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的皇帝一般都会昏聩糊涂,那么号称圣君的唐太宗生命最后几年表现如何?

是的,年龄大的皇帝晚年大都或多或少的犯些昏聩之症。比如汉武帝晚年的暴戾导致“盅惑之乱”,梁武帝萧洐的舍身事佛造成“侯景之乱”,而被活活饿死。隋文帝杨坚痴迷阴阳佛道而众判亲离,小人当道。

可唐太宗李世民不存在“年老”昏聩一说。

其一,太宗去世时年仅五十岁,正值壮年。从平定天下到玄武门之变,再到他即位后的励精图志,知人善任,唐太宗总是精力旺盛,不知疲倦。所以开创了大唐盛世,引万国来朝。

可是,天下太平后,唐太宗却也没能走出“乐极生悲”的怪圈。在他四十三岁的时候,由于太子承乾作乱「一说是被太宗所逼」,被废。随即便开始了废太子党的大清洗。许多忠臣良将被牵连,四子李泰被幽禁,导致朝野动荡,人人自危。

其二,晚年的太宗不顾众臣苦谏,穷兵远征,以疲劳之师东征高句丽,导致惨败。归来后,唐太宗身体状况便每况日下,精神也大不如前。

其三,唐太宗晚年患有风疾,由于久治不愈,便迷恋上了方士们炼治的金石丹药。这些丹药的成份里有汞、砷等居毒元素,自汉武帝刘彻至清世宗胤禛,不知害了多少人。长期服用金石丹药导致他中毒日深,贞观二十三年便中毒而亡。

虽然如此,但他豪爽大度,英明果断,开创了“贞观之治”,仍不失为一位优秀的君主。

寿命长的皇帝一般都会昏聩糊涂,那么号称圣君的唐太宗生命最后几年表现如何?

李世民,即唐太宗文皇帝,其寿命并不长,仅仅活了50岁。

李世民被誉为我国古代帝王的典范,其并非没有缺点,但却能及时发现并改正。

公元648年,李世民临终的前一年,他亲自撰写了《帝范》十二篇,并交给了太子李治,书中关于自己的缺点写道:

“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李世民写《帝范》是为了约束皇帝自身,这大约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帝律己之书,这也是李世民能成为帝王楷模的原因所在。

李世民的晚年有三件事颇受史家诟病:

1,太子李承乾谋反

圣君也难断家务事,尤其是当家务事与皇位关联到一起时。

太子最终因谋反充军,支持者侯君集被杀,四子李泰被贬,九子李治成为太子。

2,劳师远征高句丽

即使如李世民般雄才伟略,最终也没有攻下高句丽。

唐军战果不差,但毕竟劳师远征未能达到目的。

高句丽的征服还要等到其子李治时期。

3,幻想长生不死

长生不死,大约是每一个帝王的愿望,但又有许多帝王为此丢了性命,李世民晚年暴毙,与乱吃丹药脱不了干系。

但不管怎样,李世民在开创贞观之治后,最终平稳的将大唐交给了李治,与其一生的功业相比,其晚年之事可以说瑕不掩瑜吧。

寿命长的皇帝一般都会昏聩糊涂,那么号称圣君的唐太宗生命最后几年表现如何?

唐太宗可以说是真正的千古一帝,在位期间李世民对内勤政爱民,任人唯贤,对外臣服四方,扩大交流,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的唯一超级帝国。李世民也被各民族称为天可汗,意思是天下的大汗。但是李世民的寿命并不是特别长,只活了52岁,当皇帝23年。

正如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皇帝当明君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明君。这一点李世民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但晚年仍然做了一些荒唐的事情。

李世民晚年不再像年轻时从善如流

李世民和诤臣魏征的君臣故事广为流传,李世民也曾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但李世民晚年也错杀过忠臣。

刘洎,曾任李世民宰相,李世民东征之时辅佐太子李治理政,是魏征之后有名的谏臣。

贞观十九年十二月(公元646年1月),李世民听信了褚遂良的诬奏,和刘洎当面对质后,再有大臣作证的情况下,仍然下令将刘洎处死。

大修行宫,享乐奢靡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亲自为太子李治撰写了《帝范》十二篇,用以告诫太子,其中明确写道:“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也,勿以为是而法之。”

显然,李世民也清楚自己晚年的享乐是不对的,但人人都有享乐之心。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

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宜君县之凤凰谷的玉华宫

翻修隋炀帝留下的洛阳宫和飞山宫,“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

沉迷女色

这个不用多说吧,李世民年轻时就好这一口,弟媳表婶啥的都一一笑纳了。长孙皇后死了之后,李世民更加放纵。

不过我想只要是正常男人都会这样。

迷恋长生之术

李世民征战一生,晚年身体每况愈下,正常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李世民转而沉迷炼丹之术。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王玄策大败天竺,俘虏里面有个叫那罗迩婆婆寐的术士,号称其手上有着长生不老药的炼制方法。于是李世民将其招进皇宫,每天炼丹制药。

可惜唐唐千古一帝李世民最后像所有追求长生不老的人一样,最终身死神灭。

对于李世民的死,《旧唐书》记载:“文皇帝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

如果属实的话,这实在是天大的讽刺。

不辨黑白,错杀无辜

武则天和李氏的恩恩怨怨一直是历史热点,再加上关于袁天罡给武则天看相的传说,更是吸引人们眼球。

李世民在世时就流传“女主武王有天下”的谣言。李世民知道后害怕李唐易主,总是食寝不安。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李世民偶然得知手下大将李君羡乳名“五娘子”,而李君羡官职左武卫将军、封号武连县公、属县武安县,皆有“武”字。李世民认为传言说的就是李君羡,于是后来找了借口将其斩首,并抄没全家。

可怜李君羡至死也不明白,自己一个乳名会断送全家性命。

可笑的是武则天登基后,为了证明自己有天命,下诏追复李君羡官爵,以礼改葬。

虽然李世民晚年做了一些荒唐事,但通过上面这些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李世民做的这些事多是关于自己享乐的,对于国家制度政策并没有过多改变,这可以说是十分难得了。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能力强悍的皇帝来说,晚年都会逐渐变得昏庸,秦始皇、汉武帝、永乐帝、康熙帝,莫过于此。也许是站在了历史巅峰时间过长,自认为真的是天命之子,可以任性一把。

寿命长的皇帝一般都会昏聩糊涂,那么号称圣君的唐太宗生命最后几年表现如何?

很多皇帝到老年之后都有些昏庸,可嫩跟年龄,大脑,身体状况都有关系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