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颈性高血压”?
颈性高血压是指各种颈椎病导致,如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等。颈源性高血压是颈椎病的一个症状,而不是真正的高血压病,主要是由于颈椎不稳定,导致大脑血管平滑肌、椎动脉兴奋,血管收缩,脑供血不足,为了满足大脑供血,刺激引起外周血管收缩。此时,心脏神经的兴奋性也提高,导致心输出量增多,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什么是“颈性高血压”?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如今也有部分学者和医生在关注颈椎病和高血压的关系。
什么是颈椎性高血压?看名字就知道,颈椎病是前提,高血压是结果,这是一个因果关系,也就是说颈椎病是病因,高血压是结果,它属于继发性高血压里边比较特殊的一种。
临床上,诊断为高血压,要区分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而颈椎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的一种,它通过内科药物治疗疗效不好,而可以通过对颈椎的治疗把血压控制平稳。而原发性高血压是可以通过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控制的。
颈椎性高血压,主要表现就是颈椎病的症状,比如颈部疼痛,伴有上肢的疼痛,心慌胸闷,恶心欲呕,同时伴有血压升高,但是一般血压低于160/100mmhg,多数在高血压临界状态(140/90mmhg左右波动哦),不会达到甚至超过高血压2级。
颈椎性高血压,主要常见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引起的,颈椎病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血压轻度升高,内科治疗效果不好,通过颈部的针灸,推拿等治疗可以把血压控制平稳。
什么是“颈性高血压”?
颈椎性高血压,顾名思义就知道是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你没有听错,颈椎病也可以导致高血压,被称为颈源性高血压。如果你是中老年人,那就要小心了,因为你可能本来就存在高血压问题,如果再加上颈椎病,那就成了“雪上加霜”。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颈椎性高血压是怎么发生的,以及患者该怎么办!
颈椎性高血压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先分别看看高血压和颈椎病是怎么回事,以及分别有哪些危害,再来看看二者之间的联系。
01 / 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血液在血管里面流动时,会对血管壁造成一定的侧压力,这就是血压,如果这个压力变得过大时,就会形成高血压。高血压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继发性高血压多见于年轻人,常和肾脏、肾上腺、肾血管病变有直接关系,原发性高血压则和遗传因素、吸烟喝酒、高钠盐饮食、肥胖、缺乏运动、情绪压抑、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有关系,我们一般所说高血压主要指原发性高血压,常见于中老年人和肥胖人群。
高血压有何危害呢?我们的血管本是光滑而有弹性的,高血压会造成血管壁受压加大,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有弹性的血管壁变脆变薄,甚至出现裂纹,而血液中的成分如果大量“卡”在血管裂纹里,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血管堵塞,就造成了动脉粥样硬化,血压越升越高,甚至会造成脑溢血。
血压短暂的升高,一般不会引起身体的损害,但如果长期高血压,就会从血管开始,对人体的心、脑、肾、视网膜等造成严重的危害,严重者甚至直接致死。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高血压,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有吸烟喝酒爱好的人,肥胖的人,这些高血压高危人群,应该做好血压监测,并不会花多大功夫。
02 / 颈椎病是怎么回事?
颈椎病通常起源于颈椎退行性改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由此而演变出一系列病理性改变。颈椎病实际上是一组综合征,像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等疾病都属于颈椎病。
颈椎病的原因非常多,首先就是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这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除了颈椎的自然老化,颈椎先天发育不良、不良姿势导致的慢性劳损、创伤史、受凉等原因,也可导致颈椎病发病。
颈椎病根据颈椎周围受累组织的不同,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以及混合型颈椎病,不同的分型也具有不同的病理表现,轻者可能仅仅表现为肩颈疼痛或手指发麻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可能活动不利、卧床不起,甚至可造成瘫痪。所以,一旦患上颈椎病就要引起重视,像脊髓型颈椎病危害重大,而且通常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需要就是通过手术来解除压迫,以免造成严重后果。颈椎病患者应该及早就医,根据不同的分型和分期对症治疗,才能尽量减少颈椎病的危害。
03 / 颈椎病和高血压有何关系?
颈椎病和高血压第一个关系,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可以同时发生。颈椎病的高发年龄在中老年阶段,恰好,高血压等代谢类疾病的高发年龄也在中老年,所以,中老年人是很容易同时患上这两种疾病的。年轻人如果长期存在不良姿势或吸烟、喝酒、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也容易患上颈椎病,而这些不良习惯同样是高血压的诱因,这就为年轻人同时患高血压与颈椎病提供了可能。所以,无论老中青哪个年龄段,颈椎病与高血压同时发生并不困难。不过,我们今天主要要讲的是颈椎病可以导致高血压,也就是颈源性高血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原因:
- 第一,当颈椎颈4~颈6横突错位时,横突前方4~颈6横突错位时,横突前方肌肉紧张或横突骨性移位,或钩椎关节错位引起斜角肌及筋膜紧张,均可牵张刺激颈动脉窦(位于颈6横突前方中、下段颈椎),从而造成血压波动,又以血压升高最为常见。这种情况下,患者会有头晕或眩晕、颈部僵硬感,肩背部沉重不适等症状,如果患者颈椎多关节错位,则可伴有胸闷气短或心律不齐等症状。
- 第二,颈椎错位使横突移位,或颈椎错位损伤引起无菌性炎症,都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而发生脑血管痉挛,如果刺激持续存在,就可能继发性影响脑血舒缩中枢功能而发展为全身小动脉痉挛,使血压持续升高。这种情况下,患者常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心悸、胸闷、耳鸣、眼花及性情急躁等症状。
高血压患者,如果没有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疾病,血压在 160/100以内,患者可以暂时不服用降压药,而是通过控制盐量、适当运动等方法来降血压,如果在三个月内,血压仍持续升高,或者超过三个月,血压仍不能降至正常,那么就应该在饮食控制和运动调节的基础上使用降压药物。
颈椎病导致的高血压,和颈椎病病情的活动度有关系,对于患者来讲,积极治疗原发颈椎病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所在,如果颈椎病已经造成持续的高血压,患者同样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血压治疗,所以,家中常备降压计也是颈椎病患者应该做的事情。
对于颈源性高血压患者来讲,自我治疗应该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针对高血压,二是针对颈椎病。
01 / 如何自我治疗高血压?
- 高盐食物要少吃——大量资料表明高血压的发病率与居民膳食中钠盐摄入量呈显著正相关,食用盐中的钠,是高血压的一大“元凶”,口味重喜欢吃咸的人,要格外警惕高血压。每天吃多少盐合适?中国高血压联盟推荐每日摄盐量不要超过6g(一啤酒盖),这里的盐包括食盐、酱油、酱菜和腌制食品中的盐,我们烹饪直接使用的盐应该更少才对。
- 营养均衡很关键——膳食均衡、营养全面,对健康非常有益,高血压患者也不例外,应该多吃对病情有帮助的食物,少吃对健康不利的食物。患者宜适当补充蛋白质,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膳食钙、膳食镁和膳食钾的摄入。如烟酒、浓茶、辛辣刺激食物、快餐(高油高盐)等不利于病情食物,要少吃。
- 适当运动不可少——适度多运动,对所有慢性病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患者应该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合理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以耐力训练(有氧运动)为宜,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或关节操等,不宜进行剧烈竞争性的运动,如打球、快跑等,如果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运动到出汗就是极限,日常生活中也要少做短时间追赶的行为,以免引发意外。
- 小心看不见的盐——一说到盐我们想到的就是食用盐,实际上我们食用的食物中还有很多看不见的盐,这些“隐形盐”无处不在,像面包、馒头、豆腐、腌菜都含有钠元素,我们调味用的酱油、豆瓣酱、蚝油更是钠盐“大户”,很多人喜欢吃零食,瓜子、薯片、豆腐干、辣条、泡鸡爪中含盐也不少,所以,过盐饮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高血压患者则要注意控制这些食物的摄入来限盐。
- 监测血压自己来——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我们自己做得除了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进行控制外,通过监测血压值和监测体重值,是有助于早期发现高血压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血压的。一般药店都可以测血压,而且经常有免费测血压的活动,高血压患者也可以自己购买一个血压计,这样更方便居家测量,将自己每天测的血压值记录下来,就可以根据一段时间的血压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应对。
02 / 如何自我治疗颈椎病?
- 不良姿势要改变——不良姿势让颈椎病越来越普遍化、年轻化。不良姿势主要指让颈椎脱离正常生理曲度的姿势,如久坐的上班族、喜欢玩手机的人群,容易出现探头、埋头,导致颈椎长期处于同一姿势,还是屈曲加压的姿势,就容易导致颈椎周围软组织劳损、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以及加速椎间盘退变,从而引发颈椎病。所以,颈椎病患者首先就要改变这些不良姿势,减少颈椎继续受伤的风险。
- 创伤受凉要避免——创伤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素,可导致发病及病情加重。一般情况下,颈椎不容易受到暴力创伤,但如果是从事舞蹈、武术等运动的运动员,就可能因以颈部为支撑的动作而导致颈椎创伤,此外,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低头打盹,如果出现急刹车的情况也容易因惯性导致颈部创伤。很多人并不注意颈椎保暖,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讲,如果颈椎经常遭受寒冷刺激,也容易导致发病和疼痛加重。
- 功能锻炼做起来——运动是慢性病重要的治疗方法,无论是代谢类疾病还是骨关节疾病,运动疗法都是不可或缺的。颈椎病患者,可以根据病情的发展程度,进行颈椎关节操锻炼,如“米”字操等,在锻炼的过程中,动作应尽量缓慢、幅度不可太大,我们主要是锻炼支撑颈椎的肌肉以及保持颈椎的活动度,如果运动过度反而会加重颈椎损伤。
- 不良习惯请走开——像吸烟、饮酒、枕头过高、睡姿不当,都不利于颈椎病的康复,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对病情的康复也十分有益。
- 全身健康很关键——任何一种疾病都不是“单打独斗”,如果控制不当,就可能合并其他病变,颈椎病也不例外,同样可能造成全身其他症状,如果在合并其他疾病,就会导致危害加倍。像我们文中所讲的颈源性高血压,如果患者本身就有比较严重的高血压,可能在颈椎病的加持下,就更可能发生脑卒中等极端情况,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患者应通过良好的自我管理,让整个身体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这是治疗所有疾病都应该做到的事情。
什么是“颈性高血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颈椎病可以引起上百种疾病,颈椎性高血压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就跟大家说说颈源性高血压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说明一下,正规的说法叫做颈性高血压或者颈源性高血压,属于一种功能性,继发性高血压,常规服用降压药没有效果,或者会暂时性的稳定血压。
颈源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颈椎的相关组织平衡失调,比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刺激压迫椎动脉,或者交感神经,导致椎动脉出现暂时性的收缩功能失调,出现暂时性高血压,主要以舒张压增高为主,也就是低压偏高。
一般颈源性高血压发作以前,首先会出现颈椎局部的不舒服,比如,颈椎酸疼,头痛头晕,后脑勺胀痛,恶心呕吐等,然后才会导致血压升高。
如果血压高,常规服用降压药没有效果,就可以考虑颈源性高血压的可能。如果伴有颈椎的各种反应,考虑颈椎病引起的高血压。
如果出现颈源性高血压,一定要从颈椎入手,调整颈椎的平衡,减少对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的压迫刺激。可以选择针灸调理,小针刀治疗,正骨等,一般经过系统的正确的调理,都可以慢慢恢复正常。
在临床上碰到好多病人,都是这种情况,经过对症治疗,一般一次就可以降低血压,效果不错,建议大家有类似情况可以参考一下。
什么是“颈性高血压”?
点击上方按钮【关注】,每天与您分享优质的健康科普知识
说起高血压,很多人都不会陌生,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高于正常范围为主要特征,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控制不佳会引起中风、心脏病、主动脉夹层、肾衰竭等疾病。但你听说过颈椎性高血压吗?相对于高血压青睐于中老年人,颈椎性高血压更青睐于中青年。
那什么是颈椎性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呢?该怎么治呢?咱们今天就好好说说。
颈椎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通常有三种:
一是颈椎病刺激颈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
二是颈交感神经节的纤维在心脏形成心浅丛和心深丛,当交感神经受到颈椎病变刺激,兴奋性增高,心跳加快,导致血压升高;
三是当颈部软组织受牵张、刺激或压迫,出现交感神经紊乱和血管痉挛供血不足,脑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刺激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增强,也导致血压异常。
颈椎性高血压之所以青睐于中青年人主要是与中青年日常工作姿势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目前大多数年轻人需要长期在办公桌前工作,在电脑前待的时间太长易造成颈椎小关节损伤错位,压迫影响到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是调节血管收缩的,最终临床表现为血压异常。而其中一小部分人就会因此患上颈性高血压。
一般降血压的药物对于颈性高血压效果并不佳,血压的高低只与劳累、颈部变化相关。如果你的血压一直徘徊在临界值,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并出现颈椎病的相关症状,不妨查查颈椎,通过颈椎X线片就能轻松揪出真正元凶。
颈椎性高血压的自检方法:
一、颈椎病症状发作和血压波动基本同步:当颈椎病症状严重时,血压明显升高,当颈椎病症状缓解后,血压同步下降。
二、服用降压药,降压效果不明显,而在针对颈椎病进行相应治疗时,血压会随着颈椎病的改善而趋于稳定。
三、在牵引等外力治疗颈椎病时,从24小时动态的血压监测中可以发现,治疗期间血压会下降20~30mmHg,而治疗间歇期血压又会再度上升。
四、高血压和椎体不稳、拖尾程度呈正相关:椎体脱位程度越大,高血压越严重。
五、在高血压发生之前,有相当长的时间出现过低血压和血压波动,病人伴随着头晕、头昏、记忆力减退、浑身无力的症状,在这之后,就发生高血压状况。
所以整日埋头苦干的亲们赶紧注意吧,工作一段时间就要“摇头晃脑”一下。一旦出现肩酸、头晕等症状一定要及时休息,严重者及时就医。
什么是“颈性高血压”?
颈椎病和高血压,在不懂的人眼中是两个完全不沾边的疾病,但是罗教授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这是两个相关联的疾病,甚至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联系。
颈椎病引发的高血压,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只要患者把颈椎病的病灶点去除,同时解除神经兴奋性,高血压是能回归到常人水平的,但是颈椎病分为七种三大类,颈源性、神经性、脊髓性,当中神经性的“交感神经颈椎病”会导致患者发生高血压,这三大类颈椎病的治疗方式,有很大区别,不能胡乱医治,所以患者想要治疗,需要仔细区分。
颈椎病为什么会引发高血压黄色是神经,红色与蓝色是血管。
高血压并不是血液问题,而是血管问题,高血压是指血液的射血压力过大,导致血管壁承受的血液流动压力过大,血管壁承受的压力,叫血压,血液承受的压力过大,叫高血压。
当颈椎受到了增生、扭转或者突出,会压迫到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神经与血管是相互关联的,一旦神经受到压迫,就会持续兴奋,这样相对应的血管就会由于神经的兴奋放电,持续痉挛,血管不断受到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变细、硬化。血管变细硬化之后,供血、供氧就会出现问题,这样心脏的射血压力就会变大,从而保证全身的血液循环,由于心脏射血压力变大,血管壁就会受到更大的压力,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当血管壁承受压力过大,还会持续让血管受到刺激,发生痉挛,这样血压就会越来越高。
颈椎性高血压在我眼中其实算是一种假性高血压,虽然与其他高血压一样可以通过降压药控制,但往往治标不治本,难以恢复,只有解除根本病灶后方可恢复正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