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八国联军撵出北京的老太后一行人,西狩的过程有多狼狈?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次日,慈禧着农妇之衣,梳汉人发髻,简单收拾一下行装,准备出逃。

就在临行前,慈禧派人通知光绪,让他随行。光绪此时正与珍妃在一起,商议应对之策,不想随她西行。珍妃便找到慈禧太后,跪下求她,是不是可以不用一同出逃,或者让慈禧太后先行,皇帝殿后。慈禧大怒,命人处死珍妃,随后强令光绪随行。

于是,慈禧携同光绪,一干太监宫女等仓惶出西直门,开始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一次弃京逃亡之路——史称慈禧西狩或庚子西狩。

既然是仓惶出逃,那么肯定衣食用度是不能富余的了。出京不久,便断了炊,只好吃农民种的生玉米,红薯等。渴了想去井里提些水,却发现井里飘着死尸,不得已,只能采秫桔杆与皇帝共嚼,稍减口燥。出居庸关后,更是饥渴难耐,最惨的一次,慈禧一天只能喝上太监为她熬的小米粥。

西逃之路,除了忍受饥饿之外,还有很多尴尬之处。

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太后,在宫里行方便时要铺枣熏香,还要有宫女小心侍候。可逃到了荒山野岭,遇到内急时,就没法讲究了。她命宫女们围成一圈,自己居中方便。然而手纸什么的都没有,总不能用衣袖揩屁股吧?太监有的是办法,搞来了麻叶,绿色纯天然,凑合着解决了。

晚上睡觉,运气好时能遇到有人家的地儿,找张板床,胡乱铺些软和的东西,也能将就一晚上。可偶尔遇不见村庄,只能天当房地当床,太监宫女做围墙了!

另外,慈禧西行不同一般人的逃荒要饭,而是被逼出逃,也就是说,一路上时刻担心那帮黄发碧眼的群狼给追上,惶恐不安。后有无追兵不知道,可前方有义和团的义军倒是真的。他们西出延安后,西边的怀来县城已被义和团占领,只得绕行。躲避过程中,夜间常常不能入睡,有时刚刚睡着,有点风声鹤唳,赶紧就得爬起来,神经几近于崩溃。有天晚上慈禧与光绪两人合坐一木橙子,背靠背坐了整一宿,如惊弓之鸟,高度紧张。

就这样,一顿饭能吃下几千两白银,平日里高高在上的慈禧太后,如丧家之犬,一路西逃,食下了她平日种下的恶果,吃尽了平生未经之苦,受尽了无法想象之辱,也算是罪有应得吧!

八年后,这位祸国殃民的泼妇,统治大清半个世纪的太后,终于死了,结束了她罪恶的一生。

被八国联军撵出北京的老太后一行人,西狩的过程有多狼狈?

一是没安全感,洋兵、清军溃兵、义和团、土匪,处处都是要命。二是没方向目标,出宫之后骡车根本不知道往哪儿跑。三是没形象威严,慈禧太后打扮成了汉人老农妇,光绪皇帝扮成了小伙计。四是没吃没喝,饿晕头才搞到食物,最好的不过是窝头和大麦粥。五是没地方睡觉,第一天慈禧和光绪背靠背在长凳上坐了一夜,第二天慈禧更是只能睡在地下。

一、没安全感,洋兵、清军溃兵、义和团、土匪处处是威胁

1900年8月14日晚上,慈禧突然决定召见军机,然而六位军机大臣没有一位前来。次日早晨,慈禧正准备用早膳,一颗子弹从白色的窗格飞进来,弹落在地上。慈禧刚要到外面查问,载澜正跪在帘子外,用颤抖的声音禀报说:洋人已经进城了。慈禧立即派人把光绪叫来,决定出逃。

从仓皇逃出紫禁城,一直到1900年10月到达西安,一路上,枪炮声不断,洋兵杀来的谣言时有传来,清军溃兵也屡屡出现,执刀拿枪的义和团更是似乎如影随形,哪儿都有。作为晚清第一强势的女人,慈禧太后也数次落泪,形势可谓凄惨之极。

即使逃到西安,住在临时行宫,慈禧依然极度缺乏安全感。一个姓施的小吏想通过李莲英向慈禧买官,商定好一万两的价格后,派人送银票给李莲英,结果误打误撞进了慈禧的院子。

被值班太监扭住后,问他谁派来的,大呼“陈大人”,因为他的直接上司姓陈。但因为陕西口音的缘故,被听成了“岑大人”,也就是陕西总督岑春煊。

慈禧认为此人是岑春煊派来监视她的,极其震惊和生气,也暴露出逃亡在外的老太后有多么的缺乏安全感。

二、没方向目标,出宫之后根本不知道往哪儿跑

8月15日上午,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慈禧一行逃出德胜门,出了城门就不知该往哪儿逃。骡车停在难民滚滚的大道边犹豫了很久。最后,慈禧命令向西。逃到颐和园,慈禧刚咬了一口点心,还没来得及咽下去,十万火急消息传来:洋兵经到了海淀。慈禧把点心一扔,说了声“走”,车队急忙出颐和园往北而去。

一路上边走边琢磨,随便听到哪儿安全就往哪儿跑,听说哪儿有义和团闹事就绕着走,一路逃到太原,直到西安才算暂时安定下来。

三、没形象威严,慈禧太后打扮成了汉人老农妇

决定出逃之前,慈禧让李莲英找几件衣服给皇帝换上,自己也要重新装扮。住在前门外鲜鱼口的李莲英的姐姐,早已为慈禧准备好包袱,里面有:汉民妇女的裤褂鞋袜、青色绑腿、汉家妇女盘头发的铜簪子和包着几个头发网子的手绢。

李莲英很快就将慈禧装扮完毕,是一副极其普通的老年妇女的打扮:盘羊式的汉民婆婆发式,深蓝色的半新不旧的夏布褂子,浅蓝色的日裤子,新绑腿,新白布袜子,黑布鞋。

紧接着,光绪也被装扮成了跑生意的汉民小伙计:蓝色的没领子的长衫,肥大的黑裤子,圆顶小草帽。光绪皇帝悲愤之极,几近战栗,但却无计可施。

慈禧和光绪带着寥寥数人,乘着三辆蓝布车围子骡车,踏上逃亡之路。慈禧严令随同逃亡的人,要是遇到盘问,就说她们是乡下人,谁要是乱说话,就扔下车去。

四、没吃没喝,饿晕头才搞到食物,最好的不过是窝头和大麦粥

8月15日,慈禧逃亡的第一天,落脚在距京城三十五公里处一个名叫贯市的小村镇。村里的老百姓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些人是皇室成员,尤其不信那个披头散发的农家老太太是皇太后,而那个像患了痨病一样的伙计是当今的皇上。

不过,有钱能使鬼推磨。李莲英捧着碎银子挨家挨户收购百姓家的食物,只要是吃的,生熟不论,什么都要,全部一手交钱一手货。收购来的最精美的食物是窝头和大麦粥,当然先给太后和皇上。

早就饿慌了的慈禧和光绪急忙咬了一口,觉得虽然粗糙得难以咽,但还是有一股惊人的甜味。太后和皇上吃完,剩下的食物才赏给其余的人。王公、格格、大臣以及车夫、兵士,所有的人都早就饿得头晕眼花,蜂拥而上,风卷残云,所有能够充饥的东西片刻便被一扫而光,大多数人依旧大呼饥饿难忍。

五、没处休息,慈禧和光绪背靠背在长凳上坐了一夜

8月15日,慈禧逃亡的第一天,睡在村镇旁边的一座破庙里。所有的皇室成员横竖八地躺在地上,只有慈禧和光绪母子俩算是有一张“床”——长凳一条。他们两个就这样背靠背坐着,谁也不说话,一直坐到天亮。凌晨时分,寒气凛冽,森森入毛发,两人冻得牙关紧咬,瑟瑟发抖,但依旧一言不发。身体挨着,心却隔着十万大山。

第二天晚上,还是在路边的一座破庙里睡觉。天气寒冷,逃难匆忙没有任何被褥之类的卧具,太监们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好不容易到一户人家,这家的农妇却说被子洗了还没干,拒绝了。

慈禧毕竟年纪大了,坚持不住,只好躺在了地上。

结语:慈禧此行,虽然美其名曰“西狩”,但一路上没安全感、没方向目标、没吃没住,皇家的威严荡然无存,简直就是丧家之犬,狼狈不堪。

参考文献:

1. 《庚子拳变始末记》,引自辜鸿铭、孟森等编著《清代野史》第一卷,巴蜀书社。

2. 罗惇晶《庚子国变记》,引自翦伯赞、荣孟源、杨济安等主编《义和团》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3. 何瑜《百年国耻纪要》,北京燕山出版社。

被八国联军撵出北京的老太后一行人,西狩的过程有多狼狈?

慈禧(1835年-1908年),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懿嫔。

1856年生皇长子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

1861年咸丰帝驾崩,上徽号慈禧。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垂帘听政,1889年归政于光绪。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西逃,唯恐别人认出来, 穿了一身汉族灰不溜秋的衣服,剪掉保养的很长的指甲怆惶而逃,走得急,没有换洗衣物、食物,狼狈之事从以下可窥探一二:

1、 上厕所,在庄稼地里,围一下,轮流上;

2、 没有床,慈禧和光绪同坐一条板凳到天亮;

3、 遇到下雨也没换洗衣物,鞋子里都是水,浑身长满痱子;

4、 兵荒马乱,水井里都是尸体,没水喝,咬秸秆略得浆汁解渴;

5、 沿途知县准备的一点粥被饥民抢光,好不容易找到五个鸡蛋煮了,慈禧一口气吞了三个,才想起还有光绪。

被八国联军撵出北京的老太后一行人,西狩的过程有多狼狈?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大批拳民涌入北京,他们烧教堂、毁铁路、杀教士,在北京引起一片恐慌。

在拳民声势盛大的运动下,慈禧太后被面前的景象冲昏头脑,真的认为这群拳民是“天降神兵”,能够“呼风唤雨,刀枪不入”,于是慈禧太后做了她掌权39年来最骚气的操作——向11国列强宣战。

在义和拳民四处烧杀的时候,北京的各国公使都要求调兵进京保护,但慈禧不但不予理睬,还来这么一出,诸国直接怒了,马上真刀真枪来跟义和团遛遛,这便是发生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号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一败涂地,八国联军一路势如破竹,马上就要打进北京城了,慈禧太后只能拉着光绪皇帝离开京城一路西逃,还美其名曰去西山打猎,史称“庚子西狩”。

西狩”一词,出自《左传·哀公十四年》的“春,西狩获麟”,说的是鲁哀公去西边打猎,猎获了麒麟,是很惬意的事情。而慈禧主政的庚子年,列强入侵,京城百姓罹祸,两宫逃亡,仓皇无状。

清廷给慈禧仓皇逃命的行为,安上“西狩”这个词,不知道是真心讽刺还是假意粉饰。

而慈禧一路仓皇西逃,路上之狼狈,可真是令人捧腹。

由于是仓皇出逃,自然没什么准备,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脱掉了自己华贵的衣服,乔装改版成普通农民。慈禧一行人,西逃的目的地是西安,在清朝坐马车从北京一路走到西安,最少也需要4个月的时间,由于是匆忙出逃,身上没带多少钱,慈禧一行人的盘缠很快就用光了。

由于他们已经改扮成了普通老百姓,慈禧更加害怕暴露身份,所以没钱没吃的最后,慈禧一行人居然沦落到到路边的村庄里面去讨饭吃,当时中国一片乱局,能讨到吃的就很不错了,所以慈禧和光绪这一路上吃了不少红薯、窝窝头、粗糠稀饭这些他们以前看都不会看的食物。

慈禧太后在紫禁城里面养尊处优,她的马桶都是用檀香木制成的,而且为了不被自己拉出来的便便的气味熏到,她的木桶里面还放上了松木屑、炒至略焦的干枣和龙涎香,每天一换,极尽奢华。

然而在出逃之时,慈禧压根来不及带着恭桶出宫,于是一路上只能在农家的旱厕解决,路上没有碰到农家甚至只能在树林野地里解决。农家旱厕、露天野地,污渍横流、蚊虫乱飞都是常见事,这种经历,搞得慈禧可谓是苦不堪言,体面扫地。

虽然慈禧和光绪最后又风风光光地回到了北京,史称“两宫回銮”,但是“西狩”这一路上狼狈、不体面地经历,却深深地刻在了慈禧这个养尊处优了一辈子的老太婆的脑海中,以至于在之后的8年里,慈禧都不愿意谈到这段经历,也不愿意别人在她眼前提到这段经历。

慈禧的这段经历,在她看来可能是耻辱,但在我们看来都是奇葩,甚至还有些黑色幽默。慈禧执掌清廷大权48年,近半个世纪,却没做出多少值得肯定、对国家有利的功绩,还签订了无数丧权辱国的条约,留下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经典“名言”。因此留给后世的自然只有骂声一片。

被八国联军撵出北京的老太后一行人,西狩的过程有多狼狈?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故宫,6月中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慌忙逃跑,在西逃过程中可谓是正儿八经的品尝了一回“人间疾苦”。

想必大家都看过《神医喜来乐》,都知道喜来乐为了给慈禧治疗肾虚,让慈禧太后捡粪,这应该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朴素的慈禧了。

但是实际上慈禧西逃也没比这个风光多少,

慈禧西逃的照片

可以看出,在众太监的保护下,慈禧甚至走路都费劲,从照片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慈禧的慌张,就是这么紧急慌张,慈禧太后还不让逼迫珍妃投井,所以故宫的古井还是尽量别去看了,不知道有多少冤魂。

慈禧出京时候,一众行人仓皇逃跑老照片。

这里穿插一个小故事:话说这个慈禧逃到山西之后,乔家大院的乔致庸由于爱国心切,直接赠予慈禧10万两白银,慈禧后来亲自给乔家大院题字:“福种琅(lang)环”,乔家后人后来把牌匾主动交给了国家。

慈禧西逃流传狼狈传说

据赶去护驾的岑春煊(ceng)描述,老太后穿着蓝布衫,用红棉绳子绑头发,宛如一个普通农妇,光绪皇帝穿着破袍子,大汗淋漓的驱赶苍蝇蚊子。

一路上,吃喝就别说了,路途上都是快要饿死的老百姓,也不可能给他们吃的,曾经吃着满汉全席的慈禧太后现在也吃上了黑玉米,甚至有时候还要饿肚子。

除了吃喝,还要拉撒,男人们都好说,宫女慈禧们他们只得借用农民的厕所,根宫女回忆,上厕所的地方臭气熏天,无法落脚。

慈禧回京

慈禧太后跟八国联军签署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之后,回到了北京,依旧过起了奢华腐败的生活。

图片是慈禧回北京的老照片,可以看见长长的迎接队伍,甚至喇嘛都出来迎接。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中华民族被压迫近代时期,慈禧签订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终将被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被八国联军撵出北京的老太后一行人,西狩的过程有多狼狈?

 

慈禧听说八国联军要进北京城了,当时有传言说八国联军要把慈禧废掉,让光绪掌权。慈禧害怕被人杀死,接连5次召见王公、军机大臣,决定逃出北京城。

  第二天一大早6点,慈禧挟带着光绪,仓皇逃跑。天还没亮,载澜就跑进皇宫,说联军已经在攻打东华门。慈禧心想坏了,假装为了保存最后的体面,要跳水自杀。

载澜看穿了慈禧的心思,拉住她衣服说:“还有时间,不如逃出北京城再说吧。”慈禧借坡下驴,一边走一边哭啼啼出了皇宫,头发都来不及梳。当时还有光绪、隆裕、瑾妃及大阿哥等一同坐着马车,王公大臣机灵的骑马,没有准备的只好走路,一行有千余人,落荒而逃。突然天降细雨,一行人竟然没有雨具,一个个淋成落汤鸡,冻的直哆嗦又惊慌失措。

  一直走到当天天黑才到昌平,慈禧和光绪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还好有老百姓送了一点杂粮饭,从来没有遭受过这份罪的慈禧和光绪,饿惨了一边大口吃,一边哭。

当时天寒地冻,出来的匆忙,晚上睡觉时发现没有被褥,要进昌平城被拒绝了。好不容易问村里的妇女借了布被子,发现还是不干的,无奈之下,晚上烧着豆箕,一个个将就着稻草打地铺睡在一起。

第二天一早,怕八国联军追上来,慈禧一行人早饭也没吃,赶紧跑路,也不敢走大道,尽找偏僻的小路走。天气不好又刮风又下大雨,又湿透了。中午草草吃了顿没有主食的午饭,继续跑路。

晚上到了延庆县一个小镇上,人都跑光了,慈禧他们也没捞到什么吃的。好在怀来知县吴永来接驾,送来了马车,当晚慈禧和光绪坐在板凳上过了一夜。

第三天早上,慈禧捞到早饭吃了,据说是黑馒头,她照样吃的很香。吴永带来了绿豆、小米,还准备了三锅粥,来之前被土匪流民抢喝了两锅半,只剩下小半锅粥,慈禧也不嫌弃喝光了。吴永找来了五个鸡蛋,慈禧吃了三个,留了两个给光绪。最艰苦的时候总算过去了。

就这样,慈禧一路西行,沿途有拍马溜须的官员照应,有惊无险到了西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