是说,汉文帝在不到15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上父亲了!这个不到15岁,有可能是14岁,13岁,12岁……
汉文帝有没有可能这么早生育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男人的最早生育时间。
1、男人的最早生育年龄是多少岁?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 北魏景穆皇帝拓跋晃,12岁当爹。
-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13岁当爹。
- 齐高帝萧道成,13岁当爹。
- 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11岁当爹。
- 唐穆宗李恒,14岁当爹。
- 西夏毅宗李谅祚,14岁当爹。
- 清朝顺治皇帝,13岁当爹。
- 清朝康熙皇帝,13岁当爹。
这些人的出生年份,都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很容易就可以算出生育的年龄。
汉文帝生孩子这么早,并不是个案。
而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男孩多少岁开始有生育能力,因人而异。大多数男性在15-16岁开始产生精子,但是性成熟比较早的男孩,11-12岁就可以产生精子。
产生精子之后,就可以让女性怀孕了。
因此,从生理条件的角度来说,汉文帝在15岁之前当上父亲,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汉朝人一般多少岁结婚生子?汉初因为经历过几百年战国和秦末的混乱,人口严重不足。因此,吕后当政期间,出台了一条严酷的法令:
《汉书.惠帝纪》: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也就是说,女子在15岁以上,一直到30岁,如果不出嫁,要罚5倍的人头税。这个罚款金额,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成年人1年的口粮。
女子出嫁年龄这么小,相对应的,男子成亲年龄也不会晚。根据秦汉史研究专家彭卫在《汉代婚姻形态》里的研究:
汉代男子的普遍初婚在14至18岁之间,各种身份的人无明显差别。
汉文帝当时是代王。像他这样的王公贵族,他的结婚对象不至于交不起这个罚款。但是对于贵族来说,更要作为表率,不能和朝廷的法令对着干。
更别提,当时吕后掌权,刘氏的宗室都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汉文帝在封底是夹着尾巴做人,更不会在结婚年龄这样的小事上让吕后抓住把柄。
因此,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说,汉文帝在15岁之前就早早成亲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反而没有成亲才是小概率事件。
3、汉景帝是汉文帝的第几个孩子?史记明确记载,汉景帝有1个同母的姐姐。他和馆陶公主刘嫖都是窦漪房生的,刘嫖的年纪比他大。
《史记·外戚世家》: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
就算窦漪房生下刘嫖之后,没有休养,立刻就马不停蹄地怀孕,至少也得1年才能生下汉景帝。
也就是说,刘嫖出生的时候,汉文帝最多只有14岁。
此外,汉景帝还有哥哥。
《史记·孝景本纪》: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
中子的意思,是中间的儿子,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到底是第几个儿子不确定,汉文帝是刘邦的第4个儿子,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第9个儿子,但是史记里都说他们是上一任皇帝的“中子”。
这意味着,汉景帝至少还有1个哥哥。
但是这个哥哥不是窦漪房生的。史记写得很明白,窦漪房的3个孩子,除了汉景帝之外,一个是汉景帝的姐姐,一个是汉景帝的弟弟。
汉景帝的哥哥极有可能是汉文帝的原配王后生的。
根据《史记·外戚世家》的记载,王后生了4个儿子,但是没有记载这4个儿子的出生时间。
题目上说,汉景帝还有四兄一姐,应该就是对这段记载的误解,以为王后生的4个儿子都比汉景帝年纪大。
让我们假设一种最极端的情况,也就是王后的这4个孩子都比汉景帝年纪大,且至少要大上1年——
- 如果汉景帝只有1个哥哥,那么汉文帝14岁当爹。
- 如果汉景帝有2个哥哥,那么汉文帝13岁当爹。
- 如果汉景帝有3个哥哥,那么汉文帝12岁当爹。
- 如果汉景帝有4个哥哥,那么汉文帝11岁当爹。
如果汉文帝性早熟得格外早,也不是没有可能。要知道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也是11岁当爹的。
更何况,还有另一种极端的情况,也就是王后的儿子里,只有一个比汉景帝年纪大,并且只大了几天。
在这种情况下,汉文帝14岁有第一个孩子,就更没有压力了。
所以,我们回到题目上来,无论是从生理条件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还是从历史记载的角度来说,汉文帝这么早生育,是完全有可能的。
写在最后生孩子太早,无论是对于父母双方,还是对孩子,都很不好。
汉文帝原配王后为汉文帝生的4个儿子全部夭折,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夫妻二人的年纪都太小了,导致孩子的身体不好。
要知道,康熙13岁就有了第一个孩子,但是他在18岁之前生的4个儿子和2个女儿,全部在3岁之前夭折。
直到18岁那年,才生下了他第一个活到成年的孩子:大阿哥胤禔。
在那之后,他的孩子的存活率就很高了,大多数都能活到成年。
因此,现在的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除了考虑到社会环境之外,也是对我们和孩子身体健康的保护。
汉文帝跟汉景帝只差15岁,且汉景帝还有四兄一姐,文帝有可能那么早生育吗?
汉景帝刘启仅比其父亲汉文帝刘恒小15岁!
汉文帝刘恒乃是汉高祖刘邦的第4个儿子。原本汉文帝根本没有机会继承大汉王朝的皇位。但是由于其二哥汉惠帝刘盈在父亲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继承皇位,但是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宽厚仁慈,而且其父亲汉高祖刘邦去世之时,其母后吕雉依然健在,并且吕后因为出身豪门,吕家势力极大,在汉高祖去世之后,儿子刘盈登基为帝时尚且年幼,因此吕后及吕氏家族权势滔天,打压刘姓子孙。进而致使宽厚仁慈的刘盈郁郁寡欢、英年早逝。
汉惠帝刘盈去世之后,吕后扶植刘盈之子刘不疑为少帝。而汉少帝刘不疑才只是一个娃娃。吕后更加刚愎自用、专权擅任。将吕氏子孙们纷纷封王,更是担任起了重要的官职,皇宫之中的守卫也由吕氏担任,基本上将大汉王朝的军权和政权掌握在了自己家族的手中。
公元前180年吕太后去世。刘氏子孙在开国元勋周勃、陈平、灌婴等人的支持下,发动了诛吕战争,很快将吕氏家族全部清除!
因为皇宫之中的后少帝并非汉惠帝亲生,因此大汉王朝需要一位年轻稳重的刘氏子孙来担任新的君王,而汉高祖刘邦一生共有八个儿子,现在六个儿子已经去世,只有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尚在人世。而淮南王刘长其母亲原本为赵姬,但是刘长出生之后,其母亲羞愧难当自尽而亡。而刘长便交给了吕后抚养长大。因此,开国元勋们最终决定迎立代王刘恒为帝。
汉高祖刘邦在灭秦和与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之时,收拢了一大批寡妇做了自己的后妃。刘恒的母亲薄姬原本就是魏王魏豹的王妃。后来被刘邦宠幸了一次便怀上了龙种,并且产下了皇子刘恒!(同样淮南王刘长的母亲赵姬原本为赵王张敖的美人,也是在刘邦宠幸了几次之后便怀上了龙种,产下了皇子刘长)。
薄姬是个十分聪明的女人,出身卑微的薄姬又曾经是魏王的女人。因此在汉高祖刘邦对其失去兴趣之后。薄姬便在自己的宫中织布教子。根本不参与后宫之争斗。因此吕后也不难为薄姬这个老实巴交的女人。
代王刘恒8岁时便前往自己的封国代郡为王。后来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其母亲薄姬前往儿子刘恒的封国团聚。此时的吕后为了加强吕氏与刘氏之间的关系,命其妹妹吕须(樊哙之妻)前往各地为刘氏子孙说媒,而说媒的对象都是他们吕家的女子!
薄姬不愿牵扯进刘氏与吕氏之间的政治联姻,因此在代王刘恒年满12岁时。便为代王刘恒选了一位出身同样卑微的女子为妻。后来更是为代王刘恒纳了几房妻妾。其中窦王妃就是在第一位王妃去世后纳的新王妃。
而窦王妃便是汉景帝刘启的母亲,上面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姐姐刘嫖!因此我们发现,代王刘恒在刚进入青春期之后便正式娶妻纳妾。再是为何刘恒在痛失了4个儿子(全部夭折)之后,迎来了嫡长子刘启。而嫡长子刘启却只比父亲刘恒小15岁!
因此汉文帝刘恒确实很早便结了婚。做了男人,而且年纪轻轻便做了父亲,但是由于其年纪较轻带来的恶果也令人触目惊心,那便是汉文帝刘恒早年所生的数位子女全部夭折。
汉文帝跟汉景帝只差15岁,且汉景帝还有四兄一姐,文帝有可能那么早生育吗?
汉文帝刘恒出生于公元前203年,在公元前196年,也就是8岁的时候前往代国担任代王。而汉景帝刘启则出生于公元前187年,从两人的时间差来看,汉景帝确实是在刘恒16岁那年出生的。
可是,在刘启之前,汉文帝同窦氏还育有一个女儿,也就是长公主刘嫖(后来汉武帝刘彻的姑姑兼丈母娘)。刘嫖出生于公元前189年,算起来也就是在刘恒14-15岁的时候出生的。
对于刘启和刘嫖的生母窦氏(后来的窦太后)的出生时间并没有文献记载。但是,在窦氏之前,刘恒还有一个代王后。
据《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记载,(窦姬)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而窦姬长男最长,立为太子,立窦姬为皇后,女嫖为长公主。
在刘恒登上皇位(公元前180年)之前,代王后就已经因病去世了,而此后,代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去世。于是,刘启便说顺理成章的成了刘恒的皇长子。
按照《史记》中所记载的,并没有明确的说代王后所生的这四个儿子比刘启更早出生,而只是讲,在刘启即位后没多久这这四个孩子就相继的病逝了。那么,刘恒即位的时候23岁,刘启也已经有七岁了。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猜测,代王后的这四个孩子也并不一定都要比刘启要大。
否则,按照这种逻辑,就算是按照最笼统的计算,刘恒在十二、三岁就有了生育能力,这实在是令人接受不了啊。
并且,虽然史书典籍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代王后及四个孩子的死亡真相,但是也有观点说代王后及四个孩子是政治的牺牲品,因为代王后和吕雉有关系,所以文武大臣们都容不下他们,更何况是让代王后的孩子担任太子。所以刘恒迫于政治压力只能除去代王后及四个孩子,然后将刘启作为皇长子。
汉文帝跟汉景帝只差15岁,且汉景帝还有四兄一姐,文帝有可能那么早生育吗?
当然有可能,15岁的人放在古代,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
我们都知道,西汉的第三位皇帝是汉文帝刘恒,他的继任者是汉景帝刘启,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出自这对爷俩儿之手。
不过,按照史料记载,汉文帝出生于公元前203年,而他的儿子汉景帝则出生于公元前188年,这么算下来的话,父子两仅仅相差15岁而已。
并且,汉景帝刘启上面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姐姐,也就是馆陶长公主刘嫖,这就意味着,刘嫖的出生时间更早,与父亲刘恒的年龄差自然也更小。
最令人称奇的是,除了刘启和刘嫖外,早在汉文帝还是藩王时,还生育有四个儿子。
那么问题来了,按照上述记载的话,那汉文帝岂不是在不足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子嗣了呢?这种年龄,真的有生育能力吗?
答案是真有,搁在古代,十几岁就结婚生子的比比皆是,并不算什么稀奇事。
首先,需要纠正的是,所谓题目中汉景帝有“四兄”的说法是错误的。汉景帝确实是汉文帝之子不错,他也和馆陶长公主刘嫖是同父同母,但他们二人的生母,是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
窦皇后除了生有刘启和刘嫖,还生了梁王刘武。
而至于前文提到的汉文帝其他四个儿子,他们不仅不是窦皇后所生,并且,他们四人还是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情况下死掉的。
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汉文帝还是藩王时说起。
当初,汉高祖刘邦无意间发现自己后宫中有个美人儿,而这个美人儿也颇有心计,用一句“苍龙入腹”的话,惹得刘邦兴致大增,随即便宠幸了她。
这个美人儿,正是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姬。
而宠幸之后,薄姬生下了刘恒,但即便是给刘邦生了个儿子,却并没有改变母子二人在后宫中的地位。
毕竟当时刘邦的全部心思,都在能歌善舞的戚夫人身上。
所以,薄姬母子很受冷落,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吕后当政,并对曾经刘邦喜欢的妃子痛下杀手时,放过了薄姬母子。
也许是吕后看薄姬老实,又或者是看她备受冷落,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吕后不仅没有为难薄姬,还让她带着儿子刘恒前往代地就藩。
就这样,刘恒和母亲薄姬,被打发到了偏僻的代地,并在那里小心翼翼地活着。
不过,吕后虽说没有为难薄姬母子,但必要的监视还是要有的,她安排了一个本家侄女嫁给了刘恒,这样就能起到随时随地得知刘恒举动的效果了。
而这个吕后的侄女,正是代王刘恒的王后。
当然,吕后当时不仅仅是针对刘恒一个人这样做,而是针对基本上所有的刘姓宗室,比如她把妹妹吕媭的女儿(也就是樊哙的女儿)嫁给了营陵侯刘泽,还把侄子吕产的女儿嫁给了赵王刘恢等等,总之当时的情况就是“吕氏有女,不以他适,而必以配诸刘”。
在这种情况下,吕家的女孩子几乎都成了刘家的媳妇,而吕后就是靠着这个方式,来监视和控制诸多刘姓宗室子弟。
而刘恒的这个代王王后,就给刘恒生了四个儿子。
但到了后来,吕后去世引发了“诸吕之乱”时,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几个大臣,联手诛杀了吕家的大部分人,并将刘恒从代地接了回来,立为皇帝。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包括那个代王王后,以及她所生的四个儿子突然全部死了。
这几个人究竟因何而死,史料中也没有一个准确说法,只是含糊其词地说是“病卒”,但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这几人早不病死晚不病死,偏偏在刘恒登基之前病死了呢?
并且,还在同一时间,五个人全部病死?
而后世有一种说法,是说这五人之死,并不是什么所谓病死的,而是刘恒向周勃等“功臣集团”所立下的“投名状”。
换句话说,既然刘恒要当皇帝,那么周勃等人就必须将所有和吕家有关系的人全部诛杀,而结合周勃他们之前对待吕家人的所作所为,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但不管怎样,这个代王王后以及她的几个儿子,确实是在刘恒登基之前死掉了。
而说回来他们为何不能称之为汉景帝刘启的兄长,主要是因为,史料中没有记载,这四人的年龄比汉景帝要大。
汉景帝生于公元前188年,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刘恒正在代地“开荒”,而“诸吕之乱”发生在公元前180年,也就是汉景帝出生的八年后。
在此期间,刘恒完全有可能与代王王后生儿育女,况且,即便是他不喜欢这个来监视他的人,但当时正值吕后势大,因此刘恒哪怕不喜欢也不敢明着表达出来。
他要是敢冷落这个吕后的侄女,那一个小报告就够他受的了。
所以,在汉景帝出生后的八年里,他的父亲刘恒有足够的时间来和这个代王王后生孩子,因此,说这四人是汉景帝的兄长,这种说法并不严谨和正确。
其次,再来说说汉文帝刘恒有没有可能那么早就生孩子。这一点,其实也毋庸置疑,因为按照汉景帝刘启以及其姐姐刘嫖的出生时间来看,汉文帝是绝对有满足相应条件的。
前文讲过,刘启和刘嫖的生母,为窦皇后窦猗房,而她是什么时间嫁给刘恒的呢?
史料记载,窦猗房早在汉惠帝刘盈在位的时候,就被选进宫中成为“家人子”,所谓“家人子”,说得简单点,就是汉代从民间良家选拔出来的优质女子。
这些女子被选拔出来后,会被送进宫中,将来视机遇和表现,会走向不同的人生,有些会成为皇帝的妃子之一,有些则被许配给宗室子弟等等。
而窦猗房在刚进宫时,则是被分配到了吕后身边,专门伺候吕后的生活起居。
并且,根据汉代的相关资料记载,凡被选进宫的女子,年龄最起码也得有十一二岁,也就是说,窦猗房在进宫的时候,也差不多是这个年龄。
同时,她又在吕后身边呆了一段时间,直到刘恒前去就藩之前,才被许配给刘恒。
这么算下来的话,她嫁给刘恒时,至少也有个十四五岁,而这个年纪的女子在古代,嫁人的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之后,刘恒就藩,窦猗房也随行前往代地,朝夕相处之下,生儿育女那是必然的结果。
并且,汉景帝出生于公元188年,而馆陶长公主的出生日期虽说没有记载,但估计最早也就是在其父亲刘恒就藩前后。
而这个时间在前文也讲过,刘恒以及窦猗房这对夫妻,不管是身体机能也好,还是时间方面也罢,已经具备了生孩子的条件。
所以,相继生下馆陶长公主和汉景帝,完全能够实现。
甚至还有可能,那个代王王后所生的几个儿子,说不定也是在刘恒前去就藩之后所出生的,毕竟当时的代地是出了名的贫瘠,刘恒去那里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政务需要处理。
因此,有了大把的时间,那完全可以多生几个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最后,再说一说古代人的生育年龄按现代医学的说法,女子的最佳生育年龄,是在24-29岁,这个年龄段,人体的各项器官也已经发育成熟,适合妊娠怀孕。
但这个年龄放在古代,就颇有些晚了。
倒不是说古代人发育比现代人快,而是古代的社会环境,以及医疗技术,决定了古人只能早点生孩子。
首先就是寿命短,古代由于没什么医疗保障,因此寿命较之现代要短上很多,通常来说,古代的平均年龄大多在27岁到35岁之间。
如此短的寿命,就迫使人们不得不早点生儿育女,不然就有极大可能会绝后。
还有就是社会环境的不稳定,除了各种天灾之外,古代战争也频繁发生,而一旦打仗,死伤的人数都是以十万,甚至上百万为单位。
这样一来,如果不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那整个国家的人都会被打没了。
还有就是古代朝廷的硬性规定,至少从汉代开始,朝廷就有专门针对婚嫁事项的各种制度颁布,当时就规定,女子超过16岁未嫁者,罚600钱起步。
而在晋代,女子适龄还未嫁人者,官府就要强行为其安排一个对象。
甚至到了南北朝时期,还有个规定,即女子适龄不嫁者,除了属于犯罪之外,家人也要跟着来一块受罚。
而在这种来自生存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朝廷官府等多重的压力之下,古代的女子不得不在十几岁的年纪就匆匆嫁人,继而生儿育女。
不仅仅是女子,包括男子的适婚年龄,在古代也有相应的规定。
别的朝代不说,单说汉文帝所在的汉代,汉代就明确要求,男子适婚年龄为14岁,也就是说,只要你够十四岁了,就可以娶媳妇了。
当然,那些王公贵族家中的子弟,十四岁只不过是他们可以举行大婚的年纪,实际上早在他们十四岁之前,家里就已经安排良家女子开始伺候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十几岁的汉文帝,有几个儿女,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综上所述,汉文帝与儿子汉景帝只差15岁,这种在现代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古代十分正常,古人由于环境等因素,造成结婚很早,因此,十几岁就当爹当妈的大有人在,至于说所谓的汉景帝有四个兄长,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严格来讲,只能说这四人是汉景帝同父异母的兄弟。
汉文帝跟汉景帝只差15岁,且汉景帝还有四兄一姐,文帝有可能那么早生育吗?
其实很正常,古代皇帝生育的时间都很早,十几岁生孩子虽罕见,但并不是没有。远的不说,就说清朝,顺治13岁生下皇长子牛钮;康熙13岁生下皇长子承瑞。所以说在古代,父子二人相差15岁,并不奇怪。
据史记记载,文帝刘恒在14岁时与窦太后生下长女刘嫖,15岁时生下后来的景帝刘启。
其实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婚姻法“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的规定,14岁生孩子真的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实际上根据现今医学界的研究,实际上男生11岁、女生12岁就有了生育的能力,只是现在国家不允许如此早的生孩子罢了。
但是在西汉时期,因秦朝末年战乱连连,“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的景象最终让西汉初年的人口锐减,所以朝廷为了增强国力,就开始鼓励民间早婚早育。《汉书.惠帝纪》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意思就是只要满15岁还没出嫁的,就需要缴纳高达五倍的赋税。
所以在西汉,就是在这样严苛的法律下,15岁之前结婚的女子已是屡见不鲜,想想看女子都要15岁嫁人,那不就从侧面说明男子也要15岁之前娶妻吗?也就是如此,先是西汉普遍早婚,再加上男子、女子本就12岁就能生育,那早育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
而至于题主所说的刘启还有四个兄长一事,这史学界并无定论,再加上史料极少,所以更是无从查证。在《史记.外戚世家》中对于刘启的父亲刘恒与先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其云“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而对于这四个儿子的出生日期,史书并无记载,所以对这四人到底是不是刘启的兄长我们无从得知。再者在《史记.孝文本纪》中对于刘启到底是第几子也未见详细记载,司马迁只是记载到“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对于中子到底是第几子,也是尚无定论。
比如史记在记载文帝的时候,说过“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此时文帝是刘邦的第四子。但是在记载武帝的时候,也说过“孝武皇帝者,孝景中子也”,可此时武帝却是刘启的第十子。当然可能会有人说“中子”指的是中间的儿子,这当然不是,比如武帝他是第十子,但是刘启只生了十四个儿子,如果说是中间的儿子,那他应该是第七子。
所以刘启到底是刘恒的第几个儿子,并不定论,当然可以得知的是这四个早亡的儿子,至少有一个要早于刘启,毕竟代王王后起码要比窦太后早入宫数年,所以再怎样她生孩子的时间也要比窦太后早。那么据此猜测,刘恒应该的确是在十二三岁就有了儿子。
当然刚才也说了,西汉提倡早婚早育,这对于皇室来说也不例外,所以说刘恒12岁生孩子的确是存在的,并不是不可能的。
汉文帝跟汉景帝只差15岁,且汉景帝还有四兄一姐,文帝有可能那么早生育吗?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男性的性成熟时期一般是12~15岁左右,而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也是如此,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人的生理期一般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人种变异。
从西汉来说,早在刘邦建立西汉王朝时,为了恢复人口,就曾经颂布过类似的法律,要求国内的女性在15岁之前必须结婚,15岁之前,一般来说,就是12~15岁之间,而女性的性成熟时间比男性还要早2岁左右。
也就是说在西汉初年,男性的结婚年龄与女性的结婚年龄差不多,都是是12~15岁之间。因为为了增加人口,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在皇帝的带头和法律的规定之下,基本上都是这个年龄结婚生育。
汉文帝刘恒也不例外,刘恒早年被封为代王,在代地生活,代地就是今天北京的西部、山西的北部,在当时属于荒凉的边境地区,当时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刘恒能干的就是生孩子了。
可以确定的是汉文帝在14岁的时候,生了长公主刘嫖,在15岁的时候,生了汉景帝刘启,如果除去刘嫖与刘启,汉文帝还有4个儿子,只知道这4个儿子比刘启大,但是否比刘嫖大,则不一定。
从理论上说,汉文帝12岁性成熟,12岁到15岁有三年时间,就算有36个月,而怀胎最晚是9个月就能生,最早可能有七到八个月就能生,就是早产儿的意思。
因为怀孕期间不可能再次怀孕,但是哺乳期有可能会怀孕,这样算的话,36个月除以9个月等于4,36个月除以7个月等于5,也就是说理论上,汉文帝可以让王妃有4到5次的怀孕机会。
因为刘嫖与刘启是窦皇后所生,而汉文帝还有比刘启大的四个儿子是代王妃所生,因为是不是同一个女人所生,所以时间上更为宽裕,汉文帝理论可以在同一时间段让不同的女人怀孕,只要出生早,就比刘启年龄大。
所以在理论上,汉文帝在15岁生下汉景帝刘启时,是有可能在这之前还生有四个儿子的,这是有可能的。
但是理论总是与实际有些区别的,万一汉文帝12岁没性成熟,万一汉文帝生孩子能力不强,那代王妃所生的四个儿子就可能不存在。不过史书既然记录了代王妃所生的四个儿子,就应该相信奇迹存在。
在那个缺药少食的年代,能生孩子并不代表着孩子就能存活,即使是皇帝生的儿子,照样有不少是夭折的,因为条件实在太差。
首先父母生育孩子的年龄太小,十二三岁就生孩子,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生出的孩子夭折的可能性很大,另外当时的条件太差,早产的几率也较高,也容易发生孩子夭折。
而汉文帝的前四个儿子,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原因,而导致早早去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