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仰脸、低头怎么了?
好的,我来回答!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覆盖面之广、渗透领域之深、在语音文字上运用之巧妙,是任何其它文化所不能匹敌的。
只就民间谚语来说,数千年来,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传心授,形成了许多精彩的语句,有些已深入人心,比如关于助人的“斗米恩,担米仇”,关于住宅的“前高后洼,不孤就寡”,关于持家的“再穷不卖看家狗,再富不宰耕田牛”,关于处世的“宁给君子提鞋,不与小人同财”,关于孝道的“子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等等等等。
还有许多关于夫妻关系的俗语,比如“要想身体好,娶妻莫过早”;“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辈没好妻,三辈没好子”;“姨做婆,孩不多”;“男子无妻家无主,女子无夫室无梁”;还有这句“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
一,先说说啥是“仰脸婆”和“低头汉”。
顾名思义,所谓的“仰脸婆”,即走路昂首挺胸、说话趾高气扬的女人,这是抛开对其颜值丑俊的评判,仅对她日常形态进行表述。
而“低头汉”呢,指的是走路低头望脚尖、与人交流时不正眼看人者,同样,这里没有涉及男人身材的高低、胖瘦,以及面貌的具体特征,只是针对他的行为习惯而言。
试想一下,路遇一女子,行走时昂首阔步,双手叉腰,举手投足间尽显霸女风范,是不是要敬而远之?而低头走路的男人,往往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心机男,其次就是心虚的一种表现。
我认识一位朋友已多年,小我几岁,他就是典型的“低头男”,平时不甚言语,走路从不抬头看人。谁也想不到,看起来老实本份的他,前几年在科级升副处的坎儿上栽了,原因竟是长期生活腐化,包养一个小他十几岁的女人。而在我的心目中,他一直都是见到女人就爱脸红、从不主动和人搭讪的。后来听说,别人举报后又查出了他的其它严重问题,判了三年。
二,古人为什么会留下来这样的俗话呢?
大家知道,古代人看重阴阳之说,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还有就是男为阳、女为阴。阳者刚,阴者柔;阳者火热,阴者温润;阳者宜动,阴者宜静。正如《太极图说》所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既然男为阳,是阳刚与善动的代名词,那么处处就应该有阳刚的体现,比如走路。古代人对走路是非常讲究的,从一个人的走路姿势,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走路细分为“行、步、趋、跑”四种形式,“亦步亦趋”,说的就是在走与小步慢跑之间的行为。
但无论是行还是跑,男人都不可低头望脚尖,否则被视为行为不端。朱熹是儒家之集大成者,他的话往往被明清时代的读书人奉为圭臬,他曾编撰过一本启萌读物,里面有对走路姿势的专门训诫:“凡步行趋跄,须是端正。”他所说的“端正”,当然就把低头走路排除在外了。
而在另一本启蒙读物《千字文》中,则有男子走路时目视前方,挺胸抬头之语:“矩步引颈,俯仰朝庙,束带矜庄,徘徊瞻眺”。
而对于女子的行为规范,就更多更细了。就走路来说,没有流传下来任何一篇诗文形容美女走路跨步仰头的,不是“弱柳扶风”,就是什么“轻移莲步”,或者是“袅袅婷婷,衣带当风”。这样的女子,无不低眉顺眼,才更惹人爱怜。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除了面相学中对人品性的评判之外,“仰脸婆”与“低头汉”也不符合古人的审美标准。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男人要有个男人样,女人则要有女人样儿!
欧洲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民意调查,对于男模特的行走姿势,认可度最高的是略微抬头,目视鼻尖方向。而对于女模的行走姿势,打分最高的是走路时微微低头,眼睛稍微上翻,这样才更显魅力。
如此看来,就连西方人也是不喜欢“仰头婆娘低头汉”啊!
结语。
还有这样一句俗语:“青皮萝卜紫皮蒜,仰头婆姨低头汉”,大概意思是说:青皮的萝卜和紫皮的蒜,外表倒是鲜艳,但吃到肚子里,一个烧心,一个辣心。将这两种食物与“仰头婆姨低头汉”连在一起,寓意明显:娶了仰头女做媳妇,她会争强好胜,处处不甘下风,让一家人的日子时刻不得安宁。而嫁给一个低头汉子,要么他优柔寡断、遇事没主见,要么就心机颇深,处处算计,这样的丈夫是很难相处的。
我有一个女街坊,模样倒也不丑,大她男人三岁。但嫁到我们这里时就被人指指点点,原因就是走路要么左顾右盼,要么昂首圆目,给人以不淑不贤之印象。公公得癌症时,她坚决不让住院治疗,美其名曰让公公在家休养,其实就是让老人等死。更可气的是,她当着众人的面,貌似孝顺地对公公说:“医生说你活不了多久了,想吃点啥你就告诉我,千万别再为俺省钱了,我给你买。”听了这话,公公还能吃得下去吗?不久便去世了。由于她的丈夫是家中独子,家中事务向来都是她说了算,老人出殡那天,她不顾重孝在身,俨然一位管事人的形象,事无巨细她都要她手,对所有人指指点点,真是闻所未闻!我当时在场负责丧仪,感到既气愤,又十分为难。
所以,从面相学、阴阳学,到审美观,再到人们一代代积累下来的识人之术,都对“仰脸女、低头汉”颇有微词,也就产生了“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一说了。
然而,时代已变迁,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发生了改变。许多人的行动姿势,是由遗传形成的,比如走路脚尖外翻、内翻,手臂内摆外摆等,与性格并无多大关系。所以对类似这样的俗语,只能姑妄听之,万不可一概而论。
比如说,做了多年的仪仗兵或模特之后,这些人的走姿已成习惯,近乎相同,难道他们的性格和品行也会一致吗?!
我是非空,感谢您的阅读,一家之言,敬请指正!
农村俗语: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仰脸、低头怎么了?
“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这句俗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生活经验的总结,不可全信,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娶妻不娶仰脸婆”的意思是如果女人走路经常趾高气昂,说明性格张狂,目中无人,不懂得自我反省的人,结婚后会肤浅霸道。当然,那些气质高雅、有学识有内涵的高素质的女士除外。“嫁人不嫁低头汉”这句俗语是说,一个男人,没有自信,畏首畏尾,猥猥琐琐,终难成大器,还有一层意思是,经常低头走路的男人,心思过重,心理阴暗,不愿意与人沟通,婚后不会幸福。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的面相术就是通过不断观察、实践总结出来的,不是凭空杜撰的,能够流传几千年,一定有参考价值的一面,面相学术也是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中的一朵奇葩。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即删)
农村俗语: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仰脸、低头怎么了?
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猛一看好象有点唯心和迷信的色彩,其实不然。所谓的俗语,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人们许多年日常生活的总结。娶妻不娶仰脸婆,意思是说,身为女人趾高气扬,性格张扬而外向,强势而孤傲,有失女性的阴柔和善良,这样和女人若娶来当老婆,易招惹事非,一般的男人不易驾驭,而且家庭关系也会处理不好,易招致家庭灾难。而嫁人不嫁低头汉,也就是说,男人应有阳刚之美,如果是走路低着头的男人,大多数比较阴暗,没有男子汉光明磊落的气概,这样的男人心思较重,阴险狡猾,爱耍小聪明,嘴上说好话,脚下使绊子,若嫁给这样的男人,就不会有好日子过。
以我本人的观察,这两句俗语,很有深意。我村有个霍老太,就属于仰脸婆的女人,她是个有本事的女人,下得了厨房,下得了厅堂,话风辛辣,作派强势,一辈子都是看不起自己的男人,男人在他面前,站得不正坐着歪,在她心中是一无是处。他有一个儿子和女儿,大儿子娶了个媳妇,她却瞧不上眼,便想着法子对儿媳妇使坏,文革时破四旧,立四新,新媳妇春节走娘家,蒸大馍拿大礼也在应破的四旧范围,她鼓捣着给儿媳备办了走娘家的礼品,却暗地里给村治安主任报信,结果儿媳妇被抓去游街,后来亲家母得知详情,儿子媳妇就被离婚了。她和公婆不合,硬是把弟弟和弟媳的婚姻也挑剥散了。后来她又给儿找了个媳妇,结果儿媳妇难产而死,给他留下了三个未成年的小孙子,至此,她的苦日子算开始了,她和丈夫成年累月闹别扭,他的儿子自从妻子死后,背上了思想包袱,成天和她吵架,也不干活,家庭重担全压在了她的肩上,要强的霍老太,有股子不服输,也死要面子的劲头,忙天她下地干活,闲天背着包袱去赶集,做点小生意,苦没少吃,累没少受。为了把三个孙子养大,她半憨不精的女儿嫁了四家,她从中捞取了不少的彩礼,她丈父先她去世,她可恶到什么程度,说了你都不一定能信,她给儿子和孙子立遗嘱,死后坚决不和她丈夫葬在一起。她还自己选好墓地,事先就把墓坑修挖好了。结果呢,艰难倍至地把孙子们都养大了,而她也如熬干的油灯,一命呜呼。儿子也未遵从她的遗嘱,还是把她和丈夫埋在了一起。用乡亲们的话说,她是个心强命不強的仰脸婆,她把儿女的衣饭都吃下了。
村里还有一个老汉,大家都叫他二诸葛,这个二诸葛,身高有一米五左右,平时走路低着头,背着手,两只三角眼,两撮狮子眉,这个二诸葛,种地是个能手,但心术不正,平时爱算计人,专拣老实人欺负,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不择手段,从来不吃亏,东家长了西家短了,搬弄是非,是个标准的阴暗小人。也是出了名的马后炮和事后诸葛亮,很招乡亲的厌恶。他算计了一辈子,可自己的事情就是理不顺,儿子不孝,儿媳对他指名道姓的大骂,她不到七十岁被儿媳活活气死,他的后人的生活也残缺不全。用乡亲们的话说,害人必害己,善恶终有报!
其实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面相学并不是迷信,是我们的先人,经过对人的相貌、体形,吃穿住行中多方观察和研究出的产物。极具说服力和感召力。
不知我的回答是否到位,如有不妥请望提出批评指证。如觉得尚可,请点击关注。本人是生活领域创作者,愿和良师益友们探讨人生,成长进步!
农村俗语: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仰脸、低头怎么了?
农村俗语: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我佩服前辈们聪明才智,留下这些俗语,他们得出结论, 让后人们小动很多脑筋
娶妻不娶仰脸婆,是说仰脸的女人有点霸道。高高在上的意思,如果娶个有能力的人,可以做个领导者,如果娶个没有能力的娶媳妇,那这个男人一生没有出头之日,
嫁人不嫁低头汉,低头的男人,内向型,心事重重,凡是拿不定主意。前途见不到光明女人都不喜欢这样缺乏斗志男人,和这类型男士结婚一生不会幸福,
我个人觉得,男人要敢做敢当,说话要响亮办事要果断,诚实守信,顾家,不让朋友失望,不让家人担心,女人要贤惠善良,这样家庭才能幸福快乐
农村俗语: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仰脸、低头怎么了?
大家好,这两句话是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妈妈和隔壁大妈大婶闲来聊天时说过,当时也不理解也听不懂,进了耳朵存了这许多年,今天楼主提起来,又经过多年的印证,感觉是这样的。
一个女人不光仰着头走路,脚下还要迈着轻盈稳健的步伐,回头看是一步一个脚印,平时不苟言笑,目光如炬,与对方聊天永远是倾听,很少发表意见因此就造成了对方不知所错,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也越不知道往下该说什么好,因此就滔滔不绝的把心里的话该说的和不该说的一股脑的都倒了出来。所以仰头走路的女人是有主见,有威严也是自带尊贵的一种风格。【请问这样的女人怂汉子哪个不退避三社】
再说低头汉子,这样的男人特固执,心里特有注意,他很难抬头看看别人在干啥,别人在说啥,他永远很难听进别人的劝说,有问题自己低着头沉思自己的。而且不苟言笑,但是这样的男人一旦拿定主意也是永远不回头,娇艳美丽的妻子也难以驾驭。往往是一个能成大事的货色!
至于说那些整天走路仰着头脚下一蹦三跳东张西望颐使气质的女人,和整日底头沉思想坏主意的男人,不入品流在这里也不过多评论。
致敬三农
三农领域创作者刘苗
2020年10月27日
农村俗语: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仰脸、低头怎么了?
“抬头老婆低头汉”,我们这里的俗话是这样说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农村俗语呢?自然有它出现和传承下来的原因,当然也不尽然全是对的,毕竟在过去相对落后的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还是要非常大的局限性的。题主所说,“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这句俗语说的就是农村人的择偶标准和婚姻观念,“女人不嫁低头汉,男人不娶仰脸婆”,这些都是从人的行为举止上来推断一个人的脾气性格。下面,我来给大家说一说。
一、“娶妻不娶仰脸婆”:旧时老百姓认为,“仰脸”也就是走路抬着头的女人,无非就是两种:要么趾高气昂,要么左顾右盼。
1、趾高气昂的女人:
旧时老百姓认为有这样肢体行为的女人,大多数脾气大,好胜心强、好斗。
他们认为,这样的女人娶回家,肯定会想要当家做主,弄的家里的男人没有地位。
好斗的女人,还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影响家庭和谐,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2、左顾右盼的女人:
旧时老百姓认为这样的女人,往往还天生一对桃花眼,“左顾右盼,顾目流盼”,好生妩媚。
他们推断这样的女人,可能有水性杨花之嫌,一旦娶回家,少给男人戴不了“绿帽”,整不好还有可能重蹈“武大郎”的覆辙。
二、嫁人不嫁低头汉:旧时老百姓人为,低着头的男人,有可能是心思过重,心机男;要不就是比较腼腆,不敢见人。
嫁给应该心机男会是个什么样的心情呢?
再一个,如果是一个心思过重的男人,整天心里阴郁,与这样的男人结为夫妻,两个人的感情就很难以得到一个好的维持。
如果是一个男人,非常腼腆,这样的人普遍认为很难以有大的成就,主要是女人不愿意看到的。
通过这个俗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人对于“人身行为”的仔细观察,当然这句俗语里边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偏见与独断。现在社会形势下,女人已经变得更加独立,已经极大摆脱了对于男人的依赖,女人的社会及家庭地位也是越来越高,许多女人能愿意找不到合适的男人一直单着,也不愿意随随便便就嫁了人。我是农村媳妇,关心三农问题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